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歌曲演唱的声气结合
——二次递进用气法唱高音

2016-02-02王仁飞

北方音乐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音

王仁飞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6000)



浅谈歌曲演唱的声气结合
——二次递进用气法唱高音

王仁飞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6000)

【摘要】高音,学唱歌的人都梦寐以求,特别是对男高音的要求更是如此。如何获得歌唱的高音?如何自如的驾驭高音,并长时间气息的保持?这些都要归功于对气息的掌控和自身条件的具备,才能做到声音气息的完美结合,唱出悦耳动听且轻松的高音。

【关键词】声气结合;二次用气;高音

一、学习歌唱应具备的条件

是否人人都能唱歌?著名的意大利歌唱家卡鲁索的医生P.M.马腊费奥迪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唱嗓音的科学培育》一书中说道:“说话声音实际上是歌唱嗓音的生理和心理的根基。”这充分说明了人说话即能歌唱的生理机能内在的、密切的联系。可是,“每个人都能歌唱”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成为歌唱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情况有两种:一种人歌唱音色优美,悦耳动听,并且嗓音运用自如;另一种人唱歌声音尖刺,脸红脖子粗,使劲吼叫声嘶力竭。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工作性质的差异,人们对自己嗓音操作的劳动能力也定不会相同。

我认为学歌唱应具备以下条件:1、对歌唱有执着的要求。2、自身的嗓音条件要符合专业学习和演唱的要求,有较好的音质、音色、音域和音量。3、音乐感觉,音准,节奏感好,对音乐记忆力强。4、聪明,形象较好。5、想象力丰富,有表演欲望。6、具有一定自我控制力,歌唱有激情,文化和艺术修养较高。

二、声音的分类和歌唱的姿势

(一)声音的分类

人生按照性别和年龄,可分为女声、男声、童声三类。一般传统习惯是按生理条件将声音分成六大类,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按个声部的音质,音域和音量情况不同,又可作一下细分:

女高音——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

男高音——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

女中音——抒情女中音,深沉女中音;

男中音——抒情男中音,深沉男中音;

女低音——抒情女低音,深沉女低音;

男低音——抒情男低音,深沉男低音。

(二)歌唱姿势

正确、良好的歌唱姿势,有利于歌唱的发声器官和技巧的正常运用,训练歌唱,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一般不够重视姿势,因此,往往影响歌唱时的呼吸和发声器官的机能。对于初学者,掌握正确的姿势是歌唱的第一步;对于声乐老师,端正学生的歌唱姿势是声乐教学的开端。常见的歌唱姿势有两种:立式和坐式,总之,歌唱姿势要注意形体的美观、大方,协调自然。

三、歌唱中的呼吸

一般来讲,许多声乐理论著作中把呼吸运动分三种:一种是被称为“胸式呼吸”的方式,这种呼吸运动地进行,主要是因为胸廓径围的大小,由于一吸一呼运动的起伏而发生变化;另一种是称之为“腹式呼吸”的方式,这种呼吸运动地进行,从表现形式上分析,是腹部一起一伏的运动改变了胸腔上下径的扩张或收缩而发生运动变化;第三种是胸腹式联合呼吸,其特征是,吸气时胸部下部肋骨与腹部周围有明显向外扩张动作,该呼吸法在运动进行过程中,因为双肩自然下垂,胸上部无明显挺起动作,背部脊骨直立,整体上充分的调动了胸腔与横膈肌,以及腹部肌肉联合运动的协调功能,事实上胸腹式联合呼吸运动方式更符合生理规律。

四、声气结合——二次递进用气唱高音

就艺术歌唱而言,如何运用合理的呼吸技巧,使人的声音经过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后,音色变得更加美妙动听,是歌唱家和从事声乐艺术教育人士热切关注的焦点。中国古代唱论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即“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及其意分抗坠之音,即其术。”意思是说:唱歌唱得好的人,必须会用调节气息以期支持歌唱发声并产生积极作用。西洋唱法理论中也有同样的论述:“歌唱的艺术,是呼吸的艺术,”“谁懂得呼吸,谁就懂的歌唱”等。

事实上,歌唱时的气息运用是两种力的对抗,即通过口,鼻,喉咙和吸气肌肉群的兴奋扩张使气息吸入体内保持其状态,再利用小腹呼吸肌肉群的内收力促动横膈膜回开收缩,让歌者可以自如地将气息变为声能。

还要注意的是:在一首作品中有时会出现节奏舒缓,且有较长时值处在高音区的音,没有换气口又要求一口气唱完且音色不能变化时,这就要求歌者做到声气的完美结合,即用到二次递进用气法唱长时值高音并保持音色。通常情况下,随着乐句首字的音起唱,气息就开始外出发声,到了高音也是如此,尤其是一个乐句在最后一个音或几个音上有较长时值的拖拍时,多数歌者就会出现气息不足,声音无力甚至拖不够拍子的情况,这就好比一瓶矿泉水,当开始手用恒定的力握瓶时,水会往外喷一定高度的水柱,但几秒后可能更少的时间里水柱就会弱下来,但如果在水刚开始喷就不断用递进的握力,水柱就能保持在相同的高度,这就是二次递进用用力法,运用到歌唱的状态中,亦是如此,要想保持一个乐句长时值的高音就要用到二次递进用气法去演绎,这样才能保证高音的质量,完美演唱声乐作品并展现优雅歌唱状态。

总之,气息的保持、支撑、控制、歌唱呼吸的运用、调节,必须与艺术作品的要求,歌唱艺术发声的技术要求结合起来。在整体歌唱进行过程中,呼吸亦应随着旋律(音)的高、低、强、弱变化而变化,艺术歌唱的声气结合是一种技能而绝非自然习惯,一吸一呼,既可以改善歌唱声音音质,又可以使气息增加流动感,使声音更加通顺畅达,使歌唱者达到充分完美的演绎作品。

参考文献

[1]张淑芳.歌唱艺术训练[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9).

[2]刘中连.如何获得歌唱的高音[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1).

[3]杨立岗.声乐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8).

[4]薛良.歌唱的方法[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

[5]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4).

作者简介:王仁飞(1986—),男,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方向。

猜你喜欢

高音
早春
城市音乐“奏起高音”
高校美声教学音高问题的解决办法分析
会“飙高音”的才是好歌手吗?
疲倦
音乐艺考生需要牢记的五大考试战术
笛声悠扬 回味悠长——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三计
“高音虫”爸爸
浅谈小号高音的影响因素及练习方法(下)
China Fire-fighting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