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地理学视阈下阳新采茶戏

2016-02-02

黄河之声 2016年16期
关键词:阳新县阳新采茶戏

陈 滢

(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音乐地理学视阈下阳新采茶戏

陈 滢

(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阳新采茶戏是流传于湖北的一种地方戏曲。本文拟从音乐地理学视阈分三部分对其进行分析。首先从地域茶业历史分析阳新采茶戏产生之原因,其次从地貌视角阐述阳新采茶戏唱腔特点,最后探寻现代经济发展对其影响并提出展望。

音乐地理学;阳新采茶戏;保护与传承

阳新县是一个山区县,位于鄂东南,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全国著名的茶乡。古人云:“劳者歌其事”。阳新采茶的劳动者在采茶劳动间闲暇之时常用歌唱来抒发对采茶劳作的热爱,用歌喉描绘采摘茶叶的劳作场景,用歌声缓解种植茶叶时的疲劳之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采茶歌便以一种传唱的形式在各地茶叶种植区传播开来。经一代代人传承与创新,这种深受当地人们喜爱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逐渐演变为采茶戏。如今,阳新采茶戏以其丰富的表演内容与细腻的表现手法,被誉为“盛开在鄂东南地区一支独放的山茶花”,成为该阳新县乃至湖北省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笔者将以音乐地理学方法对阳新采茶戏的艺术特点、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探究它的形成、发展与其产生区域的地貌特征、气候及风土人情之间的联系,并针对其目前生存现状探究如何不受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更好地继承与保护。

一、阳新采茶戏是茶产业兴盛的产物

采茶歌诞生在采茶人民日常劳作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长江以南地区因其常年多雨、湿润温和的气候条件和平均海拔一千米左右的低矮丘陵地貌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从生存状态上可以看出: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就不会出现采茶歌;如果没有采茶歌和采茶舞,就不会有流传于阳新采茶戏。

阳新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脉北麓,湖北省东南部,最高海拔862.7米,最低海拔8.7米。县境东北与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东南紧邻江西省瑞昌市,西南接通山县和江西省武宁县,西北接咸宁市、大冶市。属鄂东南低山丘陵区,处幕阜山向长江冲积平原过度地带,中小湖泊较多,被誉为“百湖之县”。其气候条件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平均气温16.8℃,无霜期263天。平均日照时数1897.1时,日照率44%,年均降雨量1389.6mm。[1]由此可见,阳新县地区降水丰沛,气候条件优越,光照充足,生长季节长,适于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茶树和林木,且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土地的生产潜力很大。其次,在地形上,阳新县三面环山,东北面临水,成为依山傍水的“口袋形”盆地。境内河湖密布,峰峦叠嶂,是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2]

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阳新县富河以南地区,如排石、木港、枫林等地,丘陵起伏,横亘绵延,茶叶产量大。据《兴国洲志》、《阳新县志>载:阳新在宋代就被列为全国12个贡品名茶产区之一,年产茶叶29.5万斤左右,可见阳新种植茶叶历史之悠久,产量之多。[3]

阳新山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土地肥沃,交通闭塞,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居民驻足的良地。采茶人以其勤劳勇敢的精神开辟了阳新这块沉睡的土地,在创造了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又创造了精神财富——阳新采茶戏。

二、植被、气候对阳新采茶戏形成的影响

笔者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寻访阳新县采茶戏传承艺人。通过对田野调查的资料整理以及相关文献的查找,可看到采茶戏与当地茶文化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内容以表现茶农劳动生活为主,均流行在盛产茶叶之地,主要流行于长江中游两岸及岭南的一些地区。阳新气候温和湿润,各种植物、花卉争芳斗艳,景色秀丽,生机勃勃,这里的居民往往多情善感,机智敏捷,从地理环境影响人的心理情感方面来看,如此环境会导致人们养成一种沉稳、安详、感情丰富而细腻的性格。[4]

