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适留学期间的英文著述看其世界主义思想的形成
2016-02-03林晓雯
林晓雯
(江苏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胡适研究·
从胡适留学期间的英文著述看其世界主义思想的形成
林晓雯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胡适于1913年11月在《中国留美学生月报》上发表了题为《国际学生运动》的文章,该文是他参加当年的世界学生同盟会第8次国际大会的感言,阐发了他对于国际学生运动的认识以及中国留学生与这一运动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及胡适留学期间发表的其他英文著述,对于我们理解胡适由“民族主义”到“世界主义”的思想转变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可以弥补1913年1月至9月由于胡适日记缺失而空白的一段社会活动记录,同时,这些英文著述也为胡适英文文存的收集和整理提供了新的内容。
胡适;留学;英文著述;世界主义思想;爱国情怀
胡适作为学贯中西的中国新文化运动巨匠,一生中、英文著述颇丰,中国大陆和海外学者对于胡适著作的收集、整理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普林斯顿大学周质平教授整理出版的《胡适英文文存》以及《胡适未刊英文遗稿》是目前唯一的胡适英文著作集*周质平:《胡适未刊英文遗稿整理出版说明》,周质平编:《胡适未刊英文遗稿》,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版,第i页。,也是“我们首次见到的系统整理的胡适英文作品集”*欧阳哲生:《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以中国文化为题材的英文作品解析》,《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4期,第22—40页。。不过胡适研究专家们仍然认为这还不是胡适英文作品、书信的全部,例如欧阳哲生教授指出:“向中国人传播西方文化,向西方人宣传中国文化,乃是胡适在中、英文语境里扮演的双重角色。胡适在前一方面的功绩已广为国人所知,在后一方面所做的工作则鲜见人论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胡适英文作品不易收集。”*欧阳哲生:《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以中国文化为题材的英文作品解析》,《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4期,第22—40页。周质平教授说:“最近二十年来,海峡两岸整理出版了大量胡适的著作和有关的材料,使胡适研究有了相当的提高和普及。但是胡适的英文著作却始终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周质平:《导读:胡适英文笔下的中国文化》,周质平编:《胡适未刊英文遗稿》,第xiii页。有鉴于此,笔者尝试根据胡适留学期间的部分英文著述探讨其“世界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胡适与世界学生运动
胡适在1913年11月《中国留美学生月报》(以下简称《月报》)*《中国留美学生月报》是中国留美学生会(Chinese Students’ Allia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06—1931年间在美国创办的唯一英文刊物,每年一卷,每卷8期,共计26卷。《月报》真实记录了20世纪上半期留美学生的留学活动、与美国主流社会和民间人士的互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讨论、海外生活体验以及成长的心路历程,其中也不乏许多留美精英人士留学期间发表的各类文章。第9卷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国际学生运动》(“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vement”)的文章*Suh Hu.“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vement.”CSM,Vol.9,No.1,Nov.1913,p.37—39.这篇文章尚未被各种胡适文集收录,在各种胡适研究成果中也未见提及。需要说明的是,胡适留美期间发表的英文文章是以Suh Hu冠名,1917年回国后写的英文文章都改用Hu Shih这一英文名字。,这是胡适留学期间发表的英文文章之一*根据目前所发现的资料,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最早发表的英文文章是1912年1月刊登在The Cornell Era上的“A Republic for China”,见周质平主编:《胡适英文文存》第3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统计,至1917年留学结束,胡适在美国各类刊物发表英文文章20余篇。。1913年8月,康奈尔大学所在地绮色佳城迎来了两项重要的活动,一是“东美中国留学生会”(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Chinese Students’ Alliance)*最早的“中国留美学生会”(The Chinese Students’ Alliance of America)成立于1902年,由来自美国西海岸的23名中国留学生组成,后更名为 “太平洋沿岸中国留学生会”(The Pacific Coast Chinese Students’ Alliance);1903年,芝加哥的中国留学生成立了“西美中国留学生会”(The Chinese Students’ Alliance of the Mid-West);1904年,康奈尔大学及周边学校的中国留学生成立了“绮色佳中国留学生会”(The Ithaca Chinese Students’ Alliance),并于1906年合并成立“东美中国留学生会”(The Chinese Students’ Alliance of the Eastern States)。