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天柱大文化解读

2016-02-04孟凡华贵州天柱县文物局贵州天柱556699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期
关键词:宗祠贵州

孟凡华(贵州天柱县文物局,贵州 天柱 556699)



贵州天柱大文化解读

孟凡华
(贵州天柱县文物局,贵州 天柱 556699)

【摘要】大文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 ”指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所以不仅要保证人民群众工具性的主体地位,创造文化、传播文化,更要保证其目的性的主体地位,享用文化、消费文化。因此,天柱大文化,是天柱县的灵魂,是天柱县的“根”。天柱看得到山,摸得到水,依托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资源优势,正在加快推进原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力求早日将其打造成为天柱县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贵州;贵州天柱大文化;歌节;宗祠

一、天柱文化现象

天柱县处于汉侗文化渐变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苗侗文化,文化现象独具特色。天柱文化含有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审美资源等多方面的价值,这些价值既有历史纵深性,又有世代共时性,形成一个立体的价值体系。其历史纵深性表现为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天柱县各民族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流传和保存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它是认识天柱各民族历史,理解天柱苗侗特色文化的方式和手段。如四十八寨歌节鲜活地再现了特定苗侗人民的生存状态、生活风俗和伦理观念,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现实价值。下面对天柱特殊文化现象进行简述:

(一)宗祠文化

天柱宗祠林立,蔚为一绝。全县现有古宗祠95座,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最密集的宗祠古建筑群,把天柱境内侗族苗族的文学、绘画、雕刻艺术和审美观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天柱形成了以新舟、龙盘、社学等为代表的家祠群,其中远口吴氏总祠、白市杨氏先祠,建筑规模宏伟,墙上雕画艺术精湛;坌处三门塘刘氏宗祠更是异彩纷呈,成为民族文化之迷。天柱宗祠群反映了天柱人民注重美化人文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体现出族群团结,寨际关系融洽,大家和平共处的民族精神,充满神奇色彩的清水江下游家祠群,已成为天柱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和魅力独特的风景线。

天柱每一座家祠都是一座文化艺术宝库,是清水江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以及木材文化、姓氏文化、迁徙文化、祭祀文化、谱牒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完美结合。它们见证了清水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特定历史,其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地域特色和文物价值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民族旅游文化资源。

天柱宗祠群不仅是一座座体现家族的迁徙史、创业史,而且也是一部部家族文化史及家族自然同化融合于侗族的再现,也是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象征性产物,是体现从家庭到国家的思想转化。从宗祠的构思、策划、设计、风格、构造、牌坊、神龛、对联以及祭祀活动等,无一不是以反映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文化为底蕴来体现民族融合精神的。

(二)歌节文化

天柱歌节歌会众多,侗苗家人人会唱歌。天柱县民歌有山歌、玩山歌、婚俗歌、酒歌、丧葬歌和其他生活小曲之类,其中这些民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但一般篇幅较小,以七言四句为主,常为分节歌形式,显然是受到了汉语山歌小调的影响。天柱地梁调押侗韵更是典型;天柱丧事中的“法事歌”与“孝歌”,即请民间道士先生来超度亡魂做法事时演唱的歌曲,也是深受道教影响的一个典型例证。天柱歌节歌会均有苗侗等各民族群众参与,打破族际界限,有利于民族互融、民族团结。天柱歌节文化形式与功能的传承与发展,也与现代艺术形成了有效的对话、交流与融合,得到了不同文化群体,特别是城市文化群体的审美和价值认同。尤其是天柱县四十八寨歌节最有代表性,是当地各族群众集会、玩山、恋爱为主的民族节日,且久负盛名,被誉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具有原生态、历史久远和在民族、民俗、音乐等领域的研究价值。2010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柱歌节的歌唱方法既有源于对古代附近各民族民间歌谣的继承,也有对民歌、时令小调等的广泛吸收,又有从阳戏、傩戏中引进,还有从湖南等地民间直接纳入的。歌唱方式既有本土歌谣,又有外来歌谣,既有苗族的,又有侗族的,还有其他民族的,各民族长期并存,各自发展,因而形成了本土和外来歌谣的共存性特征。在演唱中,歌手对生产、生活中的客观事物,采用拟声、状形、达意、传情、描事等手法,随机应变,巧妙穿插,没有经过整理加工,直接演唱,纯朴自然,显出一种特有的简约美和质朴美,从而构成其原生文化特征。[1]

(三)酸汤话文化

自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洪武年间,江西移民大量进入湖广(明代前天柱属于湖南靖州管辖),带来了客赣方言。客赣方言与当地的土著语言相互影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汉语方言——酸汤话。

天柱酸汤话分布在清水江沿岸的瓮洞 、江东 、白市 、远口、竹林、坌处等6个乡镇,是这六个乡镇的人口通用语言;竹林乡居住在离清水江较远地区,约一万人既用苗族母语又用酸汤话语言;天柱县说酸汤话的总人口约20万,约占全县总人口的50%。[2]由此,酸汤话是天柱清水江沿岸的主流语言。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发展与磨合,酸汤话已成为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语系,成为天柱清水江苗族语言的标签。在天柱,形成了不同民族或族群之间互通语言的奇特局面。不论苗村侗寨,村民既会说苗语,又能讲侗话,还可说汉语,甚至通“酸汤(苗)话”。多元的“语言生态”便利各族人群之间的交流沟通,成为族际和谐共处的重要保证。[3]天柱酸汤话已成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一朵奇葩,它丰富了中华民族尤其是苗族的语言文化,对酸汤话语言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

