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运行机制初探
2016-02-02焦成水
焦成水
[摘 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其运行机制,则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机制。总体上说,需要理顺党派关系的党际协商民主机制,探究凝聚自身力量的党内协商民主机制,协商党群关系的党群协商民主机制,以及平衡社会利益的群际协商民主机制。
[关键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机制
[中图分类号]D0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038 — 0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总结其运行机制,则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机制。总体上说,需要理顺党派关系的党际协商民主机制,探究凝聚自身力量的党内协商民主机制,协商党群关系的党群协商民主机制,以及平衡社会利益的群际协商民主机制。
一、理顺党派关系的党际协商民主机制
中国党际协商民主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之一,”〔1〕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形式,与欧美党际协商民主是有区别的,“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首先强调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必须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协助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以主人翁的责任为国家献计献策,加快构建和谐政党。
欧美国家实行两党或者多党制,是属于竞争型或轮流型执政,对政局的控制和社会的稳定不能够保障,也就意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而中国共产党恰恰能够做到,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优势。推进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以及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我们应该从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发展、促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通过协商,中国共产党和各党派就重大问题和事务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各党派提出的建议。“协商所诉诸的不是政治权威,而是平等的参与以及对于公共利益的共同关注,通过协商来达成共识,形成决策的过程不是强制而是理性说服。”〔3〕因此,我们在协商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优良作风,增进交流、促进合作。
党际协商民主要落到实处,不是走形式、走过场,而要敢执行、真执行,并进行到底。党际协商民主,一方面体现在次序上,协商在前,决策在后,而不是决策在前,协商在后,才能得民心,顺民意,出成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各民主党派的矛盾、怨言和摩擦,使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维护各民主党派的团结,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另一方面体现在各司其职上,各民主党派要时刻清楚自己的职责,尽量不要越位,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和该完成的任务,以减少党派分歧和党派之间的摩擦,来增强凝聚力。
二、凝聚自身力量的党内协商民主机制
“中国共产党承担着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的历史重任。”〔4〕责任重大,中共党内协商民主的产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长期对党内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科学分析和探究过程中运用而生,所以党内协商民主理论有其合理来源和可行性操作价值。中共党内协商民主是指中国共产党内部,在政治方面,党内各成员不论地位高低,平等对待,通过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方式,共同商议涉及到国家方针政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国共产党为了能够永葆党的青春、活力与不朽,运用协商民主理论,提出了党内协商民主理论,这是一个进步,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努力探索的结果,是一个负责的党派所体现出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充分运用党内协商民主理论,在践行过程中,充分利用党内协商民主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共党内协商民主的运行,使决策变得更加科学和明确化,而不是只凭经验、不计成本、不约束和盲目的实践,来实现为国家降低损耗、节约成本,获得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真理之路。我们党要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形成凝聚自身力量的党内协商民主机制,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的党内协商民主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说到做到,努力践行,通到党内协商民主,可以提高党内人员参政信心。
党内协商民主是推进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党内民主实行的好坏,将会影响到人民民主的运行。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扩大党内民主,是给党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活力,提供了创造空间及其发展空间,对巩固党的领导地位与加强党内成员团结具有重要的保障。我们要把协商民主理论理解清楚,应用好,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作为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学术立场,明确党内协商民主的根本功能是既要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能使中国的民主政治顺应时代潮流。”〔5〕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其利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避其短,扬其优。
三、协商党群关系的党群协商民主机制
“从宏观上而言,党群关系是指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从微观上而言,党群关系是指政党与公民及其社团的关系。”〔6〕党群协商民主是指党与群众通过直接或间接交流、商议和讨论的方式对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党群协商的价值内核意义在于,通过执政党与群众的直接协商,将参与协商的主体从社会经济精英扩大为普通民众。”〔7〕党群之间通过协商民主这个桥梁进行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和共同进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不断的努力奋斗为人民群众争取更多得权利保障。
我们党要加强党员干部管理,健全党员和党员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对党员和党员干部的监督,保证党员干部的作风正派,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能够非常热心、公平公正地解决。大多数人民群众了解共产党不是整天研究党的方针政策,而是看我们党员干部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如何,不关注过程和产生结果的原因,而是只关注取得的结果好坏。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更应该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大公无私、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这样人民群众才会满意,人民群众才会接纳我们党,人民群众才会跟我们党走,人民群众才会支持我们党做出的决策方针和未来的发展战略部署。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不断发展、进步的根基,是永不变地事实,也是我们党的理论来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动摇,努力践行党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一切行动应该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不能更改也不能动摇,必须坚决执行,这是与人民群众长期联系和坚持合作的前提。