这些分会每年暑假召开年会。参见The Chinese Students’ Alliance Pamphlet, 1920, p.12—13.第9次年会;二是“世界学生同盟会”(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tudents)*胡适在1914年12月6日的日记中说:“去年秋,世界学生同盟会(“CordaFratres”,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tudents。此会倡于意大利,始于戊戌,其势力所及至于欧美三洲。今此邦之世界学生总会[Association of Cosmopolitan Club]乃此同盟会之一部,而各大学之世界学生会[Cosmopolitan Club]又为此总会之一部)开第八次大会于绮色佳。”参见《胡适留学日记》上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48页。第8次会议。康奈尔大学作为东道主为这两个会议做了充分的准备。时任康奈尔大学“世界学生会”主席的胡适,在1913年6月《月报》第8卷第8期上发表了《康奈尔热烈欢迎参加东美第九次年会代表》的文章*Suh Hu.“Cornell Welcomes The Delegates to The Ninth Conference of The Eastern Section”,CSM,Vol.8,No.8,June.1913,p.557—558. 此文收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胡适全集》第35卷“英文著述” ,第14页。。在这篇文章中,胡适首先介绍了绮色佳城及周边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然后介绍了由康奈尔大学世界学生会承办的世界学生同盟会第8次会议。这是美国的“世界学生总会”第一次以会员及东道国身份参会,因此意义非凡。胡适说世界学生同盟会主席已向所有参加东美中国留学生会第9次年会的代表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前来参加第8届国际大会(此会紧随东美年会)。他强调指出,参加这个大会无疑可以给中国留学生提供难得而宝贵的学习机会,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组织的代表交流,并与他们交朋友。胡适还列举了康奈尔大学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以及它的暑期班课程,诚邀留学生前来参会。
胡适1910年秋到达康奈尔大学,入农学院学习,1912年转入文理学院。“此时转系证明对胡适是非常有利的。他的专业与学习兴趣一吻合,学业立刻大
进。”*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8页。到了1913年夏天大学三年级结束时,胡适已经修满了大学毕业所需的学分,只是根据学校的规定,必须注册满8个学期才能毕业*③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上卷,第211、121页。,所以从1913年秋季起,他既是大四的学生,又是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胡适学业优异,社会活动亦丰富多彩,1912年已是康奈尔大学世界学生会一个非常活跃的会员,1913年度当选康奈尔大学世界学生会的主席③,同年和赵元任一起被选为美国“费·倍塔·卡帕荣誉学生会”(Phi Beta Kappa)的会员,获得象征该会的希腊字母ΦΒΚ的金钥匙一把。ΦΒΚ的意思是:求知欲是人生的向导*江勇振:《舍我其谁:胡适》第1部“璞玉成璧”(1891—1917),台湾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225页。。
此时的胡适只不过是一个20岁出头的留学生,但是他不仅博览群书,广交朋友,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更可贵的是他能够不断反躬自省,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为将来做“国人之导师”积累知识、经验和能力。诚如他在日记 “自课”中所言:“任重道远,不可不早为之计:第一、须有健全之身体;第二、须有不屈不挠之精神;第三、须有博大高深之学问。日月逝矣,三者一无所成,何以对日月?何以对吾身?”*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下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胡适追求博大高深之学问的方法在于“中西兼修”,而其学问的核心在于“中西文化异同的问题,特别是中国传统在面临西方近代文明的挑战时究竟应该怎样转化的问题”*余英时:《中国近代史上的胡适》,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17—18页。。因此,无论是读书、写作、生活、交友、娱乐,他总是乐于并善于将中西方进行比较。周质平教授在《胡适英文笔下的中国文化》一文中指出两个有趣的现象:一是胡适在英文著作中对中国文化少了一些批评,多了一些同情和维护,而在中文著作中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是批判多于辩护;二是胡适在英文论及中西文化的著作中,其侧重由中西文化之异,转向两者之同,而在中文著作中,往往是侧重中西文化的不同,中国人必须努力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周质平:《导读:胡适英文笔下的中国文化》,周质平编:《胡适未刊英文遗稿》,第xiii-xv页。。