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的宏观审视*
2016-02-04马克锋
马克锋
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的宏观审视*
马克锋
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宏观审视
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主要包括土地思想、实业发展、节制资本、社会救济等多个方面。土地思想强调通过土地国有、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等方式,最后实现“耕者有其田”;优先发展交通运输,积极开发矿业资源,切实提振民用工业,是其振兴实业的主要内涵;通过节制资本与政府控制,实现均衡发展,避免重蹈欧美覆辙,真正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是其基本出发点。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主要渊源于其经历,欧美社会经济思想、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对其思想也有影响。
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这个十分重要的年份,通过文字来纪念这位历史伟人自然责无旁贷。学界有关孙中山的著作、个人传记年谱、研究专著、学术论文汗牛充栋,举不胜举。孙中山研究几乎已经与孔子研究一样成为显学。相对而言,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的研究比较薄弱。因此,本文主要在系统阅读孙中山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试图对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作一宏观考察与重新审视。
一、土地思想及其主张
孙中山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三位一体,相辅相成,联系紧密。对此,学界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此不予赘述。其中,民生主义系统表述了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包括经济发展战略、土地问题、交通问题、实业问题等等。在我看来,民生主义只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其十分重要的部分,但不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全部。如果站在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民生主义只是其思想中的重要一环。
第一,解决土地问题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关键。土地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议题,任何政治与社会变革无不涉及土地问题。孙中山出身农家,同时了解欧美近代社会的变革,深知要彻底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土地问题是其关键与核心所在。因为中国近代产业极不发达,人口又多,唯一能够稳定社会和解决民生的资源就是土地。合理而又智慧地处理土地问题自然便成为孙中山思考中国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平均地权、土地国有、“耕者有其田”三者之间逻辑地发展变化,反映了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总体设想。
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必须实行“平均地权”。“平均地权”土地纲领的提出,正是其长期思考的结果。依据现有研究成果,孙中山关注土地问题似乎更早。但是,将“平均地权”作为革命纲领与革命目标的正式提出大概是1903年秋。在《东京军事训练班誓词》中,孙中山第一次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近代民族革命纲领。[1](P224)仔细阅读与品味这十六个字,不难发现,在孙中山的思想深处,民族革命、民主革命与社会经济革命是互有联系和顺序次第的,即首先完成民族革命,其次实现民主建国,再次实行社会经济改革。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社会经济革命或改革的初步设想,这里是第一次提出,但没有系统阐释。1905年,中国同盟会正式成立,这十六字纲领成为革命党的具体纲领,但也没有进一步阐述。1906年,孙中山发布《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第一次对“平均地权”的设想作了初步阐发:“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1](P297)其中核心内容是核定地价,涨价为公。之后,孙中山对此问题时有阐释。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孙中山对“平均地权”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先后有不少补充与完善。比如,“照价征税”的提出。他说:“从前人民所有土地,照面积纳税,分上中下三等。以后应改一法,照价收税。”[2](P320)在孙中山看来,照价收税,贵地征税较多,贱地征税较少,可以显示公平。另外,孙中山还提出了“单一税”的设想。孙中山指出:“照价增收一层,实行单税法。盖地是天然的,非人为的,就地征税,义所应有,即此已足国用,一切各税,皆可豁免。”[2](P370)孙中山主张收取土地、屋地此类天然税,免除包括厘金、盐税等人工税,希望通过解决土地问题进而解决所有社会经济问题。