基层党群关系是党群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高度重视。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中国“执政党与群众彼此平等,围绕公共事务进行自由平等的对话和讨论,通过话语论证来达成共识。”〔8〕这样有利于建设和谐基层党群关系。在党的领导下,群众根据有关政策、规章制度的要求,有序的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出自己满意、信得过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选举出来的代表,要对人民群众负责,通过民主协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来管理、组织、指导和处理基层事务,这样便于保障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权益实现,党在人民群众中也获得了威望,巩固了执政地位。
在基层实行民主选举,鼓励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参与,使人民群众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加强制度监督和体制维护,使其基层民主选举在法律制度的规定下,依照法律,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使得人民群众中有党的声音,党的方针政策和执行上也有人民群众的影子,使党群关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共同满意。
党群协商民主机制的建立,对于协调党群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党要把握住和平发展之际,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多探索、多调查、多创新处理党群关系,党群协商民主机制就是一例。理论源泉是党实践的结果,实践的好坏影响着理论地发展和完善,反过来,理论又影响着实践。因此,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要同步进行,两手都要抓,都要硬,理论与实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健康发展,才是上上之策。这样党群关系才能处理好,协调好,减少摩擦和矛盾,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非常有效,能够达到成本低、见效快又能够持续进行。
四、平衡社会利益的群际协商民主机制
“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理想,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9〕因此,处理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群际之间的关系问题非常重要。“群体关系理论所界定的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成员以上行为相互作用、心理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人的集合体。”〔9〕群际关系就是群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内部成员都会对自己所处的群体有一种认同感、亲切感,乐意与他们在一起学习、工作和生活。每个人对自己刚融入进去的群体有一定的距离感,时常会感到孤独和无助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会渐渐地消失,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对这个群体产生一种认同感。人具有群居的特点,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群体内部成员之间遇到难题和困难,往往会寻求他人帮助,直到把问题解决为止。每个人都离不开与亲人一起生活的经历,与朋友一起聊天、娱乐,与同事一起工作等等,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打交道。群体内部的和谐稳定对群体内部成员影响非常大,往往起着加速、延缓或制约的影响。一个群体的强盛与群体内部成员有着直接的关系,群体内部成员能够组建群体,也能够解构群体,还能导致群体的动荡与不稳定,
要想处理好群际关系。首先,要处理好群体内部关系,当一个群体不稳定,内部就会经常发生冲突,矛盾重重,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着人的生命受到威胁、财产受到损失、资源受到浪费和破坏,生活没有了保障,这样的群体要与其他群体建立良好的关系非常困难,所以处理群体内部关系非常关键。我们党要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管理组织,这个组织成员在群体中要有威望,能挑重担,勇于担当,对群体成员负责,表现行为是群体成员认可和满意的,服从中共中央的领导,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纲领和章程,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内容,以身作则,对群体成员宣传、教育和引导。
其次,接着要处理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好坏,对国家、社会稳定有很大的影响。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融洽,可以促进群体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加快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群体有小群体和大群体之分,大群体是由许多小群体组成,小群体处在和谐的大环境下,群体与群体之间和谐相处比较容易。经济条件也制约着群体间的关系,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交流工具就越先进,交流起来就越方便,遇到问题、摩擦、冲突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减少损失,降低矛盾程度。经济越发达,资金越雄厚,投入教育、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就越大,群体成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地速度就越快。
最后,就是本群体成员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当本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之后,本群体成员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就形成一个好的大环境,交流方便。“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民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10〕群际协商民主机制是可以平衡社会利益的,是一种改善群际关系的理论。通过群际协商民主机制的有效运行,这样的理想愿望是可以实现的。通过群际协商,以非暴力的方式对群体冲突进行化解,使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失降到最小化,维护了社会的稳定;通过群际协商,建立和谐的群际关系,以实现群际关系长期稳定。
〔参 考 文 献〕
〔1〕 〔2〕 〔3〕 〔10〕龚群.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本质区别〔J〕.红旗文稿,2011,(08).
〔4〕 〔5〕朱兆华.党内协商民主的内涵及功能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1,(02).
〔6〕高奇琦.协商民主的兴起与党群治理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9,(03).
〔7〕 〔8〕高奇琦.中国协商民主的内核:在党际协商与党群协商之间〔J〕.探索,2009,(02).
〔9〕龚维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之路〔N〕.光明日报,2015-03-10.
〔责任编辑:张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