胡适留学期间发表的英文著述主要是关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国文化、中国时局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胡适留学期间的英文著述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讨论中国时局、进行中西比较为特点,例如:《一个中国哲学家的战争观:墨翟伦理、宗教观浅释》(“A Chinese Philosopher on War——A Popular Presentation of The Ethical and Religious Views of Mo-Ti”), CSM, April.1916.Vol.11,No.6,p.408;《中国的孔教运动——历史回顾与批判》(“The Confucianist Movement in China——An Historical Account and Criticism”), CSM, May.1914.Vol.9,No.7,p.533; 《日本和青岛》(“Japan and Kiao-Chau”), CSM,Oct.1914.Vol.10,No.1,p.27; 《什么可以替代国际关系中的武力?》(“Is There a Substitution for For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Conciliation: Special Bulletin, 1916.见周质平主编:《胡适英文文存》第3卷,第9—16页等,其发表在《月报》上的大部分文章尚未被收录。。随着胡适对美国社会的观察体验不断深入以及与世界各国人士的广泛接触,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理解和诠释,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时局以及两者的关系有了更深的领悟。他透过不同文化间的重重差异,探寻到“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参见《钱钟书集·谈艺录》,三联书店2001年版,序言,第VI页。的真谛,诚如罗志田教授所言:“胡适把中国‘道高于国’的传统观念与现代自由主义的准则结合起来而构成了他的以‘世界的国家主义’为核心的大同学说。”*罗志田:《胡适世界主义思想中的民族主义关怀》,《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216—241页。从这一角度看,《国际学生运动》以及胡适留学期间的其他英文著述就是对他“世界主义”思想形成过程的极好诠释了。
二、世界学生运动对胡适的影响
《国际学生运动》一文是胡适参加世界学生同盟会第8次会议的感言,阐释了他对于国际学生运动的理解以及这场运动对于中国留学生的意义。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还原那个时期胡适的社会工作以及思想活动*胡适在其日记的“自序”中说:“我在美国住了七年,其间大约有两年没有日记,或日记遗失了。”这其中就包括“一九一三年一月至九月,只有四月间记了一条札记,其余全失。”参见《胡适留学日记》上卷,第5页。,使我们了解这次国际大会对他的影响和启迪。
在这篇文章中,胡适首先介绍了世界学生同盟会第8届国际大会的盛况,共有来自各大洲不同国家的200名学生代表出席大会,其中包括33名中国留学生(参加东美年会的为145人*“The Ithaca Conference”, CSM,Vol.9,No.1,Nov.1913,p.59—63.)。胡适认为这一事件意义重大,因为这是历史上中国学生第一次参加国际学生运动组织的活动,这意味着东西半球在未来的领袖——各国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正在快速地走到一起。胡适还详细介绍了国际学生运动的起源和世界学生同盟会的发展历程。这个组织最早由意大利学生Dr. EfisioGiglio-Tos于1898年创立,很快在欧洲许多地区获得了大量的支持者。1903年维斯康辛大学成立了美国第一个世界学生会,1904年康奈尔大学的世界学生会成立。3年之后的1907年,散布在美国各大学的世界学生会成立了全国性的组织“世界学生总会”。1911年世界学生总会正式加入世界学生同盟会。到了1913年,这个组织已经遍布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及南、北美洲的许多国家,其成员来自世界各地,所以胡适自豪地说, “在有太阳的地方,就有这个世界组织的成员”。(The sun shines on no corner of the earth without discovering one or more members of the Federation)*②③⑤Suh Hu.“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vement”,CSM,Vol.9,No.1,Nov.1913,p.37.。
胡适说,世界学生同盟会的宗旨体现在它的箴言“人道超越国界”(Above all nations is humanity),其目标是“联合和团结世界各国的学生组织和学生运动、研究学生问题、促进国际社会更加紧密的关系、相互理解和友谊”②。他指出:“今天的学生必将是未来时代的领袖,如果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国家的独立和人类的团结,那么到了他们为国家效力之时,便可以为公正、和平以及良好愿望而努力工作。”③可以想见,胡适作为承办这次国际大会的东道主——康奈尔大学世界学生会的主席,在会议的筹办、组织过程中,能够有机会和世界各国的学生代表接触,这对于胡适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使他对于世界学生同盟会的座右铭——“情同手足”(CordaFretres-Brothers in Heart)有了切身的体会,对于国际学生运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是对他那个时期一直思考的“国家与世界”关系问题的一种回应。在1913年4月的一则札记中,胡适说:
