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音高发展的实践意义
2016-02-02王研
王 研
(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先秦时期音高发展的实践意义
王 研
(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先秦时期形成了最初的音高标准,并逐渐由无序形态发展为有序形态。音高的发展为乐律学奠定了基础,并实践于乐器制作工艺当中,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人文意义。文章参考了古文献与考古乐器的相关资料,将先秦时期音高的发展与古代律制、乐器制作、人文意义相结合,旨在分析先秦时期音高发展的实践意义。
先秦时期;音高;律制
先秦时期音高的产生和发展代表着音乐逐步由无序形态发展为有序形态,音高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范围。在音高发展的同时还涉及到音阶、律制等一系列的乐律学问题,同时也应用于乐器制作工艺之中,并且各区域的地理、文化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音高的标准。在下文中将从律制、乐器制作以及人文意义等三方面对先秦时期音高发展的实践意义做以综述。
一、先秦时期的音高发展与古代律制
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律制——三分损益律,而三分损益律的定律方法正是将琴弦的长短与音的高低相结合。在定律的过程中,这种发出固定音高的方法正是在先秦音高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以弦定音”。汉代的京房也采用了这种弦长与音高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了六十律,南朝的音乐家何承天发明的新律已经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使用的同样是“以弦定音”。先秦音高发展中的另一种方法“以管定音”则体现在笛律中,西晋的荀勖利用不同长短的笛子所吹奏出不同的音高而定律,正是使用了先秦音高发展过程中的“以管定音”。先秦音高的发展与古代律制的进步为十二平均律的出现奠定基础,十二平均律也成为了我国古代律制的里程碑式的成果。
中国古代常常将音高、律制与度量衡相结合,在古籍中记载了一些相关的传说,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已经出现了度量衡的概念,《大戴礼记》中记载的词汇“五量”,指的是度、量、衡、亩、数等五量。而《尚书·舜典》用情节性的描述说明了音高与度量衡之间的联系,舜帝在治国期间,巡访自己的国土,后将历法、音高、度量衡进行统一。此外,在《史记·夏本纪》也讲到了二者之间的统一关系。可见,远在先秦的早期就很可能出现了将音高、律与度量衡相结合的计算体系,又称为“同律度量衡”。黄钟律管正是“同律度量衡中”的“律”,此物也是确定音高的乐器之一在音高发展的过程中,黄钟律管的作用很重要,同时在同律度量衡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周礼·冬官·考工记》中出现了一件实物“周嘉量”,将律、度、量、权、衡进行统一,文中记载“其声中黄钟之宫”,进一步证明了音高与度量衡之间的联系。先秦时期最早出现的固定音高标准“黄钟”,也成为了同律度量衡的参考标准,而产生于先秦时期的音高标准器——黄钟律管,也是广泛应用于古代的计量标准之中。
二、先秦时期的音高发展与古代的乐器制作
先秦时期音高概念的出现和后期音组有序的发展,直接的应用于乐器的演奏,先秦时期乐器的音高逐渐标准和统一,有了旋律性的需要,乐器学的进步与先秦时期音高的发展紧密相连。音高在乐器制作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实践,也促使了乐器制作工艺的发展。古代的乐工用精湛的制作技艺将固定的音高赋予乐器中,在乐器的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很多技术性的方法,所以一件成品的乐器离不开标准的音高和精湛的乐器制作工艺,二者共同促进了古代乐器制作行业的发展。据考古资料的考证,先秦时期乐器笛、磬、钟等均有了相对稳定的音高。
笛类乐器出现的较早,例如距今有八千年历史的贾湖骨笛,经过复原已经可以吹奏出完整的音阶。作为一种吹管乐器,在制作的过程中使用的定音方法正是上文提到的“以管定音”,依据材质的长短、粗细来确定音高。但是笛类乐器的音高标准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原因在于两点:第一,材质的区分,早期的笛类乐器有骨制、木制、竹制,同样粗细长短的笛类乐器材质不相同,音高自然也不同。第二,笛类乐器在吹奏过程中产生了气柱,影响到了音高的标准。上文提到音乐家荀勖结合计算,将气柱所产生的误差用数算的方式计算,并应用到乐器制作当中。所以,音高的标准性促进了笛类乐器的制作工艺的发展。
