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及对策研究
2016-02-05范纾宇
范纾宇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浅析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及对策研究
范纾宇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中国农村地区的反贫困现状是对扶贫六十年的一个总结和反映。农村贫困人口仍然是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它作为民生工作的一部分,关乎一个民族的幸福指数。然而当下众多的扶贫模式,却依旧没有彻底改变贫苦的农村现状,笔者试图分析中国农村的扶贫模式,以期找寻一条符合中国国情,能在新时期担当起反贫困任务的扶贫新路径。
关键词:农村;扶贫模式;路径;原因;对策
一、中国扶贫路径和模式
(一)以消缓社会绝对贫困的救济式扶贫
建国初期,经济百废待兴,社会呈现出普遍贫困的特征,约有近40%的人口处于生存贫困状态,此时,政府展开输血式扶贫,在城市中,依托工业来吸纳工作人群,带动国民经济复兴和发展;在农村中,主要通过三级所有的人民公社体制来分配物资,统一需求,统一拨给。截至1978年,农民年人均收入只有134元,人均收入增速仅为1.9%;贫困人口规模高达2.5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达30.7%。[1]
伴随着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打破三级所有的人民公社体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8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到397元,年增长率高达16.5%,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到1.25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8%,社会普遍性的绝对贫困状况基本解决。
(二)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开发式扶贫
从生存的边缘回到新时期的展望,国家“七五计划”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开始了生产救助与生活救助相结合的,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开发式扶贫。
八七扶贫攻坚开发模式源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3-2000年)》,这是国家在扶贫反思后作出的战略调整。基于中国贫困地区在历史、资源、人文等方面的不平等,大步式的集中化扶贫对这一部分农村地区见效甚微,必须要针对个别地区制定与其相适应的计划,方能让扶贫政策充分发挥作用。在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脱贫措施后,农民人均收入提高到1347元,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2]
综合扶贫开发模式基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纲要》指出,在全国确定了14.8万个贫困村,以整村推进为切入点,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工业化相结合,工农互助,共同推进扶贫任务的完成,实现基础建设、社会服务、文化培训等各方面的融合发展。综合式扶贫开发模式旨在动用该区域内所有的资源,因地制宜的进行开发,通过资金辅助、小额贷款、知识培训等方式,走出一条生态的、可持续的综合扶贫开发道路。
二、新时期贫困原因分析
(一)扶贫对象的偏差
自从改革开发以来,公共服务领域逐渐引入市场因素,当前的扶贫模式受制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影响。在扶贫资源的分配上,客观上更倾向于条件较好的贫困户,这样一来能更快地见到项目所带来的成效。在政绩考评单一的体系下,官员更愿意将扶贫资源和项目投入到能产生更大经济效益的产业当中去,偏失的政绩观也容易使得真正需要扶贫资金的农户得不到援助[3]
(二)利益主体的冲突
扶贫开发工作中主要涉及的利益主体不仅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扶贫部门,还包括企业和农民。这些主体在扶贫的大旗下本应相互合作,共同推进贫困的消缓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难免因为利益而产生各种冲突,如:中央政府以减少贫困人口,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为目标的扶贫与地方政府以地方财政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扶贫之间的矛盾;专门扶贫部门与中央要求的对口扶贫部门之间因部门利益驱使而产生的矛盾;这些矛盾不仅使得各部门之间容易出现间隙和绩效降低的现象,还容易使得扶贫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
(三)贫困主体的局限
不论是救济式扶贫还是开发式扶贫,都强调客观的现存物质或基础设施对贫困地区的巨大帮助,诚然,基础设施的确是脱贫的第一要素,然而论其根本,还在于受助者的个人素质。既有模式的延续使得贫困主体产生了依赖心理,当下扶贫出现了“贫困—教育水平低—主体素质低—生产能力低—贫困”的循环怪圈[4]。这种对贫困认识上的失误必然难于培育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必然导致脱贫效果的不理想。
三、扶贫对策研究
(一)强化政府责任。政府作为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主导者和负责者,在对整个社会资源进行分配时要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做好扶贫工作的总体规划,并在实际的作为过程中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能,并且不断的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制定切合实际的财政补贴、资金投入分配、信贷支持、税收优惠等具体扶持政策。
(二)推进产业化扶贫。对于贫困地区的优势资源要因势利导,依靠本有的人文、矿产等资源打造龙头特色产业,从而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行业协会以及农业生产合作社等组织,将产业化扶贫与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相结合;建立龙头企业,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来吸纳剩余的农村劳动力。
(三)增加智力投入。改变一个地区贫困状况的根本途径还是要落实到人身上来,通过改变贫困人口家庭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式。首先改变贫苦户在扶贫政策下“等、靠、要”的思想,增强自力更生的意识和双手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其次是充分引进农业种植技术,通过种植培训、技术宣讲的方式提高贫困户的技术水平,增加农业产量[5]。最后树立教育成才的理念,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全额支撑贫困户子女在小学、中学的费用,促成下一代在知识存量上不断积累,厚积薄发,为改变家庭命运蓄力。
四、结语
中国六十年来的扶贫工作成就巨大,在减少贫困人口、减轻贫穷压力上打造了自己的模式和特色道路。然而必须看清的是,当前我国的贫困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许多扶贫模式也显示出了时代的局限,这需要广大的政策研究人员继续艰苦奋斗,在中国走过的众多扶贫模式中推成出新,打造新时期的扶贫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林乘东.中国扶贫战略的演变与反思[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2]韩广富.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J].理论学刊,2005.
[3]王丽华.贫困人口分布、构成变化视阈下农村扶贫政策探析——以湘西八个贫困县及其辖下乡、村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1.
[4]罗楚亮.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J].经济研究,2010.
[5]张新文,罗倩倩.基于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农村贫困致贫探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8-01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