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院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策略研究
——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

2016-02-04杨美玲

山西档案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办馆员社会化

文/杨美玲

民办院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策略研究
——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

文/杨美玲

文章通过对民办院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的阐述,分析了民办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办院校只有通过转变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积极参与地方高校、公共图书馆联盟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等方式,才能促进图书馆的良性发展,才能开展社会化服务,承担社会教育的责任。

民办院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根据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资源,在保证满足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需求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提供本馆资源社会化服务活动,从而主动满足社会成员信息资源需求的过程[1]。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在网络数字化时代,民办院校图书馆应该依据自身发展的优势,与时俱进,开放校园,开展社会化服务,主动承担社会教育的责任。在注重校园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服务于地方社区、政府和企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一、民办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现状

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目前,民办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其管理体制和教育职能得以日益丰富和完善,社会化服务的开展形式逐渐多样化,质量也在逐步提高。如黄河科技学院在早期的发展中就积极参与地方的发展,承担社会职能和社会责任,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培训、接收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大学教育、推荐残疾学生就业等。近期,黄河科技学院又结合国家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为在校学生、校友、社会人群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供人力资源、创业场地等,对外开放和社会化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与黄河科技学院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相比,其学院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就相对落后很多,图书馆没有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发展而适时改变管理制度和服务方式,几乎没有开展社会化服务。笔者通过走访、交谈,以及民办院校图书馆网页查询得知,目前,河南省多数民办院校图书馆还没有开展对外服务,服务对象还是仅限于校内师生,服务内容主要是图书馆借阅和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提供资料。

二、民办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困境

1.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和相关政策的指引。国外众多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源于他们健全的法律体制和相关政策的引导。早在1925年,美国就制定了“图书馆法”。1997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图书馆服务与技术法律”,其主要目的是:促进馆与馆之间、图书馆与教育性机构之间的网络化建设,同时对享受不到图书馆服务的人,特别是对贫困家庭中7岁以下的少儿提供图书馆信息服务[2]。近年来,虽然我国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条例来支持该项服务,但也仅属于行业条例,不具约束性。目前,对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我国的法律法规还没有达成一个明确、 权威的执行标准,在开展社会化服务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执行依据。虽然《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对高校图书馆的开放做了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细化、补充,使其成为一个全面、系统的规程,在进行社会化服务时成为一个可以遵照的准则。

2.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高校馆现行的管理制度,如职责范围、文献采购原则、流通阅览制度等都是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师生人数、馆藏数量制定的,只适合高校内部服务,不适应向社会服务”[3]。首先,民办院校开展社会化服务还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就目前民办院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而言,缺乏宣传意识、服务品牌意识、社会效益意识。其次,服务目标和服务对象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作,特别是在管理层面上缺乏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忽视对服务对象的调查研究,不了解社会读者类型和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3.管理人员思想保守,缺乏专业知识。我国高校校园大多采取封闭式管理模式,图书馆也是坚持以藏为主的传统模式,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只应当为校内师生读者服务的理念,社会公民的文化需求和信息资源需求应由公共图书馆或其他公共机构来完成。这种局面就造成了高校人员缺乏资源共享意识和服务于大众意识,没有形成对外开放也可以达成双赢的理念。在民办院校的发展中也同样存在这种弊端,在这种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民办院校图书馆普遍存在图书馆管理人员人手短缺、管理观念陈旧、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认识不足,缺乏资源共享共建的意识、缺乏创新理念,缺乏竞争的创新意识,这些都严重阻碍着民办院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进程。

4.缺乏应用资源。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充足的资金保障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关键条件,但对于民办院校图书馆来说,面向社会全面开放还是会受到资源方面的限制。首先,资金紧张。民办院校没有政府的经费投入,一直是自收自支,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资金的短缺使图书馆无力购买更多的文献资源,在购买文献资源时就必须根据本校的专业建设和师生的实际需要来购买,比较有针对性,类型不多,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其次,文献资源的紧缺。随着民办院校学生的不断扩招,在校学生人数也是逐年增加,师资队伍也随之不断壮大,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专业化。但学院对于图书馆办馆资金的投入非常有限,有限经费导致图书馆购入文献资源非常有限,馆藏资源紧缺,师生人均占有图书馆资源率越来越低,这种情况也就无法做到为社会公众服务。最后,基础设施缺乏。民办院校图书馆馆舍和硬件设施都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对社会开放的需要,如果不适宜地开放图书馆,参与社会化服务,将会无形地增加图书馆的压力,本校师生、教学、科研的服务都会受到影响。