磬作为金石乐器,在古代乐器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先秦时期的出土的磬有好几种材质,其音高标准和制作工艺也有很大的区分。早期的磬材质为粗糙的石头,依靠打磨而成为有单音音高的乐器。后来材质进化发展,玉石成为了磬的主材料,磨制的技术也随之精艺,音高也逐渐的固定下来。商代出现了成组的编磬,材质为铜,有了固定的旋律,可以满足演奏的需要。在制作工艺过程中,早期的乐工又是如何将音高应用于磬的制作:首先在选材时材料的外形要基本符合乐器的要求;其次经过打磨对音高进行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运用的正是物理学振动发音的原理,磬体的薄厚程度影响到了振动的振幅和振频,也决定了音的高低。为了使磬的音高标准化,乐器材质的选择和手工制作等多方面均需要妥善的结合。
青铜时代的钟类乐器无疑是当时乐器制造业的杰出之作,特别是曾侯乙编钟,大小不一的钟体、完整的音律体系,每个钟可发出的大小三度的两音都标志着古代音高体系发展至成熟阶段。编钟的材质为青铜,材质含量的比例也会影响到音高和音色,所以在制作编钟乐器的过程中,材质的加工合成是首先必备的条件。后期经过铸造、打磨、锉研,使钟体的长短、薄厚程度达到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正是要符合其所需要的音高。曾侯乙编钟的一钟两音更是制作技术精艺的表现,乐工通过研磨使得钟体的薄厚不一,分别发出双音。钟类乐器的制作过程对于材质铸造和手工技艺均有很高的要求,目的就是为了音高标准化,钟类乐器的发展促进了音高的旋律化和制作技术的进步。
除了上文中所提及的三种乐器,“八音”中的任何一类乐器都有其特殊的制作工艺和方法,均是音高在乐器学中的应用。
三、先秦时期音高发展的人文意义
在研究先秦时期音高发展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域,黄钟音高存在着差异,各区域的地理、文化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音高的标准。在曾侯乙编钟的铭文中,记载了当时各国的乐律铭文,包括了曾、楚、齐、晋、周、申等国,记载着各国的音名、律制以及音阶的名称均有不同之处。考古学家们对于铭文进行了研究和校对,发现了音高存在着地域的差异,例如标准音“黄钟”,“浊新钟”有可能为齐国的黄钟F,而中声区的“兽钟”律,很可能是曾国的黄钟降A。作为音高标准的黄钟不同,其余的各音高自然也不相同。为什么各个地域的音高不相同呢?此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
中国的历史曾经记载,在遥远的原始社会已经存在许多的奴隶制国家,每个区域的文化理念各不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域之间合并、融合,逐渐衍化成为大区域,每个区域的统治者同样用自己的政治观念影响着整体的区域文化,文化理念也随之产生变化,同时也影响着音高标准的制定。在文章的第一部分论述了黄钟律管与度量衡之间的联系,度量衡是统治阶级重要的权利工具,所以确定黄钟音高的标准也是区域政治的需要,与区域统治者的政治意识和思想观念相统一。如西周时期的音律中缺少“商”这个音高,原因是因为政治和人文的因素,统治者对于商王朝存在的敌视态度。
每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不同,也会使得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比如青铜文化发展较快的地域分布在长江上游,随之冶金冶铁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了乐器的制作行业,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青铜文化相对就发展较慢了。乐器制造工艺的逐渐成熟直接影响到音高的应用、旋律的进步,所以早期音高标准出现的原因也是多元化的,与地域性、统治阶级、文化底蕴都是相关的。每个时期、各个区域的音高标准不完全相同,都体现除了不同的人文意义。
综上,先秦时期出现了最初的音高标准,并经历了逐渐规范标准的发展阶段。音高的标准化、确定音高的方法,均为后期各种音乐形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音高的发展过程与古代各种律制的定律方法相结合,同时也作为了同律度量衡的参考物。其次,音高应用于乐器制作工艺的发展过程,影响着古代乐器学的进步,同时乐器制作工艺也促进了音高的衍化发展。最后,音高还具有人文的意义,与地域、意识和文化相联系。总之,先秦时期的音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1]唐继凯.简论“同律度量衡”[J].交响,2001,(9).
[2]华觉明,贾云福.先秦编钟设计制作的探讨[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1).
[3]杨荫浏.溯流探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4]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王研(1983—),女,山西运城人,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文学硕士,太原学院音乐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