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体验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知觉引导”在声乐教学中的阐释和运用
2016-02-03王保荣
王保荣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启发·体验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知觉引导”在声乐教学中的阐释和运用
王保荣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在声乐的教学中,对于音色的表现和歌唱状态的把握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的意图,通过启发式教学和不同的体验方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的描述和肢体动作加以引导,使学生获得发生某种知觉和体验的能力。本文运用哲学和现象学中的某些原理来分析“知觉引导”的理论根据、适用范围以及运用方式。阐释了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和肢体表达作为引导的积极作用,以及“知觉引导”在运用中产生实际体验的两种感受性,并如何将“外感受性”上升为“内感受性”的哲学阐述。
关键词:声乐教学;意识体现;知觉;体验;引导
一、形象的语言描述和肢体表达在声乐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教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通过语言描述给求知者以知识和信息的传递,而语言的描述之所以能用自己的方式被学生认识和理解,是因为它具有一种直接体验之外体验所描述事件的能力。比如在声乐的教学中,最直接能被学生感知的是教师嗓音音域的高低,音色的柔美抑或激昂,而在获得这种直接体验之外,对于教师所描述的发声方法,比如如何控制气息、如何发声以及共鸣腔此类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技巧,就要通过语言的描述和形象的肢体动作加以引导,使学生获得发生某种知觉和体验的能力。
这种“知觉”的对象具有一种“透视性”,能够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使其呈现出内在意识的“现象”,而我们身体的器官就是中介和载体,它最终能把对于语言描述所产生的意识和身体的感受结合在一起,使得语言描述对身体感受的引导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将生硬的理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语言,转换成为显像的条件,然后学生将意识参与进来,对自己的知觉进行“表现”和“意义”的探索。比如歌唱的状态是将嘴巴打开,要像打哈欠的感觉;想象在后背竖着一根通道一直通往头顶,就是我们的共鸣腔,把喉咙放在通道里;歌唱时要求喉咙要稳定,放下来,我们可以通过“把喉咙放在丹田对应的后腰上”的意识,让学生把双手放在丹田处,在演唱时慢慢向下走,能够很容易的解决提喉咙、喉咙紧的问题;这种比喻的教学方法结合了经验和技巧,这种经验正是人们意识的积累,所以描述到歌唱运用到的某个身体器官时的感受,教师不需要运用解剖学理论,而是用比喻、模仿、联想的方法,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使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主体化,把“身体”和“想象力”作为“中介”,来构造经验,对意识进行积累和控制。这种把“不可见”变为“可见”的“表达”活动的正是艺术的创造。对于微观的声乐教学,语言描述中的语词、声音、比喻等等都构成了呈现“不可见”的世界关联的珍贵的“符号”,在此基础上,任何产生的知觉的对象都像是一种处境、一个“事件”,它要求我们在“身体图式”的层次之上作出整体性的回应(或称为“态度”),即发出某种声音或歌唱状态的“感觉”。
另外,在声乐教学中,肢体表达相比语言描述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因为语言描述直接作用于意识参与,所获得的“感觉”就是意识的现象和经验,它给予身体某种物质理解,意义给予。而意识决定行为,肢体语言可以把抽象、复杂的声乐技术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比如在练习发声之前,可以用两只手比作两片声带,通过“双手平行并拢”的动作使学生找到声带闭合的状态。在演唱高音时,将身体向前弯曲,体会丹田的气息和后腰对气息的支撑,使声音放松,更加圆润和通透,抬着腿唱也可以使演唱者很快用上丹田气,还有诸如“走着唱”“跑着唱”“扔着钥匙唱”“躺着唱”的方法,是笔者在各类声乐大师班看到的国外知名专家所使用的方法,都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使演唱者能够立刻放松自己的身体,把气息沉下来,使喉咙自然放松从而做到自然的歌唱。我们通过一些肢体动作给大脑一个信号,让我们摸不着看不见的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和共鸣器官跟着肢体动作一起工作,得到我们想要的声音和歌唱状态。因为这种身体“知觉综合”不能像“自然物体”那样被对象化和客观化,我们所有的意识和经验总结都始终是在“身体”的界域之中展开的,我们对经验的理解和把握也不仅仅是一种纯粹认识的活动,而只有在我们当下对于它的“知觉”之中才能真正的实现。当“身体”进入新的处境之中时,必须重建不同的感觉和身体部分之间的协调,才能对“知觉”进行反思或研究。
二、形象的“知觉引导”的适用范围
无论是说话的语言或者肢体语言都有多种的复杂意义,尤其在声乐的教学中,对于声乐理论的形象化描述自然会带有个人主观经验色彩。不管把词语和意义概念当做语言的获得交给我们的意义转移可能是什么,我们总有一种直接的手段来理解词语所指称的东西,即我们自己的体验,正是基于这种体验,语言的所有意义才得以比较,正是这种体验才使语言能恰如其分地为我们表示某种东西。