吾今年正月曾演说吾之世界观念,以为今日之世界主义,非复如古代Cynics and Stoics哲学家所持之说,彼等不特知有世界而不知有国家,甚至深恶国家之说,其所期望在于为世界之人(a citizen of the world),而不认为某国之人。今人所持之世界主义则大异于是。今日稍有知识之人莫不知爱其国。故吾之世界观念之界说曰:“世界主义者,爱国主义而柔之以人道主义者也。”顷读邓耐生(Tennyson)诗至“Hands All Round”篇有句云:
“That man’s the best cosmopolite
Who loves his native country best”
(彼爱其祖国最挚者,乃真世界公民也。)
深喜其言与吾暗合。故识之*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上卷,第118页。。
此时,世界主义的理想已在胡适的内心滋长。到1913年8月他参加了世界学生同盟会第8次国际大会,接触到各国爱好和平的人士,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世界学生运动是一场全世界的知识青年团结起来,为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而进行的运动,它代表着理性、公正和博爱,并努力同人类的大敌——偏见和不公进行斗争”(It stands for reason, justice and love. It endeavors to combat the great foes of humanity, prejudice and injustice)⑤。可以说,参加这次国际会议对于胡适思想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14年5月,胡适卸任康奈尔大学世界学生会主席,其时,他发表了《莫忘记》(Lest We Forget)的演讲*⑦⑧⑨周质平编:《胡适未刊英文遗稿》,第3、6、7、7页。,提醒会员们莫忘两件事:一是对待和平运动的敌视态度(the antagonistic attitude of some of our members towards the peace movement);二是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the persistency of race prejudice)。关于第二个问题,胡适现身说法,指出有世界学生会成员曾反复抱怨犹太会员太多。当胡适邀请一位黑人学生参加活动时,甚至有人说这会影响该组织的社会地位。胡适尖锐地指出,作为世界学生同盟会分支的世界学生会,高举“人道超越国界”的大旗,呼喊“情同手足”的口号,却在实施种族歧视,并允许其在“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的名义下存在,这实在是一种虚伪和讽刺⑦。胡适引用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的诗歌“A Man’s A Man For A’ That”(《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尊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祈祷“智慧和品格将在全世界赢得胜利的那一天的到来”;祈祷“普天之下人人皆是兄弟的那一天的到来”⑧。胡适借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对人格的尊重(The respect for personality);二是要有独立的精神(Be independent )。对人格的尊重就是尊重人之为人的品格,而不论他拥有什么;独立的精神就是坚持世界学生会的宗旨,无畏人言。如果世界学生会因为拥有很多犹太人或黑人而受到指责,我们恰恰应该为此而骄傲,因为这是唯一的不限国籍的学生组织,唯一的不限肤色、出生、信仰或者经济地位的学生组织⑨。此时,世界学生同盟会的宗旨和座右铭已在他内心扎根,他可以跳出中国人、犹太人、黑人的种族羁绊,站在人性和人道的高度呼吁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呼吁平等和博爱。
参加世界学生同盟会大会使胡适受益匪浅,也使他“世界主义”的理想逐渐清晰起来。他在1914年12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
吾友德国墨茨博士(John Mez),为德国学生界倡大同和平主义者之巨子。去年秋,世界学生同盟会……开第八次大会于绮色佳,墨茨被举为同盟会会长。欧洲战事之起,博士在比利时,不欲牺牲其主义而从军,遂间关走荷兰,由荷至美。今自纽约来游,相见甚欢。博士乃理想家(Idealist),能执其所谓为‘是’者,不为流俗所移。今天下大患,在于理想家之寥寥,今见博士,如闻空谷之足音,喜何可言!博士之不从军,非不爱国也,其爱国之心不如其爱主义之心之切也,其爱德国也,不如其爱人道之笃也。此其所以为理想家欤?*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上卷,第448页。
与墨茨这样的理想家交流,胡适如有他乡遇知音之感,亦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慨。他留美几年苦苦思索的问题,此时似乎有了答案:爱国固然可贵,爱主义更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他认识到世界不太平,是因为人类目光短浅,无法跳出种族、国家的局限,站在世界的高度审时度势。所以,多一些爱主义的理想家,才有可能避免战争,赢得世界和平,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由此可见,参加这次国际大会使胡适的心胸更加开阔,他跳出了单纯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逐步转变成一位具有爱国情结的“世界主义者”。
三、胡适爱国的世界主义思想
参加世界学生运动,与各国爱好和平的人士交流,使得胡适能够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能够以世界眼光看中国、比中国、论中国,这种爱国情结在他的英文著述中也是处处体现。在《国际学生运动》一文中,胡适在探讨其宗旨和意义之后,紧接着提出了两个现实问题:第一,这场国际学生运动对中国留学生的意义是什么?第二,作为青年学生该如何以实际行动支持这场运动?
