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对等词”的不对等现象研究*1

2016-02-04修黎黎

山西青年 2016年9期

修黎黎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对等词”的不对等现象研究*1

修黎黎**1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摘要:翻译初学者常受“对等词绝对对等”这一错误观念的束缚,常常采用一些貌似对等的词,造成词不达意的现象。本文在框架语义学视角下,重新考察翻译中对等词的不对等现象,通过对比“词汇框架”与“认知框架”的差异,发现词汇框架上的“对应”并不一定是翻译的“对等”。因此,译者需要通过对翻译当中的认知框架的内外调解,才能最大限度接近原文。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词汇框架;认知框架;对等词

一、引言

翻译中的“对等词”是翻译实践和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两种语言对译时,一种语言的语词跟另一种语言的语词意义相近,功能相似,称为对等词”(方梦之,2011:200)。在实际翻译中,翻译初学者通常英语语言和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且常常受到“对等词绝对对等”这一错误观念的束缚,往往采用字面对等的词进行翻译,造成各种词不达意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分析“对等词”在框架语义上的差异,探讨翻译训练中翻译初学者应把握的认知机制,并为今后的大学外语翻译教学提供借鉴。

二、框架语义学理论

框架语义学是“从认知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了语境、原型、感知、个体经历等诸多因素,为意义的形成提供了全面、整体的解释”(邓静,2010:66)。作为框架语义学的表述形式,“框架”这一概念用于表述语言、经验以及知识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听话人可以通过相关的语言表达式激活一个语词的知识结构(即框架),获得相对连贯的概念知识,从而理解该语词的意义。因此,语言交际中,仅用抽象的词典语义是无法完成语言理解的,受话者必须通过自身的语义框架来理解语言。由于语词意义的理解需要听话人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式激活特定的语义框架。因此,翻译的实际任务就是寻找能够激活与源语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框架的语言表达式;同时应注意源语和目的语框架文化间的差异,以便在目的语中重构框架成分时予以协调,避免框架成分之间的冲突。

由于翻译初学者反映出的问题首先并非在词典意义的把握上,而是在于学生对词汇语义框架在文化层面上的差异的认知和鉴别上。因此,本文将着重从框架的文化差异角度出发来探讨英汉对等词的翻译。

三、框架文化差异

Fillmore指出,“框架所代表的信息即框架本身就是人们经验的一种概念化,而这种经验常常与现实不符”,因为它是“建立在约定俗成基础上的知识构型”。另外,框架附带的信息也已经或正在得到部分语言学习者的广泛认同。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种信息,就算令人十分难以置信,但是如果得到了足够数量语言学习者的认同,那么它也可以融合成某种框架,这也是为什么要求译员要具备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以正确理解某种概念。由于文化差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因此本文将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框架成分的数量的多寡、框架成分同中有异和字面相同而框架相异。

(一)框架成分数量多寡造成的差异

在汉英翻译中常常存在很多所谓的对等词。人们通常认为,两种语言能够唤起的框架数量以及二者对应成分的数量是相等的,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例如,汉语中的“老师”与英语中的“teacher”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等词,二者都是用来称呼教书的人或是在某一专业上有专长的人,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却不尽如此。比如在重庆方言里,餐馆的服务员则会称呼顾客为“老师”,再比如学校的学生也会称呼看管教学楼的门卫为“老师”。与英语用法比较,第一种称呼是一致的,但是后面重庆方言的两个例子则与英语不符。尽管英汉两种语言都包括“老师”这一框架,而且都能表示教职工这一概念,但英语中的这个框架却不包括诸如“顾客”或是“门卫”这些成分。因此,在英语语境下,服务员是不会称呼顾客为“老师”的,学生也不会称“门卫”为“老师”,但在重庆方言中这一表达却行得通。

(二)框架成分同中有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一些短语形式相似但意义却不同,因为虽然一方面这些对应短语的框架具备一些相同的成分,但另一方面二者也有不同的成分。例如,汉语谚语“一个巴掌拍不响”很像英语中的“It takes two to make a quarrel”。这两个表达都可以归为“缺点”框架,表示双方都有缺点,但不同点在于,汉语谚语指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不能靠一个人去完成,而这里所谓的英语对译则暗示着相反的情感成分。