为了不使这种描述性的语言成为一个空洞的词,它应该包含人们可能对存在的意识,以及在一种情境的可能性中的体现。教师在对一种发声方法或者是对身体某一器官的使用的描述,用形象的方法来阐释,理应是人们意识中一种普遍性知觉的体现,而不仅仅是个人意识的体现,这是狭隘的,有可能会造成别人理解上的歧义,所以要以在一种大众都可接受的情境中的意识体现为基础来阐释。
这种“意识的体现”成为“感觉体验”是意识的流动,他触发了经验,是一种生命过程。在西方哲学中,经典的感觉概念不是反射概念,而是转向客体的思维的后来产物。也就是说,感觉不是感觉出来的,意识始终是关于一个对象的意识。当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反省他们的知觉,通过语言和肢体刺激对他们的身体的作用来定义的感觉,才是科学认识的结果,才是对“知觉”进行反思或研究,才不仅仅是在构想中推断出我们应该看到、听到和感觉到的东西。
在有效的知觉引导后,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歌唱状态时,就要开始区分这种音色的产生是真实的知觉还是错觉,这是探讨知觉本质的过程。
三、“知觉引导”运用产生实际体验的两种感受性
在声乐教学中,对于知觉的引导是利用形象化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唤起学生的一种意识,即通过声音、描述、触觉和想象力这些感性的符号唤起学生对自己知觉的一种意识,对学生施以“视觉刺激”和“声音刺激”,来检验学生的“视觉感受性”或“听觉感受性”,是先于感觉性质的规定和先于认识进程的各种功能。这种意识可能拥有性质的规律和奥秘,只要我们关注把握其活动,把“看”和“听”转化到“理解”才能够获得自己的实际体验。
在对歌唱状态的把握时,身体的实际体验具有“外感受性”和“内感受性”,前者是通过肢体动作的接触和语言的刺激波及到身体形成感觉,而后者是通过灵魂来感知身体的行为。
身体的“外感受性”对于被感知的表述需要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明确意义,通过知觉配合身体的运动。在这种配合所形成的习惯的获得中,是身体在“理解”。理解,就是体验到教师引导指向的东西和学生呈现出的东西,意象和实现之间的一致,——将手放到胸前,引导声音往下放,从而使声音通过气息和共鸣,得到放松的状态,使喉咙不再挤压。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则是我们对意识引导的呈现。当学生把手移向胸部以下时,在运动的每一个时刻,喉部都体验到一种意象的实现——放松。
而实际体验的“内感受性”是由“意识弧”支撑的,是我们生活中的认识、欲望和知觉。意识弧投射了我们的过去、我们的将来,我们的人文环境,我们的物质情境,我们的意识形态情境,我们的精神情境,更确切地说,它使我们置身于所有这些关系中,正是这个意识弧造成了感官的统一性,感官和智力的统一性,感受性和身体机能的统一性。
“内感受性”受体验、感觉、想象、联想、思辨的影响,使得知觉引导成为可能。我们知道,一位熟练的钢琴演奏者能用一架他不熟悉的钢琴进行演奏,与他用惯了的钢琴相比较,这台琴的型号、音色、触键感觉多少有些差别,但他只要练习一会就能上台表演。因为在如此短的学习时间里,新的条件反射不足以代替已经建立的经验。歌唱亦是如此,人们协调身体的各种机能,运用气息使嗓子发出声音,如同控制乐器一样控制自己的身体,歌唱的状态是置身于身体各个器官之中,就像人们置身于一所住宅之中。至于每次演唱,我们所记住的不是在客观身体器官的位置,而是把这些位置放入“记忆”,使这些歌唱的状态和技巧只是作为感情或音乐意义的力量呈现出来。在标在乐谱上的乐曲的音乐本质和实际上在嗓子中回响的歌曲之间,有一种非常直接的关系,以至演唱者的身体器官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经过地点。在此,演唱者不是在客观空间里进行演唱的,而是体现了富有感情的力量,创作了一个有表现力的空间。所以,习惯和经验不仅寓于身体知觉中,还寓于人们的意识思维中。
在此,对于知觉引导的整个问题在于了解身体“外感受性”的音乐意义如何能转化为某种确定的“内感受性”,以至学生在演唱歌曲的时候正好把外部的身体感觉与意识思维连接在一起。身体是一个有表现力的空间,当教师引导学生“嘴长在后腰上,让腰上的嘴主动咬字”时,在一个空间点上,意识中的嘴已经伸向了腰的位置,这样,实际中的嘴就是被动的了,这样既可以把字吐清楚,又可以解放了喉咙,而不至于把字咬在喉咙里而导致喉音。这就是身体的主要部位协助参与动作,分享动作的意义,就如同为什么把思维的地点放在大脑,为什么演奏者把音乐的意义分布在钢琴空间中,是同一个问题。
理智主义心理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力量在于他们能容易的证明知觉和思维有一种内在意义。而这些理论运用到抽象的声乐教学中,对身体知觉的引导就是使知觉具有内在性的觉悟。作为表达和言语的身体具有体验和客观思维能力,身体的体验使我们认识到一种意义的加强,即由“外感受性”逐渐上升为“内感受性”,然后指导声乐教与学的实践,逐步总结出正确的而非主观的经验,才是科学的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 陈安福,张洪泰.教育心理学.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1.
[2] 徐行效.心理过程与声乐教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
[3] [法]莫里斯,梅洛一,庞蒂.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 郑昕.康德学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
[5] 王晓平.教师的语言艺术.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
*基金项目:山东省文化厅2009年度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启发•体验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2009191)
作者简介:王保荣(1976-),女,安徽颖上人,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