实行“平均地权”必须以土地国有为前提。孙中山认为,要真正实现“平均地权”,必须具备两个前提,除了“照价纳税”之外,还要实行土地国有。对此,孙中山在多次讲演中均有强调。他说:“今于无可平均之中,筹一自然平均之法:一、即照价纳税,二、即土地国有。二者相为因果,双方并进,不患其不能平均矣。”[2](P355)又说:“民生问题,兄弟主张实行税契及平均地权之法。其平均之法:一、照价纳税,二、土地国有。”[2](P364)孙中山参考了西方的国家所有学说与政策,“凡生利各事业,若土地、铁路、邮政、电气、矿产、森林皆为国有”,“主张集产社会主义,实为今日唯一之要图。凡属于生利之土地、铁路收归国有,不为一、二资本家所垄断渔利”。[2](P508、509)但是,孙中山关于土地国有的设想又与欧美的土地国有有所不同,只是注重部分土地国有。他说:“土地国有之法,不必尽收归国家也,若修路道,若辟市场,其所必经之田园庐墓,或所必需之地亩,即按照业户税契时之价格,国家给价而收用之。”[2](P355)孙中山还说:“世界学者多主张地归国有,理本正大,当可采取;惟地不必尽归国有,收取其需用之地,斯亦可矣。”[2](P370-371)孙中山试图用部分土地国有的方法,实现温和的社会经济改革,避免过分伤害富人的利益,表现了其思想的软弱性与局限性。之后,孙中山不太使用土地国有的说法,更多的是“土地公有”、“众人公有”、“社会公有”等提法。如1924年发表的三民主义系列演讲中指出:“这种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3](P389)总的来看,孙中山关于土地国有的论述很不系统,而且前后说法不一,说明孙中山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还不十分成熟。
“耕者有其田”主张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土地思想的成熟。 所谓“耕者有其田”,是指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追求与梦想。孙中山晚年受苏联革命的影响与启发,提出这一设想,试图以此彻底解决中国土地问题。孙中山在不同场合的演讲中,先后对此做了阐释。孙中山指出:“现在俄国改良农业政治之后,便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田土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便没有地主来收租钱,这是一种最公平的办法。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纳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4](P556)“我们解决农民的痛苦,归结是要耕者有其田。这个意思,就是要农民得到自己劳苦的结果,要这种劳苦的结果不令别人夺去了。”[4](P558)孙中山完整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宏伟设想,应该是孙中山终生思考的结果。在孙中山看来,只有实行“耕者有其田”,才能彻底解决中国土地问题,才能真正解除农民的痛苦。但是,孙中山又认为,“耕者有其田”只是将来时,并不是现在时。依据当时的情形与条件,立即实施“耕者有其田”还不现实。因此,孙中山把实现“耕者有其田”作为一种愿景提出。他说:“对于地主,要解决农民问题,便可以照地价去抽重税;如果地主不纳税,便可以把他的田地拿来充公,令耕者有其田,不至纳租到私人,要纳税到公家。象这样的办法,马上就拿来实行,一定要生出大反动力。”[4](P558)因此要十分谨慎,可以去宣传,但不可能立即实行。所以,基于这种考虑,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及民生主义原则,还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并没有提出“耕者有其田”。宣言指出:“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3](P120)这种表述,近似于“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只是很不清晰。因此,孙中山把此设想设定为将来民生主义完成之后的事。他说:“至于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3](P399)所以有学者指出:“这则是孙中山的毕生夙愿,但如何实施,他却一直拿不出十分具体的措施,达到目的的‘桥’和‘路’在何方,他还不那么明晰。”[5](P99)但是,不论结果如何,从思想史上看其意义与价值必须予以认定。
二、振兴实业思想
解决土地问题可以缓解社会矛盾,维持农民的基本生活,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但在土地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之前,如何使古老中国焕发生机,借助欧美近代发展的经验,实现民族振兴与国家富强,促使中国由落后贫穷转变为发达国家,与欧美并驾齐驱并进而超越欧美,是孙中山终生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与宏伟设想。而要实现这一宏伟设想,振兴实业,实现工业化自然成为必由之路。