再如与“亡羊补牢”相对的英语表达是“Shut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or stolen)”,这两个表达都可以归类为相同的框架“意外”,这里相同的成分即为一场意外带来的无法弥补的后果,但是不同点在于:在汉语中人们会吃一堑长一智,凡事往前看,关上门自然为时未晚;然而在英语中,人们认为这代表着意外中无法挽回的一部分,因此关上马厩的门也无济于事。但是语言是变化着的,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与英汉两种语言的相互渗入,习语的意义也在发生着改变,因此在英语中“亡羊补牢”也具备了与之相对的意义,除了最初的“为时未晚”,还有“无法挽回”或“无济于事”这种新意义。为了证明这种新用法已得到普遍使用,笔者在百度以“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为关键词检索,结果就显示约有29万条相关信息。在某些情况下,人们还是会将新意义误以为最初的原始意义,因此,即使是在汉语或者同种语言中,在不同场合下框架也会有不同的成分。

(三)字面相同而框架相异

总体来说,英汉/汉英对译中字面对等的短语习语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均一致

例如:“破釜沉舟”和“burn one’s boat”

第二类:字面形式相似但意义相异

例如:“He is one of the literary fat cats.他简直是只文学的大肥猫”中“fat cat”与“大肥猫”

第一种情况一般不易引起跨文化误解。但是在第二类中,由于原文和译文属于不同的框架,尽管这两个短语在字面上极为相似,但“fat cat”属于“有权势的人”这一框架,原句的意思是“他是文学界的显赫人物”,而“大肥猫”这一框架则是表示“肥胖的人”,或多或少隐含着“肥胖”、“贪吃”和“懒惰”之意,

二者的框架语义可谓大相径庭。类似的例子在英汉对译中还很常见,如“busboy”不应翻译为“公共汽车售票员或司机”,而是应该翻译为“餐馆中收拾碗碟、擦桌子的勤杂工”;再比如“教室休息室”不应该要翻译为“teacher’s restroom”,而是译为“faculty lounge”。上述所有短语表面上的形式都是相似的,但却各自属于不同的框架。

以上分析表明,翻译对等词的不对等常由框架差异造成,而这种差异则是建立在某种社会或文化背景知识体系上。由于忽视了这些差异,那些表面对等的翻译必然会引发“看似对等”的现象,进而造成误解,或者是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字面所指相同,但在文化与交流的语义上却彼此迥异。

这就使得作者难免要考虑如下两组冲突:一是词汇框架与认知框架间的冲突,二是指定认知框架与特定文本或语境框架间的冲突。据以上分析,尽管短语的词汇框架(词语)与认知框架所呈现的信息具有某些关联,但是词汇框架这种指定框架可以唤起人们事先已形成的概念。但在某些情况下,意义的确切解释并不依赖于这些词汇信息所唤起的指定框架,而是依赖于特定语境在语言与文化层面唤起的特殊认知框架。因此,虽然词汇层面已经有了指定的框架,但是寻找“对等词”的企图仍然呼唤在不同语境中相应认知框架的出现。换言之,对于拥有相似指定词汇框架的翻译“对等词”,不同语境却可以唤起其他不同的认知框架。因此,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意义,既存在于两个对等词的表层结构,也存在于其深层结构。申丹(2002:15;2010)指出,正是文本表层结构构建起的指定词汇框架才能形成认知困境,导致对源语文本的误解及对等词的误用。然而上述例子也表明指定词汇框架与特定文本或语境的认知框架出现冲突时,若前者对后者形成压制,就会造成对源语文本的误解,最终导致误译。

四、结论

由于在翻译中,指定词汇框架与特定文本或语境认知框架间存在着分歧,所以只有当译文框架已将原文本的意完全呈现,那么它才能如实地传达源语文本文字以外的信息。这就需要译者打破指定词汇框架的限制,借助自身的语言能力与知识储备来寻求合适的语言表达,以便能够唤起与源语文本一致的认知框架,达成不同成分间的协调。

[参考文献]

[1]邓静.翻译研究的框架语义学视角评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0(1):66-71.

[2]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修黎黎(1987-),女,四川绵阳人,硕士,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9-0029-02

*本文受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项目《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汉动物“群”量词对比研究》(项目编号SCWY15-07)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