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视角浅析伞头秧歌文化形态的成因

2016-02-02

北方音乐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临县吕梁秧歌

雒 瑜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3000)

生态视角浅析伞头秧歌文化形态的成因

雒 瑜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3000)

作为晋西北风格独具的艺术形式,吕梁伞头秧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运用田野采风、文献分析、访谈等方法,结合舞蹈生态学的理论,分析了伞头秧歌的舞蹈形态、影响其形态特征的生态环境因子,以及在历史长河中伞头秧歌的发展变迁,试图在纷繁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找出影响伞头秧歌文化形态的因素。

舞蹈形态;舞蹈生态环境;发展变迁

吕梁伞头秧歌是诞生在黄土高原的黄河文化,是吕梁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作为一名吕梁人,我迫切的想要走进伞头秧歌,了解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对伞头秧歌的研究多数停留在艺术形式上,资华筠先生说不仅要研究“怎么跳”,还要研究“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跳”。为次我拟从生态环境入手,寻找影响伞头秧歌文化形态的因素。

一、伞头秧歌的舞蹈形态

舞蹈形态是舞蹈的外部表现形式,探求伞头秧歌与其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就要对其舞蹈形态进行中观的特征分析。

(一)舞动序列

准备:正步位,右手持伞,手腕与肩同高,左手持虎衬略低于肩部

第一拍:直身,左脚勾脚向左前方上步;转伞

第二拍:左脚全脚落地,右脚轻跟吸到左脚脚踝处;转伞

第三拍:做第一拍的对称动作

第四拍:做第二拍的对称动作

(二)舞动因子分解

1.节奏型和呼吸型

伞头秧歌以民族调式1、2、3、5、6为主,多为四二节拍,节奏型为强弱强弱,旋律抑扬顿挫、明快开朗。现如今又吸收了大量当地民歌和戏曲音乐的营养,曲调更为丰富多彩。其舞蹈动作踏着节奏重拍,呼吸和着节奏的强弱,强时呼弱时吸,和节奏浑然一体。

2.步伐

脚:脚迈向斜前斜后方,脚跟着地,两拍一动

腿:大腿做前屈运动,小腿做折动

3.显要动作部位

上肢:大臂与垂直体态成90度角,小臂做旋内与大臂持平,手腕多向转动,带动道具伞的转动。

躯干:腰胯部侧出,与垂直的上身成侧前的三道弯体态。

二、伞头秧歌的舞蹈生态环境

(一)自然环境

1.气候特征

吕梁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节期间天寒地冻,农闲的人们在户外尽情舞蹈,以增加身体热量,促进新陈代谢,活络筋骨。伞头秧歌既有上述功用,且步伐悠然,伴奏悠扬,固成为当地人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艺术形式。

2.地理位置

伞头秧歌兴盛于西域与东北、西域与华东、东北与华南的结合部华北地区中部的晋西北,从初生到成熟都伴随着四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而这种交流融合使得伞头秧歌具有审美思维的开放性——对不同地域艺术形式的借鉴,对本土其他艺术形式的兼容并蓄,不仅有东北、陕西、山东等汉族秧歌的影子还有西域歌舞的遗存,更有戏剧、杂技、武术等的综合演出。

伞头秧歌的流传盛地吕梁临县、离石、方山、柳林和陕西的佳县、吴堡等临近黄河、依傍着黄河。临县的碛口更是上游船只的终点和陆运起点,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黄河的浪涛推动了伞头秧歌的兴起,使伞头秧歌具有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特征。伞头秧歌的乐队奏曲像黄河的惊涛骇浪,舞姿如滚滚波涛连绵起伏,歌声如黄河水击打河岸掷地有声,而一条条渡船则成为这一文化广为流传、盛行的桥梁。

3.地貌特征

黄土高原的地貌使得土生土长的伞头秧歌充斥着黄土的气息,舞者脚下后跟先着地的步伐特征体现了泥泞黄土地中行走劳作的艰辛,每一步夯实有力亦是黄土高原带给人们憨厚性格的表现。而手中每一次转伞都如同四溅的黄土洋洋洒洒。

(二)社会文化环境

1.宗教

早在西汉初期,因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中国大地上出现了炼仙丹的道士。东汉时道教成型,山西境内修建了五台山的紫府庙等。南北朝时,道教成为北魏的国教,作为北魏都城的山西大同依恒山建有著名的悬空寺。李唐王朝自称是老子李耳后代,大力推崇道教,道教兴盛,洪洞孙真人庙占地300多亩,可见山西道教的昌盛。宋代山西相继修建了大同太宁观、洪洞玉虚观、清灵观等大批宫观。元朝山西出现了中国唯一的道教石窟龙山石窟。明朝道观更是遍布全省。吕梁道教亦是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全市道观遗址有1846处之多,位于离石的天贞观始建于西汉,而位于方山县始建于唐朝的北武当山更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道教的兴盛为伞头秧歌增添了文化内涵。秧歌道场图即是中国道教太极图的活的标本。道教认为阴阳变化的太极运动是宇宙万物产生发展的原始动力。代表天象变化的太极图“S”向左向右旋转就成了“8”这一万物运动的基本规律。三盏灯即是太极日月精华图,四门抖底是四维图,五朵梅就是五行生图,里四外八 是八卦图的写照。

