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马克思主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五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六次研讨会”综述

2016-02-04于清华陈翔云

教学与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特色

于清华,徐 曼,陈翔云

(1.河北经贸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2.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102488;3.中国人民大学 学术期刊社,北京 100872)



坚持马克思主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五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六次研讨会”综述

于清华1,徐 曼2,陈翔云3

(1.河北经贸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2.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102488;3.中国人民大学 学术期刊社,北京 100872)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2016年10月28-30日,“第五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六次研讨会”在河北经贸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河北经贸大学主办,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编辑部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50多所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求是》等期刊代表,共百余人参加了论坛,会议收到论文100多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程恩富教授、河北经贸大学党委书记董兆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编辑部张皓主任分别致辞。程恩富教授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多样化创新的原则和思路”的主题报告;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建奇教授做了“分享经济的马克思经济学思考”的主题报告。

此次论坛以“建构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范畴体系、方法体系和话语体系”为主题,专家学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现实经济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等方面各抒己见。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就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表重要讲话,中宣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落实讲话精神,我国政治经济学研究迎来了新的重要发展机遇。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要问题是完善和创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使之符合科学化、时代化和中国化的要求。对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张旭教授做出了三点概括:在研究方法上,没有突破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体系;在研究对象上,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存在着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体系结构上,一些政治经济学教材存在概念、范畴方面的错误。对于如何完善和创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程恩富教授提出了六个原则,即:应科学地汲取西方主流经济学体系结构的某些思路,而不宜进行简单模仿;应综合把握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册计划”与《资本论》“四卷结构”之间的辩证发展关系,而不宜将二者相互对立;应尽快构建广义政治经济学体系,而不宜只着眼于完善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应按照不同的叙述方法谋划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构,而不宜单一化;应完整地构建在方法和原理上分层递增的政治经济学体系,而不宜专题化;应严密构建起始范畴与主线理论逻辑自洽的政治经济学体系,而不宜随意化。

科学地界定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是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武汉大学程承坪教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生产关系及其调整;研究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劳动者福利的提高,以达到共同富裕朝着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努力。上海财经大学马拥军教授则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研究目的是探索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广西大学元晋秋博士的观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研究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研究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提升理论的系统性是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在苏州大学田芝健教授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具有系统性,就应该能够回答我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动原理;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自觉调整步态提供理论支持;能够为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不断变革和优化生产关系提供学理支撑。

二、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

在论坛交流中,许多学者从新的视角进一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东北财经大学朱成全教授通过对经济学哲学名篇的梳理,从以“人和物”作为研究对象、以辩证法为研究方法、以人为终极目的三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覃志红副研究员通过比较得出结论,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有三个超越:一是超越了“重物轻人”的局限;二是超越了抽象的经济范畴推演;三是超越了离开生产关系谈生产的狭隘视野。天津财经大学徐尚讲师研究了马克思的创新理论,认为马克思的创新理论不仅为以内生的技术创新为动力解释长期经济演化的“马克思-熊彼特模型”奠定了基础,而且为理解工业革命或技术革命的发生、扩展、交替进程提供了一个框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付文军博士把《资本论》看做是一份资本主义社会的“诊断书”,通过解析这份“诊断书”是如何破解资本主义的一系列“秘密”的,说明了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卓越贡献。河海大学韩步江博士从视角、内容和方法三个维度透视了马克思经济哲学,认为马克思经济哲学不仅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内在科学革命,而且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揭示和批判。

关于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中的指导地位问题,西南大学王丰副教授认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坚持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揭示经济规律为研究任务;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河北经贸大学张昌廷副教授强调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弘扬现实批判主义精神。

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地位的重要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人江助理研究员对新自由主义在西方的影响力作了分析。她指出,新自由主义尽管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遭遇了严峻的挑战,但至今仍然没有消逝,原因在于它有实力强大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基础,而且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且在资本主义国家缺乏有力的替代方案。中共中央党校袁辉副教授对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意大利货币循环学派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尽管该学派强调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不能忽略货币和金融维度,但它们混淆了货币与资本,根本无法揭示当前金融化积累的本质。

三、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现实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地位的表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目的。为此,与会学者围绕分享经济、公有制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环境问题等展开了讨论。

关于分享经济问题,河北经贸大学武建奇教授从四个方面概括出其基本特征,即:分享经济的技术基础是三网(信息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物流互联网)互联互通;实质是互通有无;主体是产消者合一;效果是零化边际成本。结合分享经济特征,他进一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这种“新经济”形态的产生逻辑及其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

