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得发紫”的由来

2016-02-01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官服颜色

知 识 窗

“红得发紫”的由来

“红得发紫”指某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的地位达到了巅峰,好得不能再好。两种特定的颜色怎么会有如此象征意义呢?其实,这与中国古代服色文化及其演变密切相关。

作为服色,“紫”的地位本不如“红”。“红”在汉代称为“朱”,被视为正色,而“紫”是间色(即杂色)。在上古时代,间色是被人看轻的,而紫色尤其被视为一种惑人的邪色。《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紫”的地位上升与君主的喜好有关。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终于,“紫”得以与“朱”同列为权贵服色,而“紫”的地位比“朱”还略高一等。据史书记载,唐高宗之后,各级官员的服色标准为: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绯即红色),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则为浅青。唐代以后的宋、元、明、清各朝基本沿用唐制,只在局部略有调整,如宋代规定:四品以上服紫,五品、六品服朱。

由上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古代官服颜色为红已是官高位重的标志,而官服颜色由红到紫则意味着职位的进一步提升,所以人们以“红得发紫”来形容那些官运亨通、备受权位更高者恩宠的人,而这正是“红得发紫”一词的滥觞。

猜你喜欢

官服颜色
“衣冠禽兽”是骂人的话吗?
官服是个奢侈品
官服是个奢侈品
特殊颜色的水
南北朝官服的“轮回说”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