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经典”的文本迁徙与影视传播
——以《洪湖赤卫队》为例
2016-02-04文/黄兵
文/黄 兵
论“红色经典”的文本迁徙与影视传播
——以《洪湖赤卫队》为例
文/黄 兵
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现象,“红色经典”的生产、改编与传播,受到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商业文化等多种文化因子的影响与渗透,成为一个流动性的概念,经历了“经典化—再经典化—去经典化—品牌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联着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转型、文化语境的变迁和审美趣味的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红色经典”的文本类型与创编潮流,再以《洪湖赤卫队》为例考察了“红色经典”的文本迁徙与影视传播规律:保留红色文化内核、寻找成熟范式、塑造文化品牌。
“红色经典” 《洪湖赤卫队》 文本迁徙 影视传播
在中国当代文艺史上,“红色经典”的生产、改编与传播是一种独特的现象。这些文艺作品因为携带着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以及这种意识形态性在传播过程中遭遇到的分化、流失与消解等现象,引起了官方、学界和民间的多方关注。“红色经典”在流变与传播过程中,会受到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商业文化等多种文化因子的影响与渗透,成为一个流动性的概念。在其诞生之初,更多地受到主流权力话语的规制,在文艺机构学术权威、主流批评家和读者大众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了“经典化”与“再经典化”的过程;随后,在时代激烈变迁、审美趣味多元化的商业氛围下,遭到了“去经典化”的放逐;而世纪之交,在红色文化潮流的裹挟下甚至被“品牌化”。
一、“红色经典”的生产:文本类型与创编潮流
所谓“红色经典”,一般指创作于1949年至1966年间,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和民主建设并取得全面胜利为主要创作内容,运用劳动人民喜闻乐见且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形式来表达革命英雄主义和激情理想主义的文艺作品。主要代表作是“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长篇小说,以及《冰山上的来客》《英雄虎胆》《51号兵站》《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等戏剧电影作品,被称为“原创类红色经典”;还包括不少由根据地、解放区时期文艺作品改编成的戏剧电影作品,如歌剧《王贵与李香香》、电影《吕梁英雄传》《刘胡兰》《白毛女》等“次生类红色经典”。
许多“红色经典”经历了较为繁复的版本演变,大致路径是“小说或诗歌→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剧”,从原创的语言艺术到次生的舞台艺术,再到变体的电子媒介艺术,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样式。在“红色经典”的流变与传播过程中,大致出现了三次创作或改编高潮。第一次发生在1949—1961年,诞生了大部分“原创类红色经典”;第二次发生在1956—1974年,出现了“次生类红色经典”,如改编电影:《铁道游击队》《战火中的青春》《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日》《烈火中永生》,改编戏剧《保卫延安》《红岩》等,还有《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革命样板戏”及其电影版;第三次发生在1990年代中后期至今,涌现出一大批“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在商业化浪潮中产生的改编类作品可以称为 “变体类红色经典”,它们因为携带着主流意识形态性、大众审美因子和商业消费理念,已经变成了“混血儿”。在这次改编创作高潮中,28集的电视连续剧《洪湖赤卫队》获得了各方好评,成为“红色经典”改编剧的典范之作。
二、“红色经典”的流变:《洪湖赤卫队》的文本迁徙
