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太秧歌在地方高校传承的初步探索
——以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为例
2016-02-02王玲
王 玲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晋中 030600)
祁太秧歌在地方高校传承的初步探索
——以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为例
王 玲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晋中 030600)
祁太秧歌是产生于我省祁县、太谷的优秀地方小戏,在面对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冲击下,传承发展陷入困境。本文以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为例,介绍出学校秉承传承地方优秀文化的办学理念,实施课程建设与传承并举,传承与艺术实践并举的探索实践,并指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祁太秧歌;地方高校;传承
祁太秧歌曲调亲和委婉,内容贴近民众,具有极高艺术价值,是我省为数不多的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戏剧形式。但是,令人痛心的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这项传统的艺术形式正渐渐的失去往日的光彩。随着工业化对村落生活的影响,农业社会基础上形成的民俗活动也随之断裂;多元化、多样化的娱乐方式冲击着秧歌市场;传统的家族、自乐班、秧歌窝的传承方式渐渐失落;年青一代对秧歌缺乏热情,参与度不高,这些外在与内在因素的改变促使祁太秧歌已不再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日常。但是,秧歌承载着数辈人的集体智慧和记忆,是晋中文化的典型代表,当代人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中将其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
近年来,传统音乐在地方高校的传承问题成为学界热烈探讨的重要领域。地方性的高等教学单位,除了按要求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外,还必须承担着传授和传承地方优秀文化的重任。对此,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文章中简称“晋师”。
一、秉承传承地方文化的办学理念
晋师是山西省晋中市的一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由太谷师范学校和太行师范学校合并而成。太谷师范学校旧址就坐落在祁太秧歌发源地——太谷县,新校址位于榆次大学城,这两个地方均是滋润祁太秧歌茁壮成长的沃土。学校与祁太秧歌同根同祖生活在同一人文环境中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对于祁太秧歌的传承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近十年的学生生源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生源均来自于晋中地区、太原、吕梁地区,这些县市也正是祁太秧歌的流传区域。这部分生源,在面对祁太秧歌时会具有天生的理解能力,不仅不会有陌生感,反而更有助于培养其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人文资源,积极秉承教育教学和传承齐头并进的办学理念,以培养既能满足地方性的小学教师岗位需求的教育工作者,又是地方性音乐文化的传播者为宗旨。在教育教学中,将有关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作为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来提升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了教学与科研、教育与传承相辅相成的动态化教育模式。
二、传承与课程建设并举
祁太秧歌传统的家族式、自乐班式、秧歌窝式的传承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而学校教育系统化、持续性的优越性恰恰可以弥补古老传承方式的缺位。
由于课程设置的局限性,我系并没有在必修课中专门设置有关祁太秧歌内容的课程,只是将现有课程建设与祁太秧歌融合在一起。以课程建设为契机,将祁太秧歌的知识传授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去;通过祁太秧歌教学内容的补充又极大的丰富了课程内涵,形成了课程的地方特色。《中外音乐简史与名作赏析》是目前重点在建的课程之一。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将祁太秧歌作为优秀资源融入到教学体系中来。通过课题研究、培养计划、教材开发以及课件制作等直观的方式对祁太秧歌进行系统全面的传授。实际探索中,尤其注重将祁太秧歌音乐的本体起源、演进流变、服装道具、唱腔音乐、剧目文本、舞台布置、角色扮演等通过赏析经典剧目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例如:《中外》课程的名作赏析部分增加了祁太秧歌的经典剧目。《偷南瓜》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偷南瓜》是由清末民初祁县秀才贾二柱编创,后经过榆次秧歌剧团改编创新的传统剧目。剧目描述了种南瓜王老头在自家的南瓜地里发现了偷南瓜吃的妇女,气急败坏将其抓获。后因妇女诚恳诉说怀孕想吃南瓜的后,王老头不仅不追究,反而白送妇女南瓜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属于二小戏,有男女主人公两个角色。在历代艺人的精彩演绎下,一直是秧歌表演中颇受欢迎的剧目。自上世纪50年代邱金兰为代表的秧歌艺术家就先后在文艺汇演中演出该作品并屡屡获奖,如今依然是董艳艳秧歌剧团、杨健桃秧歌剧团在地方红白喜事和乡村集会必演的保留剧目。在课程建设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融入名作欣赏教学内容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适时的将秧歌的音乐伴奏、唱腔特点以及演员对虚词的发挥等内容详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获得丰富的视觉体验后又形成理论认知。此外《卖高低》、《送樱桃》、《卷席洞》等优秀传统剧目被纳入欣赏剧目中。
