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友善简析

2016-02-01刘东锋

管子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友善感恩尊重

刘东锋

(山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古代学术思潮

友善简析

刘东锋

(山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友善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基础地位。其内涵主要包含尊重、友爱和感恩三个方面。尊重作为地基,友爱作为砖瓦,感恩作为水泥,一同搭建起友善这座善的大厦。当前社会友善不彰的主要原因在于偏重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导致物质主义的抬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加之社会制度不健全,使得不少人对社会和他人产生程度不一的不公感、不信任感、不安全感乃至怨恨情绪;社会文化层面的转型明显滞后,价值冲突的现象普遍存在。创造人与人之间弘扬友善的良好社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尊重;友爱; 感恩;友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人们指明了发展进步的方向。在这三个层面中,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与公民日常生活和个体道德修养关系最为密切,属于整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底层建筑。而在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中,友善应该位于诚信等德目之前,是人们日常交往和共同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可以说,友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所以,探析友善的内涵,分析当前社会友善缺失的原因,对于全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友善有着丰富的内涵。笔者认为,友善的内涵主要包含尊重、友爱和感恩三个方面。

尊重,是对人或物某种特定属性与价值的认可、尊敬与重视[1]。对于人而言,尊重主要不是指卑者对待尊者,弱者对于强者的尊敬,而是指无论在自己的言谈举止中,还是内心里都随时给予他人以应有的认可和重视,并绝不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应有”源自主体和他人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之一份子,都是人类存在物,主体和他人之间在人格上没有贵贱之分,主体所拥有的基本权利,他人也同样应该拥有。他人与主体一样,都是具有绝对价值的行为者和目的存在物,而不是成就别人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正如康德所言:“你必须这样行为,把每一个人当作目的并且绝不把他人当作手段来对待。”[2]437尊重无疑是友善的基础,尊重的发展史也就是友善不断前进的历程。人类的道德进步表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必须以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为特征,迄今为止的人类道德进步的尺度端赖于此。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如果互为手段和工具,人类社会就会进入动物般的野蛮时代,友善也就失去其赖以存在的基础,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无从谈起了。孔子谆谆教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社会“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那你就怎样对待别人”的“黄金律”,都无时不在提醒人们:尊重是人与人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罗尔斯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尊重是一种“自然义务”,并要求人们公开承认,实际上也恰恰说明了尊重对于伦理社会,对于友爱起到了底层磐石般的支撑作用。

而“应有”的另外一个含义,则是指尊重是主体响应他人的召唤而给予他人的关注行为。在这其中,主体与他人在认知和情感上是互动的。首先他人有希望主体给予其关注和适当回应的情感要求,然后主体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加以判断后,用行动做出回应,表达出承认他人合理存在和主张的态度。可以说,尊重意味着尊重主体适宜的举止行为,主体要有合理的分寸来约束自己的尊重行为。也可以说,尊重他人,意味着需要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因为人都具有对自身自由立法的能力,以及理性和完全自主的能力。尊重人要求人们承认每一个人都有形成自己判断和观点的自由,以及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界限之内的任何行为的自由。即便在最好的朋友之间,也必须基于尊重的道德约束而为彼此保留自主的空间[3]149。尊重行为的发生不仅需要他人有让主体关注其的意向,更需要主体自主决定是否关注他人,且是否以实际行为来表达对他人的重视。不管实际境况如何,随意表达对他人的关注,让他人感觉不舒服,这样的行为绝对不属于尊重的范畴。而他人对主体发出了需要关注的信号,主体却在评判后没有回应,则也构不成尊重。这里的“没有回应”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主体出于对他人合理需要关注意愿的漠视、蔑视甚至敌视,而另一种则是主体对于他人不合理甚至过分的需要关注意愿的断然拒绝。这两种没有回应而造成的尊重行为无法实现的责任应当分别归咎于主体和他人,是主体的不恰当回应和他人的不恰当意愿搁浅了尊重行为的实现。所以,尊重好似信号的发出和反馈机制,缺少哪一个都不成立。而这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则是“主体和他人适宜的态度和行为”。礼貌地对待他人;对于他人做出的成绩和道德行为,给予恰当的赞赏和钦佩;对于处于困境中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关注;对于他人指出自己的错误表示接受;对于他人对自己的帮助表示感谢;对于陌生人一个善意的眼神给予回应……等等,都属于“应有”的“适宜态度和行为”,它们无疑都展现出了尊重的姿态,让人们在这其中感受到了友善的暖流。

