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角色

2016-02-04李冬青

传媒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众政府管理

文/李冬青

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角色

文/李冬青

新媒体时代,社会的治理既要达到增大公民权利的目的,又要遏制违法和侵权行为的发生,需要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三大原则,并在长期的治理实践中促使三者深度融合、有机结合。本文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和治理工具三大维度入手,探讨新媒体如何在社会治理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新媒体 社会治理 具体对策

《新媒体蓝皮书(2015)》指出,我国互联网建设已经进入质变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网络安全成为国家战略的关注点,网络助政成为我国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蓝皮书对6大媒体族类中14个移动媒体平台进行分析,发现政务新媒体的使用虽然紧跟时代潮流,但是却存在大量“僵尸账号”。在对政务短视频账号的调查中,57.33%的政务新媒体账号存在零发布或长久不更新的现象,24.73%的政务新媒体账号因早期“试水体验”,发布了和党务及政务没有关联的家庭生活场景类视频,并且没有及时处理,长期存在,政务短视频账号的整体活跃度及内容贴合度低于5%,这说明新媒体已经参与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但是使用程度还有待加强。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实行“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推进新媒体与社会接轨,促进全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因此,微信、微博、论坛等新媒体不仅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社会治理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治理要求在治理理念、方式、模式及态度等方面都做出改变,进行放权服务、平等合作、柔性开放等,这些都离不开新媒体的力量。

一、治理主体:既是政府管理的协助者,又是公民参与的动员人

新媒体除了是传播媒介、传播载体之外,还是社会治理中的一员。新媒体的社会概念是从事信息收集、加工、管理及传输的社会组织,也称为新媒体组织,和政府、公民一同参与社会管理活动。

1.新媒体是政府管理的协助者,帮助政府进行管理。首先,新媒体在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及信息传递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新媒体能够利用海量信息储存空间及新技术,广泛而迅速地搜集并整理出有关某一事件的不同观点、意见等内容,延伸信息的深度;新媒体依靠网络技术,能在第一时间向用户推送新闻消息,保证受众的知情权;新媒体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能更好地进行议程设置,增强人们对某一事件的关注热度,继而引导舆论的发展方向。其次,新媒体作为协助者在辟谣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力量。谣言往往存在于人际交往过程中,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阻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对社会危害巨大。近些年来,谣言逐渐活跃于传播速度较快的新媒体平台上,对此,新媒体平台积极应对,如新浪微博成立了微博辟谣小组和微博法庭,保障网络空间安全。又如2015年,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和百度知道联合发布了《2014年十大生活谣言》,为公众破除谣言的危害。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自净能力,更好地维护了网络安全。

2.新媒体是公民参与的动员人,增强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新媒体平台为公众开设了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空间,提高了公众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并且激发了其参与探讨的热情,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今我国形势较为复杂,存在诸多利益主体,且诉求多样,因此,协调好社会关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任务之一,意义重大。新媒体具有发布信息快速、便捷的优势,能够为公众建立一个自由表达观点、看法的空间,一方面,可以使公众情感和压力得到释放,另一方面,个人利益诉求也可以凭借新媒体空间获得全社会的注意和反馈,能有效缓解社会矛盾。另外,新媒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向社会公众传递正能量,开展微公益活动,并鼓励公众参与,为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二、治理客体:新媒体角色失位,其用户出现行为不端的现象

新媒体作为治理主体之一,是政府管理的协助者,但是其自身也存在不足之处,出现角色失位、行为不端等问题,给社会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在这个层面上,新媒体也是社会治理的客体,需要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管理,亟需对新媒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治理。