2.祭祀

伞头秧歌是一种傩舞,起源于祭祀活动。主要目的是向神灵祈福和驱鬼逐邪。其中祭瘟神活动与古代傩舞极为相似,闹秧歌先祭瘟,然后跑到偏远的地方禳瘟,秧歌结束后举行送瘟仪式及用高粱杆扎成小船糊上彩色纸,船上放有象征瘟神的小人或牌位,人们叩拜后由伞头唱送别秧歌,便将船放入水中,伞头面向船游走的方向转动着伞和虎衬,嘴里默念祈福祭词,脚下应着口中节拍随性的走动。

3.方言

临县伞头秧歌的演唱多用当地方言。由于临县群山环抱,交通不便,历史建制相对稳定等原因,当地方言受外地影响较小,形成一种独特的地方音韵。伞头秧歌的演唱用当地这一独特的语言音韵,且句句押韵,甚至同声同韵,唱者朗朗上口,听者宛转悠扬。所唱词句多用当地的俗语、歇后语,巧妙地、自然地通俗地、幽默地唱出秧歌主题,用听众熟悉的词句展现出别样的艺术魅力。

三、伞头秧歌的发展变迁

马克思主义的相对论认为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文化的变迁同样也是永存的,是该文化得以留存及发展的永恒因素。伞头秧歌自产生到发展一方面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对自身的不足与局限进行着自我调节变化。

(一)伞头秧歌服饰道具的变化

伞头秧歌的领导者“伞头”所拿道具为右手花伞左手虎衬。现如今我们所见的花伞一般为周边加上20公分绸缎的雨伞,但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伞周围是长达60公分的红布,形似古代祭祀活动中仪仗队所用的“皂罗”。祭祀活动中皂罗排在仪仗队的最前面,后有唱祭歌的人相随。这种形式被民间舞人借用,歌者举伞表演且唱词内容不局限于祭祀,经过长期的调试,渐渐演变为如今所见的形式。在祭祀活动中常见以舞降神的巫师手持的法器为会零零作响的圆形铜具,民间舞者将这一道具保留在傩舞中经历代的流传改进,成为如今伞头手中所持的虎衬。

(二)伞头秧歌内容的变化

汉代及以前,伞头秧歌多为古老艺术形式的遗存,模仿着劳动、生活且带有浓厚的祭祀色彩。如存有汉代角抵戏特征的牛斗虎、二鬼摔跤,带有原始狩猎劳作色彩的霸王鞭等。两晋之时,伞头秧歌实现了从娱神到娱人的转变。明清时伞头秧歌已演变成民间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演唱的内容也多为祝福赞美。五四运动之时,映着全国民主科学的口号,伞头秧歌举起了破除迷信、妇女解放、婚姻自主的三面大旗。抗日战争时期伞头秧歌成为激励人们坚持抗战的精神食粮,解放战争、土地改革等社会变革后伞头秧歌多表现人们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心情,表演中增加了工农兵形象。文革期间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伞头秧歌被静止十几年,粉碎四人帮后,各村落伞头秧歌如雨后春笋般再度兴旺。如今伞头秧歌担负起宣传政策、娱乐逗趣、净化心灵、强身健体等重任。

(三)伞头秧歌表现形式的变化

曾经临县伞头秧歌的参与者都是男性,连女角也是由男性扮演。五四运动以后,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女性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许多热爱秧歌、擅长秧歌的女性纷纷加入秧歌队,一改之前秧歌队伍阳盛阴衰的局面。抗日战争后伞头秧歌号旗改为门旗,五色旗改为红旗,星位牌改为标语牌或领袖像,伞头不用伞,改为长柄五角星迎神拜庙改为拜国旗、拜烈士塔、劳动英雄等,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按耐不住喜悦之情,各村落秧歌争奇斗艳,秧歌规模也变得庞大起来,伞头由一人增加到几人,重新使用了花伞,扭者穿上了色泽艳丽的彩衣、彩扇和彩稠。改革开放后,伞头秧歌阵容更加庞大,多者有近400人,有扇子队、鼓子队、花伞队等。80年代后,伞头秧歌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经过老艺人的大胆创造革新从街头巷尾走向了舞台,在各种节日庆典、比赛中都可看见它的身影。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伞头秧歌从农村发展到城市,成为广场上人们健身娱乐的主要活动。

综上所述,吕梁伞头秧歌这一文化形态的产生,是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的反映,也是人在历史发展中生存需要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人在生产劳动与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认识和运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1]资华筠,王宁.舞蹈生态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9).

[2]郭奇文等.临县伞头秧歌[M].山西:山西地方志编委会出版,1987.

[3]宋小翠.临县伞头秧歌及其民俗基础与开发利用[D].山西:山西大学音乐研究所,2007,6

[4]纪广.“伞头秧歌”表演形式和舞蹈动作特征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0,(9):113-115

[5]史红.舞蹈生态与中国民族舞蹈的特异性[J].文艺研究,2016,(04).

雒瑜(1991—),女,山西吕梁,所在大学:山西大学,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猜你喜欢

临县吕梁秧歌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富平村里唱秧歌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吕梁枣芽茶产业蓄势待发
山西临县举办电商峰会助力乡村振兴
昌黎地秧歌
擎起健康扶贫旗 共筑百姓幸福梦 山西科技志愿服务健康科普活动在吕梁临县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