关于公有制经济问题,武汉大学王今朝教授从宏观经济层面考察了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效率差异,论证了公有制企业相对私有制企业的效率占优性。吉林师范大学兰玲副教授提出,劳动是政治经济学的元概念,劳动决定了质料和产品,质料和产品也作用于劳动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使劳动与质料、产品相对立。坚持以劳动作为元概念的政治经济学,就要坚持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要增加劳动的收入份额,加强国家的分配调节,完善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如何看待产能过剩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侯为民研究员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出路:一要依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类对待过剩产能;二要坚持以把国有经济做大做强为核心,不能打着去产能旗号搞私有化;三要正确看待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政府调控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四要立足于劳动的修复,而不能仅仅立足于资本的修复。吉林大学王婷讲师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调节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和结构的观点。

关于生态环境问题,北京工商大学王鲁娜教授分析了生态生产力内在机理与发展机制,提出了我国生态生产力发展的“三生共赢”(生态环境改善、生产力水平提升、满足人民的多元化合理需求)目标。中国政法大学靳晓春讲师提出生态问题根源于商品生产与自然条件再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观点。认为在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生态问题也会随之全球化,对我国生态问题的分析必须置于全球生产体系中。南开大学乔晓楠副教授对《巴黎协议》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其中包含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剥夺的本质,分析了其对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关于技术革命的影响问题,浙江大学卢江副教授对克劳斯·施瓦布的观点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分析,认为技术牵引不等同于技术决定,它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现状还要受制于生产方式的反作用,不能过分夸大技术的作用。

针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中央财经大学肖翔副教授根据实证分析,认为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劳动报酬比重具有正影响,而“振兴东北”与“中部崛起”战略对劳动报酬比重均呈现出显著的负影响。其原因在于三大区域政策对企业的资本深化、劳动生产率提高、民营化以及市场垄断方面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别。中国人民大学赵峰副教授、李彬硕士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过去10年间中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径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中国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存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建议政府要适当引导生产部门之间的对比关系,兼顾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从生产部门的结构入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针对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价值链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杨静研究员及徐曼博士对全球价值链的空间拓展机理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探究,认为全球价值链的空间拓展是以资本积累为根本动因,多种驱动力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可行性政策建议。复旦大学高建昆讲师重点分析了国际经济调节的必要性与目标,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经济调节体系重构的主张。

四、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

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问题的专门探讨也是此次论坛的一个重要特色。

东北电力大学张添翼副教授研究了第二国际思想家政治经济学的线索。他认为,第二国际思想家一方面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率先解释了帝国主义垄断性、排他性以及扩张性等本质特征,阐述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全新政治斗争规划;另一方面又大多主张无产阶级应该放弃社会革命,推行和平改良道路的政治经济策略。他们坚定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却又没有科学论证出无产阶级推进革命斗争的历史使命。厦门大学肖斌博士提出,要警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可能出现的“第二国际谬误”。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著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奥康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剖析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现代西方社会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双重矛盾”和“双重危机”理论。西南财经大学韩文龙博士等对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认为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仍然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没有真正揭示出现代社会面临的多重危机,以及多重危机影响下的生态问题。

西南民族大学王虹讲师对以《帝国》和《全球资本主义论》为代表的所谓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全球资本主义论》无视当下民族国家存在的事实及对第三世界来说民族国家对劳工阶层的意义,回避了“资本”力量操控的问题,回避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问题,把量变当作质变,把形式和现象作为本质来对待,忽略了被压迫民族和国家民众的现实处境,客观上成了帝国主义金融资本全球扩张铺路的工具。

天津商业大学王坤讲师对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赖特的主张进行了考察和研究。认为赖特放弃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模式,转而选择从罗默的剥削理论中吸取资源,采用新的阶级分析方法以回应阶级分层的新变化。

通过此次论坛的交流,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向,同时也坚定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信心。中国人民大学《资本论》研究中心主任邱海平教授在大会总结发言中指出,面对我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的机遇,我们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危机意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创新意识,加快创新步伐,加大创新力度,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要加强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重大改革和发展问题,积极参与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践;青年学者要进一步关注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动态,积极推进我国的政治经济学走向世界;要使学术论坛在青年学者的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 李文苓]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特色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夯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