首先,孙中山系统阐述了振兴实业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所谓实业,主要是指农业、工业、商业、交通矿业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各种产业。孙中山常常用物质建设来指代。所谓振兴实业,就是实现农业、工业的现代化,商业市场化,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经济现代化概念。从全球史的视野来看,18世纪开始于欧洲的工业革命通过振兴实业完成了工业化,成为范例。一百多年后,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也出现了一股振兴实业的思潮。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孙中山横空出世,成为近代振兴实业的代表与旗帜性人物。在投身革命之前,孙中山就提出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经济改革主张,并将之称为“富国之大经,治国之大本”,[1](P8)显示了孙中山对发展经济的高度重视。投身革命之后,孙中山除关注土地问题外,更多关注的是发展实业问题,对其意义及重要性多有阐发。比如:“此后社会当以工商实业为竞点,为新中国开一新局面。”[1](P547)又如:“中国乃极贫之国,非振兴实业不能救贫。仆抱三民主义以民生为归宿,即是注重实业。”[2](P339)还如:“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3](P391)再如:“中国富源之发展,已成为今日世界人类之至大问题,不独为中国之利害而已也。惟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则在此实业发展之一事也。”[6](P248-249)这种思想前后一贯,不断完善与系统。
其次,孙中山提出振兴实业的方法与措施。当然这一设想与步骤也是逐渐发展与演变的,不同情境会造成重点与次序的差别。孙中山在一篇如何发展实业的文章中指出:“予之计划,首先注重于铁路、道路之建筑,运河、水道之修治,商港、市街之建设。……其次则注重于移民垦荒、冶铁炼钢。盖农矿二业,实为其他种种事业之母也。农、矿一兴,则凡百事业由之而兴矣。”[7](P134)孙中山指出:“振兴实业的方法很多:第一是交通事业,象铁路、运河都要兴大规模的建筑;第二是矿产,中国矿产极其丰富,货藏于地,实在可惜,一定是要开辟的;第三是工业,中国的工业非要赶快振兴不可。”[3](P391)首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实行交通先行;其次开发矿业资源;再次全面振兴工业。
关于发展交通运输业。孙中山始终强调交通发展的重要性,不但将之视为中国实业发展的前提指标,而且将之提高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孙中山指出:“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2](P383)“富强之道,莫如扩张实行交通政策。”[2](P420)“建设大业以交通政策为重要;建设最要之一件,则为交通”。[2](P496)“今日修筑铁路,实为目前唯一之急务,民国生死存亡,系于此举。”[2](P433)“今日之铁路问题,实为中国生死存亡之问题。”[2](P435)孙中山反复强调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在实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纯粹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准确的。
如何发展交通业,综观孙中山的一生,主要有两个时期。第一次是民国成立,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之后,认为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已经成功,社会经济革命成为当务之急。一段时间,孙中山决定脱离政治,专心于振兴实业。出任中国铁路督办,创建中华铁路总公司,兼任中华民国铁道协会会长等职务,“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于十年之中,筑二十万里之线,纵横于五大部之间”。[2](P404)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一计划与设想胎死腹中。第二个时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孙中山在上海闭门读书和写作,最终完成了《实业计划》,成为其《建国大纲》的重要部分。在这个宏伟计划中,孙中山设想建设十万英里铁路,包括中央铁路系统,1.66万英里;东南铁路系统,9 000英里;东北铁路系统,9 000英里;西北铁路系统,2.3万英里;高原铁路系统,1万英里;西南铁路系统,7 000英里。总计六大铁路,贯通全国。同时,建造“碎石路一百万英里”。[6](P251)此外,在水运交通方面,孙中山还设想建设上海东方大港,改良广州为世界港,彻底整修运河、长江,使中国水运交通跻身于世界水平。
关于开发矿业资源。孙中山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地下资源蕴含丰富。“中国人民号称四百兆,物产丰盛甲于全球”,[1](P560)但是,长期以来,清政府大量出卖主权,“拱手让于外人”,导致国弱民贫。鉴于此,孙中山认为,要实现中国的真正振兴,必须发展矿产业,富国富民。孙中山说:“今日为钢铁世界,欲立国于地球之上,非讲求制造不可。”[2](P449)因此,孙中山在其《建国大纲》的实业计划中,对矿业的重要性、如何开发矿业有一个总体设想。孙中山指出:“机器者实为近代工业之树,而矿业者又为工业之根。如无矿业,则机器无从成立;如无机器,则近代工业之足以转移人类经济之状况者,亦无从发达。总而言之,矿业者为物质文明与经济进步之极大主因也。”[6](P389)孙中山将矿业分为铁矿、煤矿、油矿、铜矿、特种矿五大类,特种矿包括锡矿、金矿、玉矿等。根据各地矿藏特点的不同,分别在各地设立铁矿、煤矿、油矿、铜矿与特种矿,同时设立矿业机械制造企业,以利于矿业发展。关于矿业的性质,孙中山主张国有,在国家主导下,可以吸收民间资本与国际资本,共同开发。孙中山说:“钢铁产生于各地者,多见丰富,且易开采。故为国家谋公共利益计,开采铁矿之权,当属之国有。”[6](P390)铜矿“开采之权,须依中国惯例,属之国有,而后由国际发展实业机关投资代为经营。”[6](P392)综观孙中山的言论,关于如何发展矿业谈得不是很多,但矿业国有的思路已经基本确定下来。“铁路、矿山、森林、水利及其他大规模之工商业,应属于全民者,由国家设立机关经营管理之,并得由工人参与一部分之管理权。”[8](P4)