胡适回答说:“这场运动为世界各国学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教育机会。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他们面临双重使命:学和教,换句话说,理解和被理解。中国学生旅居美国,这是理解美国人民和他们的社会、政治体制的极好机会;同时,中国学生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让美国人民理解中国人民和我们的文明。”*③Suh Hu.“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vement”,CSM,Vol.9,No.1,Nov.1913,p.38.但是,胡适认为这还不够,“中国学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和美国的联系,而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广泛接触世界各国学生。既然国际学生组织把拥有相同目标和抱负的学生聚集到一起,中国学生就有责任了解他们以及他们的理想,倾听他们的问题。同样,我们也有责任向他们介绍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文化以及中华文明。这样,通过各国学生可以让他们的人民了解中国,改变他们对中国的偏见和错误观念。所以,这是一次极好的教育机会,可以开阔留学生的视野,增进理解,建立各国学生之间的友谊。”③
关于这一点,胡适是身体力行并颇有感触的。1915年秋,当他从康奈尔大学转学去哥伦比亚大学时,在日记中写道:“吾尝谓绮色佳为‘第二故乡’,今当离别,乃知绮之于我,且第一故乡又何以过之?”“其尤可念者,则绮之人士初不以外人待余”*⑦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下卷,第218、174—183页。。胡适视绮色佳为故乡,不仅因为那里的山水、学校,更有人情温暖。他积极融入美国主流文化,学习探索美国的社会政治;同时,他也以自己的聪慧、善思、儒雅,更重要的是对祖国的热爱赢得美国人民的喜爱,践行了自己“学”与“教”的双重使命,真正起到了文化使者和桥梁的作用。
与此同时,胡适以“执笔报国”的方式在其英文著述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表现出他拳拳爱国之心。例如1912年前后围绕中国走共和还是帝制道路的问题,胡适立场鲜明,属于少数从一开始就反对袁世凯当权的人。在1912年2月号的《月报》上,康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分会的23名成员联名背书*⑥CSM,Vol.VII,No.4,Feb.,1912,p.344—348;p.344.,批评《月报》在1月号的社论所言,即“大多数人都认为袁能够主持一个平稳的政府”,“我们可以信任他的具有建设性的工作”*⑥CSM,Vol.VII,No.4,Feb.,1912,p.344—348;p.344.,这其中就有胡适、赵元任等人。文章直指袁世凯是“叛徒”,批评《月报》将这样一个阻止中国进步和救赎的人与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领导人物加富尔相提并论,认为这样会严重误导对中国历史缺乏了解的美国民众;同时,《月报》作为中国留美学生唯一的官方媒体,应该真正代表大多数留学生的意愿。1915年8月,当袁世凯即将称帝的消息传到美国,纽约《外观报》联系胡适了解他对此事件的看法时,胡适写了《中国与民主》一文⑦,指出当少年中国正在为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而努力奋斗之时,中国现行的宪法只能强化袁世凯的独裁统治,而中国政府制宪顾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古德诺教授却赞成袁世凯复帝制,真是悲哉,呜呼!同年11月号《月报》上刊登了胡适的文章《中国反动势力的哲学家》*⑨Shu Hu.“A Philosopher of Chinese Reactionism”,CSM, Vol. XI, No.1 ,Nov., 1915, p.16—19;p.18.,矛头直指古德诺。他言辞犀利地批评古德诺俨然成为中国反动势力的代言人,是因为以他为代表的一些权威人士为中国反动势力提供了政治哲学;是因为他助推了中华民国第一部宪法流产,并将他个人的诸多观点加入新宪法,导致目前中国政府的乱局;是因为他建议中国政府重组时要“强调权利而非自由,强调服从而非民权,强调效率而非民意”*⑨Shu Hu.“A Philosopher of Chinese Reactionism”,CSM, Vol. XI, No.1 ,Nov., 1915, p.16—19;p.18.。同时,胡适指出古德诺由于对中国问题缺乏具体深入的了解,其观点反映出个人的偏见,而由于这些偏见源于他这样的著名学者,其对中国的民主进程危害更大,更需加以澄清。他逐条驳斥古德诺的偏见以及一些自称“中国朋友”的人在美国媒体上发表的观点,指出谬误的根源在于他们忽视了中国知识阶层的智慧和抱负,强调说对于中国而言最好的政府是“允许它开明的阶层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才能去教育和教化那些无知和麻木的人”*Shu Hu.“A Philosopher of Chinese Reactionism”,CSM,Vol.XI,No.1,Nov.1915,p.19.。由此可以看出,在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是非问题上,胡适持有坚定的爱国主义立场。他的英文文章对于美国公众了解中国、澄清事实、排除误解,无疑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胡适说:“这场世界范围的学生运动也是符合未来中国利益的,因为它卓有成效地宣传了和平,将友谊和相互理解的种子播撒在最肥沃、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并且会在不久的将来收获世界公正和美好愿望的果实。他说:“中国动荡的现状令人担忧,但是我们应该坚守公正和人道主义的东方传统,我们应该全力支持一切可以改善和提高国际关系的运动,而良好的国际关系反过来会促进中国的发展。因此中国留学生有责任参加世界学生运动,与全世界青年一起抗击狭隘的民族主义、种族歧视、贪婪、不公以及侵略,这些都是人类之大敌。”*Suh Hu.“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vement”,CSM,Vol.9,No.1,Nov.1913,p.37.
