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质低效林优化改造途径分析

2016-02-02周逸芳

中国林业经济 2016年1期

周逸芳

(赣县林业局,江西赣州,341100)



低质低效林优化改造途径分析

周逸芳

(赣县林业局,江西赣州,341100)

摘要:在具体分析探究的过程中,对林区低质低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改善林业生态建设更好的发展环境,不断的提高该领域的生产力。

关键词:低质低效林;优化改造;改造途径

1 低质低效林现状分析

1.1自然灾害型低质低效林

自然灾害型的低质低效林分主要是由于火灾、雪灾、虫鼠等外界自然因素影响所造成的低产劣质性林分[1]。本文在对低质低效领优化改造途径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以绥阳区为例,这种类型的林分在绥阳区大约占据的面积为1 263 hm2,蓄积面积大约为41 310 hm2,且此类型的林区占全部低质低效林面积的2.9%。

1.2疏林型低质低效林

疏林型的低质低效林分主要是由于过分的采伐、反复多次的破坏所造成的森林林木稀疏,此种类型的林区郁闭度小于0.2,林木分布十分不均是此类型林区的主要特征,且疏林型林分的天然更新未能够有效的达到专业性指标要求。这种类型的林分在绥阳区大约占据的面积为3 432 hm2,蓄积面积大约为137 184 m3,且此类型的林区占全部低质低效林面积的8.0%。

1.3老龄过熟型低质低效林

老龄过熟型的低脂低效林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滥砍伐等因素直接造成的,使原始针阔混交林在自然环境下遭遇严重性的破坏[1]。此种类型的低质低效林的基本特征是,林相分层十分的明显,且几乎都是老龄林,多为近成过熟林,老龄过熟型的低质低效林的林木主干不是特比的明显,其树干大部分都是弯曲,树冠较大。这种类型的林分在绥阳区大约占据的面积为2 292 hm2,蓄积面积大约为215 955 m3,且此类型的林区占全部低质低效林面积的5.3%。

此种类型的林分在该区面积2 292 hm2,蓄积215 955 m3,占低质低效林面积的5.3%。

1.4林相残破型低质低效林

遭受采伐后已失去任何的经济价值,是林相残破型低质低效林的主要特征,此类型的林区其中的柞树较多。林相残破型低质低效林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遭受过程的采伐所导致的,此类型林区的形成通常与该地区的经济形势具有直接的关系[2]。林相残破型低质低效林的使用价值较低,且在绥阳区十分常见,但此种林分具有较高的经营改造价值。这种类型的林分在绥阳区大约占据的面积为17 169 hm2,蓄积面积大约为628 049 m3,且此类型的林区占全部低质低效林面积的40.0%。

基于上述综合性的分析探究可知,由于过去受到采伐限额、森林资源质量下降以及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采好留次,过度采伐,人为因素形成的低郁闭度林相残破型的低质低效林较多,在本区比较典型。又由于这部分林分多在较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营造林成本高,经营采伐林木占采伐限额,上层林冠郁闭度小,冠下藤条灌木植被密集,天然更新不良,营造林的整地、抚育、交通运输等成本都较高。受以上因素的影响,该区近期没有进行低质低效林的经营工作,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主要以病腐、老龄过熟、树干弯曲、经济价值低等林木为主的低郁闭度林相残破型的低质低效林,以及与之形成类似的疏林型的低质低效林。

2 低效林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国专业领域对林业生态建设在近几年给予高度的关注,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对低质低效林进行科学经管,进一步提高林分质量及其生长量,发挥出林地的优势之处,为该领域中的发展创建最佳的效益,有效的对传统林业资源低质低效的现状进行全面性的改进,不断的推进其向优质化的生态林业进行发展[3]。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对低质低效林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2.1人为活动的严重性影响

通常情况下,人口分布密度较高的林区,由于遭受严重性的砍伐、过度整枝与樵采等人活动的严重影响,最终导致林相破碎和林分结构不稳定等不良现状的产生,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林地质量急剧下降,最终造成低质低效林的形成。

2.2林区中的目标定位不精准

在对林地进行利用的过程中,未能够精准有效的对林地的生产潜力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价,经营方向不精确或者是经管方式不恰当,导致对林区的经营目标给予较高的定位,这是造成低质低效林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该原因形成的林分主要是产生于立地条件较为恶劣的林地中,并对其进行盲目性培育所导致的。

2.3技术措施失误

对林地的自然属性缺乏科学的认识,对其评价存在一定的失误,进而导致了种苗质量、树种配置、技术操作等诸多环节中存在一定的误区,进而导致了低质低效林的形成。过去专业领域中在进行林分经营培育时,由于这种原因所引发的低质低效林十分常见。

2.4经管方式不正确

造林后未能够及时地对其进行经营改造,管理水平较差,特别是林分抚育策略不够科学精准,这种直接造成低质低效林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这种林分在生态公益林的经营培育中经常出现,通常是因为抚育间伐管理策略不够科学所导致的。