正是如此,他们善于抒发自己的情感,常常会在辛苦的采茶劳作中,为了缓解自身的疲劳和振作精神,自娱自乐,自编自唱歌曲,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以此来调动情绪,鼓足干劲。这种在采茶时所唱的山歌,被当时的人们称为“采茶歌”。最早的采茶歌,只有小调,演唱形式也较为单一,为一人干唱,没有乐器伴奏,这种小曲节奏欢快,曲调委婉,十分悦耳动听,可达到舒缓身心的作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再加上阳新采茶人民的辛勤劳作,使得阳新茶量丰盛,居民生活十分安逸。

每年正月十五,阳新盛行“玩花灯”,玩灯者将采茶歌和田间锣鼓融合民间小调即景演唱,表演由四人组成。一男扮小姐,另一男演小丑,其余二人骑纸马打圆场。表演场景较为简单,几乎不受环境限制。只需一张方桌、几条板凳即可。音乐上则采以“锣鼓伴奏,人声帮腔”,一唱众和的形式。节奏明快,气氛热烈。若在戏台上演出,乐队依然占据戏台中央,生、旦、净、末、丑各角色皆由男性来扮演,这种形式称之为“花灯调”。[5]这种备受群众喜爱的“花灯调”一经出现便得到广泛传播。较为著名的表演有《娘教子》、《杨七郎》、《贺年》,它们对阳新采茶戏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梅采茶戏传入阳新后,采茶戏艺人机智巧妙地将黄梅采茶戏与当地花灯调各取所长,经民间艺人代代承袭,不断革新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阳新采茶戏。

环境因素对音乐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阳新居民受山水惠泽,性格多情善感,因而早期的阳新采茶歌偏重抒情。如:《四季采茶》、《献茶歌》等,后逐渐加进了与采茶劳作相关的叙事内容,如《姑嫂采茶》、《打喜茶歌》等。热爱生活的茶农把采茶歌作为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工具,将劳作中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融入采茶歌的创编内容中,日积月累,最终形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采茶戏。采茶戏产生于采茶人日常劳作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展示出劳动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戏曲故事,抒发了采茶人们的喜怒哀乐之。采茶戏深深地扎根在老百姓之中间,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山川、河流对阳新采茶戏唱腔的影响

阳新采茶戏音乐属于打锣腔系中板式变化体。其音乐由三个部分组成:正腔、彩腔、击乐。其中,正腔又可分为:“北腔”、“汉腔”、“叹腔”、“四平”。此四种声腔被誉为阳新采茶戏之“四大声腔”。曲调优美,可塑性大。每一个声腔它的情绪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在演唱运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单一种声腔可以灵活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腔也可同时使用,这样便于体现出人物各式各样的性格特征,不同的角色要求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然而这种丰富的唱腔系统形成,与阳新地理环境对人心理和性格方面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阳新以山区居多,大体为多河流而少平原。山水相隔致平原地区也是川流交错。群山阻隔使外界信息难以通畅进入。生活于阳新地区的居民在群山之中精耕细作,辛勤劳作。艰难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他们精打细算、小心谨慎的性格。但同时也赋予了他们细腻的感情及淳朴的风俗。正如环境气象学家从地理环境角度对群体心理和性格分析的结论一样:山区居民因地广人稀,推门见山,长久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便养成了说话声音洪亮,议事直爽,待人诚恳、热情好客的性格,故有“爱山者仁“之说。[7]

因此,想表达其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适用于表现不同的内容,对于抒发悲哀、哭泣的感情特有的效果,采茶戏艺人经过不断的努力与琢磨,研究出“北腔”、“汉腔”、“叹腔”、“四平”四大声腔来表达其不同的情感。

“北腔”主要用于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结构上可分为“起板”、“正板”、“吊板(或行板)”、落板四个部分。从另一角度上来看,北腔又有“女北腔”和“男北腔”之别。“女北腔”多用徵调式,其主要旋律音列为:5 6 1 2 3 5;“男北腔“多为宫调式,其主要旋律音列为:1 2 3 5 6 1(升高八度的1)[8],两者之间和谐运用。

“汉腔”在唱词格式、伴奏、乐句格式等方面与北腔大致相同。“汉腔”多属商调式,其主要旋律音列为2 3 5 6 1 2。板式上主要使用平板(2/4)、连板2/4、1/4、一字板(1/4)、散板等四种传统板式。其中一字板和散板是主要在快“汉腔”中使用。[8]“汉腔”多用于托梦、悲惨、法场等场合。