其时,胡适身在美国,但对国内动荡的局势忧心忡忡。他意识到中国需要和平,而中国的和平必须建立在世界和平的基础之上。在《莫忘记》一文中,胡适指出美国的大学生对棒球的兴趣远远超过对公共事务、国家大事以及国际问题的关心。他批评世界学生会成员不关心政治,对于和平运动持敌视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和平”是个政治问题,而政治问题与学生无关。胡适说:“这是美国大学生活中最为薄弱的一个方面。……作为大学生,难道我们不应该花一些时间去思考那些关乎世界各国命运、影响人类福祉的问题吗?”*周质平编:《胡适未刊英文遗稿》,第3—5页。胡适呼吁大学生要睁大眼睛关注人类更为重大的问题,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并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和平即是人类理想之一。他认为大学生在学校应该努力锻炼自己,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具备独立的思想,引领大众观点,打破各种歧视,实现国际间的理解和良好意愿,为人类幸福做出贡献。胡适在这篇文章中对于和平问题的阐释也是对《国际学生运动》一文的呼应,他对于“理想”、“和平”、“公正”、“博爱”的渴望,对于“歧视”、“不公”、“贪婪”、“侵略”的鄙视,足以反映出他爱国情结的世界主义理想。
四、结语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1913年胡适参加世界学生同盟会第8次代表大会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对国际学生运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不仅是学生运动,还关乎良好的国际关系和世界和平。唯有这样的世界环境,中国才有可能和平健康的发展。他对于国家与世界的关系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借用罗志田教授对于胡适的“世界主义”立场的精辟评价:“胡适在留学期间形成的有系统有特色的思想,不能不首推他的世界大同主义。这一思想,仍是要在理论上论证中国应有与欧美国家平等的地位。贯穿在胡适志业和思想里面的,就是对祖国深挚的爱,是一种典型的民族主义的关怀。”*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第85页。胡适的国际视野和世界主义思想也帮助他更加明确了作为未来国家建设栋梁之才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他曾在《非留学篇》中说:“留学生不独有求学之责,亦有观风问政之责。”*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9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65页。7年的留学生涯是胡适一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发韧期,他逐渐形成了超越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国际政治思想和中西比较的学术视野,同时,他的英文著述也处处记录了其爱国主义的情怀。如果以当下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风尚反观100多年前胡适留学期间的所作所为,我们不得不赞叹他超前的意识、敏锐的观察、立异求同的精神、中西结合的学术成就以及具有爱国情怀的世界主义,那么胡适留学期间的英文著述可以为此提供不可多得的、明确的印证。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时期留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11&ZD101)以及中国侨联课题“20世纪上半期中国留美学生与中美文化的互动研究”(15BZQK223)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汪谦干
On the Formation of Suh Hu’s Cosmopolitanism Based on His English Writings during His Studies Abroad
LINXiao-we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In November 1913, Suh Hu had his article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vement” published inTheChineseStudents’Monthly, in which he recorded his attendance of the Eighth Biennial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tudents. Suh Hu concentrated on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vement and the relation of the Chinese students with it. This article together with his other English writings during his studies abroad provide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our knowledge of his changes from nationalism to cosmopolitanism.It also reveals one of Suh Hu’s important social activities absent from record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of 1913 due to the loss of his diary. These English writings will bethe new contents for the further collection of Suh Hu’s works.
Suh Hu;studies abroad;English writings;cosmopolitanism;patriotism
K825.1
A
1005-605X(2016)05-0143-06
林晓雯(1962-),女,山东烟台人,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