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日常生活维度*
2016-02-04任志锋
任志锋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日常生活维度*
任志锋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日常生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价值观形塑与日常生活调适的互构谐变、有机统一过程。这一过程生成于意识与无意识交织、利己性与利他性交互、功利性与超越性交汇的日常生活逻辑之中,经历从情感共鸣到理性认知再到实践自觉的跃迁发展,最终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参照的个体认同、群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面临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场域空前延展、生活主题急剧转换的多重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应厚植价值观认同的生活基础,创新价值观认同的教育引导机制,探索价值观认同的契合点。
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目的和关键问题。一种价值观要想真正被人们所认同,必须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思想依据和行为规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生成逻辑和实现路径,有助于回应大学生价值诉求,引发大学生价值共鸣,提升大学生价值自觉,最终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国家民族发展的同频共振。
一、日常生活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关联
“日常生活”作为学术命题最早由昂利·列斐伏尔提出,主要指称持续不断的、每天重复的生活,用以批判由生产和消费主宰的现代资本主义科层制社会。他的学生阿格妮丝·赫勒深化了对这一命题的研究,将之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1](P3)与前两者不同,美国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许茨不是从资本批判和个体再生产视角反观日常生活,而是强调日常生活的主体交往属性,指出日常生活“绝不是我个人的世界,而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主体间际的世界,是一个我与我的同伴共享的世界,是一个也有其他他人经验和解释的世界,简而言之,它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是一个共同的世界。”[2](P409)综合学者们的认识可以发现:完整意义上的日常生活是获取生活资料以实现肉体生命再生产的感性活动,是通过与他人共有共享以实现社会生命延伸的交往活动,是与肉体生命再生产和社会生命延伸相伴随以重复性、感性化的形式存在着的观念集合。与非日常的社会活动和精神生产相比,日常生活是“人的自在的、自发的、前反思的、非主题化的生活样式、生活状态或存在状态。”[3](P227)对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主要是以获取生活资料和学习资料为内容所进行的日常消费活动,以朋辈、老师、家长及其他社会群体为对象所进行的日常交往活动,以网络、影视、社团等为载体的日常休闲活动。这些活动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样态,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一,日常生活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发生根基。从本质上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不是抽象地发生于头脑之中的观念活动,而是现实地根植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深层反映大学生基于日常生活体验而产生的价值诉求和价值理想。更何况,日常生活“也不全是单调与琐碎、异化与沉沦的无意识黑夜,而是永远保留着生命与希望的矛盾的异质性世界,”[4](P164)其所蕴含的超越平庸、憧憬美好的强大力量也将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不竭动力。简言之,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生发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也必将经由向日常生活的复归才能最终得以解决。
第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规制和超越日常生活的重要力量。正如阿尔都塞所言,“人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动物”。[5](P169)一个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就会产生何种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话语体系,进而也就会生产出何种富有鲜明个人特质的日常生活样态。所以,表面上看似自发、随意的大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交往行为和休闲活动,实质上背后都蕴藏着特定的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其日常生活背后的意识形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加以规范和导引,否则就会因杂乱而无序、因偏差而难以被社会所容。此外,黑格尔曾说:“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6](P36)但“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6](P31)这就是说,人在其本性上是具有超越性的,无法忍受日常生活的平庸、重复和杂乱,而希求超越日常生活,寻得最高尚、最本质的东西。对大学生来说尤为如此,因为“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尚没有受到迫切需要的狭隘目的系统的束缚,而且还有从事无关于自己利益的科学工作的自由,”[6](P35)因此,就更加具备超越日常生活的需要和条件。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性咀嚼”(适应性反思、目的性反思、逻辑性反思、事实性或知识性反思、超越性反思),[7]通过对认同对象的解读、评价、审视和选择,大学生将形成更具发展性、超越性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为指引修正和调适现有生存状态,构建更具合理性的日常生活样式。
第三,大学生价值观形塑与日常生活调适互构谐变、有机统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内化与外化交互作用、接续进行的过程,内化的核心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一种“提法”转化为“想法”,外化的核心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一种“想法”转化为“做法”和“活法”。前一个“转化”解决的是大学生原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间距和矛盾,是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参照对自我价值观体系进行的评价和调整,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体系;后一个“转化”解决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指涉的理想生活与大学生现实日常生活之间的间距和矛盾,是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参照对日常生活的方式和样态进行的审视和调适。没有前一个“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便缺乏内在的认识前提;而没有后一个“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便丧失外在的实际意义。只有当前一个转化与后一个转化相互契合和协调一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才能算真正落到实处。