1.新媒体存在的角色失位现象阻碍了社会的有序发展。一是由于新媒体平台的特点使得信息过滤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虚假新闻、“三俗”信息等不良消息广泛地散布在网络空间。这些不良消息很容易引起网民的注意,肆意评论、随意“吐糟”现象反而加剧了这类信息的传播,不仅降低了新媒体的公信力,还给事件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困扰,严重的则会加剧社会治理的难度。如2015年9月发生的女大学生扶老人被讹事件一度引起公众热议,虽然赞扬女大学生的行为有利于传播社会正能量,但对老人及亲属讹诈行为的随意发言也使各种不良信息四处传播,增加了社会治理的难度。二是大多数的新媒体组织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在处理社会关系时不能发挥其作用。另外,新媒体在维护用户信息安全方面也存在失职现象,增加了公众的恐惧心理,不益于维护社会稳定。2015年,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现代网络诈骗产业分析报告》指出,2015年1月至9月,猎网平台统计全国网民举报的网络诈骗案件共计20086起,累计涉案金额8901万元,人均损失4431元,面对这些数字,不得不重视对新媒体组织的严格治理。

2.新媒体组织在为用户提供自由言论平台的同时,也加剧了用户行为不端的现象。由于新媒体空间具有匿名的特点,使一些素质低下的用户借助侥幸心理大肆传播、转发负面消息,严重践踏社会道德底线,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我国在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期内,贫富差距较大,一旦出现官民矛盾等社会事件,网民在不辨是非的情况下,极易发表一些批判性和攻击性的言论,阻碍社会治理。另外,专家、学者、官员等具有公众人物身份的用户,在发表言论时往往引来众人的关注,在蝴蝶效应下极易引发大规模的网络混战。除此之外,网络侵权、网络欺诈、网络水军等虚拟空间中的顽疾同样给社会治理带来不小的麻烦。

三、治理工具:既是政府管理的新工具,又是社会自我发育的新机会

社会治理是社会进行自我调节、规范和服务的过程。为推动社会治理的发展,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和加速社会自我发育成为关键任务,新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在这两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新媒体是政府管理的新工具,有利于提高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能力。一是开设信息公开平台,增强政府公开信息的及时性和开放性。新媒体信息平台的设立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并促进民主监督、民主管理逐步实现,有利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二是开启民主管理的新渠道。走群众路线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基本方式,新媒体平台为政府工作提供了听取民意、汇集民智的新渠道,便于民众参与民主管理。我国各省市网络问政平台的建立,一方面,便于汇集民众的意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决策更加合理,推动社会治理有序进行。三是提供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公众对社会现象、问题等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强,通过网络舆情监测能很好地分析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矛盾,帮助政府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并且能够有效帮助政府监测社会风险,为政府工作提供保障。四是新媒体组织还是危机处理、维护社会稳定的新方法和新手段。为政府化解舆论危机、增强民众信任感提供了帮助,为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新媒体同时也是社会自我发育的新机会。一是成为优化社会公共服务的新工具。新媒体在社会救助、文体科普等方面,更为直接有效且快速地服务于公众,如为公众提供线上线下的医疗咨询服务等。二是成为社会动员的新方式。新媒体组织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弱势群体提供相关的帮助,推动我国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如2015年“河北省首届网络公益活动日”,通过现场和网络讲座的形式,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当中,传播正能量。三是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新工具。新媒体为公民参与政治讨论提供了渠道,有效实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也使政府管理活动更加优化,有利于民主管理的实现。四是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新方式,网络舆论监督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促进了政府工作更加透明化,督促政府正确行使权力,维护了广大公众的公共利益。同时,公众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渠道宣泄压力,表达自己的看法,化解社会情绪,有利于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进行。

四、结语

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网民数量达6.8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由此可见,新媒体已经融入公众的生活之中。社会治理实际上就是实现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期间离不开党和政府、人民的共同参与。新媒体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的角色既是的主体又是客体,同时也是治理工具,不同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而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推动社会治理又快又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

[1]张敏.协商治理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浙江省泽国镇为例[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09).

[2]刘福刚,许伟.论社会治理的社会心态基础[J].理论与改革, 2014(09).

猜你喜欢

公众政府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