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艺术形态特征研究

2016-02-02钟国富

北方音乐 2016年6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

钟国富 黄 冠

(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艺术形态特征研究

钟国富 黄 冠

(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课题:2013黑龙江教育厅人文社科面上项目:《大庆石油音乐发展形态研究》项目编号:12532009。

【摘要】文章以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艺术形态特征为研究核心,以《我为祖国献石油》萌芽时期的创作时代性为切入点,主要研究《我为祖国献石油》音乐构成艺术特征,旨在准确把握其音乐特征。

【关键词】我为祖国献石油;艺术特征;音乐情感

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是一首赞颂大庆石油工人在会战时期的歌曲,词作者薛柱国,曲作者秦咏诚,原唱刘秉义。此歌曲不仅将大庆石油工人的豪迈气概表达得栩栩如生,又是石油工人心灵的写照和鼓舞;展现了一代代石油人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情壮志,谱写出一曲曲感人乐章。

一、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创作的时代性

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映射着生活。每个时期的音乐艺术都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1964年,伴随着“工业学大庆”口号,石油会战从开始的秘密状态走向历史舞台。正式因为大庆油田的文化精神和历史背景,一批批音乐名家来大庆油田深入采风、体验生活,传颂和弘扬石油会战精神。中国音协组织音乐家与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于大庆油田进行为期20天朝夕相处体验生活。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年轻教师秦咏诚在铁人王进喜英雄钻井队采风,体会石油工人的生活,当秦咏诚看到石油工人薛柱国撰写的“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词时,心中油然而生音乐创作的灵感,在短短的几分钟便谱写出经典的石油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作品后被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刘秉义演唱并传遍全国,具有时代意义,代表着大庆石油音乐发展进入萌芽期的历史时代。总之,大庆石油会战萌芽期的音乐家们对生活的体验,对这一时期的创业精神的理解与感悟,创作出经久不衰的音乐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这样的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并展现着这一时期的文化精神。

二、《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情感的真挚性

音乐学家认为:“艺术都是作家、艺术家头脑中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反映的产物,这种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形象性及审美的特性。《乐论》中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因此,《我为祖国献石油》也一样是生活的真情实感的体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词中前四句起、承、转、合,规整和谐。借景“锦绣河山美如画”起句,承句“以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转入表达内心感受,点题“头戴铝盔走天涯”。在作品第二乐句中,描绘了北方的自然环境的艰苦及场景“头顶天山鹅毛雪,面对戈壁大风沙,嘉陵江边迎朝阳,昆仑山下送晚霞。”在作品第三乐句中,展现出石油工人的坚定信念及必胜决心。“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为祖国建设奉献精神。作品每个乐句的歌词都押韵在易唱a母音上,描绘出栩栩如生的画面,表达了中华儿女力争上游的情怀,又激励着在石油岗位上几代人艰苦创业与无私奉献。可见,词作者对石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体会。人们在聆听这首作品时,不仅会领略到歌词中催人向上的力量,也会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果,给人们以鼓舞和力量,让欣赏者听起来感人肺腑,令人振奋,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

三、《我为祖国献石油》音乐构成元素的艺术性

(一)简洁易唱旋律

《我为祖国献石油》旋律线的起伏及波状变化较小,舒缓易唱,易于传颂。旋律进行中呈现出“前紧后松”、分解和弦上行的进行状态。歌曲中第一句“锦绣河山美如画”正式主和弦I的分解进行,旋律进行中运用音符重复紧凑,展现出前紧后松,突出音乐行进间的力量。

《我为祖国献石油》旋律级进进行较多,旋律音程的使用大都在四度以内;其最大特点是下行的三音列进行在作品中多次运用,“五声性”在传统的大调色彩中得到相融,使旋律风格富有特色。“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此句的音乐旋律运用三音列,切分节奏型,增强了石油工人信念,展现出大调色彩。

(二)结构规整的曲体结构

《我为祖国献石油》由三个不同的乐段A-B-C构成,刻画出石油工人的生活背景的艰苦、心理特征及拼搏精神。A段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的乐段,其结构方整对称、合辙押韵。起句为主功能的分解和弦,以中音为起点旋律线条上行进行;承句的旋律线条从高音下行进行;与“起句”形成了呼应的对比旋律线条。《我为祖国献石油》B段具有不完全重复性的四句乐段。此乐段级进进行较多,并在和声运用上富于小调艺术色彩,不仅展现了生活条件的恶劣,更体现了石油工人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B段的第三乐句与A段第一乐句是变化重复的关系,其中歌词“迎朝阳”的旋律进行,构成了此乐汇在高八度上的紧缩性重复;B段的第四乐句与A段“承接句”是变化重复的关系。可见,B段从情绪上有所转折,使音乐形象丰满秀逸、深情豪迈,刻画出大气富于正能量的石油人。《我为祖国献石油》C段前两小节的旋律是模进进行,旋律的形式特征是A段中“起”和“承”的紧缩;第三小节切分节奏的运用是全曲的一个亮点,节奏型的突然变化推动了旋律进行的色彩和动力,突出了歌词的内容,使歌词更富于活力。在C段中,作曲家在旋律的进行中大量使用了八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音型,增加了旋律跳跃性,增强了歌唱的张力。可见,C段运了用A段的主题材料模进,在音乐旋律进行中又运用两次休止;不仅表现出石油人的乐观及坚定的信心,又为音乐的前进增强了推动力,将思想情绪推到了高潮。C段最后一句是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笔,旋律进行在“我”字上使用了戏曲中的“甩腔” 技术方法,不仅是歌曲富于民族色彩,更展现出石油工人豪迈宽广胸怀和乐观主义精神。

总之,《我为祖国献石油》创作背景的具有时代性特征;歌词生动的刻画了石油工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力量;旋律A段的主题材料在B段和C段中多次出现,有变化重复,有紧缩扩展;三个乐段在对比中统一,使音乐形象既灵活、生动,又淳厚、练达;作品规整的曲体结构为旋律增添了清新、质朴、刚中见柔之美,塑造了艰苦奋斗建设祖国的石油工人勇往直前乐观豪迈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刘荣.刘秉义与《我为祖国献石油》[J].中华儿女,2009(10).

[2]王永桦.大庆石油歌曲的时代特征与价值[J].剧作家,2012(5).

[3]忽培元,韩德全.大庆文艺精品丛书:歌曲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8).

[4]杨和平.论中国石油音乐文化的理论内涵[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1998,(1).

[5]魏煌著.《秦咏诚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人民音乐》1992年第9期.

[6]彭志敏著.《音乐分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分析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以《美丽的磨坊姑娘》为例小议声乐套曲的艺术特征及价值
对话凡高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