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技术安防实施措施刍议
2016-02-04刘德春
刘德春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高校校园技术安防实施措施刍议
刘德春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300410
摘要: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安防体系”的建设工作,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所建设的“数字化校园平台”仅是统一建设了硬件设备基础和孤立的信息系统,没有实现一站式、跨平台、一体化、直观化的整合各个校园业务系统功能,造成师生、管理者不能获得优秀的用户体验和可观的系统成果。基于此本文对高校校园技术安防实施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高效校园;技术安防;措施探讨
一、结合物联网与大数据进行管理
(一)基于物联网进行管理
视频监控,基本已覆盖整个校园重点地区,因为学校也正在扩建,后续根据扩建情况再进行视频监控的扩建。视频监控含有图像智能分析、报警联动等流行的功能。校门口的卡口管理,和校园一卡通对接,学生凭卡出入。启动资源保障系统建设,致力于解决基础数据分散、管理权属模糊、配置率低下、资源重复建设等问题。推进覆盖全校所有单位的房产、水、能源、仪器设备、车辆、公用场所等设施等资源的动态信息系统建设。对各个部门的资源实现统一管理,改变学生、教职工校园资源相对于单一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整合所有数据和信息,形成资源保障信息系统。
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进行管理,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施。
第一层面,针对人员、能源、房产、交通、设备,通过A/D+网络的形式与物联感知,形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字化校园。构建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进行校园管理。
第二层面,进行综合管控,基于物联感知,实现宿舍管理、能源管理、维修管理、户政管理、场馆管理、餐饮管理、医疗管理、房产管理,然后实现综合管控,达到方便管理、提高效率的集合信息系统。
第三是公共服务,首先基于物联感知、综合管理平台,达到面向师生的信息化的公共服务。
(二)基于大数据进行管理
高校教学、科研、师生日常生活本身就不断产生着大量数据,高校过去多年的信息化看作是大数据的基础,高校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些数据的时刻已经到来,高校从各种各样的数据中挖掘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有效评估监测和服务支撑,利用数据背后的信息为高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大数据成为高校核心价值的体现,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程度升高;很多数据分析还停留在简单数据报表的层面,展示层面可视化程度较浅,能有效说明业务问题和改善的切入点,更能对高校业务提出可行性的改造方案进行结果验证,数据分析的价值无从体现。
根据校园里面出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处理响应机制,整个机关需要一个类似服务台的统一服务入口:建设网上的虚拟的机关统一服务入口、机关综合服务平台,网上的引导机制:使师生清楚什么业务去哪里办理,网上快速办理业务的渠道:尤其是跨部门的业务,实现网上业务办理,同时建立事件跟单管理系统。
二、基于协同管理理论实现数据共享
学校逐年增加学校安防设施的投入,在人防、物防以及技防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和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各学校在基础安防设施建设中往往由于建设需要、建设时间、建设位置等多种因素造成学校中各种厂家、各种类型的安防设备混合使用,但由于厂家的局限性,各个安防系统相互独立,没有统一的技防手段将学校的安防管理统一化。
针对校园停车管理,进行校园车辆车牌识别,利用现有摄像机完成机动车牌智能识别分析效果,并与校园综合信息系统实现互联,实现信息及时共享。监控设备与车辆管理实现协同,建立车辆识别管理系统。
三、建立校园安防组织结构与制度
(一)建立校园安防组织结构
校园安防部门需要建立安防组织结构,形成服务高度集中的服务组织结构,设立校园服务台,接听报警电话,并建立跟单系统,后续进行推进,重视用户的每一个请求,跟单管理系统以及纸质表格进行记录,进一步落实首接责任,负责跟单处理全过程,最终答复用户,并对相似问题进行整理,形成制度性文件。
(二)建立校园安防制度
建立健全的校园安全保卫技防制度,加强学校保卫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将技防手段充分应用于日常安防管理工作;建立监控系统与其他安防应用的业务关联,打破信息孤岛,将安防业务信息集中化。建立有效的校园安防联动机制,实现快速发现、跟踪记录、人车联动、突发处置等应急响应策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动态报警、应急预案、预案联动等校园处突过程的全流程管控,做到事件发生有处置、处置过程有记录、记录过程精细化的校园安防联动机制;建立综合性的技防平台,应能够对学校所有的安防业务进行整合,并建立安防业务信息之间的有机联动,可以进行校园巡查制度。
四、基于社会燃烧理论建立学生安全管理
(一)建立安全识别机制
社会燃烧理论将构成社会不稳定的所谓“燃烧物质”定义为社会中“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协调以及不和谐积累的总和。该理论认为具有一定强度以及影响的突发事件是构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点火温度”或者称之为“导火索”。社会中的突发事件由于具有很明显的冲突性,与很多人的切身利益相关,非常容易变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结合社会燃烧理论,必须尽量识别校园里面的不安全因素,建立校园110电话,将电话普及到每个班级每个人。同时保安进行巡防,对校园的不安定因素进行重点巡查,配备巡防电瓶车,同时对巡防人员进行装备合理的配备。在班级里面设置心理委员、安全委员,设置快速的响应通道,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
(二)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很多大学生说自己不开心,没有能力面对失恋、成绩不及格等问题,因此学校应该专门建立心理咨询部门,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当发现问题后,通道畅通,及时响应处理。
另外一方面,学生自制力差,经常会出现打架等现象,或者外来人员寻衅滋事,伤害大学生的,学校没有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平时没有对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这个时候需要建立保安人员迅速反应,及时处理,处理的时候与所管辖地方派出所及时联动,依法进行处理。
同时,在宿舍外建立监控网络,防止学生财产丢失,同时宿舍楼进入需要管理严格,外来人员需要出示证件,并在进入时和离开时都进行登记。
[参考文献]
[1]田建平.浅议高校群体性突发性事件[J].保卫学研究,2012,81(3):15-17.
[2]张景林,崔国璋.安全系统工程[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
[3]杨传勤.高校校园监控系统分析[J].中国公共安全,2007(10):14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9-02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