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钢琴曲的改编与创作浅谈
——以《梅花三弄》为例

2016-02-03郭艳波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庆163712

北方音乐 2016年10期
关键词:梅花三弄中国传统音乐

郭艳波(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中国钢琴曲的改编与创作浅谈
——以《梅花三弄》为例

郭艳波
(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摘要】钢琴是欧洲近代史器乐发展中最重要的乐器,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发展,钢琴这一乐器在中国逐渐打开了市场,一些音乐家不仅满足外国的钢琴曲表现透彻,还不断探索将钢琴曲注入中国元素,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本文通过介绍中国钢琴曲的改编历史,以《梅花三弄》为例分析探讨其音乐表现和审美特点,以及其对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强调中国改编钢琴曲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

钢琴传入中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钢琴艺术家不断探索新的钢琴风格,将中国风格、民族风情融入进钢琴曲调之中,中国古曲改编的钢琴曲代表作品有黎英海改编的《夕阳箫鼓》,王建中改编的《百鸟朝凤》《梅花三弄》,储望华改编的《二泉映月》和陈培勋改编的《平湖秋月》。文章以《梅花三弄》为例着重分析中国改编曲的创作特点与艺术表现。

一、中国钢琴曲的改编历史

中国钢琴艺术是中西方文化传统的融合,是以西方乐器为工具,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创作出的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音乐艺术。钢琴曲的音乐创作在我国的发展不算太久,20世纪初,我国的许多音乐艺术家就汲取西方音乐的精华,精心创作,由赵元任创作的《和平进行曲》是第一首中国钢琴曲,从此带动了中国钢琴曲的发展热潮。此后,更多的中国音乐艺术家不断尝试和改进,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钢琴曲,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是第一首完全成熟的中国钢琴作品。大量的钢琴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涌现,在中国的音乐艺术殿堂上绽放着光彩。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借鉴了西方古典主意和浪漫主义的手法,与中华民族的多声思维相结合,使音乐更具有与其他民族区别的中国风格。

二、《梅花三弄》的改编创作浅谈

(一)原曲及改编曲的简介

《梅花三弄》是一首古琴曲,据记载,早在晋代便有《梅花三弄》这首乐曲,全曲的主题旋律前前后后共重复了三次,故此称为《梅花三弄》。这首曲子旨在歌颂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傲骨的高贵形象进行凸显。古琴曲中作者以泛音在不同徵位上重复了三次,以表现梅花的纯洁安和,后半部分利用音色和节奏的变化,表现梅花的不惧风霜、飒爽傲骨。王建中先生的钢琴曲《梅花三弄》于1973年根据同名古琴曲改编而成,亦是借物咏怀,以“梅花”为媒介,与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相融合,着意表达梅花的凌寒独立、傲雪风霜的精气神和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钢琴改编曲保留了古琴曲的基调和多段式结构,逻辑严谨,但是又增加了创作性新内容,运用娴熟的作曲技巧,灵活加入钢琴的宽音域以及和声与复调,创作了新的钢琴化的织体。

(二)《梅花三弄》的音乐分析

在中国钢琴曲的创作过程中,如何将中国特有的民族风情与外国引进的钢琴这一乐器相融合并完美搭配是音乐艺术家们追求的目标,将古曲改编显然是融汇钢琴和民族风格的不二之选。

1.整体结构分析

原古琴曲为双循环结构,由10段加尾声组成,结构布局为A-B-C-B-D-B-E-F-G-尾声,琴曲基本保留了原古琴曲的主调和循环曲式,基于中国传统音乐特点整体布局,富于逻辑性,结构布局为引子-A-C-A1-C1-A2-B-C2-B1-尾声。引子徐缓、庄重,左手低八度倚音和右手的长琶音塑造了一个空旷的冰雪天地里清新脱俗、傲视群雄的梅花凌寒独立的形象。A1主题简洁流畅,描述了梅花的清脱,A2主题左手演绎旋律、右手高音展现梅花洒脱高贵的英雄气质。结尾优雅、柔美、意境深远让人回味。

2.和声分析

和声是钢琴曲作品中最能体现创作者思维特点的方面,为了保持中国的传统音乐曲调,避免照搬西方三度和弦的僵硬,王建中先生大量运用了四五度叠置和弦,让作品首先在听觉上显得和谐而且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此外附加音和弦的运用加之复杂化的三度叠置和弦,节奏感明朗,丰富了结构特点,保持了原曲的风格。

3.调式调性分析

《梅花三弄》是典型的具有东方音乐特点的不带偏音的纯粹的五声调试作品,使用的是F宫系统F宫调式。与原曲相比,钢琴改编曲在调性布局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充分体现钢琴曲的特点,几次调性变化很大,出现了大小二度关系的调性关系,体现出创作者大胆突破的创新精神。