尊重人构成了伦理观念和道德价值体系的核心表达,其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德性,随着文明的进步,逐步体现在人的自然态度和行为中,已经成为了要求每个人的一种理性命令。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为人与人之间的友善道德关系奠定了基石,为更广阔道德体系的展开创造了基础。在此意义上,尊重无疑是友善的核心内涵。

在伦理道德关系中,尊重仅仅是人对待人类存在物的一般性态度,虽然其奠定了友善道德关系的基础,但尊重仅是谦虚谨慎地对待他人需要关注意愿的一种回应,虽然这为个体的自主留下足够空间,但这仍然意味着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一段距离,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意味比较淡薄。廖申白教授就认为:“对一个素不认识的人,我们难于产生亲密的情感,但是可以尊重。”[4]268“对我们一个伙伴的尊重通常仅仅提醒我们不去做损害他的人格的事情并尊重他的自尊。”[4]266

尊重要求人们相互尊重但却保持适当的距离,友爱则是拉近人们之间距离的一种力量。这里的友爱并不是狭义上的朋友之间的交往德性,而是广义上的人与人,尤其是陌生人之间的互爱。友善必然不能缺少在尊重基础上更多道德情感的投入,即爱的投入。友善就是在尊重和友爱两者之间保持着一种让人际关系感到舒适的平衡状态。所以,友善绝不仅仅止步于尊重,必须有友爱的参与。

爱有多种,情爱主要包含欲望和冲动;对所有人没有差等的是博爱;母子兄弟之爱是血缘关系造就的亲情之爱;友爱则主要是温和而理性的。爱在本质上是特殊主义和有差等的,友爱在人际关系上自然是更加倾向于博爱,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给予他人的一种温和的善意表达和爱护。“温和的善意表达和爱护”一词可以较准确表达出了友善所包含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尺度和深层内涵。爱都是为了他人主动地付出,爱情、血亲之爱是为与自己融合在一起无法割舍的至亲主动无偿的付出,而友爱则主要是为除了亲密之人之外的他人,且更多是对陌生人的主动付出。当然,这种爱的付出可能就是最普通不过的嘘寒问暖,对陌生人的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微笑,或者是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的搭一把手。虽然友爱并不是那么炙热和轰轰烈烈,也并不是尽己所能的付出,或者仅仅是主体有能力轻易就可以做得到的付出,但它却如涓涓细流,辐射到了社会每一个人,其对于拉近人心及道德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则是无可置疑的。

友爱不仅体现了对人这一类存在物的尊重,更表达了让与自己一样的人类存在物都快乐美好的心愿。友爱源自于人们在生活中养育的移情能力。移情以亲身经历获得的深刻道德情感体验、或者是仅从书本等其他非直接体验渠道获得的浅显道德认知为蓝本,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理解体会他人在不同境遇中的感受后做出的反应。移情使得主体对他人的境遇感同身受,特别面对他人处于困境中时内心感到不舒服甚至痛苦进而产生同情心理,并在良心驱使下做出友爱的举动。说到底,友爱所要实现的就是不希望看到他人不幸,且希望他人与自己一起幸福快乐的一种道德愿景。

当然我们也不要对友爱付出的程度不够醇厚而抱怨。站在社会大背景的角度来看,不敌视同类,亲近同类,进而关心爱护同类,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正常文化心理。但人的爱的情感付出对待亲疏有区别,也是人性的特点。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意思就是说,君子虽然爱惜万物,但谈不上仁爱;君子虽然对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到仁爱百姓,再到爱惜万物,由亲到疏,君子的感情付出是在不断递减的。认识到人性的这一客观现实,我们就不应对于友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虽然我们赞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楷模,但要求人人在对待更多的陌生人时都成为这样的道德楷模确是不现实的。然而如果人人都愿意付出自己的点滴友爱,却依然能够会聚成爱的海洋,社会和谐的局面就会形成。

而感恩之所以会成为友善的内涵之一,就在于感恩不仅是尊重、友爱和友善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维系友善的内在要求。在一般意义上,感恩是指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或者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在本文中,感恩扩展为是对他人给予自己的道德对待的回报。他人尊重自己,那么我们也要尊重他人;他人对自己付出友爱,那么自己就应该感谢他人或者给予他人一定回报。友善不仅是主体对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友善行为,也包括他人对于主体道德对待的感恩回馈。所以说,感恩就是一种尊重,就是一种友爱,同时也是一种友善。