“叹腔”与悲苦、哭泣等场合联系紧密。“叹腔”多用徵调式,其主要旋律音列为5 6 1 2 3 5,不分男腔女腔。板式上主要使用平板(2/4)。[8]无论是北腔、汉腔还是叹腔为了表现人物的悲痛之情,通常用“三哭板”,所谓“三哭板”就是哭一次打一次锣鼓。

“四平”则多用于表现欢乐、兴奋等情绪。唱词工整,有七字句、十字句。伴奏上使用用“花鼓锣”花鼓锣锣鼓伴奏。

从四大声腔中,不难看出都使用了五声调式,旋律以级进为主,旋律曲折婉转,结构大都规整。音乐风格抒情性很强,具有浓郁的地方性特色,有助于各类人物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另外,为了突显出阳新采茶戏在唱腔上柔婉优美的特点,演唱时艺人会即兴在润腔上加上倚音、颤音和滑音,大大丰富了阳新采茶戏的表现力。如:《剪不断的雨 愁煞人的人》中张小鸾唱腔中的“女北腔”哭板中的倚音和滑音,把张小鸾的那种悲伤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即兴演唱的方法为阳新采茶戏的唱腔增添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个性。

此外,阳新的地形相对闭塞,有利于采茶戏艺人采集当地的其他民歌小调与之融合。当地民间流传的乐种,如灯歌、山歌、田歌、乡土气息浓厚的彩调小曲、以及道情渔鼓、各种民间风俗的情歌等,都被艺人灵活融入其中。成为阳新采茶戏音乐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阳新采茶戏的四大声腔各具特色,擅长于表现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在采茶戏题材内容上多以表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生活情趣、婚姻爱情、道德伦理、乐观向上等人文风尚为主。

四、阳新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

从音乐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对阳新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的重点应聚焦于对当地的生存空间保护和人文关怀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今阳新县城居民的环保意识淡薄,政府的重视度不够,规划缺位,管理落后,投入不足,扶持不够,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导致污染严重,生态失调难控制,[9]从而导致阳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大不如前,前景不容乐观,居民被迫背井离乡远出打工来维持生计。这种现象导致因茶叶盛产而兴起的采茶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笔者认为政府应当重视阳新县域的环境问题,加强管理,治理污染,加大投入,使得阳新地域生态环境恢复,茶产量随之增多,另外,阳新县现在农民的生活还不够富裕,看戏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从这点来看,作为采茶戏地区的政府,应充分认识到这门艺术的宝贵性及它的重要性,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来加大对采茶戏的资金支持,这样才能维持当地一些剧团的正常运转,让采茶戏艺人们能够安心表演和创作。另外,人才是采茶戏发展的根本所在,政府还应加强采茶戏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开设相关的学校或者课堂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使之拥有更加牢固的基础和新鲜血液。

在政府和人民共同的努力下,笔者相信,阳新地方采茶戏这块音乐特色品牌定能充满生机,蓬勃发展,与时俱进。

(指导教师:任能亮)

[1] 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族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01.

[2] 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族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02.

[3] 尹勋锋.音乐地理学视阈下的武宁打鼓歌[J].江西社会科学, 2011,03.

[4] 朱飞晔.试论我国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J].福建茶叶,2016,03.

[5] 阮琼刚.阳新采茶戏调查报告[J].时代文学,2009,08.

[6] 徐晓燕.阳新采茶戏声腔的发展方法[J].美与时代,2007,07.

[7] 成惠玲.浅论阳新采茶戏的唱腔特点与传承对策[J].通俗歌曲, 2016,02.

[8] 许涛.采茶戏的音乐特点论述[J].福建茶叶,2016,03.

[9] 徐晓丽.阳新采茶戏溯源与展望[J].戏剧之家,2015,06.

[10] 韩晗.论湖北地方小戏的生存空间与发展范式——以“阳新采茶戏”为例[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2012.

猜你喜欢

阳新县阳新采茶戏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唐山旭阳新材料建设30万吨/年尼龙66及配套工程项目
小浣熊火锅店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选 择
儿歌作品:大美阳新我的家
三角形面积的向量坐标表示及其应用
浅析赣南采茶戏旅游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