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音乐审美的联系与碰撞

2016-02-02张朋飞

北方音乐 2016年24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

张朋飞

(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中西方音乐审美的联系与碰撞

张朋飞

(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近些年来,有关于“文化视野”或“文化研究”的学术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各种相关的研究工作正在不断发展。长期以来,中国音乐届仍有部分学者将中西音乐关系视为先进/落后、高级/低级的二元论关系,而本文正是为了打破这种二元对立关系,并试图从中西方音乐审美比较的视角来阐述中国音乐所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以获得文化平等对话的权力,获得中国音乐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中“合法的”一席之地。

中国音乐;西方音乐;音乐审美

罗丹曾经说过:“艺术是人类最崇高的使命,因为它是人类思想的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去理解这个世界,又要使世界通过它被人们理解。”艺术是神圣又神秘的,它充满无限的创造性。在所有艺术中,音乐从来都具有着崇高的地位,它被西方称之为“现代科学中最高尚的一种科学”。西方称“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而在中国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也是“心觉”的艺术。所以说,中西方在音乐审美方面既存在着许多的联系,但与此同时也包含着许多的碰撞。

一、音乐与自然

在20世纪,西方音乐美学体系随着西方音乐文化到中国,我国学者们开始了有关音乐美学的研究。可是,长期以来,中国音乐届有部分学者将中西音乐关系视为先进/落后、高级/低级的二元论关系,这种观念在中西文化互动与互补的趋势下,变的很是值得探讨。西方艺术称之为是听觉的艺术,而在中国音乐却不仅是听觉的艺术,更是“心觉”的艺术。所以说,中西方在音乐审美方面既存在着许多的联系,但与此同时也包含着许多的碰撞。如中西方音乐对于大自然风景的描绘与审美方面就具有许多的联系与碰撞。

在西方,把自然音乐运用到音乐创作中,并引起超强影响力的作曲家是贝多芬。贝多芬在他创作的《第六交响曲》中,第一次为作品加入了标题——“田园”。贝多芬也一直认为音乐并不是“绘画”,“绘画”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特征的简单的描述,而《交响曲(田园)》并不是对自然事物的单纯素描,而是对人们欣赏风景时的理解与领悟的表现。贝多芬在其作品《交响曲(田园)》的扉页上还精心的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交响曲(田园)》不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单纯的描绘,而是用一种音乐所特有的特殊的色彩,将人们欣赏乡村景色时所感受的,体会的心理感受表现出来”。同时,贝多芬在笔记中也写到:“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投放在音乐中的情感表现,而不是对音乐的单纯描绘”。所以,贝多芬在当时所创作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对十九世纪发展起来的标题音乐产生的很大的影响,而且他的这种创作手法也得到了许多后来作曲家的认可与模仿。《交响曲(田园)》强有力的推动了描绘性音乐在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发展。

当然,描绘性音乐的产生和发展,与在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与宗教文化相对立的思想文化——人文主义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这种自由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普遍开始关注人自身的发展、自身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大自然的思考,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而且,随着十九世纪标题音乐、交响诗的产生与不断发展,在新的自由的人文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常常会表现出音乐的特性,一种特殊的描绘性意图。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或对自然事物进行模仿,或对自然风景的壮观的所知、所感、所想,“移情”到当时的音乐作品当中。