感恩对于友善行为的维系起着重要作用。每个人做出友善行为时,绝大部分并没有想到过获得什么回报。但当对他人做出了友善行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正反馈,如自己对别人表示尊重,但别人却并不理会你;或者当自己帮助了别人,别人却连一句感谢话都没有时,自己自尊肯定就会受到极大损害。如果这样的事情成为社会常态,那么就意味着相互尊重必然坍塌,友爱无以为继,友善自然也就成为了空中楼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后果,就是因为感恩的缺失违反了人们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正义原则。正义是一个人在交往与共同生活中给予他人应得善物的那种品质。应得是正义包含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这是一个常识道德的或者是在常识道德中积淀而成的观念。按照这种观念,我们应当把一个人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东西看作他应得的[4]367。友善行为获得对方的善意反馈,就是施展友善者努力的应得。虽然这里的应得大多数都是属于精神性的赞赏而已,但这也正是施展友善者所希望得到的应得。而这应得实际上也仅仅是他人对施展友善者友善行为的承认而已。所以,感恩虽然微小,但却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是友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尊重作为地基,友爱作为砖瓦,感恩作为水泥,一同搭建起友善这座善的大厦。康德认为尊重是一种基于理性的命令,是人的一种自然义务;罗尔斯认为感恩、仁爱(施善)是作为人的自明责任[5]76。这更进一步证明了由尊重、友爱和感恩所构成的友善是当今人类社会不证自明的道德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成立的基础和前提。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基础性功能也就再次展现出来。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必然首先要建构好友善这一基础性要件,这更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然而,当前社会友善状况却不容乐观,倒地的老人无人敢扶,为一点小事而在飞机上大闹,暴打女司机事件等等,都让人们对部分人的不友善一面唏嘘不已。为什么在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情上,不少人就丢弃了人性中本有的友善,毒化社会和谐氛围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偏重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导致物质主义的抬头。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但一段时间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变成了“只要经济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的过度彰显使得人们愈来愈把物质利益看得比什么都更加重要,无所不用地追逐物质利益。把拥有财产的多少作为衡量社会地位的标准,把物质利益作为生活的第一和中心的物质主义也愈来愈盛。物质主义的彰显使得理想与道德等精神追求相形见绌,物质利益至上者的眼中没有尊严、友爱甚至感恩的位置,为了利益,可以舍弃友善,甚至可以利用别人的友善为自己谋利,友善衰落在经济历史性飞跃的时期就成为一种无奈的社会现实。

二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加之社会制度不健全,使得不少人对社会和他人产生程度不一的不公感、不信任感、不安全感乃至怨恨情绪。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裂痕不断加大,仇官仇富、以及为了一点点纠纷就大动干戈的事件屡见报端,就是典型的表现。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友善的立足之地也就越来越小。

三是与经济层面的转型不同,社会文化层面的转型明显滞后,价值冲突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人精神世界一片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相信自己能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而造成价值观的困惑和社会心理层面的浮躁[6]210。在这种情况下,核心价值观念缺乏认同,先顾全自己、只为自己的利己主义就成为了不少人无奈下的首选,人人都先顾自己、只顾自己,友善的施展空间也就越来越狭窄。

一个社会,只有经济的发展与道德的进步相辅相成,才能称之为健康的社会。而一个健康的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友善的社会。友善看起来好似是小事,但绝对不是小事,因为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空气和水,关系着道德社会的根基。当前社会友善的缺失已经极大推高了人际关系成本和社会运行成本,已然成为毒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一剂毒药。所以,在紧紧扭住经济发展不放松的基础上,加快社会综合改革步伐,为人与人之间弘扬人性中本有之友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夏澎耕.论公民的尊重教育[J].伦理学研究,2005,(4).

[2]康德著作全集[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周治华.伦理学视域中的尊重[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4]廖申白.伦理学概论[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戴维·罗斯,菲利普·斯特拉顿-莱克.正当与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6]张兴国,史娜.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张越)

收稿日期:2015-06-27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山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发展支持计划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刘东锋(1971-),男,山东高密人,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博士。

中图分类号:B8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828(2016)02-0065-04

猜你喜欢

友善感恩尊重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引导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友善”核心价值观
友善:《圣经》中的永恒主题之一
怎样践行“友善”价值观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