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教学融入学生生活实现途径

2016-02-02霍介花

北方音乐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生生活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霍介花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江苏 常州213000)



浅谈音乐教学融入学生生活实现途径

霍介花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江苏 常州213000)

【摘要】音乐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观照学生生活经验,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展开课堂教学设计。创设生活情境,激活课堂学习气氛;优化课堂学习方式,强化学生生活实践;开辟良好创作环境,实现音乐认知的全面升级。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学生生活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接轨学生生活感知体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还能够帮助学生透过音乐感性认知实现美学教育。音乐属于艺术范畴,而且具体巨大渗透能力,在学生生活中可谓是无处不在。教师要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感知进行教学设计,以提升音乐教学生活化,促使学生学习新知与生活经验旧知有机融合,从不同维度形成教育力量,塑造学生音乐素质和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学生大多思想活泼,对音乐学习持欢迎态度。为迎合学生学习心理,教师要借助多种媒介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音乐故事引导、教师生动讲解、生活案例介入,或者是多媒体生动展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激励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一旦被激活,课堂教学气氛自然呈现活跃性。学生生活认知与音乐课堂紧密关联,教师准确切中学生认知脉络,对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有重要意义。学生音乐感知灵动多元,生活中音乐介入几乎是无死角,教师针对学生音乐感知现实展开课堂教学,其契合度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自然会更为显著。

在学习《龙的传人》时,教师这样导入:我们都是华夏子孙,也是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我们作为龙的后人,自然要承担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龙的传人》这首歌曲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责任。现在请同学为咱们演唱这首歌曲。教师随即启动钢琴,为学生伴奏。因为这是事先安排,学生演唱获得极大成功。学生掌声如雷。教师鼓励其他学生自愿来演唱,也可以组成小团队进行演绎。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课堂内歌声不断、掌声不绝。

教师让学生现场演唱作为课堂导入,不是直接进入歌曲乐理学习环节,而是让学生尽情地参与到现场演绎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唱了歌曲,还获得了更多情感体验。学生在具体演绎中,不仅要对歌词乐谱进行熟悉学习,还要关注歌曲内质情感因素的把握,以及演唱技巧的操作应用。教师巧妙设置课堂导入,课堂学习进入到学生自主学习节奏之中,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意识。

二、优化互动学习,强化生活演绎实践

音乐课堂教学运用合作学习是教学常态选择,教师让学生进行集体试唱、跟随多媒体学唱、伴随乐器演唱,或者是展开小组演绎活动,进行班级竞赛活动,这都是学生比较受用的学习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思想认知实际进行互动形式改进,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学生生活中的音乐呈现方式大多是借助媒体,就像歌星是音乐展示主体一样,课堂教学的学习主体是学生,教师如何设计学生角色,自然成为课堂教学优化关注焦点。为强化学生生活演绎体验,教师要组织学生从生活中学习音乐,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理解音乐。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因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自然是深刻的。

学生对《茉莉花》这首民歌非常熟悉,为给学生以新鲜感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首东北民歌《茉莉花》,学生感触很强烈。教师让学生对比说说两首《茉莉花》歌曲的不同风格。学生进入到讨论中。在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时,教师让女生组演唱,男生组帮助打拍给予伴奏,并进行现场录音,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录音材料。学生在听录音材料时,神情专注,对歌曲演绎中出现的问题较为敏感。

教师让学生分组演绎,并进行现场录音。学生对自身表现非常关注,这是自然接轨学生心理认知的具体体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介入音乐课堂学习,符合学生生活认知现实。学生平时经常会利用手机拍照、录音、录像,自然很容易接受这种教法应用。特别是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给学生带来强烈视觉、听觉冲击。

三、开辟创作环境,升级学生音乐认知

初中学生音乐感知基础普遍较低,展开音乐创作当然存在较大难度。教师要从学生音乐认知基础展开音乐创作设计,让学生改歌词、增加演绎动作、展示音乐造型等,可以为学生音乐创作提供重要契机。教师利用多媒体或者是亲自示范演唱演奏,都可以为学生展开音乐创作提供适合学习环境。改换歌词,这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给学生以示范操作,让学生根据自身理解展开行动,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集合大家的智慧完成相关创作任务。培养学生创作音乐的意识,体现的是音乐教学的发展方向。

《奥林匹克风》是奥运会专题,具有当代文化特征。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将学生带到2008北京奥运会,学生看到我们国家成功举办奥运会的盛况,都深有感触。教师播放《我的太阳》、《手挽手》、《我和你》等歌曲,学生沉浸在激越情感之中。为让学生对歌曲《手挽手》有更深刻认知,教师让学生改编歌词,并进行演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教师将原歌词投放到大屏幕上,学生对照着进行改编。在成果展示时,很多学生都有比较精彩的表现,歌词准确写出人们对奥运会的期待,对和平生活的珍惜。

教师组织学生改编歌词,这是学生常参与的学习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音乐认知有重要帮助。学生还不具备改编歌谱的能力,教师从歌词角度切入,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如果能够从演唱风格、相关动作配合和背景展示等方面展开创新实践,对学生音乐感知形成的促进作用会更显著。

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是学生认知世界的重要窗口。音乐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机融合,符合理论实践相互转化认知规律。教师结合学情调研,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学习需要优化互动模式,强化学生音乐演绎实践,引导学生展开音乐创作活动,自然升级学生音乐认知体系。

参考文献

[1]焦媛媛;把音乐教学融入生活[J];快乐阅读;2011年04期.

[2]李春玲;中学音乐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下);2013年09期.

猜你喜欢

学生生活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高中政治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
历史课堂与学生生活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对“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探索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