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问题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2016-02-04许立国
许立国
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中心学校,山东 利津 257400
精心设计问题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许立国
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中心学校,山东利津257400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精心设计问题,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即确立问题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设计趣味问题,引导学生有兴趣参与;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大胆质疑;立足难点问题,开展合作教学。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师;课堂教学
我们都知道,思维的源泉来自于问题,问题是点燃思维的火花,是激发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阶段性,适时适地提出问题、设计问题,创设好良好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式,在不同阶段,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数学问题,激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观点和看法,并发表质疑,花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是每个教师的最大的追求。
一、确立问题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传统教学的弊端是教师充当课堂的主人,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明显的特点是“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整节课从头讲到尾,完全是一个表演者的角色。而学生是观众和听众,是被动的参与者,是教师一味灌输的对象和载体,教师唯恐学生看不懂、听不明、理解不了,就不停的给学生举例子搭台阶竖梯子。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探索为核心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听讲、交流,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让学生在“问中学”,在“练中悟”。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中,我们不能把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掌握平行四边形定义的基础上,先根据图形的基本模式猜想有哪些特殊性质,然后通过交流讨论验证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把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展示、对比,让学生自我纠正,最后教师归纳出平行四边形性质。这种教学,通过学生提出问题,自主研讨、合作交流,最后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快乐,领悟到了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发展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设计趣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会产生出巨大的学习能量。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首先要结合课本知识的内容,并充分的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从课本的具体内容出发,设计合理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很快能集中精力,并积极投入学习,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园这一章的开始,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导入:为什么自行车的车轮设计成圆形?在学习三角形之前,可以出示房屋、门窗、桥梁等结构图案,这些建筑为什么都有三角形?而很多推拉门却是平行四边形结构?在学习圆柱的展开图形时,可以提出“一只蚂蚁在筒外壁的A点,想吃到筒内壁的B点处残留的一点蜂蜜,怎样走路程最短?这样的问题,由于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实践比较,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实例,学生即容易掌握又产生了浓厚兴趣,自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其次,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通过设计问题,或利用课本中现成的数学符号、图案、公式等,感受数学中的对称、平行、全等、相似等视觉的美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数学好感和兴趣;也可以从教材内容的美,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学习二次函数y=x2-2x+3图像的对称性时,当关于y轴对称时,其解析式则变为y=x2+2x+3;当关于x轴对称时,则变为y=x2-2x-1;当关于原点对称时,则变为y=x2+2x-1,其系数和解析式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这种设计在视觉上和内容上都会给学生以极大的冲击和美的享受。即渗透数学教学目标,又展现了数学其独特的个性,应该多留心一下身旁的数学美。
第三,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都愿意受重视,被承认和接受,学生更是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教学情境来巧设悬念,精心设疑,设置梯度难度不同的问题,唤起所有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症结在什么地方,便于教师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最大值时,可以把一根长度相同的绳子,围成矩形、正方形或园等不同图形,哪一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三、立足难点问题,开展合作教学
合作学习是互相帮扶、促进的认知过程,首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搭配,制定帮扶对象和目标任务,让学困生和优秀生结对子,选择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证,在遇到教材难点时,让学生自发的进入帮扶环节,使全体学生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例如遇到中点四边形的问题时,我们轻易的能够发现,菱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一个矩形,而矩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一个菱形,然而想进一步发现,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有时也会出现矩形、菱形、正方形的这一情况就会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很快就会被置入问题情景之中,自发投入积极的讨论过程,不断提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又不时的得到纠正,优秀生一对一的给学困生讲解原理及方法证明,最后不难看出四边形不论是什么形状,它们的中点四边形是有共性的,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有的还出现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形状无关,那么它的形状与原四边形什么有关呢?通过深入分析发现:“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取决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由于小组的每一成员都能做一做,猜测自己图形的结论,而结论的推理又是大家一起进行,使每一同学既复习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又明确中点四边形的边是由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来决定的,使课堂合作教学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中学数学课堂多是以问题主线展开,能否提出一系列富有新意、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一条捷径。好的数学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推进器,使课堂气氛得到升华,为合作互助搭建了平台,为数学研究设立了目标,也是数学方法、思想产生的源泉,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2-02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