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致躯干及四肢皮肤瘙痒、潮红一例
2016-02-04于永志李燕玲张福谢萍
于永志,李燕玲,张福,谢萍
病例报告
厄贝沙坦致躯干及四肢皮肤瘙痒、潮红一例
于永志,李燕玲,张福,谢萍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3岁,主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3年,胸闷、气短伴头晕1d”,于2016-04-11就诊于我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7℃,脉搏77次/min,呼吸19次/ min,血压176/90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扩大,心室率77次/min,律齐,心音有力,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伴左腋下区传导,双下肢无水肿。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2年,最高血压194/102 mmHg,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Ⅱ)”等药物,血压控制在140/80 mmHg左右。2013年因不稳定性心绞痛于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回旋支近中段狭窄约80%,成功置入支架1枚。否认糖尿病病史,无药物过敏性疾病史。入院后相关检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增大(57/43 mm),左心房略大(37 mm),二尖瓣中度返流,左心室射血分数64%;心电图示:ST-T改变;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 145.6 U/L,乳酸脱氢酶 156.7 U/L,肌酸激酶同工酶 10.2 U/L,血肌酐 104.5 μmol/L,24 h尿蛋白 0.170 g/24 h ,尿蛋白+,血、凝血及大便常规正常。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1)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后状态,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
入院后即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 0.1 g 1次/晚,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75 mg 1次/d)、调脂及稳定斑块(瑞舒伐他汀钙 10 mg 1次/晚)、控制心室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 mg 1次/d)、降压及减轻蛋白尿(厄贝沙坦片 150 mg 1次/d,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150 mg国药准字J20080061)、营养心肌(辅酶Q10胶囊 10 mg 3次/d)等对症治疗,胸闷、气短较前缓解。于2016-04-12 18时患者上腹部皮肤出现拳头大小潮红,稍感瘙痒不适,半小时后迁延至躯干及四肢大部,瘙痒难耐,无疼痛、麻木等不适。即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异丙嗪25 mg肌肉注射,症状逐渐消失。除厄贝沙坦外,其他药物之前患者均服用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加之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否认摄入特殊食物,遂初步考虑药物厄贝沙坦引起的皮肤瘙痒、潮红,随即停用厄贝沙坦,余治疗不变,上述症状再未出现,住院1周,症状明显缓解出院。出院后10 d,因情绪激动,血压182/92 mmHg,患者自主又服用厄贝沙坦2 d,上述症状又复现,随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皮肤瘙痒、潮红消失,持续随访,上述症状再未出现。
2 讨论
厄贝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因其降压效果确切及其广泛的适应性在临床中应用日益普遍。但随着用药人群的增多,其不良反应报道日益增多,主要有:头痛、刺激性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消化系统不适、血钾升高、腰酸、乳房胀痛及湿疹等,也有病例报道 ARB 在妊娠各期应用均可引起胎儿畸形。皮肤瘙痒、潮红是厄贝沙坦罕见的不良反应,此为B型不良反应的变态反应,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剂量无明显关系,当厄贝沙坦或其代谢产物进入机体便与抗体结合进而激活肥大细胞等释放大量活性介质,引起皮肤瘙痒、潮红等过敏症状。B型不良反应,一般难以预测且死亡率高,因而提示临床医师在应用ARB类药物时,务必要注意其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016-05-15)
(编辑:王宝茹)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甘肃中医药大学(于永志);甘肃省人民医院(李燕玲、张福、谢萍)
于永志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冠心病基础与临床 Email:278580445@qq.com 通讯作者:谢萍 Email:pingxie66@163.com
R54
A
1000-3614(2016)12-11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