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2016-02-02甘善化福建省尤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尤溪365100
甘善化(福建省尤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 尤溪 365100)
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甘善化
(福建省尤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 尤溪 365100)
山羊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以发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近年来,不少羊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养羊业健康发展。报告一例山羊附红细胞体病发生情况如下。
1 发病及临床症状
2014年6月6日,福建省尤溪县某养羊户从外地引进6~8月龄黑山羊60只,放牧饲养,1周后按程序免疫羊痘、传染性胸膜肺炎和三联四防苗,期间羊只采食及活动正常。6月22日部分羊只出现食欲不振,消瘦,行动缓慢,畜主先后用了抗生素和抗寄生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截至7月2日,已死亡6只,遂来本中心就诊。
病羊表现消瘦,精神沉郁,体温升至40.5℃~41.5℃,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弱、次数减少,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呼吸急促、喘气,部分病羊出现跛行;颌下至胸前、腹侧水肿,穿刺流出淡黄色液体;多数病羊腹围增大,触诊瘤胃有气体感或痛感;尿液呈深黄色或茶色,个别病羊伴有拉稀;后期病羊卧地不起,体温下降至35℃以下,口鼻流出泡沫样液体,最后衰竭、抽搐而死。
2 剖检变化
刚死亡羊只血液稀薄如水,不易凝固,全身肌肉色泽变淡、脂肪黄染;胸腹腔及心包积液呈淡黄色,心肌软而色淡,心外膜有出血点;肝肿大、质地呈棕黄色,胆囊充盈,胆汁浓稠;脾肿大、质软脆;肺肿大,表面有出血点,切开有多量泡沫;肾脏苍白,包膜下见有出血斑,膀胱黏膜黄染并有散在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外翻。
3 实验室检验
取病羊耳静脉血1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稀释混均后,加盖玻片,40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红细胞大多变形,呈菜花状、星芒状,并有环形、球形、短杆形的闪光小体在血浆中折光发亮快速游动。
结合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初步诊断为山羊附红细胞体病。
4 治疗
4.1对末出现症状的羊只肌肉注射盐酸多西环素,按0.2 mL/kg体重,隔日1次,连用3次,同时每天早晚给羊群供饮“青蒿汤”,即青蒿、淡竹叶、鱼腥草等各适量煎水去渣加少许盐代饮水饮服。
4.2病羊隔离治疗,用血虫净(贝尼尔),按5 mg/ kg体重用黄芪多糖注射液配成5%溶液分点深部肌肉注射,隔日1次,连用3次,配合肌肉注射盐酸多西环素0.15 mL/kg体重,1日1次,连用3~5 d,并供饮或灌服“青蒿汤”。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体温升高者用头孢噻呋钠(5 mg/kg体重)、柴胡和复合维生素B各2~6 mL/次,肌肉注射,1日1次,连用2~3 d;严重病例,静脉注射10%葡萄糖100~300 mL+5%碳酸氢钠50~100 mL+10%安钠咖2~5 mL,强心、补充血糖、纠正酸中毒。
4.3患羊恢复期肌肉注射维生素B12,0.3mg/次,1 日1次,连用3~5 d,血丰(右旋糖酐铁注射液),1~3 mL/次,隔日1次,连用2次,并内服大黄苏打片,以增进食欲、促进机体造血机能恢复。
5 体会与小结
5.1本病目前尚无疫苗使用,也无特效治疗药物,因而在本病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应进行预防用药,可选用土霉素或多西环素,每月肌肉注射1~2次,或给羊群饮服“青蒿汤”或鲜青蒿草切碎直接饲喂,每月1次,每次连续使用1周。发病时,要早诊断、早治疗,配合解热、补铁、输液等对症处理,控制并继发感染,可减轻发病程度及危害性。
5.2该病多呈亚临床感染,易被忽视,但在长途运输、实施强制性管理措施(如预防注射、阉割等)、高密度饲养、闷热潮湿环境等应激状态下可诱发本病的发生,此次该场山羊发生附红细胞体病可能与之有直接关系。因此,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止本病发生的最有效措施。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福利待遇,减少不良应激;勤扫圈舍,定期消毒,保证羊舍通风干燥,冬暖夏凉;坚持自繁自养,注意注射针头和手术器械的消毒,夏秋季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蚊蝇等吸血昆虫叮咬羊群,切断传播途径。
S858.27文献标志码:B
0529-6005(2016)07-0036-01
2015-03-25
甘善化(1963-),男,高级畜牧师,本科,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E-mail:gsh632804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