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线路CAD》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

2016-02-04史娟芬

山西青年 2016年14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革

史娟芬

河南信息工程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电子线路CAD》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

史娟芬

河南信息工程学校,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本文从中职教学实践出发,总结了近年来《电子线路CAD》课程所进行的改革与探索,并根据其课程发展状况,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方向。

关键词:电子线路CAD;教学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

一、中职学校《电子线路CAD》开设情况及教改实践

我校电子工程系自2002年开设电子线路CAD,最初是基于软件应用的纯理论教学,教学内容按顺序划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绘制原理图、制作元件、设计印制板图、制作封装。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不能与电子产品印制板的就业方向接轨,更谈不上满足实际的设计与制造之需,所以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一)改革教学模式,从“先教后练”改为“边教边练”

早期因为机房设备等原因,课程是在大屏幕教室上两节演示课,再到机房上两节实操课,理论教学和实训比例为1:1,而且造成教学和实训脱节,2005年学校成为中央实训基地后,课程在EDA机房进行,可以边教边练,理论和实训比例为1:3,同时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学效果显著好转。

(二)加大实训内容,与实际产品相联系

2008年定为项目教学课程后,加入了简易印制板制作等实训内容,使学生通过实训操作理解印制板的真正意义,使抽象的理论概念变为具体操作。但是由于设备老化报废等原因,只能采用全手工方式进行,制作的产品比较粗糙简单。

(三)引入反向工作过程,全方位掌握软件应用

制做电路板课程原为由原理图到印制电路板的正向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机械地停留在理论上的理解,没有实际印制板的概念,经团队研讨,决定加进识读抄写电路板的环节,即从电路板到原理图的逆向过程:让学生通过抄写电路板,真正理解线宽、定位孔、电路板尺寸、封装等概念,减少制板中的错误,也达到了识读印制电路板的教学目标。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电子线路CAD的逆向教学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所设计的电路板用于河南省“阳光雨露工程”和学校第二课堂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用板,历年来参加河南省及全国技能竞赛,其中的CAD部分都得取得高分。

二、《电子线路CAD》课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软件版本更新速度快

随着电子行业的高速发展,电子线路CAD软件从PROTEL99SE,到PROTEL2004DXP,再到如今最新版的ALTIUM DESIGNER10版本,更新换代较快。行业目前最新应用软件为AD16系列,而我校目前还在用04版本,造成了学校所用版本和用人单位所用版本脱节,影响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速度。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是中职教学发展的方向,但是现有大部分教材都是采用前面所述四个内容的编写顺序,内容松散,缺乏系统性,教材是学习的载体,是师生的重要学习工,没有基于工作系统化的教材,就不能有效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组织模式。

(三)校企合作深度发展

一些先进的中职学校,已经把微型印制板生产线引入学校,学生在校就可参与到印制板的设计和生产,同时也能锻炼教师的研发能力和教学能力。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一些先进的学校已经建设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网络平台如微课等,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

三、教学改革遵循原则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思路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职业性

教学内容紧扣职业能力,涵盖职业资格证书全部内容,遵守河南省职业教研室颁布的《电子线路CAD》专业教学标准,实现双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企业性

以企业的工作过程和需求为具体的教学模块,以职业技能目标提炼教学内容,在课程设计中,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取,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更要加强安全、工艺、质量、计划、管理、环保等意识培养,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三)实践性

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将从教学方法到实训手段等各方面,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

四、教学改革主要内容简述

结合中职教学实践和本课程发展趋势,借鉴其它学校的先进经验,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校本教材,采用典型产品的案例教学法,教学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反复强化工作过程。

(二)教学团队共同设计打造标准化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流程,教学评价方式。

(三)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四)创新校企合作,使学生早日与印制板生产线亲密接触,使教师可以真正的进行产品设计并投入生产创造效益。

(五)参与ALTIUM公司电子线路设计工程师认证,争取使我校成为软件公司河南认证考点。

先进中职学校的经验和本课程的发展趋势,为我们指明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希望通过电子线路CAD课程的改革,吸收先进学校的经验,编写出适合我校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材,实现校企合作,提高我系教学团队的印制板设计水平,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方凤才,王向红等.高校《电子线路CAD》教学实践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3.

[2]李琰.电子线路CAD优秀课的改革与实践.中国科技纵横,2012.7.

中图分类号:TN7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4-0152-01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茶艺课程开发与设计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数字影视后期合成课程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