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
2016-02-05周航王晖王全刘宁
周 航 王 晖 王 全 刘 宁
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
周 航 王 晖 王 全 刘 宁
【摘要】目的 研究核磁共振对于椎管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针对我院诊治的60位有椎管肿瘤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核磁共振检测,在手术当中进行病理检测,对两组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于60位患者诊断出血管母细胞瘤1位,呈型细胞瘤14位,神经细胞瘤3位,转移瘤11位,脊膜瘤11位,室管膜瘤8位,精神纤维瘤6位,脂肪瘤6位,手术当中进行病理检测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 磁共振对于椎管肿瘤的确诊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操作简便,对患者的伤害小。
【关键词】核磁共振;椎管肿瘤;确诊价值
核磁共振成像为现代医学经常使用的一种检测技术,已经应用到临床检测的各个领域当中。核磁共振的迅速发展,研究人员发现核磁共振科技能够对于癌症﹑脊髓空洞等疾病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1]。椎管肿瘤是一类常见的肿瘤疾病,使用核磁共振诊断进行检测已经比较常见。本文对于核磁共振对于椎管肿瘤的确诊价值进行探究,与手术中的病理切片进行对比,对于核磁共振的检测准确程度进行分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使用2015年10~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位椎管肿瘤患者,在60位患者中男性患者40位,女性患者20位,年龄在19~67岁,平均年龄为(37.2±11.6)岁,患者在临床首次出现肢体麻木的患者有43位,占总数的71.67%,出现根痛的患者有18位,占总数有30.00%,出现肌肉萎缩的患者有15位,占总数的25.00%,出现运动障碍的患者有22位,占总数的36.67%,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有5位,占总数的8.33%。上述60位患者都接受核磁共振以及手术病理检测。
1.2 检测方法
本次实验的60例研究对象都在手术前接受核磁共振检测,使用一般位置进行扫描,在确定病灶位置时使用增强扫描方式对于病灶处经行扫描,对于椎管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特征进行检测,之后进行手术并实施活体切片检测,将核磁共振的检测结果和活体切片检测进行比较,分析核磁共振的误诊率等。
1.3 统计学分析
上述数据均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使用率表示,患者的所有实验结果以P<0.05证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60位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实行诊断,共计1位患者患有血管母细胞瘤﹑14位患者患有星型细胞瘤﹑3位患者患有神经鞘瘤﹑11位患者患有转移瘤﹑11位患者患有脊膜瘤﹑8位患者患有室管膜瘤﹑6位患者患有神经纤维瘤﹑6位患者患有脂肪瘤。全部患者采取活体切片检测时,诊断出1位患者患有血管母细胞瘤﹑14位患者患有星型细胞瘤﹑3位患者患有神经鞘瘤﹑11位患者患有转移瘤﹑11位患者患有脊膜瘤﹑8位患者患有室管膜瘤﹑6位患者患有神经纤维瘤﹑6位患者患有脂肪瘤。将二者检测结果对比研究得出,采用两种方式所测定出患者所存在的肿瘤种类一致,相似率已达到100%。
3 讨论
临床中,椎管肿瘤为一类较为多见的疾病,并且在神经系统肿瘤中占据高的比例,为10%~15%,依照椎管肿瘤的产生区域,在临床领域中可以对其分成以下几种形式,主要包括内肿瘤﹑髓外硬膜外肿瘤与髓内硬膜内肿瘤[2-3]。在第一种中,通常情况下所存在的为星形细胞瘤与室管膜瘤,并且占据此种疾病的15%左右。大多情况下此种疾病出现在20~60岁年龄阶段,在该病中疼痛属于一种多见的病理症状,并且也是首发的症状,慢慢的开始呈现出肿瘤部分往下的活动性能阻碍,以及产生异常现象,会出现四肢乏力以及瘫痪症状,肌肉张力及腿部的反射现象,呈特异状态等[4-6]。在第二种中,占据此种疾病的比例大约是60% ,并且在一般状态下主要包括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以及脊膜瘤等多个方面。大多情况下此种疾病出现在20~60岁年龄阶段,并且病原物侵染过程较长,所伴有的症状主要包括神经根疼痛,在此之后产生四肢丧失知觉以及肿胀等,并且长期在此状态下极易产生运动功能减退以及膀胱等多种性能紊乱,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在第三种中,大约占据此种疾病比例的25%,基本为转移瘤与淋巴瘤。通常情况下产生于高龄群体中,并且病原物侵染过程比较迅速,在该病中疼痛属于一种多见的病理症状,并且也是首发的症状,在此之后将会产生脊髓压迫症等多种症状,基本体现在脊髓以及神经根受压,在此之后慢慢呈现出四肢丧失知觉以及括约肌性能发生特异反应等多种症状。
在临床的医治过程中,一般使用CT以及多种影像学进行检测,但是效果差,在现阶段所发展的核磁共振成像方法对此种疾病进行治疗时的效果理想。此种疾病所处的部位比较特别,在通常情况下影像学的伪像多,并且不能够对其进行规避,但是核磁共振成像的使用能够有效处理这一不良现象。
综上所述,磁共振对于椎管肿瘤的确诊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操作简便,对患者的伤害小。
参考文献
[1]巩远方.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23):156-157.
[2]黄广全.核磁共振对42例椎管肿瘤诊断分析的临床价值[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2,6(11):43-44.
[3]杨晓.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35):107.
[4]刘燕萍.核磁共振在椎管肿瘤诊断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养生B,2014,15(10):45.
[5]孙子钧.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8):45-46.
[6]于清太,李玉梅,谷瓅,等.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4):14-15.
Clinical Valu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Diagnosis of Spinal Canal Tumors
ZHOU Hang WANG Hui WANG Quan LIU Ning Heilongjiang Hospital,Harbin 15003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diagnosis of spinal canal tumors.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spinal tumor in our hospital were detected by MRI before surgery,and the accur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For 60 patients diagnosed of hemangioblastoma 1 case,a type cell tumor of 14 cases,neuroblastoma 3 cases,metastasis 11 cases,meningioma 11 cases,the ependymal membrane tumor 8 cases,spirit fibroma 6 cases,lipoma 6 cases.During the operation fo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in the same.Concl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the diagnosis of spinal tumors has a good effect,and easy to operate,and the patient's injury is small.
【Key words】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pinal canal neoplasms,Diagnostic value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2.129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2-0173-02
作者单位:150036哈尔滨,黑龙江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