《洪湖赤卫队》自1958年问世以来,短短几年间就从湖北传播到全国,韩英、刘闯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在民众中激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革命情怀。1961年,被改编成为同名电影,之后还被改编为其他舞台艺术和多种地方戏曲。2007年、2010年两次被改编成电视剧,尤其是2010年石伟导演的28集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之后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及许多地方台接连重播,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洪湖赤卫队》的文本生成与演变经历了由口头传说与民间歌谣到歌剧,再到电影和戏曲,最后到电视剧,其间经过了多次改编移植,形成了若干个版本样式。笔者选取1958年版歌剧、1961年版电影和2010年版电视剧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文本,来分析探究《洪湖赤卫队》的生产、流变、传播、接受的过程和规律。
1.经典诞生:歌剧《洪湖赤卫队》闪亮登场。该剧由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创作组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杨会召导演,于1958年在武汉首演,次年到北京公演,受到了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一致称赞。剧作描写1930年湖北沔阳县彭家墩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队长刘闯的带领下,袭击回乡报复的白极会头子、恶霸彭霸天,几经波折,最终消灭了彭霸天及其反动武装。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文学、人物、音乐与歌唱、表演以各自精美的艺术创造使这部作品成为我国歌剧的经典之作,为民族歌剧美学形态的形成,树立了典范,成为继《白毛女》之后中国第二代民族歌剧的代表作。该剧的音乐主要从湖北天沔花鼓戏及其他民间音乐中取材,经过作曲家巧妙地创作,既有民族个性,也极富地方特色。其中的几个经典唱段如《洪湖水浪打浪》《小曲好唱口难开》等家喻户晓,甚至流传海外。经过首演后,196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还曾为亚非国家友人做过一次演出。1999年,湖北省歌舞剧院重排歌剧《洪湖赤卫队》,刘丹丽显示出新一代“韩英”的歌唱和表演艺术魅力,受到多方赞誉。2012年,张继刚在国家大剧院重排了这部歌剧,也引起了多方关注。
2.再经典化:《洪湖赤卫队》跨媒介传播。电影《洪湖赤卫队》于1961年由武汉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根据同名歌剧改编,沿用了原歌剧的基本构思和故事情节,并保留了全部精彩唱段,属于忠实移植式改编——“这种改编尽量忠实于原著,编导努力接近原著,争取在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与原著保持一致,影片只是原著的影像化再现。”影片由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创作演出,采用了故事片的拍摄方式,不同于一般舞台剧,因而受到形式上的束缚较少。当然,在改编过程中,也对原作做了一些更加电影化的处理,让演员置身于自然山水等真实背景中进行生活化的表演,结合娴熟的蒙太奇艺术手段,取得了真实感人的银幕效果。影片在表现这支农民武装斗争生活的时候,一方面,强调了他们的斗争意志,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同志间团结一心的阶级感情。同时,在情调上不避讳带有一定浪漫主义的斗争生活,表现了他们积极乐观的情绪。由于电影的视听直观性与形象性,原剧中许多只可意会的生活情景在电影中得到抒情性表现,极富感染力。优美歌声在艳丽温和的阳光中回荡,优美的音乐旋律与画面形象完美结合,使影片充满了战斗中的温情与诗意。影片主题歌《洪湖水浪打浪》获得1962年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这次改编是《洪湖赤卫队》传播史上一次真正的跨媒介传播,从舞台演剧艺术转变为银幕视听艺术。电影《洪湖赤卫队》既是中国歌剧片的杰出创造,也是“红色经典”的跨媒介传播,影响深远。
3.品牌化:电视剧《洪湖赤卫队》成为典范。28集电视剧《洪湖赤卫队》于2010年由周振天编剧,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广播电视总台、湖北经视、湖北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站在艺术创新与艺术精品的高度,以独特的自我意识对历史内涵加以审视,并与当今消费主义文化因子成功融合,让历史的咏叹、经典的韵味在新世纪焕发新声,成为“红色经典”改编剧中的典范。在“红色经典”诞生的时代,对宏大主题、革命精神与斗争情节(“圣”)之外的日常生活细节与两性情感(“凡”)几乎是不能正面描写和表现的,因此,许多“红色经典”作品往往拘泥于单一化的主题和教化性的内容,偏重于“圣”的一面,而缺失了“凡”的一面。对“红色经典”进行电视剧改编关键是要把握好“圣凡”之间的平衡。电视剧《洪湖赤卫队》的编导们深谙其道,在尊重原歌剧和电影的基础上,设置了多条对抗性线索,用尽可能多的矛盾冲突来增加故事的丰富性与趣味性。情节线索的增加,一方面,使得剧情曲折精彩、摇曳多姿;另一方面,也更加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农民武装斗争的真实性与复杂性,这正符合恩格斯所强调的“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洪湖赤卫队”因湖而得名,因湖而生存发展。