二、日常生活维度与大学生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生成逻辑
从日常生活维度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理解成一种逻辑性的生成过程,就是要按照日常生活的运行逻辑和价值观认同的发生逻辑,揭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生成根基(“从哪生成”)、生成过程(“怎么生成”)和生成内容(“生成什么”)。
第一,生成根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构成逻辑。如前所述,大学生日常生活由日常消费、日常交往和日常休闲等活动构成,并内在遵循如下三重逻辑:一是意识与无意识的交织。大学生日常生活既有意识活动,也有无意识活动。按照意识的显隐程度,可以划分为焦点意识、边缘意识、下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其中,由焦点意识导致的活动自觉程度最高,是大学生全神贯注于某种特定刺激而采取的自觉行动;由无意识导致的活动自觉程度最低,是大学生在无所感、无所知状态下采取的自发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成为大学生焦点意识的知觉对象,才可能引发大学生的有意注意和行动自觉,才会真正被认同;而这种认同的最佳状态就是通过意识和无意识的有机结合,把自觉的价值观认同沉淀内化成无意识的直觉性思维、自动化反应和习惯性行为。二是利己性与利他性的交互。大学生日常生活形成于个体与他人持续交往之中,是大学生全部社会关系的综合。“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8](P161)在此意义上,日常生活就是大学生为了生存发展所主动建构或被动接受的利己关系综合体。同时,大学生只有在社会中并以社会的形式才能摆脱独自面对自然和生命的无助,获得持续生存发展的可能,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追求利己关系的同时观照他人利己需要的满足,自觉建构相应的利他关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服务于大学生的利己性诉求,成为大学生切己之事,才能增强认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只有观照大学生的利他性承诺,有效减少和管控日常交往中的成本和风险,才能夯实认同的交往基础。三是功利性与超越性的交汇。价值观认同是一种反思性的选择活动。人们是否认同某种价值观归根到底要看这种价值观对增加现实利益的有效性。因此,基于现实利益考量的功利性价值是大学生日常生活构成的基本前提。但人之为人不仅在于对现实利益的考量,更在于对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亦即终极性价值的追求。对大学生而言,思维素质、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大学生能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更清晰地认识社会生活的意义,特别是能认识自己承担的社会历史任务。”[9]这些因素和条件确保了大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妥善处理功利性和超越性的关系,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自我的功利性诉求和超越性取向有机统合起来。简言之,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构成逻辑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须通过意识与无意识的交织以奠定认识论基础,通过利己性和利他性的交互以构筑社会化形态,通过功利性与超越性的交汇以表征伦理性诉求。
第二,生成过程:从情感共鸣到理性认知再到实践自觉的发展逻辑。价值认同过程总是伴随着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来说,这种差异和冲突集中表现为大学生原有价值观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既牵涉表层的情感反应,又牵涉深层的信念信仰,既牵涉认识上的正确与错误、完整与残缺,又牵涉实践上的意向和行为、即时与持续,贯穿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全过程,决定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方向成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源自大学生需要动机的情感共鸣。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决定情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征的生活理想与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动机之间的契合程度,决定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共鸣水平;契合程度高,情感共鸣就强烈,反之就会无动于衷。二是嵌入大学生认识结构的理性认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大学生运用自我认识结构对各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加工的程度和效果取决于这些信息能否合乎认知发展规律地嵌入大学生认识结构之中。三是发端于大学生行为意向的实践自觉。大学生是否愿意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付诸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行为意向的影响。积极正向的行为意向有助于推动认识成果的实践转化,反之,消极负面的行为意向将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阻滞于认识层面而无法变成现实。上述三个方面相互联结、接续进行,共同构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关键环节。其中,情感共鸣是起点,理性认知是中介,实践自觉是归宿。
第三,生成内容:自我认同、群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互构逻辑。价值观认同产生于自我、群体和社会的多维价值关系之中,并通过对这些价值关系的厘定、审视和反思以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等人之为人的根本问题,进而定位、调整乃至重构原有价值观,实现与对象性价值观的耦合。在此意义上,价值观认同又是以对象性价值观为参照所进行的价值观塑造活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是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参照对自身价值观进行调整重塑,以实现自身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契合和统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个体价值观调整重塑为主要内容的自我认同,重在形成明确而坚定的自我价值观体系,推动大学生个体社会化;二是以群体价值观调整重塑为主要内容的群体认同,重在形成独特而鲜明的群体价值意识,推动大学生群体的角色意识觉醒和责任使命担当;三是通过个体和群体价值观调整重塑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化,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此即为社会认同。其中,自我认同是基础,群体认同是关键,社会认同是最终归宿,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统一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活动之中。