2.5森林病虫灾害

林分结构不够健康,树种的组成过于单一化,优质化的树种在成长的过程中严重性的遭受病虫的危害,进而导致树种结构不完整,森林的生态能力遭受极大的危害,最终形成了低质低效林。

2.6森林的更新能力不断的丧失

林分进入过熟阶段之后,林木会出现逐渐枯亡的情况,,林自身没有自我更新的优化能力,这也是造成低质低效林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3 低质低效林优化改造途径分析

针对上述对低质低效林的基本现状的分析,有效的对传统林业资源低质低效的现状进行全面性的改进,采取科学可行的解决策略对其进行科学经管,有效的提高林分质量及其生长量,发挥出林地的优势之处,为该领域中的发展创建最佳的效益,不断的推进其向优质化的生态林业进行发展。

3.1对重点公益林区低质低效林的优化改造途径

对于分布于重点公益的低质低效林,在对其进行改造与完善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此地区的基本特征以及宜林状况进行改造,通过重点保护性的策略,对其采用先造后抚的引种方式,适宜树种结构的优化,等到更新层生长稳定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透光处理。在具体改造的过程中,为了林区中更新层能够健康稳定的发育,为其创建优质化的自然条件,有效的促使林能够在该林区凸显出其最佳的生态功能[4]。在具体实践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过去已营造在重点公益林区内部,并且保存较好的林进行全面性的保护。由于林遭受数十多年的生长发育,林分通常还产生垂直郁闭度较大的情况,特别是由于专业领域过多的投资,导致更新层遭受灌丛的欺压,未能够健康稳定的生长,有些林种甚至无法生存,出现死亡的现状。

针对上述这种形式,需要根据《森林法》第31条规定,通过积极的应对方案,有效的利用抚育措施,综合性的对林分上方及其侧方的光照强度进行有效的改善与调整,进一步促进更新层健康、良好的生长。其中,原营造种的阴性树种也可以采取这种策略进行改造。

3.2一般公益林区低质低效林的改造途径

针对一般公益区中的林相残破型林分的基本特征,需要通过先造后抚的操作方式,将适宜的树种进行合理的引进,等到林区更新层健康稳定生长之后,需要将其上方进行透光。针对一般公益林区的自然灾害型林分,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改造,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立地条件以及基本的培育方针,有效的创建与立地条件相协调的树种。

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的通过森林演替等原理,在林内进行效应带的开发,综合性的对下垫层进行一定的改进,在保留带进行抚育。其中,效应带内部需要全面性的对生长健壮、具有良好培育前途的林木进行有效的保护,适当的对内部的病腐木、藤条灌木进行清理。分别在效应带和保留带内依据林分培育的主导目标和条件选择适宜树种超前更新造林,尽快形成结构稳定、生长良好、带状有序的混交林,提高整体功能。

3.3商品林区低质低效林的改造途径

在对商品林区低质低效林改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借鉴公益林区的相关策略,还需要有效的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地块,通过科学性的改造之后,程序商业林区低质低效林能够更好地发展。

4 低质低效林改造过程中的技术策略

采取有效的策略全面提升林产业的经营技术水平,这是有效改进低效林的重要技术策略。低质低效林的改造需要采取科学性、完整性的技术策略,对林地的质量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林地的改造方式进行分析,并采取树种配置、抚育间伐等专业性的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的改造[4]。与此同时,还需要针对具体的自然条件,依据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设置出科学可行的低质低效林经营改造模式。

近几年,关于低质低效林的诸多改造活动依旧存在一定的漏洞,改造环节不够完善、严密,改造方案不够规范。根据专业性的调查探究发现,在沿海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过程中,专业领域对于低质低效林的改造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总结一些专业性的技术策略与经验,在生产实践中得导全面的推广与广泛的使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对于种苗质量全面的关注,选取高质量的树种进行培育与改进,从当前的表现进行观测,对于低质低效林的改造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综上所述,在对低质低效林改造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的分清分低质低效林的具体类型,针对该类型林的基本特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对其进行改造与完善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森林整体的经营水平。

参考文献:

[1]周福军.关于塞罕坝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资, 2013(5):2- 3.

[2]辛光伟,赵梅池.浅谈太康县低质低效林现状、成因及改造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 2014(2):116- 116.

[3]陈伯成.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 2014(3):16- 17.

[4]陈云.浅谈全椒县低质低效林的成因及改造恢复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 2015(14):128- 128.

[责任编辑:路实]

改革实践

Analysis of the Ways of Optimizing the Low Quality and Low Efficiency Forest

ZHOUYi- fang
(Gan County Forestry Bureau, Ganzhou Jiangxi 341100,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w quality and low efficiency in forest area is analyzed in the process of concrete analysis and research,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to develop a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solution, to improve the fores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a better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constantlyimprove the productivityofthe field.

Key words:lowqualityand lowefficiencyforest; optimize the transformation; reformingway

作者简介:周逸芳(1973-),女,赣州市章贡人,工程师,研究方向:营造林与退耕还林。

收稿日期:2015- 01- 10

DOI:10.13691/j. cnki. cn23- 1539/f. 2016.01.010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5919(2016)01- 003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