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歌对我国钢琴创作的影响
2016-02-04玉溪师范学院云南玉溪653100
路 远(玉溪师范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云南民歌对我国钢琴创作的影响
路 远
(玉溪师范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研究云南民歌对我国钢琴创作影响的目的在于找到东西方音乐之间艺术的共通点,从而使民歌与钢琴创作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本文介绍了云南民歌改编为钢琴曲的特点;分析了不同改编技法的效果以及民歌丰富钢琴表现力的体现。
【关键词】云南民歌;钢琴创作;影响
钢琴曲作为西方音乐艺术中最重要的门类之一已经发展了超过三百年,作为深受音乐家和普通音乐爱好者喜爱的钢琴曲在西方国家历史发展的每个时期几乎都有过对其他音乐艺术形式的大量改编,比如将歌剧、舞剧、交响乐、声乐、室内乐等改编为钢琴曲。这样的改编不仅使钢琴创作有了更为广阔的素材和灵感来源,同时让原有的音乐形式拓展出更加丰富和别样的艺术表现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将原有的音乐内容普及和推广到了更大的范围空间内。
一、云南民歌改编为钢琴曲的特点
钢琴进入中国后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与西方钢琴改编曲极其类似的过程。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发展中,音乐是华夏艺术中一朵炫丽的奇葩。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不局限于娱乐和欣赏的范围。我国的民族音乐,尤其是各少数民族音乐往往与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和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密不可分。中国广袤大地上56个民族中不同民族音乐各自具有的独特魅力让钢琴曲的改编拥有了营养丰富的土壤和施展无尽想象的空间。
从新中国刚刚成立开始,云南各少数民族民歌就陆续成为我国音乐家们改编创作的最主要资源。早在五六十年代,根据云南民歌创编的钢琴曲就有《火把节之夜》《小河淌水》《流水》等;七十年代以后的改编曲目更多,比如《滇湖琴声》《苗岭笙舞》《猜调》《南国印象》《阿细跳月》《傣族山歌》《童谣》等。通过这些曲目可以发现,云南民歌彰显了西南地区各族人民群众生于南国边陲的民族文化之根,展示了苗、黎、傣、侗各民族生活背景、是最“原生态”云南文化的具体体现,是组成云南各民族精神与物质世界基础的核心部分。民歌既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原创基因之一,又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文化多元性的特点,是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中渔猎文明与农耕文明有机融合的典范。以云南民歌为基础改编的钢琴曲本质上延续了山歌、民谣的本质内涵,只是在具体演奏技法、和声、线条、音色等环节进行了创新性的改编,有些地方甚至有炫技的成分,目的在于将山歌、民谣最富民族性的部分通过钢琴演奏加以突出和强化,使钢琴曲更有张力和饱满的情绪。
二、不同改编技法的效果
尽管同样以云南民歌为钢琴曲改编的素材,但不同音乐家进行改编的着眼点和角度各不相同。不同风格的音乐家将云南民歌改编为钢琴曲时虽然都在反映和展现滇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与内容,但由于其对山歌、民谣理解方式与程度的差异以及音乐家试图以钢琴曲重塑民歌特质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故而改编后的钢琴曲在体现音乐家强烈的个人风格的同时也让原本相同的民歌基调呈现出了百花齐放式的演奏效果。欣赏这样的钢琴改编曲时,虽然可以从曲调整体上感受到这是来自于相同地域少数民族的音乐与文化艺术,但落实到具体的和声、技法、音色等环节时却是迥异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同样对彝族民歌《猜调》进行改编,王建中采用的的是“五声”调式改编,将不同音程进行配搭与组合,以这种调式构成的和声模拟出幽默的碰撞声响,使曲调中的趣味性更甚。储望华则走了一条传统路线,在改编中保留了更大比重的欧洲传统钢琴和声成分,通过对曲调进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转换,强化了中国民乐的“多声”特色。陈怡与朱践耳对钢琴曲的改编则选择了保留更多山歌、民谣的旋律,以更加突破常规的现代和声技法明晰地再现了民歌原生态的属性,使钢琴演奏呈现的是更具少数民族风情的特殊音效。刘郭南的改编思路则转向了彝族的方言,将语言中的韵律节奏融入了音乐的曲调节拍,以相当精确的“本位”四级与“升”四级放大了民歌的区域性特征。改编后的钢琴曲能够使欣赏者较为容易地理解曲调试图表达的潜在意义,比如儿童在猜谜时思维的跳跃性以及在竞答和对歌时欢快、活跃的场面等。