三、日常生活维度与大学生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现路径
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在日常生活层面面临着严峻挑战: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所带来的消费主义倾向,使一些大学生热衷名牌、追求实利,而忽视、淡化甚至拒斥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移动互联网广泛且无节制的使用,使大学生日常生活时间日趋碎片化,使班级、宿舍、自组织等大学生日常交往的传统形式日趋隐退和弱化,催生了“朋友圈”“摇一摇”“漂流瓶”等新的虚拟化交往形式和对象;由商业资本所宰制的娱乐休闲文化,成为部分大学生生活理想和精神家园的重要寄托,其内在所蕴含的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取向消解着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知和信仰。总之,消费主义的快速兴起、工具理性的极度张扬、享乐主义的广泛散播,使大学生日常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场域空前延展,生活主题急剧转换,追求自我利益、崇尚标新立异正日渐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通过对日常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研究,我们认为,应对上述挑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第一,厚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日常生活基础。一是研制科学化的日常生活规范。生活规范是引导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保证。研制科学化的日常生活规范,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结合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特征,对大学生日常作息时间、行为习惯、消费理念、交往方式、休闲方式等作出明确细致、富有操作性的规定,确保大学生日常生活思之有规、行之有据。二是提升集体化的日常生活能力。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最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对于出生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多元文化背景之下,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喜好和价值观为人处世、设计人生的当代大学生而言,尤为迫切地需要树立和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强化和提升集体化的生活能力。为此,应通过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日常生活自组织管理形式,强化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提升大学生集体参与能力、集体管理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三是营造正向化的日常生活环境。生活环境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场域的空前延展、生活主题的快速转换,客观上需要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为依托,营造涵盖线上与线下、物质与精神、校内与校外的良好生活环境,确保大学生能够时时处处切身感受和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熏染。当前尤为紧迫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营造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网络文化环境,打造方向正确、特色鲜明、学生为本、质量俱佳的网络文化平台,增强网络文化议题设置和议程管理能力,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和养成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理念和风尚。
第二,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教育引导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教育联动机制。日常生活是大学生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的原生形态,而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社会实践等非日常生活则是由此分化出来的次生形态。原生形态是次生形态的基础和前提,并悄无声息地渗透和规制着次生形态的运转和成效。然而,在当前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日常生活因其平凡、琐碎而被排斥在非日常生活的顶层设计和具体运行之外,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这就导致大学生日常生活因缺乏必要的规制和导引而更具自发性、碎片化,反过来非日常生活又因缺乏相应的日常生活基础而无法真正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走进心灵,从而制约了教育管理的实效。破解大学生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在制度设计、组织样态和具体内容上的“两层皮”问题,需要从队伍建设、组织运行、教育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二者相互联动的制度机制,实现非日常生活的系统性、规范性与日常生活的偶发性、经验性的有机统一,进而从上与下、内与外两个层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奠定坚实的生活基础。二是建立健全价值引导与心理疏导的协作机制。价值引导重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说服力和实践感染力,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之间的发展自洽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层次与基本理念之间的逻辑自洽性,增强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疑解惑的能力,探索构建一套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契合当代大学生认知接受特点的话语体系。心理疏导重在破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关键环节上的关键问题,主要是情感共鸣上的心理阻抗问题、理性认知上的接受限度问题,以及实践自觉上的知行不一问题。健全价值引导和心理疏导的协作机制,就是要既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有效破解价值引导中的深层次认同难题,又强调以系统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为指引进行心理疏导,确保心理疏导始终服务和支撑价值引导的方向及任务。三是建立健全广谱覆盖与重点突出的兼容机制。广谱覆盖就是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覆盖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纵向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贯穿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覆盖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各个年级。重点突出就是要突出重点群体、抓住重点环节,着力加强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积极分子的教育引导,并从中树立典型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抓好大学生自我认同、群体认同、社会认同,引导大学生将自我价值观塑造、群体价值意识自觉、社会价值责任担当有机统一起来。健全广谱覆盖与重点突出的兼容机制,就是要推动大学生价值观由自我解构向重新建构的认知跃迁,激发大学生价值观由个人层面向国家层面的情感内化,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社会意识向个人意识的信念转化,真正使大学生建立一种超越自我中心的亲社会价值观结构。
