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干涉低周波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体会
2016-02-01马红叶
针刺配合干涉低周波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体会
马红叶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450003)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等的急性损伤,俗称闪腰。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和平时缺乏锻炼肌肉不发达的人。以有明显的扭伤史,腰痛剧烈,不能直腰、弯腰,甚者不能翻身、起床、咳嗽、行动困难为表现。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发现采用单穴针刺结合干涉低周波治疗本病,疗效较好且安全。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患者,男15例,女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6岁;病程最短1 h,最长1 d。
诊断标准[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①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②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③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块,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排除标准:CT或MRI检查排除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折、结核及其他腰部疾病;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治疗方法
干涉低周波治疗:治疗仪采用日本原装进口干涉低周波治疗仪,以压痛点为中心,将吸附海绵浸润充分后放于吸附碗中交叉吸定于痛点周围,刺激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20 min。
针刺治疗:干涉低周波治疗后进行针刺治疗,取患侧养老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0.30 mm×40 mm毫针,针体与皮肤呈45°,快速进针0.8~1.0寸,进针后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加强刺激直到出现强烈酸胀沉感觉,以强烈的针感向肘部、肩部传导为宜。每5 min行针1次,针刺过程中患者配合腰部适度活动(如前屈后伸、左右屈伸等)。活动幅度由小到大,以能忍受为度。针刺治疗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订。临床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动正常;好转:腰部疼痛减轻,脊柱活动基本正常;无效:症状无改善。
结果:本组18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治愈1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4%。
讨论
急性腰扭伤属中医“腰部伤筋”的范畴,是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多由于腰部活动姿势不正确,用力不当,或用力过度,或搬运抬扛重物时,肌肉配合不协调,以及跌仆闪挫,使腰部肌肉、韧带受到强烈的牵拉、扭转而致损伤。中医则认为其多因肌肉扭伤或气滞血瘀而发病。《金匮翼》中提出:“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脉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认为急性腰扭伤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跌打劳损后出现局部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发而为病。从经络理论分析,急性腰扭伤累及的经脉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而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面部交接,两经经气贯通,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因此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亦可以治疗足太阳膀胱经的病变,现代文献也广泛报道运用小肠经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2,3]。养老穴为小肠经郄穴,具有滋养肝肾、舒筋活络之功,可治疗急性痛证。在刺激养老穴的同时,嘱患者适当地活动腰部,可疏通经络,加强气血运行,缓解腰部肌群的痉挛或损伤。而西医学认为干涉低周波,是将不同频率的正弦电流交叉地输入病变部位,形成干涉电场,电流作用部位深,从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水肿,消除疼痛。以此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安全,患者易于接受,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2-213.
[2]吴耀持,张必萌,汪崇淼,等.电针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近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1):3-5.
[3]周景辉,吴耀持,孙懿君,等.后溪透合谷配合腰部活动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6):405-406.
(收稿日期201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