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热”出现的原因初探
2016-02-04何林慧
何林慧
(湖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湖北 襄阳 441000)
“古筝热”出现的原因初探
何林慧
(湖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湖北 襄阳 441000)
古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习古筝的热潮遍及海内外以及各种职业人群,年龄覆盖从少年儿童到中老年,给古筝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传统音乐逐渐失去生存土壤的今天,古筝反其势而行,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分析“古筝热”出现的原因,希望能给传统音乐的发展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古筝热;民族器乐;原因;现状;思考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最早称之为“秦筝”,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古筝因其好听易学,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古筝热潮,从原来的只有上万古筝爱好者发展到300万之众,学习古筝的热潮遍及海内外以及各种职业人群,年龄覆盖从少年儿童到中老年。在众多古筝爱好者和古筝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古筝艺术在短短几十年中,如此的蓬勃发展,究其原因有外部的社会原因和古筝自身魅力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古筝热潮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和经济基础、社会文明程度与教育的重视,都有着非常相关的联系。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在物质文明得到了满足的之后,开始了对精神文明的建设。另外,信息技术的传播、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音乐的发展,学习音乐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提高的体现。古筝热潮的出现正是顺应时代的发展。
(一)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类文化的创造与发展,均以一定的经济形态和物质产生形式为基础的。我们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水平得以快速的发展,经济水平的发展大大地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近年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提高,全国范围内人们文化观念、生活理念的改变,古筝这种过去多为大家闺秀演奏的乐器,如今越来越多的走进寻常百姓的家里,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青少年热爱学习古筝,也有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加入古筝学习的队伍中来,多数人学习古筝是因为喜欢弹奏古筝时的那种气质高雅、脱俗的感觉,希望能从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文化品位。
(二)信息技术的传播
在我国古代音乐传承的主要方式是师徒口传心授,后来逐渐辅以工尺谱、古琴减字谱、俗字谱、律吕字谱等符号记录音乐。那时候想要学习古筝很困难,必须背井离乡才能乡拜师学艺。现如今科技的高速发展,传媒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轻轻松松就能在家中跟名师学习。互联网的使用使拜师学艺变得容易多了,现在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有了电脑。电脑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它可以让人们发送电子邮件,一些重要的文献很快就能传到对方的电脑,还可以在网上进行视频教学,在家里也能与老师进行语音互动。在学习古筝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难题与疑惑,这时电脑又可以发挥极大的功效,既能在网上查找一些知名文刊阅读还能查找当代名家的视频讲解。我们有想学习的曲目,可以在网上听到、看到现成的视频和音频,对于古筝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古筝自身的特性魅力
古筝能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喜爱,它自身必然就有很多的优点和魅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一件雅俗共赏的乐器。首先,它的外观形制简约、优雅,五音定弦简而不浅。传统的五声定弦方式使得在筝上无论怎么弹都自成曲调听起来很协和,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不协和”或“跑调”等现象出现。其次,古筝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一提到筝,很多人立即就会联想到“琴棋书画”。纵观我国的历史文化中,筝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更与那些诗词歌赋、古典文学有很密切的关系。第三,古筝有着丰富多彩的流派风格。有风格鲜明的陕西筝、婉转动人的浙江筝、清新优雅的潮州筝、古朴典雅的客家筝,高亢粗犷明朗谐趣的河南筝。
第四、古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唯近几十年在演奏技法的创新和技巧上的突破最大。传统的古筝技法有:左手的揉弦、滑音、点奏等按音,右手的大指拖劈、食指抹、中指勾等技法,发展至今天的双手弹奏、多种遥指技法以及现代派的拍打等技巧,从单手弹奏到双手同时弹奏,从摇指的出现到快速指序的应用。无不体现着古筝这件乐器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近几十年来,古筝的发展迅速,也与古筝作品出现了大量风格不同、技法难度加大,丰富多产的古筝作品的有关。古筝这门民族乐器经历了由民间走向专业的一种过程,在近些年的乐曲创造中不断地出现了专业的作曲家、古筝演奏家等。这些专业作曲家们,不但对我们的民族乐器非常的了解,而且多数经过了系统的西方音乐创作技法的训练,所以他们的作品在保留传统音乐的同时,还大量渗透着西方的音乐创作技法,如著名作曲家何占豪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西楚霸王》等,王建民的《幻想曲》、《西域随想》、《长相思》,王中山的《云岭音画》、《溟山》等。这些专业作曲家的古筝作品中,都要求古筝演奏着的演奏技法有较为深厚的功底。因此在他们的乐曲创作中,不但有传统的演奏技法,更有着大量双手演奏技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为注重创新,大力开拓古筝丰富的演奏效果。这一系列的革新与发展使得古筝在作品创新上更为突出。
三、结语
“古筝热”的出现正是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追求的提高。对于任何艺术种类来说,自身不断的发展与创新是赋予其长期生命力的关键。在传统音乐逐渐失去生存土壤的今天,古筝反其势而行,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现代人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进行了改变的同时,流传于民间的,口口相传来发展的传统音乐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我们借鉴古筝这一传统乐器得到了飞速发展的成功案例,我们分析“古筝热”出现的原因,希望能给传统音乐的发展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我们欣喜的看到“古筝热”带来了古筝前所未有的普及,但它在使我们古老艺术得到传承的同时,也引发出了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1]吕云路,李婷婷.关于青少年“古筝热”潜伏问题的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2005,(02).
何林慧(1983—),女,湖北黄冈人,湖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