关于发展工业本部。孙中山在其实业计划中提出了第五计划,即发达工业本部。何谓工业本部?孙中山指出:“所谓工业本部者,乃以个人及家族生活所必需,且生活安适所由得。”[6](P377)工业本部一词来源于日语,从其粮食工业、衣服工业、居室工业、行动工业、印刷工业的分类来看,类似于我们常说的轻工业。因此可以这样说,发展与发达工业本部,就是要积极发展轻工业。就粮食工业而言,孙中山主张通过测量农地、设立农器制造厂,采用机器生产,运用科学方法改良农业。同时,孙中山还围绕食物的储藏及运输、食物的制造及保存、食物的分配及输出等做了比较系统的说明与阐释。衣服工业即现在所说的服装业,孙中山将之细分为蚕丝工业、麻工业、棉工业、毛工业、皮工业、制衣机器工业,并分别作了简要论述。居室工业类似于建筑业及家具业,孙中山围绕建筑材料的生产及运输、居室建筑、家具制造、家用物供给等作了简要说明。行动工业主要指发展公路交通,“建造大路”,并提出“造大路一百万英里”的设想。孙中山认为,“中国民族虽为发明印刷术者,而印刷工业之发达,反甚迟缓。”[6](P388-389)因此,发展印刷工业应该成为当务之急。孙中山将轻工业发展作为实业计划的第五计划,优先于重工业(采矿业)的第六计划,反映了孙中山在工业发展中的眼光与智慧。
三、节制资本,避免重蹈欧美覆辙
土地、资本与人力是经济生产的三大要素,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对此,孙中山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之所以经济落后,主要是缺乏资本。因此,孙中山对资本持积极欢迎的态度,将资本视为与人才同等重要的关键要素,发展实业,振兴经济,二者缺一不可。他说:“我国所欠缺者,资本也、才能也。倘我能得此两要素,则我之实业发达,不特可与美国并驾,且当四倍于美国。”[8](P133)面对当时中国国弱民贫缺乏资本的现实,孙中山顶住巨大压力,坚持开放主义,积极寻求外资。他说:“我无资本,利用外资。我无人才,利用外国人才。我无良好方法,利用外人方法”。[2](P460)
但是,孙中山在对待资本的态度上表现得比较谨慎,且喜且惧。一方面,欢迎资本参与中国的实业发展,成为助力与加速器;另一方面,又担心出现资本垄断与独大,操纵与控制国家命脉,出现严重贫富分化,吞噬革命成果。因此,孙中山提出了“节制资本”的思想,主张“节制私人资本”,“发达国家资本”。要节制私人资本,就必须发达国家资本;要发达国家资本,就必须节制私人资本。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最后归结到发达国家资本,实质是国家所有与政府控制。关于如何节制私人资本,因为中国没有产生大的私人资本,无例可循,孙中山并没有系统的阐述,其重点主要放到如何发达国家资本上。在孙中山看来,要发达国家资本,就必须将能够带来巨大利益及其资本的资源,如土地、铁路、矿山、森林、水利、银行、航路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实业收归国家所有,或者有政府组织机构实行管理。孙中山说:“凡属于生利之土地、铁路收归国有,不为一、二资本家所垄断渔利”,[2](P509)“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3](P120)具体来说,影响国计民生需要国有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重要的生产资料,如土地、矿山、水源、森林等;私人资本无力承担的大的工商企业与一切大公司组织;关乎社会福利的独占性事业,如银行、铁路、航路、邮政等。有学者指出:“通过新生的国家的权力,使大资本归于国家所有,大的企业由国家管理经营,使国家对影响国计民生的大资本具有所有权和经营权。”[5](P124)
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目的是预防社会产生严重的贫富分化,避免导致社会革命的发生。革命伊始,孙中山就有此设想。他说:“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在中国却还在幼稚时代,但是将来总会发生的”,所以,“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1](P326)事先做好解决社会问题的预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1](P289)因此,孙中山在多个场合将民生主义比喻为卫生主义,强调预防或防范重于治疗。他说:“民生主义即卫生主义。惟今日讲民生主义,可以不用革命手段,只须预为防范而已。”[2](P473)又说:“譬诸欧西各国,疾已缠身,不得不投以猛剂,我国尚未染疾,尤宜注意于卫生之道。”[2](P509)孙中山这种及早预防社会问题产生,希望将之消灭于未产生之前的想法,缺乏现实依据,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政治革命的力度,表现了其不成熟的一面。
此外,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的内容还包括社会救济、农业振兴、关注民生、“钱币革命”等方面,因为篇幅的关系,在此不作系统论述。
四、思想渊源及历史地位
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的渊源是十分复杂的。在其晚年,孙中山曾经自述思想来源:“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8](P60)章开沅对孙中山思想的渊源有精辟的概括,具体到经济思想,章开沅指出:“‘平均地权’当然是师法亨利·乔治与约翰·穆勒,但同时也与古老的大同思想以及均田、公仓等法有渊源关系。”[9]依据孙中山的自述与章开沅的概括,我们可以发现,孙中山的思想渊源主要是继承和借鉴了中国古代思想与近代欧美学说,也就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
