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独奏曲《秋山鸣》
2016-02-02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150
张 婧(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150)
浅析钢琴独奏曲《秋山鸣》
张 婧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150)
上海音协在2007年举办了“圣卡罗杯”钢琴新作品征集活动,征集的钢琴作品要求具有中国音乐风格和体现民族音乐特色,诠释时代旋律,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最终有15部作品获奖。《秋山鸣》这部作品出自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生刘力,最终问鼎。
圣卡罗杯;《秋山鸣》;中国钢琴音乐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发轫于20世纪初,从最初的探索,到中期的初步繁荣,之后沉寂于文革的特殊时期,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了多元化创作的新时期。与中国的钢琴音乐演奏、教育的繁荣景象相比较,钢琴音乐创作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这种现象在新世纪以后有所改善,2007年上海与北京两地分别举办了两次较大规模的中国钢琴原创作品征集活动,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新作品,其中刘力的《秋山鸣》问鼎上海的“圣卡罗杯”创作比赛。
刘力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博士生,他成为本次参赛者中最大的赢家,他的作品《秋山鸣》结构完整、个性鲜明,音乐达到了技法和内容的基本统一。关于刘力这位年轻的作曲家,他代表了新世纪音乐创作届的新生力量,有必要介绍一下。刘力出生于四川,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博士生,师从我国著名作曲家叶小纲教授。2005年,他创作的作品《黄鹤楼》在“新世纪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比赛中获得三等奖(一奖空缺),乐谱被收录编入《中国新世纪艺术歌曲集》。2008年,《黄鹤楼》参演了“历届中国钢琴获奖作品音乐会”并发行《再现辉煌——历届中国钢琴获奖作品音乐会》DVD。2010年收录进由“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计划”出版资助的《新时期钢琴曲集锦》一书中。刘力还曾参与录制并冠名两张CD专辑《秋山鸣》(钢琴作品专辑)与《彩色黄昏》(室内乐作品专辑),并且近年来多次接受委约创作,作品涉及交响乐、舞剧、室内乐、民乐、独奏等领域,多次担任电影配乐、晚会配乐的工作。可以说,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青年音乐创作者。
《秋山鸣》这首作品记录了记录了位于川滇交界处深山里的人们,包括他们的真实生活与“冥想、渴望”的心理状态,传达了他们热爱大自然并向往美好生活的内心世界。这个题材内容并不新鲜,可以归类于民族地域风格之一的“西南文化”,这也是近年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热点之一。自新时期开始,很多作曲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包括川、滇、黔在内的我国西南地区,创作了一批优秀的钢琴作品。例如郭文景的《峡》、陈怡的《多耶》、邹向平的《侗乡鼓楼》、董锦汉的《滇西高原组曲》、张朝的《滇南山谣三首》等等。“西南文化作为一个复合的地域文化概念,是中国西南地区多种地域文化的组合,尽管它是一种复合型的文化,但仍具有许多共性,其共性之一就在于都保留着原始生命的文化形态[1]”。这首《秋山鸣》也正是通过这个视角向人们传达了这一神秘原始的地域文化精神。
按照作者乐谱上的速度标记,这首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后两个慢板部分篇幅短小,材料相对集中,中段的快板篇幅庞大,音乐材料丰富,发展手法变化多段,音响色彩浓厚丰满。
首先,开始的慢板(1—56小节),前两个小节为基本动机材料,4/4节拍,前十六后八的第一拍下行五度大跳紧接上行二度,就像山林深处的一声呼喊,三拍之后又跟着两个大跳音程,就好像是传来的回声,最后以弱力度落在稳定的小三度下行音程上。不常见的1/8节拍的一小节休止之后,这样结构的乐句又不完全模进了六次,中间声部填充了不规则的多连音,快速的演奏效果就像光影的晃动。从第26小节开始,乐曲的速度变快,但是在高声部出现了优美的旋律线条,其中,第31—34小节低声部的连续二度上行非常有效果,配合踏板的使用充分传达了安静的气息。之后的20个小节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规则节拍的频繁使用,几乎达到了每小节更换一次的频率,快速的11连音以轻快的姿态流动到了乐曲的第二个快板部分。
第二部分(57—204小节),快板,急速的。这个部分篇幅庞大,内容复杂多变,类似于复三部曲式的中部,按照音乐材料内容的变化,还可以再分为三个乐段,分别是57—85小节,86—175小节以及176—204小节,其中,中段仍然是乐部的重点。第一个乐段以十六分音符的快速流动为主,基本上是中弱和中强的力度,音乐流畅自然,第78小节的旋律和声出现了上行六度大跳接下行二度,这和乐曲开头的主要动机形成了类似倒影的对位关系,前后呼应。第86小节开始的第二个乐段以清晰的托卡塔音型进入,节拍有7/8、6/8,4/8,9/16,15/16,单位拍子缩减,节奏律动加强,形成一种内心渴望的音像刻画,在第124—129小节有三次托卡塔节奏,之后紧跟有表情的旋律乐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效果。在第140小节再现了第一乐段中的倒影动机。
一连串的流水般的快速十六分音符连接句之后就来到了作品的第一次高潮,即第161—175小节,左右手的柱式和弦交替进行,用到了ff的强奏,表达了深山人民的热情呐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第三个乐段的主要构成就是融合了前边的托卡塔律动,左右手双音的急速交替以及众多的重音将整首乐曲推向至高潮,在第204小节的最后减减七和弦上没有停留,一口气闯入了作品的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205—212),慢板,第一小节就再现了乐曲开头的动机,与之遥相呼应,这八个小节非常清晰的可以分为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旋律形态保持一致,都是不和谐的多声长音之后紧接一句异常优美的弱奏旋律,漂浮在高声部,安静和谐,刻画了深山里人民内心里的冥想和憧憬。音乐的最后一句在高音区以强奏的七和弦奏出,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炙热的情感,做到了作品中主客观的完美统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创作者通过自己年轻独特的视角,采用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传达了中国地域性民族文化内容,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炙热深厚的情感,音乐形象生动鲜明,音响色彩丰富传神,是新时期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优秀代表作之一。以创作促进教学,笔者认为,在中国的钢琴专业教学中,十分有必要在合适的阶段引入这类作品。
[1]钱仁平著.中国新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5).
[2]上海音乐家协会编.含苞茉莉——中国优秀钢琴作品选.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1).
本文为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3158803)的研究成果之一。
张婧(1983—)女,河南焦作人,硕士,现任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