创作者们在湖与水上做足了文章。其一,营造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广阔的芦苇荡、“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清荷、水气氤氲而又硝烟弥漫的湖面等,都打上了深刻的洪湖印记,呈现出一个铁血与诗情的洪湖世界;其二,描绘出了湖区的生活方式与情调,或撒网,或叉鱼,或挖藕,或采莲,或摇浆,或唱歌,人与水相伴相生,既是实情也满含诗意;其三,创造出了罕见的水上战争奇观,剧中的战斗几乎都是水上之战,无论是船头对垒,还是芦荡迂回,都别出心裁。电视剧《洪湖赤卫队》巧妙地把握了“圣凡”之间的平衡,既保留了“红色经典”的精髓,又适应了商业消费文化的潮流。
三、“红色经典”的传播:成熟范式与品牌经验
一种叙事类型的成熟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成熟叙事模式基础之上。“红色经典”作品大多为敌我对立的叙事模式,对于当今的受众来说,其大致情节、经典片段及故事结局都耳熟能详。在吸引受众的同时还要能印证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这就需要在改编的叙事策略方面下工夫。一般而言,故事中有的事件对故事起着关键作用,法国学者罗兰·巴特将这些事件称为“核心事件”,将其他起辅助作用的事件称为“催化事件”。在叙事中,“催化事件”所起的作用并非可有可无,它始终具有一个话语功能,可以“使话语加快、减慢、重新开始;简述、预述、有时甚至造成迷惑”。在“红色经典”流变与传播的过程中,其核心事件不会改变,因为它是“红色经典”的艺术基因和显著标记;而催化事件的改变(包括删除、改动,更多的是增加)则具有很重要的功效。一是起到丰富剧情的作用;二是提升改编作品的审美价值。“红色经典”原作大多都烙有强烈的政治教化性,有些作品甚至遵循“但求政治无过,不求艺术有功”的原则而违背了艺术创作规律,丧失了审美价值。但是改编电视剧要讲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吸引观众的故事,要塑造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英雄,这就需要许多真实生动的细节来帮忙,同时也需要调动现代视听手段来使“核心事件”与“催化事件”相辅相成。这样,新的“变体类”红色经典作品才能变得更具有审美品位和欣赏价值。
《洪湖赤卫队》《江姐》《永不消失的电波》等“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作为一种成熟范式,已经得到官方、学者与普通观众的认可,其成功得益于一个基本经验:辨证地处理忠实与创新的关系,忠实原著(包括原著的精神内涵、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忠实观众(包括记忆、情感、认同等)、忠实于电视剧创作规律;创新则侧重于适当增加“催化事件”、采用现代化的媒介手段等。《洪湖赤卫队》在流变与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文化品牌,其文本迁徙中的三个代表性作品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洪湖赤卫队》不仅是湖北的文化品牌,也是中国的文化品牌,其优美的旋律、生动的造型、传奇性的故事,已经深入到每位中国人的内心,每一次的演出与播映,都在神州大地掀起一波接一波的红色文化浪潮。
除此之外,想要将“红色经典”打造成为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一定要保留与突出“红色经典”的红色文化内核:革命精神与英雄主义等意蕴,这是“红色经典”保持恒久魅力的根基;其次,要适当增加一些流行元素,增强剧情细节的包容性与情感的激发力,适当表现英雄人物的爱情与家庭生活,但不可大肆渲染脱离剧情的“情感戏”;最后,要融会贯通,学习借鉴“新革命历史小说”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经验,学习前者重视叙事方式的灵活与多样,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学习后者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对革命历史与英雄人物的尊重,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的有机统一,重建对革命历史的认同感。
作者系武汉大学艺术学系2014级博士、湖北科技学院副教授
[1]於曼.红色经典——从小说到电视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2]黄兵.现代影视改编模式论[J].电影文学,2012(04).
[3]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4]马德波,戴光晰.导演创作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