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的首要渊源是其丰富的阅历与观察。出身农家,农村社会经济的凋敝深刻刺激了孙中山。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主张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询问其渊源何处,“学问上讲求抑实际上之考察?”孙中山回答说:“吾受幼时境遇之刺激,颇感到实际上及学理上有讲求此问题之必要。吾若非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则或忽视此重大问题亦未可知。吾自达到运用脑力思索之年龄时,为我脑海中第一疑问题者则为我自己之境遇,以为吾将终老于是境乎,抑若何而后可脱离此境也。”[1](P583-584)长期游历西方的深切观察,工业化之后西方社会的巨大贫富差距引发孙中山的深思。他指出:“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以实行考察其政治风俗,并结交其朝野贤豪。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6](P232)他说:“欧美自政治革命而后,人人有自由平等,各得肆力于工商事业,经济进步,机器发明,而生产之力为之大增。得有土地及资本之优势者,悉成暴富;无土地及资本之人,则转因之谋食日艰。由是富者愈富,贫者益贫,则贫富之阶级日分,而民生之问题起矣。此问题在欧美今日,愈演愈烈,循此而往,至发生社会之大革命不止也。”[7](P191)孙中山还说:“余游欧美,见其经济界岌岌危殆之状,彼都人士方焦头烂额而莫知所救。因念吾国经济组织,持较欧美,虽贫富不均之现象无是剧烈,然特分量之差,初非性质之殊也。且他日欧美经济界之影响及于吾国,则此种现象,必与日俱增,故不可不为绸缪未雨之计。”[8](P61)
欧美各种社会理论是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的第二渊源。孙中山长期在欧美的经历,了解到西方存在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并避免在中国发生,孙中山很自然要研究西方社会学者的理论与方法,“由是参综社会经济诸家学说,比较其得失”,进而有机融进其社会经济思想之中。亨利·乔治是美国19世纪末期知名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其思想曾在欧美盛行一时。他主张土地国有,地税归公,废除一切其他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孙中山的社会经济思想特别“平均地权”的设想,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思想。孙中山说:“余乃极端之社会党,甚欲采择显理佐治(亨利·乔治)氏之主义施行于中国。国家所有之资财,乃百姓之资财。民国政府拟将国内所有铁路、航业、运河及他重要事业,一律改为国有。”[2](P332)孙中山有关“平均地权”、“按价征税”、“涨价归公”等主张与方法,许多方面都直接借鉴与参考了亨利·乔治的思想。尽管综观全集,孙中山直接提到其名字之处不是很多,但受其影响却是十分明显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社会主义开始兴盛,流派繁多。孙中山指出:“尝考社会主义之派别为:一、共产社会主义,二、集产社会主义,三、国家社会主义,四、无政府社会主义。在英德,又有所谓宗教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2](P508)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流派虽然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归纳起来,不外乎集产社会主义与共产社会主义两种。“两相比较,共产主义本为社会主义之上乘。然今日一般国民道德之程度未能达于极端”。[2](P508)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均暂时达不到,于是,“主张集产社会主义,实为今日唯一之要图”。[2](P509)集产社会主义也称国家社会主义,二者之间关系孙中山没有讨论,始终没有一个统一说法。孙中山在不同场合宣讲民生主义,均强调在中国实行国家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的另一渊源是中国固有思想。孙中山晚年开始注重从中国立场观察中国问题,承认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的优秀特性。他说:“中华民族者,世界最古之民族,世界最大之民族,亦世界最文明而最大同化力之民族也。”[7](P186)“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在世界中是头一个强国,所处的地位比现在的列强象英国、美国、法国、日本还要高很多。”[3](P120)如此优秀的民族与文化必然与其政治、经济制度有密切联系。孙中山关注的重点是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关于其“平均地权”与中国古代井田制之间的关系,孙中山表现得前后矛盾,即前期否认二者之间的联系,“平均奈[为]何?非如封建时代行井田之法也”;[2](P354)后期肯定二者之间的联系,甚至认为二者等同,“平均地权者,即井田之遗意也”。[7](P193)并且主张合理借鉴其精髓,“井田之法,既板滞而不可复用,则惟有师其意而已。”[7](P193)孙中山对中国的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有一定了解,认为中国古代实行的井田制度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井田制废除后,中国开始进入土地私有时期。关于井田制,学界长期争论不休,在此不作讨论。之所以提出井田制,主要还是说明孙中山社会经济思想的传统渊源。
