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国声乐学派“中国唱法”的研究

2016-02-02张建东

北方音乐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时期

张建东

(南通理工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新时期中国声乐学派“中国唱法”的研究

张建东

(南通理工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中国唱法是隶属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边缘科学的先进、高效、创新的声乐教学法。中国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声乐更是融合了多种因素元素,充分体现了我国的民族特征,逐渐形成我具有我国特色的声乐流派。随着我国音乐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提高,研究中国唱法及其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中国声乐学派;中国唱法;风格流派

一、“中国唱法”的界定

中国唱法是隶属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边缘科学的先进、高效、创新的声乐教学法。从概念范畴,中国唱法将声乐这门艺术作为基本特征,强调我国民族文化的特征,并且不断的创新,允许西方声乐艺术的加入。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有规格要求,有技能技法要求。歌唱的学问是语言在音乐旋律上延长走动。世界各国都有各国的语言,各国的歌唱方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这是各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根据各自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发音吐字等各方面而形成的一种适合各自民族的方法。例如:意大利唱法、俄罗斯唱法等等,我国也有中国唱法。中国唱法:嗓音规格结实、明亮、集中、高位置、有金属般的穿透力,它的技能技法是制造高质量、高性能的歌唱乐器。“嗓音”教学在效果上有吹糠见米,立竿见影,点石成金的快、好、省的教学奇效。

1956年6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在接见第二届全军文艺汇演演员时,周总理说:现在有白毛女、茶花女、七仙女等三种唱法,这三种唱法终究要走到一起去,会出现一种新唱法,即中国唱法。中国唱法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其艺术性能够满足中国人的欣赏需求。彭丽嫒、王宝璋、吴碧霞、程志、殷秀梅、阎维文、张也等就是中国唱法声乐学派艺术的典型代表。

二、“中国唱法”的日趋成熟期

随着中国唱法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业界对于中国唱法也开始进行不断的报道和研究,这说明中国唱法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唱法的形成已经开始进入成熟期。我国音乐最初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影响,声乐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西方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了质的影响。很长时期以来我国音乐学院教学均采用了欧洲国家的音乐教学体系。不可否认西方音乐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民族音乐发展的个性化,“中国唱法”要具有中国音乐所独有的特点,要奠定我国自身声乐学派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音乐模式。经过不断的努力,目前我国自身的音乐体系已经形成,如何求同存异是下一阶段中国唱法发展的目标。所谓求同是为了满足现代人的精神、艺术需求。所谓存异是为了使中国唱法在多样化的音乐潮流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努力做到经过借鉴改良后的声乐艺术才是适合我国发展的艺术形态,音乐的一大目的就是让本国人接受。在那这一过程中,只有注重民族特色的保留才能确保本土唱法的合理性。而在我国,从引入西方音乐,到改良西方音乐,再到民族音乐特色的凸显,都体现了音乐的民族性,可见中国唱法已经日益成熟。中国唱法正逐渐走向世界,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

三、中国唱法应该有更加宽泛的范畴

中国唱法的发展和革新取决于我国多代声乐人的努力。新时期,中国声乐受到了世界的关注,在演唱方法上,既体现了中国音乐的特色,又将欧美唱法相结合。载广义范畴内,中国唱法涵盖了美声、民族、民通和民美四种。在于欧美音乐唱法结合的过程中,以体现欧美唱法的圆润、通畅等特点。由于我国民族特色浓厚,因此中国唱法中包涵了多种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审美情趣以及不同的地域特色。多元化特征始终是我国声乐学派强调的特征,也符合国民的需求。中国唱法是中国声乐学派引领下的一种方法,它既与民族唱法息息相关,又不同于民族唱法。民族唱法中包括民族民间唱法,即体现在我国多个地区的戏曲演唱。一方面,使我国声乐具有多元化特征。另一方面,增加了其学习难度。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发音方法、运维以及演唱习惯都是声乐家不停揣摩的东西。民族唱法深受我国民众的喜爱,是中国唱法的基础,新时期声乐学家们依然要把握这一整体需求,在细节上分析揣摩,将更多的民族文化融入其中,再从唱法上引进西方的唱法特征,才能创造符合中国人需求的音乐,并促进我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多年来无论是昆曲土腔还是魏良辅水磨腔,无论是黄梅戏还是京剧,都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

研究中国唱法理论体系,并完善这一体系有助于中国唱法走向社会。 对于现今的中国唱法来说,应做好文化传承、吸收与发展创新。在中国唱法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优秀的歌唱家,以王宝璋为例,王宝璋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囯唱法学科带头人,他把声乐教育法分为三步走:1、“说机能”启动,释放“自家声”,也就是为嗓子洗澡,最大化地开发学生嗓音潜能,自家声即真声,俗称大本嗓;2、通过对”说机能”启动所释放出来的声音进行修饰,磨合,定位,定力的训练,使其成为集中、明亮、高位置、极富穿透力的艺术嗓音;3、是对歌词、音乐作品进行朗读,分句,艺术风格,艺术特色的二、三度创作的整体展现阶段,使演唱的作品有血有肉、更具有感染力。在技能技法上又分为:1、呼吸方法:必须要腹式呼吸方法;2、发音方法:声带拉长、闭合、缩短、变薄、吹开、形成倒漏斗的基因管,三体合一的发音方法;3、咬字:必须使用唇、牙、舌、齿、颚、颊、喉七个部位完成。低位字高咬、横位字竖咬、后位字前咬、前位字上咬,三尖推一尖;4、在共鸣器官上必须学会五腔合一(腹腔、胸腔、口腔、鼻腔、头腔),平板共震,厅舍为箱,以头腔为射心,胸腔为底座,口腔音不能孤立出现的共鸣方法;5、在骨肢肌体上必须顶天立地,咽壁站定,稳定喉器,抬高舌骨后部与后咽,会厌后倾,与喉口、咽壁形成倒漏斗的基因管,达到无痕迹地对接,保持精神饱满地演唱状态,更好地完成整首作品,这就是中国唱法的魅力所在!

四、总结

新时期,研究中国声乐学派的特点及唱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在戏曲等民族音乐演唱上也具有自己的特征,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国唱法,这样才能使中国唱法深受我国观众的喜爱。目前,中国唱法更是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从这一角度,文章研究了中国唱法的相关问题。为实现民族复兴,应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民族的音乐振兴则要求声乐家们共同努力,既注重音乐的世界性特征,又强调其自身的文化融入。从而创造真正属于我国的民族音乐,使中国唱法得到世界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吉国强.“中国声乐”及其科学发声法之践行[J].音乐研究,2013 (05).

[2]张森.新时期下中国声乐学派的构建思考[J].音乐创作,2013 (04).

作者简介:张建东,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声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咽音艺术教研中心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猜你喜欢

新时期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
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新时期国产武侠传记片的发展之惑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