作曲家格里格曾经说过一段话:“世界上任何的事物都比不了大自然,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使人们产生如此纯粹的、清澈的爱。而对于那些对大自然之美从来都不会着迷的人来说,大自然更像是一本未被打开的书。我能听见大自然优美的歌声,我也希望,全世界音乐厅里的人们,都能跟随着音符去感受那挪威松林的幽香”。格里格体现出作曲家们对大自然的景象的关注和音乐对大自然热情讴歌的传统。格里格的钢琴琴名曲之一的《蝴蝶》(op.43,N.1),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具有独创性的和声进行、和具有灵活特点的附点节奏和富有表现力的力度变化,表现了蝴蝶飞舞动态形象,形象生动、飘忽优美。作品《蝴蝶》充分反映出纯粹的对自然崇尚的美学观点。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让声音起到了描绘情境的作用”。 在西方音乐作品中,有许多绚丽的描绘性乐章。而且,很多著名的作曲家都善于用音符去描绘自然景观。如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斯美塔那。斯美塔那的作品《伏尔塔瓦河》,可以说是这些作品中影响力比较的大的作品之一,《伏尔塔瓦河》是交响诗《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该作品是斯美塔那在1873-1879年间所创作的,当时正值捷克的人民历经苦难走出深渊牢笼,迎来了政治、经济独立的幸福时刻。斯美塔那用音乐来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伟大的革命战争的胜利与展望捷克美好未来。在交响诗《我的祖国》整部作品中共有六首交响诗,其中第二首就是这首著名的《伏尔塔瓦河》。而且斯美塔那在作品的序言中写了这样一段对作品的描绘意向的阐述:“这首作品是对伏尔塔瓦河的描绘,伏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一股清凉,一股温润,二者合二为一,形成了伏尔塔瓦河。它经久不息、潺潺流淌,穿越森林与牧场,那里正在举行欢庆祖国的晚会。在皎洁月光的照耀下下,仙女们也激动的跳起欢乐的圆舞……勇敢的伏尔塔瓦河在圣约翰峡谷中盘旋不息,形成漩涡……”。斯美塔那这段写在乐谱前的文字又一次充分表明了斯美塔那的描绘性创作意图。在作品《伏尔塔瓦河》中斯美塔那巧妙地运用优美的旋律、富有特征的和声和充满表现意向的配器等表现方式,给我们表现出了一连串的“音画”:优雅的长笛吹奏出河水流动的音调,就似那潺潺的溪流;静谧的木管声中流淌出捷克的夜的寂静;那些不和谐的和弦更是强烈的表现出圣约翰峡谷的壮观与险要……在作品《伏尔塔瓦河》中,斯美塔那以河流为作品的表现主题,展现出对捷克人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同时表现出作曲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以上可以看出所有这些西方描绘性音乐都在试图在音乐中“在现”对象,而不是“表现”对象。而中国音乐作品不仅是对自然的“再现”,而更多的是某种对自然的“表现”方式,或者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更是诗境、情境、画境、意境的统一。中国音乐演变的历史文化中,历代诗词、曲、画都爱以山水作为表现和歌咏的主题,但音乐往往与自然景观之美融为一体,中国音乐内部往往隐藏着对宇宙万物的审美感应。正如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所说的“我们中国人抚爱万物,于万物同节奏;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语)”。我们的宇宙既是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生命节奏……。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而且在与景物相对应的审美想象方面,东西方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见松树感其刚毅,见翠竹思其正直,见梅花感其坚贞高傲,见荷花思其冰清玉洁……”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被看做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中国哲学思想讲究天人合一、畅神达意。而欧洲音乐的思想观念常常无法摆脱宗教、神秘主义的影响。概括起来,前者离不开一个“情”字,后者离不开一个“神”字。

如青海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音乐及歌词内容与高原山地景观紧紧相连,构成一幅空旷、苍茫的自然音画,又如我们听江南苏州民歌《姑苏风光·码头调》,乐曲细腻委婉,音乐及歌词内容与江南水乡的景观紧密相连,构成一幅清丽、柔美的图画形象。而且中国音乐作品更加注重的就是意境之传达,如中国的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每段都有自己的标题,这种多段标题显示的便是这“意”的传达:①江楼钟鼓,②月上东山,③风回曲水,④花影层台……。再如古琴曲《潇湘云水》的标题:①洞庭烟雨,②江汉舒情,③天光云影,④水接天隅……。再如古筝曲《渔舟唱晚》,二胡曲《空山鸟语》、《二泉映月》,改编曲《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古典名曲无不与自然万物之意向相通。

二、音乐与文化

不同文化音乐审美观念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或冲突的现象,审美观念冲突产生的基本必然是以单一文化审美观念为前提的。在西方音乐史中,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音乐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歌唱和赞美上帝的恩惠是其宗教仪式的重要内容,当然,是西方音乐中必不可少的的音乐因素。许多西方音乐作品或是对宗教的直接歌颂,或是对宗教音乐元素的运用,总之,许多歌曲中都能听到宗教的神圣、庄严与审美。而且,不仅是在中世纪宗教音乐辉煌发展,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许多作品也包含着许多的宗教元素。

