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唱中呼吸技术简述

2016-02-04王振国铜仁学院音乐学贵州铜仁554300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期
关键词:呼吸歌唱控制

王振国(铜仁学院音乐学,贵州 铜仁 554300)



歌唱中呼吸技术简述

王振国
(铜仁学院音乐学,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欧洲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了歌唱的“黄金时代”盛世局面,涌现出了一批被世人铭记的伟大歌唱家,比如卡鲁索、吉利、比约林等。这样的出现也就预示着一系列的歌唱技巧正处于完善的状态。他们的歌声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高强度的气息控制、半声、其他声乐技巧。

【关键词】呼吸;技术;歌唱;控制

一、歌唱呼吸的重要性

早在千年前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中有记载:“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自脐间处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云响谷之妙也。”声带在振动的时候是依靠气息从体内排出形成声音。那么气息是由什么支持的形成一种运动的强度呢?对它的理解自然是百花齐放。比如:“肺部说”、“肚子说”、“横膈膜说”。这些说法从歌唱的需要上讲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但是并不是科学全面的分析。同时靠这些也是不能完成歌唱过程的需求。气息是通过口和鼻作为传送通道进入肺部, 发声同时肺部要对气息进行压力才能有效地呼气。但是从生理上说,肺部并不具备对气息形成气压的功能。肺的内部是由一团海绵状的位置构成,正是这样的位置才能储存气息。就像是海绵能够储存水的原理是一样的。所以它不具备施压气息的强度和方式,所以“肺部说”是行不通的。“肚子说”和“横膈膜说”,是能够解释得通的而且也是具有施压的能力。但是单单是靠肚子或者横膈膜的肌肉也是不能很充分地为歌唱提供气息充足的保证。腹部的肌肉包括小腹和大腹。小腹位于肚脐眼的下方和大腹相反,其次还需要腰部的肌肉参与,再次是横膈膜肌。

二、几种公认的呼吸技术介绍

(一)胸式呼吸

又叫做横膈膜呼吸法,“要领就是在吸气的时候主动地扩张两肋,两肋在吸满气的时候就像是一个皮球状。通过肋间肌的收缩促使肋骨运作,其中肋间内肌控制肋骨下移、肋间外肌控制肋骨上台、二者交替运动促使呼吸运动”。歌唱者普遍认为这样的呼吸方法的问题就是吸气时候相对较浅。在歌唱中产生的对抗也是来自于两肋之间。呼气促使歌唱时候一方面吸气的时候两肋是自然扩张的,而在呼气歌唱时候要尽量的保持吸气两肋扩张感觉,这样就产生了矛盾也就是产生了对抗的力量支持。胸是呼吸法主要是“两肋的侧向扩张所谓气息的控制即在呼气时尽量保持这种扩张状态。胸式呼吸的缺点在于它排除了吸气肌的对抗运动,从而无法建立呼气肌和吸气肌之间在张力上的有效平衡”。

(二) 腹式呼吸法

“又叫做丹田呼吸法,是一种相对其他呼吸方法中比较具有独特性的呼吸方法。这样的呼吸方法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有区别的,它是一种单纯依靠腹部的肌肉群控制的纯腹式呼吸方法。主要是依靠软肋扩张以及腹部肌肉的收缩和扩张支持歌唱气息的所需要的力量。它吸气比不上胸式要深,但也有局限性。由于吸气过深、气息往往不流畅影响发声的部位,中低音区音色沉闷、声音缺乏灵活性并出现声音偏低的现象。”

(三)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对待这样的呼吸方法争议是很多的,对这样的呼吸方法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胸腹式呼吸方法:“通过横膈膜和腹肌交替收缩和放松进行那个呼吸运动的一种方法。”这种呼吸方法存在两种不同的概念:其一是有横膈膜收缩变平胸廓底部下降使胸廓扩大而把气吸入。这是腹脏将下移迫使腹部外凸。当腹壁内收脏器上移横膈膜复位把气呼出。在呼气过程中,吸气肌中横膈膜的收缩和拉紧与呼气肌的腰腹肌形成一种对抗或稳定作用从而稳定嗓音。另外一种概念是通过向内向上收缩腹肌迫使肋骨向两侧扩张从而扩大胸廓。“腹肌向内向上的动作设计复杂的下腹肌、腹外肌、背肌、肋间肌、横膈膜之间的协调。这种呼吸方法即可取得较大的气量又可取得呼气肌之间的相对平衡,所以被认为是最可靠的呼吸方法。”腰部扩张、腹部的收缩、迫使两肋张开这样的状态才是最基本的。

三、呼吸和声音的强弱

调节声音的强弱主要是通过呼吸合理的拉伸和收缩相互交替共同完成的。一首歌曲或者是咏叹调作曲家为了达到音乐上的戏剧性对比,从而会在音高的强弱上做变化。控制声音的强弱单靠气息或者声带是不能完成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声乐教师会说:气息吸到哪就从哪唱 。就像是弓和箭,气息就像是箭一样搭在弓(呼吸)上。从而弓的“致远性”也就更好。

弓飞出的远近就要看你搬动按钮的一瞬间的力量的变化。这个例子也就是说明歌唱的气息和呼吸肌肉群之间的关系符合动力学的原理。歌唱者在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往往会通过声音的强弱作对比达到艺术上的升华是歌唱者常用的手段之一。歌唱时情绪上的紧张必然要得到生理上的帮助。这样的技巧不是一两天就能够掌握的,在中低声区做强弱要相对于高音容易些。初学者如果在中高音区做不到声音强弱自由是不能在高音上练习的。错误的练习会带来声带上的损伤,严重的时候会缩短歌唱寿命,所以练习的时候要谨慎行之。

歌曲的高潮部分作者往往会把它安排在比较高的音区里面,歌唱者为了达到二度创作的目的必然会在高音上做一些强弱处理。有的是在高音上强处理、弱处理都是要建立在气息有力支持之上的。歌唱气息的支持产生相应的动力使气息的密度达到高音所需要的帮助。反之,气息有意识地放松声音的密度就越小,力量和声音的强弱是成正比的。在高音上做渐弱气息支持并不是随着声音的渐弱而放松。而是恰恰相反,声音是更加集中和富有共鸣、呼吸的支持会加强、气息要深但不能僵硬。正是声音和气息支持出现的矛盾,高音做渐弱导致了不少声乐学习者往往忽略呼吸的运作,把所有力量都转移到了喉咙上。所以声音听上去不自然,自然事倍功半。对于在高音上的弱势处理意大利歌唱家卡鲁索说过:用自然的声音柔和地发声,但是在气息支持上再加强一些力。

四、结语

本文通过论点《歌唱中呼吸技术简述》题目提出,阐述其对气息支持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说明呼吸肌肉群为发声提供良好的呼吸支持。同时腰腹部的肌肉并不能脱离其他的声乐技巧而单独地存在。其次通过自身训练的体会和吸取专家的经验,说明如何进行有效地体会对气息支持的心理感觉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呼吸歌唱控制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唱十月
浅谈呼吸对舞台发声的作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