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洛克时期声乐创作与演唱特征分析

2016-02-03

黄河之声 2016年18期
关键词:喉头巴洛克咏叹调

虎 翼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81)

巴洛克时期声乐创作与演唱特征分析

虎 翼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81)

巴洛克时期作为欧洲声乐作品荟萃的时期,可谓是佳作倍出,巴洛克时期的声乐作品无论是在题材上,内容上或是曲式上都具有多样化,但巴洛克时期的声乐演唱则具有严格的要求,一字一句都需遵循美声的规范,因此巴洛克时期也被称为美声的黄金时期。本文将对巴洛克时期的声乐创作与演唱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巴洛克时期;声乐创作;演唱特征;分析

追溯西方音乐发展史,巴洛克时期可谓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阶段,在这一时期,音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下,音乐文化达到了创作高峰。巴洛克时期涌现出许多音乐家,如:巴赫、亨德尔,笔者将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文化进行研究。笔者将分别从:巴洛克时期声乐发展研究、巴洛克时期演唱特征分析、对我国声乐的借鉴意义,三个部分来阐述。

一、巴洛克时期声乐发展研究

巴洛克之前,欧洲的音乐艺术多以宗教音乐为主,这一阶段的音乐特点十分单调,在和声、曲式、节拍方面均没有变化,这一阶段的声音演唱缺乏表现力,且音量相对较弱,在作品创作中过于平庸,缺乏创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便获得了一定创新,教会调式被大小取代,音乐表现力也十分强烈,音乐情绪变化更加丰富多彩。

巴洛克时期,产生了歌剧这一流派,威尼斯乐派代表人物为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其代表作品为《奥菲欧》这部歌剧可谓是近代的第一部歌剧。蒙特威尔第在《奥菲欧》中采用了三部曲式的歌剧咏叹调,并采用了管弦乐队为其伴奏,为早期乐队编制奠定了基础。继威尼斯乐派,那波里乐派在歌剧的发展中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创始人为A.斯卡拉蒂,他将宣叙调分为“有伴奏宣叙调”和“白话宣叙调”,将咏叹调分为“豪情咏叹调”与“性格咏叹调”等,A.斯卡拉蒂将管弦乐器分为四个声部,进一步完善了乐队的编制,但那波里乐派在歌剧创造中过于程式化,并套用咏叹调,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歌剧艺术的独特性。

二、巴洛克时期演唱特征分析

巴洛克时期是美声发展的全盛阶段,起源于意大利。从形成开展至今已有200多年。巴洛克初期的音乐与宗教音乐密切相关,并出现许多阉人歌手,这些阉人歌手用来替代女声进行演唱,基于这种发展背景下,美声唱法逐渐流行起来。

美声唱法最不同于其他演唱方法的显著特征在于美声唱法采用了喉头位置较低的发声方法,这样发出的声音既具有明亮松弛的感觉,又具备了金属色彩的、富有共鸣的音质,再者在美声唱法中,注重对句法的连贯,多数都是抒情的演唱风格。美声唱法主要是运用各种腔体,例如利用头腔共鸣来产生丰富的混声共鸣。将喉头进行夸张似的张开,让其从鼻腔到头腔形成一个畅通无阻的通道。而民族唱法对喉头的使用则完全取决于乐曲的风格和语言发音部位的需求,侧重对字的强调。由于乐曲风格的原因,既要求喉头不能夸张似的打开,但也要适度的张开,同时喉头的位置要保持稳定,不宜下放和上移。两种唱法在喉头位置和喉咙打开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导致歌唱的音色和风格有着截然不同的声音效果。

(一)唱法分析

美声与民族唱法不同,它具有浓厚的西方色彩。在声乐的特点上来说,美声唱法更加注重共鸣,实现真假声的完美的转换,从而表现出音色的融合统一,另外,在美声唱法中,咬字是十分关键的,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应加强对元音的控制,确保咬字的清晰,充分提高歌曲的表现力。

就发声方法而言,美声发声通常是运用到演唱者的胸腔、鼻腔与头腔,科学发声能获得较大的共鸣效果,因此美声唱法具有音域宽广,音色优美的特点,相比之下,民族充分的共鸣便是相对少一些。

就巴洛克时期,是歌剧产生的关键阶段,且大多运用到咏叹调,咏叹调最大的特点便是哭腔,要想达到良好的表现效果,演唱者必须排除声音的紧张与生硬,将气息与声带配合一致,从而达到情感表现效果。由于美声唱法常常使用胸腹联合呼吸,这种技巧对呼吸具有一定要求,足够的气息方能供给发声,提高歌曲演唱效果。

三、对我国声乐的借鉴意义

由于美声唱法走进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西方声乐文化,并对中西方声乐文化两者进行对比和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艺术专家学者对美声唱法背景下的西方声乐文化创作方法和理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运用精华部分对东方声乐文化进行改革,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更多丰富的内容。到20世纪30年代,黄自、冼星海等艺术家对西方艺术歌曲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将美声唱法中的特点融入到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创作出了大量的以美声唱法为核心的抗战歌曲,直至50年代,罗宗贤、方韧等艺术家对美声唱法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将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与民族声乐艺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

戏曲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主要部分,戏曲的演唱主要以本音为主,音域很窄。在戏曲艺术的演唱过程中注重对字的控制,字音婉转,运用悠扬的字音来对戏曲中的故事进行表达,对曲中的情感进行表达。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其局限性在于无法更好的与西方文化交融。而美声唱法作为中西方声乐文化的纽带,能更好的将西方文化融入到东方文化中,对中西方文化交融提供了良好的接口。由于美声唱法的影响,戏曲在不断融入美声唱法的同时形成了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框架,在极大地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音乐学派发展。

在美声唱法的影响下,我国民族音乐学派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歌唱形式丰富多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民族艺术歌唱家,例如彭丽媛、李谷一、宋祖英等等。通过美声唱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中国民族声乐,美声唱法为中国音乐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王俊霞.巴洛克时期声乐创作和演唱的特征研究[J].音乐创作, 2016,02:157-158.

[2] 刘述贵.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J].大舞台,2014,11:143-144.

[3] 张静.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J].大舞台,2014,06:193-194.

[4] 万志文.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演唱特点[J].大舞台,2014,09:140-141.

猜你喜欢

喉头巴洛克咏叹调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护理风险措施的效果和价值分析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感知、认知与演绎整合下的中提琴表演艺术教学新探——以咏叹调《请让我哭泣吧》创编教学为例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暗调巴洛克之二》
小议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魅力
咏叹调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老李的咏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