如贝多芬在其作品的《第九交响曲》(1824)的最后一个乐章《欢乐颂》中,就以宗教音乐中所特有的、感化人的力量来做全曲的终止,以此音乐来体现作曲家赞美博爱的思想,同时使其音乐作品具有着庄严的宗教气氛。如:舒曼的歌剧《热纳维瓦》(1850)与瓦格纳的《纽伦堡的名歌手》(1868)等,这些作品都是以具有宗教元素和宗教气氛的合唱开始或结束的。李斯特在他的文章《论未来的宗教音乐》(1834)中也提出了有关“人道主义音乐”的观点,他认为“作曲家去创作宗教音乐的灵感应该是来源于上帝或是人民”。

在中国没有像西方一样的宗教文化,但是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所处的地位是可以与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的地位相比拟的。儒家音乐中,雅乐是其推崇的音乐表现形式。雅乐发源于周代的礼乐制度,它代表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宫廷的祭祀活动和朝会的礼仪活动中演奏的就是雅乐。同时,在中国道家文化也是在民间影响最大的宗教文化,道家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宇宙、阴阳、万物皆由“道”所化。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儒道两家的传统中都没有上帝创造万物的观念,他们认为万物生命均生于天地自然。

从中西方的信仰角度来观察中西音乐的审美不难看出,西方音乐倾向于一种对上帝的力量的实存体验,而中国音乐的审美更倾向于一种自我主体的体验。这种自主体验不仅包含对儒家精神的体验,同时也包含对道家精神的体验,“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用心灵去领悟儒道之精神。中国古代哲学家在论人生万物时皆会涉及“心性”问题。如《乐记》中“凡音者,生于人心也”,“生于人心”强调的就是这种主体心灵。儒道两家在天人之和、自然之和上的审美观念上是统一的。儒家强调的音乐与人生、人心,音乐与社会、道德、政治的整体统一,道家强调音乐与人之本心与自然之统一,儒道两家强调的是音乐艺术中主体心灵与客体音响相互协调的美学思想。这种观念与西方宗教观念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如《梅花三弄》、《阳春》、《白雪》等乐曲是感物之美而抒发自身最事物之爱;《渔舟唱晚》、《潇湘云水》、《高山流水》等乐曲是借助自然美景抒发自身的情感;《汉宫秋月》、《长门怨》、《古怨》等乐曲是抒发的是幽怨愁闷之情感,《金蛇狂舞》、《百鸟朝凤》、《喜相逢》等乐曲表现的是欢乐愉快的情感;《苏武思乡》、《忆故人》、《胡笳十八拍》等乐曲是抒发思念亲友之情感,等等。

三、结语

对不同音乐文化的音乐审美的理解,对于加深不同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交流,促进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由于知识浅薄篇幅有限,文中许多观点阐述很是单薄,中西方音乐审美之间的联系与碰撞还包含许多特征值得去深入探讨。

在21世纪中西文化互动与互补的趋势下,我们自重但不可封闭;亟待学习,但不可盲从。中西方需建立平等的音乐价值观,共同面对人类音乐的遗产和未来。

[1]李征.西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碰撞与联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严宝瑜.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与文学的关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肖复兴著.音乐欣赏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贝多芬[德]著,杨孝敏译.贝多芬书简[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卡斯,汪启璋,吴配华,顾连理译.西方音乐史[M].2003.

[7]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术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8]孙新民.标题音乐及其演进概要[J].艺术教育,2006,(04).

[9]何淑芳.浪漫主义标题音乐探实[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

[10]麦琼.论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美学的本质特征(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5,(03).

[11]张卫风.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美学思想之比较[J].艺术百家,2006,(2).

[12]谷音,赵忠琦.音乐形象刍议[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03).

[13]程莉华.试论中国传统音乐与乐谱之关系[J].许昌学院学报,2012,(04)

[14]朱冉.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3,(09).

[15]贺林林.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J].音乐时空,2014.(06).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奇妙的“自然音乐”
谁远谁近?
音乐从哪里来?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