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风建设新策略探究
2016-11-25谢石顺
谢石顺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第一要务,学分制的改革对高校的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科信息学院的实践,从朋辈导师、本科生导师制度、学科竞赛、网络技术考勤和建立学习支持中心等5个途径探讨了完全学分制下学风建设的新策略。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学风建设;新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规定:我国高等教育将“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国家中长期规划的宏伟育人目标,推动了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学分制由美国哈佛大学首创于 19 世纪,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它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弘扬个性的管理模式和教学运行机制。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实践能力、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等方面起到了独到的作用,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能够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为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要求,满足社会对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进步,盛行于欧美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正以不同的形式在推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从2015级本科生开始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该制度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度量单位。在学分制的管理下,学生具有极大的学习自主性,在课程、授课时间、任课老师、每学期修课门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及其他因素来自主选择[1]。与过去的学年制学生培养模式不同,我校完全学分制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个性化培养”的整体要求,通过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学分制的实施给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了重大改变,学生自主学习和生活的自由空间增大,这给高校在学生学风建设工作中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1、传统基于“年级-班级”的学生管理模式被打破;2、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体现在学习走向盲目功利性、集体意识淡化等[2]。为此,笔者基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科信息学院的实践,探讨了完全学分制下学风建设的新策略。
一、以朋辈导师为依托,推动榜样型学风建设
朋辈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根据朋辈教育理念,思科信息学院从2015年起选聘高年级学生,担任朋辈导师发挥榜样力量,近距离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大学学习生活的引导,加强学生的状况调研、校风学风建设、适应新教育和校史校情教育等,在“导”中“学”,“导”中“教”,“导”中“长”,形成以学促导,以导促学模式的良性互动。
在学风建设中,充分发挥朋辈导师的榜样作用,一方面在朋辈导师的选拔和配备上,根据完全学分制管理的需求以及学院学生的特点,组建一支思想素质优良、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表现优异的“三优”队伍。这些学生在接受一定形式的培训之后,以朋辈的身份,走进学生中间,用他们的有益经验、知识技能和热心奉献的精神,帮助同学解决生活适应、专业学习、党团建设、职业规划、心理调试、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大星星-小星星”制度,即以直系班级为纽带,采用结对帮扶的形式,充分调动高年级表现优秀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教室和寝室,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都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由点带面地影响其他同学,推动榜样型的学风建设。
二、以本科生导师制度为龙头,推动研究型学风建设
完全学分制下,学生自己真正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但是随之而来的盲目性也给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推进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如果对学生的指导不当,会造成学生选课重“量”不重“质”,盲目追求学分,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因此,在学分制下,学生的管理模式与学风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导学”的特点[3]。思科信息学院充分借鉴研究生导师制度,在学分制契机下,推行本科导师制度,在专业学习、科研能力和职业规划等方面,充分发挥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把因材施教落实到每一个被教育者身上,推动学风建设。
在专业学习上,本科生导师应当帮助学生理解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必需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在选课上,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根据专业的学习需求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避重就轻的“凑学分”现象,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及时调整学习进度。在科研能力上,本科生导师结合自身科研方向,让本科生加入自己的科研团队,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挖掘学生的科研潜力,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打下基础。在职业规划上,本科生导师在学生中积极传递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使学生较早地树立起自我成长和成才的意识。指导学生以专业学习为载体,不断加强知识的运用与创新,将专业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
三、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加强创新型学风建设
优良的学风、浓郁的学术氛围一直以来是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体现,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广泛开展的学术类竞赛是高校营造学术氛围,推动优良学风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在学分制下,通过开展学术类竞赛把对人才培养素质的检验反馈到教改中,进一步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从而促进学校学风建设。
为推动人才培养和专业特色建设,适应完全学分制下学风建设的需求,思科信息学院全力打造品牌学术竞赛及实践活动——科技创新实践月。科技创新实践月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竞赛和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同,培养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情感,加强学生对学习的行为意志力;打造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培育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打造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学院逐步形成以“教师学术团队+学生学术团队”模式,学生参与学术竞赛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点及面,充分带动学院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的氛围建设,为全体师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学习、竞争的平台。通过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培育出较高层次学生学术科研人才并为之提供良好的实践发展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培育创新型的院风学风。
四、以网络技术考勤为切入点,推动信息化学风建设
在当前学分制改革背景下,课程小测及平时成绩在学生的学科评价中的比例大大提高,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学生平时成绩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60%,这就对课程的考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与此同时,学分制下,一些选修课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可能达到普通班级的两到三倍,也会出现“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如何有效地进行考勤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针对学分制管理的特色,思科信息学院充分利用专业优势,探索网络技术考勤新模式,积极开发基于微信的智慧校园系统,创新试用微信平台考勤、请假方式。在课堂考勤中,采用微信扫码签到的方式,任课老师可以自主控制签到时间及签到时长,结束签到后老师可在手机端实时看到签到结果,出席、缺勤、请假人次等信息;在学生请假上,采用电子假条的形式,学生通过微信平台向辅导员发送请假需求,并提供证明材料,由辅导员审批。学生请假情况会在任课老师签到结果中自动显示,辅导员根据签到请假可以知道学生出勤情况。
信息化考勤打破了时空界限,使得学生、辅导员、任课老师三者无缝连接,使学生的请假、班委的考勤便捷度大大提高,保证了课堂的到勤率,同时,可以利用微信后台导出数据,建立学生请假、缺勤预警制度,及时对存在违纪、不良记录学生进行告诫、通报,切实抓好学风建设。
五、以学习支持中心为平台,加强学习型学风建设
推行学分制管理后,面对学生日益普遍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的诸多问题,缓解学生对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等带来的压力,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求实创新的学生工作理念,成立大学生学习支持中心。学习支持中心以“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拓展学习视野,提升学习质量”为宗旨,在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搭建起探索研究、咨询辅导、学习交流和意见反馈等平台,帮助学生“专注学业、追求卓越”,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广大学生学习发展及成长成才精心服务。
目前,信息学院大学生学习支持中心计划开展以下主要活动:1.基础课程咨询与辅导;2.“领航人生”师长引领计划;3.“跨学科学习沙龙”,推动学生第二课堂建设。学院将通过学习支持中心的建设,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同时,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启动“领航人生”师长引领计划,加强专业教师对学生科技创新的指导力度,进一步推动学院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此外,学习支持中心将成为学院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的创新的新阵地,推动学院多元化学风建设。
总之,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是育人环境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4]。学分制给高校的学风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式下,需要转变思想,大胆创新,同时学校各部门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持之以恒的开展工作,为学分制的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婷.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工作思路创新浅析 [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4):106-108
[2]郑海洋.论辅导员在完全学分制下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J].石油教育,2008,04(19):81-82
[3]苏益南.完全学分制下的本科生导师管理 [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24):68-70
[4]程卫星,李彩云.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风建设的新策略 [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