(四)人文文化

天柱人杰地灵。咸同侗族义军首领姜应芳在织云秘密创立“天地会”(后称“金兰会”),宣传“反清复明”和“均贫富”的主张,提出“大户人家欠我钱,中户人家莫乱言,小户人家跟我走,打倒大户来分田”的纲领。姜应芳率领侗族农民起义虽被清政府残酷镇压下去,但它却动摇了满清王朝的统治,体现了侗族人民在反动势力面前宁死不屈、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侗族农民义举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同时也反映姜应芳敢为人先,勇于反抗的精神。北伐名将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王天培娴于韬略,智勇兼备,往往出奇制胜,重创强敌,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王天培曾参加过武昌起义、护国运动和护法战争,为捍卫民主、共和效力。从侗寨到军营,从普通士兵到一代名将,冲到了革命的最前线。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芒的王天培将军对天柱意义重大。

(五)木商文化

天柱木商文化是清水江流域劳动人民在利用地理优势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木材生产;二是木材贸易;三是木材消费。木材贸易创造了清水江流域的文明。天柱在清水江流域开发过程中木商文化的发展,始于明代的“皇木”采购。万历二十五年(1597)天柱改所建县,隶属湖广靖州,雍正四年(1726)改隶贵州省黎平府,雍正十二年(1734)定隶镇远府。[4]明嘉靖年间朝廷开始向清水江流域采购木材,从此“苗木”改称为“皇木”[5],天柱给朝廷提供了大量的皇宫建筑木料。清朝以后,天柱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雍正七年(1729 ),贵州巡抚张广泗提请开浚自都匀府至湖广黔阳的清水江河道,长600 余公里,遄行无阻。以天柱为中心的木商文化发祥地,引来各地木商云集这里采购木料,为木商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于是,天柱县境内木商云集,穿梭于道。

(六)宗教文化

天柱县糅合儒教、佛教、原始宗教、道教、基督教等思想的宗教文化形态。天柱县城各民族的信仰是对各宗教皈依的精神境界,对多元宗教进行融通与通和。或许正是现今该地区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多元融通性和通和性思想,给予天柱生态保护以新的思维,繁荣该地区的生态文明。早期有儒释道及民间宗教互相影响,近代有基督教的传入,使天柱县多元宗教文化互相融通,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天柱县文化交流发展的最好归宿。正如历史学家怀特在《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一文中说:“更多的科技也无法解除目前的生态危机,除非我们找到个新的宗教,或重新审视我们原来的宗教。”

(七)广场舞文化

特色广场舞文化在天柱县具有强大生命力。原生态文化与现代广场舞蹈互融,推动天柱县原生态多元文化的普同性发展。天柱广场舞取材于苗侗民族民间舞蹈,提取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优美动作,反映人们的生活现实。天柱广场舞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内涵,贴合苗侗自己民族生活的精神文化,具有促进民族团结、 提升文化素养、 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天柱广场舞已扎根于苗侗群众生活,发展于生活,普适性强,具有健身健脑、 娱乐交际、排解压力等特征,是不折不扣的全民健身运动。天柱广场舞活动与原生态多元文化互融在天柱已成为亮点,形成民族特色,为建设各民族和谐提供了充足的保证,形成了丰富苗侗群众文化生活的体系,成为了天柱苗侗群众的文化乐园。天柱县近年来将经济与传统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促使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天柱大文化的内涵

天柱的文化因受汉文化影响,便表现为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融,但既不同于其原有的民族文化(比如南、北侗族方言区在文化现象上的差异),又不同于纯粹的汉文化形态,而是一种多元复合的文化形态。

这样一种文化形态的表现有很多,如现存数量极大被称为中国继敦煌文书、故宫文书和徽州文书之后的第四大地方文献的清水江文书均以流利的汉文书写,当地的许多碑文、墓志铭也用汉文书写。正是在少数民族文字缺席的情况下,汉文自然成为天柱苗侗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再如,宗祠的修建和得到村寨认同,也迥然有异于南部侗族方言区的鼓楼社会。北部侗族方言区在接受汉文化影响以后,更热衷于宗祠的建设,古代鼓楼的功能基本上被祠堂所替代。再如,以歌传情是很多少数民族婚恋的重要桥梁,但是天柱苗侗在地点的选择上也体现了文化的冲突和妥协。南部侗族方言区还保留传统,多在女方的家中进行,而北部方言区受礼教思想影响,认为在老人面前谈情说爱有伤风化,为了避开老人或他人,特意选在山上或河边,俗称“玩山”。诸如此类的文化差异表现林林总总,而凝聚在天柱文化中。天柱遍布县域的各类歌节歌会,往往不像很多民族歌会那样具有排他性,在一个歌会歌节的现场,参与者无论族别、无论语言,只要开口吟唱,都可参与其间。

三、结语

天柱县现今将现代化与原生态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天柱大文化体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包容精神,而这正成为天柱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傅安辉.论清水江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

[2]天柱四十八寨歌节[Z].中国经济综合网,2012,11(13).

[3]张雄.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D].贵州大学,2007.

[4]罗正副,王代莉.多族共生、边疆开发与跨学科视域——近500年清水江流域文明发展史研究的几点思考[J].教育文化坛,2011.

[5]钟吉林.侗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J].湖南林业科技,1994,21(2).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宗祠贵州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贵州,有多美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寻味贵州——遵义
寻味贵州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慷慨宗祠祭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