祁太秧歌10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对秧歌的认知上升到理性欣赏的认知高度,并能准确辨别祁太秧歌角色装扮、音乐与伴奏特征、唱腔特点、剧目体裁等等。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外音乐的发展和经典之作,更熟悉了祁太秧歌的来龙去脉和唱腔剧目;不仅能理解静态的音乐历史,更能真正感受到活态文化的艺术魅力;不仅能将中西音乐文化与晋中的文化生活融会贯通,也能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与培养中小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结合起来。这样从单一的文本化、固化封闭形式,走向多元化、活态化的开放形式的传承,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和秧歌可持续发展,达到课程建设与秧歌传承的双赢。笔者在论文写作时,找到了几位上过这门课的学生,就该门课程的有关问题做了简单的调查交流。同学们对改革后的新课程表现出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们说:“上这门课之前,我对祁太秧歌只是耳闻,但是当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了《送樱桃》、《偷南瓜》等作品后,便被家乡优秀的地方文化吸引和震惊,感受到了地方音乐诙谐幽默、贴近生活的艺术美”。
三、传承与艺术实践并举
在教育实践中,除了对祁太秧歌拥有充分认识,还应在艺术实践中积极传承。结合我系声乐专业学生较多并拥有作曲师资的实际情况,摸索出将祁太秧歌作为资源转化对象的新路径。我系组织教师多次赴祁县、太谷、平遥、文水等地进行采风,精选出《看秧歌》、《绣花灯》、《拾麦穗》、《割莜麦》、《上包头》等曲目,将秧歌的调式运用和合唱手法有机结合改编为男女混声无伴奏合唱。经改编后祁太秧歌合唱在保留秧歌本体风格的基础上,又汲取西方音乐创作手法和元素,获得了地方艺人和音乐工作者的好评。多年致力于秧歌传承工作的太谷县文化馆馆长冀聪昇馆长,在听过我系改编的《看秧歌》合唱后称赞说:“传统的秧歌曲调在经过适度的艺术加工后,呈现出新的艺术魅力,是传承发展的好路子。”2011年我系排演的《看秧歌》无伴奏合唱,参加香港国际合唱节并获得金奖,2012年、2013、2014年又相继年参加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均受到业界的好评。目前依然在保留秧歌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推进秧歌合唱的编排工作。
在对秧歌艺术实践的摸索过程中,我系还成立了“祁太秧歌协会”,由对祁太秧歌有深入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教师带领爱好祁太秧歌的学生构成。该协会以“传承和发扬祁太秧歌音乐文化”为宗旨,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协会的章程和学习实践计划。协会成员先后于2015年3月、6月、11月赴太谷贾堡村、祁县谷恋村、太原市清徐县等秧歌圣地采风采访,实际观摩民间艺人演出。目前协会学习氛围良好,人员和组织力量不断壮大,有效的促进了祁太秧歌在学生中间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我系对在办学理念、课程建设以及艺术实践中对秧歌传承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但是也面临着传统音乐离开其自然生长环境深入到校园中存在的水土不服等问题。比如语言上的障碍致使学生在学习上难免会感到吃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能讲还必须会唱,而且要唱的生动,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入学习祁太秧歌的唱腔特点,提高师资培训力度;理论教学中,传统音乐的手法和西方音乐理论的矛盾等等,这些都是在学校传承中无法回避的实际困难。因此,建立健全祁太秧歌在学校传承的有效机制和保障制度,还需要继续进行深入探讨与实践。
[1]陈家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高师地方民间音乐特色课程探索[J].大舞台,2010,(8).
[2]王玲.祁太秧歌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太谷县建桃秧歌剧团为个案》[J].黄河之声,2015,(24).
[3]杜艳云.关于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传承方法的研究[J].文教资料,2011,(5).
[4]李凌燕.论本土传统音乐资源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有机整合——以江苏常州为例[J].音乐创作,2012,(5).
[5]张娜.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J].硕士论文,赣南师范学院,2012.
[6]韩再红.合唱课中的地域民歌传承——以山西师大音乐学院山西民歌合唱教学为例[J].中国音乐,2010,(1).
王玲 (1982—),讲师,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