总之,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以创新的创作手段,立足于中国民族特色的处理,将古琴的古朴风格与西方钢琴结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同时也使钢琴曲与中国风相融合,升华了原古曲的深刻内涵。

三、如何表现中国古曲改编的钢琴曲

(一)模仿式的音色

模仿式音色是指钢琴作品里面合理地运用指尖、指肚、手腕、手臂等,弹奏出相似于民族传统乐器的音色,使钢琴曲的音色更加地贴近古曲音色的模仿。

例如,《梅花三弄》是根据古琴曲改编的,改变的钢琴曲复杂多变的音色有很多是对民族乐器的模仿,而这点是演奏好这类作品的重要之处。古琴的音色可以分为泛音、散音、按音三种,风格各异、各有特色。钢琴改编弹奏中模仿古琴泛音时要注意力度,既要深又要轻,才能充分体现泛音若隐若现特征。散音在钢琴中的表达要在弹奏中注意深触键,保持其强有力的内在凝聚力,显示出散音的深沉坚定。另外,少用指尖、多用指腹结合手腕可以将按音的委

婉细腻、深邃柔软表现出来。

(二)把握演奏思维

钢琴的演奏是一项集合思维、经验、技巧、运动等多项活动的综合性复杂过程,演奏思维在钢琴曲的演奏中把握演奏的整体风格和演奏过程的重要地方,中国钢琴曲的渐变性与和声织体运用的特点,决定了中国钢琴曲的织体流动性和线性轨迹思维。作为钢琴演奏的重要要素,建立良好的演奏思维,对于演奏效果的好坏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对于演奏者整体感知组织思维和分析处理演奏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以及对每一处情感表达的变现都有深刻的意义。

(三)把握音乐情绪的表达

有些人在演奏钢琴曲的时候,演奏技巧很纯熟,但是弹出来的中国古曲总是显得不得味儿,像是生硬地换种乐器的变现,对于音乐的主题思想和灵魂并没有能够表现出来。因此我们说,想到达到演奏钢琴曲的最好境界,首先要深入理解作品的特点,准确把握作品想要表现的音乐思想,这样才不至于使得演奏出来的作品听起来太过于空洞、没有灵魂。每一首曲子都有其想表达的音乐思想和情感诉说,对于改编曲来说,可以有不同的思想表达,但是都必须具有其深刻、真挚的情感填充。对于钢琴曲《梅花三弄》来说,它继承了古琴曲的特点,对梅花的洁白洒脱和傲视风霜的品质进行描写,对孤傲、纯净的追求是作品情绪表达的所在。

(四)把握音乐神韵的展现

情绪表达是作品内容的灵魂,是使作品赋予新的生命的关键,神韵的体现则是作品的魅力所在,是一个作品的演奏吸引听众的最大原因。中国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讲究神韵,“以韵传神”“以神传情”,既传达了作品的内在精神,又与听众产生互动,是中国钢琴曲演奏中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风格的内核。“韵”的表达让人有余音不断、绕梁三日的感觉,中国传统音乐的神韵以其优美的旋律线条和丰富的音色表现、富含变化的音乐形式,使得音乐作品跌宕起伏、韵味十足。

四、总结

对于中国钢琴曲的研究和理解发现,我国钢琴曲的改编与创作以“民族化”为表达特点,同时借鉴西方古典、浪漫主义的风格,对中国古曲进行灵活性的展现与表达,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另外,在中国钢琴曲的改编过程中,中国主调的音乐在音乐题材和创作手法等多个方面都是创作的重点。在改编创作的实践过程中,如何使演奏形式与演绎内容相融合是每一位作曲家最应该抓住的关键问题。充分理解作品的情感表达,把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色展现在这个外来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是每一位艺术家孜孜以求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秋弘.略论中国主调钢琴曲的和声与织体特点[J].2013.

[2]魏廷格.中国钢琴曲创作概论[J].2012.

[3]卞萌.以现代钢琴展现中华古韵的典范之作[J].2010.

[4]梁智源.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审美特征——以《梅花三弄》为例[J].2013.

[5]卞萌.谈王建中的《梅花三弄》[J].2012.

作者简介:郭艳波(1980—),女,汉族,黑龙江省鸡西市大庆师范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

猜你喜欢

梅花三弄中国传统音乐
魏泽怀
梅花三弄 一壶好茶
琵琶曲《梅花三弄》的音乐内涵和演奏技巧
《梅花三弄》民族艺术风格特征研究
浅析基于中西音乐文化差异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
浅析钢琴曲《梅花三弄》的音乐风格
中国传统音乐对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传播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音乐提升师范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研究
浅析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