三、民办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策略

1.转变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提高服务水平。民办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转变传统的服务理念,要充分认识到高校众多资源对社会公众的开放是社会的发展趋势,社会化服务将有利于促进我国人民知识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4]。

馆员队伍整体水平和素质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能力和水平提升的重要财富。图书馆需要组建一支专业技术强、熟悉图书馆工作、具有团结合作精神和工作态度积极热情的馆员队伍,他们除了熟悉学科教学与科研情况、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与用户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用户提供技术含量高的知识产品,承担起为广泛读者群体服务的工作[5]。民办院校图书馆要从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出发,重新审视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馆员不但要掌握图书馆业务知识与信息技术,还要具备参加社会实践、从事社会宣传、开展社会调研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首先,提高馆员的职业素养,加强对现有馆员岗位技能的培训,强化馆员的专业技能、知识结构、信息素养等,不断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胜任为社会读者开展图书馆服务工作。其次,加强馆员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馆员服务于社会的关键,图书馆可以在开展社会化服务建设中,针对社会人员需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强化馆员的沟通能力,确保馆员在服务过程中能和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高效完成为读者服务。

2.优化馆藏资源,扩充馆藏资源类型。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图书馆,民办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在资源、设备、人员方面都比较缺乏,如果想要更好地开展社会化服务,必须创新图书馆资源的管理制度,优化馆藏资源,建设现代化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首先,加强纸质文献资源建设。文献资源建设水平决定了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是衡量一所学校科研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将图书文献资源集中建设,统一购买和自建图书馆的数据库,开发网上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开展在线信息服务;节约成本,有机地将高校图书资源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更好地提供社会化图书服务。其次,加强电子资源建设。转化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利用网络、现代化的设备,组织、管理、优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存取自由化与共享化,促进社会化服务信息传递的网络数字化。

3.参与地方高校、公共图书馆的联盟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民办院校大多是应用型大学,更要树立开放办馆的思想,积极参与地方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联盟建设,共建共享文献资源、信息资源、共建图书馆服务联盟,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具体办法是要建立以高校图书馆、市级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市域图书馆服务联盟,向周边辐射,形成市域、区域、镇域、社区四级联盟服务全覆盖网络体系,进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7]。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地方政府、企业、社区提供知识服务、资源利用培训、信息技术利用等。另外,与地方普通高校合作,搭建高校图书馆和民办院校图书馆的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利用网络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信息需求,满足不同社会用户的需求。在当今信息社会,信息文献资源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最基本工作,面对社会各层次用户信息需求的多样化,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单独收集齐所有的文献资源,民办院校图书馆更是如此。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化服务,适应信息时代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民办院校的人力、财力资源作用,民办院校图书馆与区域内的高校、公共社区、科研等各类图书馆联盟成为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4.加强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开展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在民办院校的发展和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图书馆的创客空间建设,开展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将会更好地促进民办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也为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提供场所。如黄河科技学院创建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园、众创空间等,不仅为需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场地和资源,而且还吸引了校外的大批创客,实现教育与经济的双赢。2016年度黄河科技学院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登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50强”,并在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评选中获得综合奖第一名。民办院校的转型与发展,促进了民办院校的良性发展和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民办院校图书馆应顺应民办院校的发展,开展对外服务。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创客空间服务纳入图书馆服务体系,延伸图书馆服务功能。通过图书馆的创客空间,开展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形成以馆藏文献资源、数字技术、创新工具为支撑的复合型学习空间,让创业者参与空间的交流平台,在空间获取创业信息、分享创业经验和心得。另外,通过创客空间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意灵感,引发思维变革,为创客们的创新创意创业提供信息、智力服务。

[1]冯亚娟.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7).

[2]赵玉贞.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初探[J].图书馆界,2008,(3).

[3]张建国,田秋菊.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冷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

[4]高世华.高校社会化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陕西新增本科院校为例[J].高教学刊,2016,(4).

[5]丁羽,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2.

[6]田洪燕.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提升对策研究[J].兰台世界,2011,(6).

[7]郭琪,等.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文化的实践与创新模式探析——以徐州高校图书馆服务本地文化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6).

G648.7;G258.6

A

1005-9652(2016)05-0090-03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项目编号:15A870004、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全媒体时代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GH-403和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基于大数据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52400410271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魏登云)

杨美玲(1974-),女,河南新县人,黄河科技学院,管理学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咨询。

猜你喜欢

民办馆员社会化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国外图书馆新馆员入职培训的特征及趋势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