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的思想影响了整整一个多世纪,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力,成为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与精神财富。就其经济思想而言,其“平均地权”、振兴实业、节制资本等设想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也曾经有程度不同的实践,但与孙中山的设想相比还是相差太远。特别是在解决土地问题方面,其后继者几乎辜负了孙中山的期望,没有什么进展。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与发展了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在土地问题、民生问题、实业发展及振兴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和完成了孙中山的设想与心愿。孙中山超英赶美的宏伟设想,把中国建设成世界“头一个”强国的坚定信念,通过经济振兴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畅想,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不懈努力与孜孜追求,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1]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M]. 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
[2] 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M].第2卷. 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孙中山全集[M].第9卷. 北京:中华书局,1986.
[4]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孙中山全集[M].第10卷. 北京:中华书局,1986.
[5] 黄明同等.孙中山经济思想[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 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M].第6卷. 北京:中华书局,1985.
[7] 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M].第5卷. 北京:中华书局,1985.
[8] 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M].第7卷. 北京:中华书局,1985.
[9] 章开沅.从离异到回归——孙中山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历史研究,1987,(1).
[责任编辑 李文苓]
A Macro View of SunYat-sen’s Social and Economic Thought
Ma Kefeng
(Institute of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SunYat-sen; social economic thought; macro survey
SunYat-sen’s social and economic thoughts mainly includes land though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ntrol of capital, social relief and other aspects. His land thought emphasized on the state-owned land, approved premium etc, through which he wished to finally realize the purpose of “land to the tiller”. Giving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actively developing mining resources, and effectively boosting the civil industry, is the main connotation of his revitalization of the industry. To find a re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social economy by controlling the capital expansion and the government control is his basic starting point.
* 本成果受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支持,项目名称“中华民国编年史”(北洋政府时期)(项目号:2015030209)。
马克锋,中国人民大学民国史研究所教授(北京 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