第三,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契合点。如前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为大学生所认同,关键要看其能否成为大学生焦点意识的知觉对象。而“任何时候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能是与个体和谐的观念,那些与其不和谐的观念只能通过抑制作用降入无意识状态。”[10](P155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成为大学生焦点意识的知觉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大学生的和谐亦即契合程度。为此,应着力锁定如下三类主要契合点:一是找准利益交汇点。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1](P18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与大学生的利益融会一体,才能赢得信赖和认同。对大学生来说,其切身利益既包括评奖评优、入党入团、保研工作等当前利益,也包括成长成才、职业发展、生活幸福等长远利益;既包括某一专业、某一群体或个人的局部利益,也包括涵摄全体学生的整体利益。找准利益交汇点,就是要着眼长远、立足当下,兼顾整体利益和局部诉求,抓住最急迫、最现实、最能反映学生需要的利益难题进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二是发掘思想聚焦点。受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体结构变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呈现出鲜明的代际性、群体性、多样化等特点。发掘思想聚焦点,需要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体系,将即时监测、常规监测、专项监测、预警监测有机统一起来,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代际变化和群体波动,紧紧抓住大学生广泛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定向施教。三是激活情感共鸣点。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2](P117)自觉而坚定的价值观认同需要深沉而炽烈的情感共鸣。激活大学生情感共鸣点,除了要切实维护和发展好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还要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以美成人有机结合起来,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途径,用真理性的逻辑、生命性的情感、人文性的精神和审美性的追求,铺设起情感共鸣的通道,抓住大学生思想和情绪较为活跃、兴奋的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着力激活大学生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1]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 [美]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 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 [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 曹建文. 培育核心价值观关键是建立国民信仰——访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匡亚明特聘教授陈秉公[N].光明日报,2014-04-10.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 祖嘉合.试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层引领[J].教学与研究,2011,(4).
[10]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下)[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 列宁全集[M]. 第 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 李文苓]
The Daily Life Dimen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Ren Zhifeng
(Center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Jilin 130024)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daily lif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dentit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organic unification process of forming and adapting to the daily life. This process is formed in the logic of daily life, including the intersection of cons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ness, self-interest and altruism, utilitarianism and transcendence. This process has experienced from the emotional resonance to rational cognition, and th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and finally form a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the reference of individual identity, group identit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facing the multiple challenges of the acceleration of life pace, the unprecedented expansion of the life fields as well as the frequent conversion of the life theme. To cope with these challenge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recogni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日常生活的统一性研究”(项目号:15JDSZ20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生活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研究”(项目号:XQ15013)的阶段性成果。
任志锋,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法学博士(吉林 长春,1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