这些基于云南民歌改编的钢琴曲之所以能够为广大民众喜爱,原因在于其植根于传统文化和基层民众的基本思路。这些源于“草根”阶层的山歌民谣在被改编为代表了西方优雅艺术的钢琴曲时,并没有被拔苗助长式地离开原本生养它们的土地,故而其中蕴含的丰富生命性与生活性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因此,虽然钢琴的曲调、声线、演奏技法充满了异域文化特有的外向力,但基本旋律犹存,这旋律就是云南民歌一以贯之的民族文化之根。有了这种根基的存在,虽然通过了钢琴的转换,却也同样凝聚着云南民族地区人们爱族、爱国的精神,同样在强化各民族人民的情感追求,使其具有相同的价值观与生命追求,并引导着人们共同的精神文化意识追求。
经过钢琴改编的曲调在使传统民歌拥有了更加新颖的表现形式的同时也让古老的山歌民谣焕发了时代的新生命,同样成为凝聚云南地区各民族人民情感的精神纽带和维系及提升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渠道,使这一边陲地区各族人民具有成为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觉并强化了与其他族人的情感交流与联系,密切了本民族的人际关系。
三、民歌丰富钢琴表现力的体现
云南本地音乐家根据民歌改编钢琴曲的效果则展现了民歌丰富钢琴表现力的重要作用,这些土生土长的音乐家对于家乡音乐的深刻理解使其在改编钢琴曲时有了更加厚重的文化依托,比如滇地的传统氐羌文化。氐羌文化自古就在滇西高原上繁衍兴盛,这里的高原地貌、崎岖交通、部落式生活形式不仅孕育了神秘的氐羌民族,也使山歌民谣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貌。以这样的民歌改编而成的钢琴曲不仅民族风味十足,且在钢琴特有的表现形式下,音乐也具有了画面感。
例如《云南民歌五首》之二的“牧羊腔”就充分利用了钢琴音域广泛的优势,在一步到位地展示了民歌的主题后,钢琴采用了重复升八度的技法,织体与和声形式立即显现出悠远而深长的背景基调,犹如演奏场地正位于辽阔草原的腹地,阵阵回声在一望无际的天地间逡巡徘徊。而在《南国印象》组曲中,根据布依民歌《好花红》改编的《花之舞》与根据纳西民歌改编的《阿哩哩》分别以变奏的手法展现了布依族和纳西族的生活场景与舞蹈场面。通过和调式处理节奏以及以调性复合来装饰旋律,《花之舞》营造了一种朦胧遥远的铜鼓喧嚣之感,仿佛能透过音乐看到布依族人正在铜鼓略显喑哑却又雄浑的金属质音乐的伴奏声中从容又洒脱地耕作或渔猎;《阿哩哩》却不同,纳西人热爱歌舞的天性在钢琴曲毫不掩饰的热烈挥洒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正有一群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纳西人围成圆圈载歌载舞,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欢乐,手舞足蹈间更散发出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幸福的向往。
不仅如此,传统民族乐器笛、筝、阮、锣、唢呐、扬琴、铃板等既充满民族性又个性的音质音效更被中国智慧的音乐家不遗余力地在钢琴上竭力予以展现。将云南地区温润多雨的亚热带风情、艳丽又热烈的民族生活场景、水光潋滟的丘陵湿地以及春耕夏作的慢生活节奏纷纷通过钢琴多变的音域、音调和音色立体地呈现在聆听者面前。听者犹如与一幅幅充满少数民族情调的生活画面零距离接触,音乐旋律从耳中到眼中再到心中,曲调和音色在使人动容时同时,质朴而纯粹的民族情感更使人感慨。
四、结束语
云南省自古以来就是苗、壮、彝、藏、景颇等多个少数民族共同居住与生活的大家园,这里呈现着整体上各民族杂居但不同民族又在局地相对独立聚居的状态。不同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使云南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省份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民族大融合局面,而相对独立的生存环境又使各民族拥有只属于本民族的语言、音乐、舞蹈、生活方式。这是一块神秘、古老、美丽、能够引发无数幻想的土地,其民歌民谣更是无数音乐家改编钢琴曲的理想源泉和创作基地。云南民歌对我国钢琴创作的影响由来已久,从建国开始至今从未中断,无论是民歌的曲调或旋律,还是民族器乐的个性与特色都在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音乐人。随着时代发展,彩云之南的传统民族音乐必将对现代的中国钢琴创作带来更多既古老又时尚、既民族又世界的创作灵感。
参考文献:
[1]李汉杰,司徒阳.世纪、边寒、琴缘——钢琴教育家叶俊松教授访谈录[J].钢琴艺术,2003(1):22.
[2]魏廷格.论王建中的钢琴改编曲[J].中国音乐学,1999(2):27.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新版)[J].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361.
[4]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J].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79.
作者简介:路远(1987-),女,汉族,河南鹤壁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