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通宝”钱五品解析
2018-05-14习刚峰章国任
习刚峰 章国任
【摘要】本文对新余出土的“康熙通宝”钱五品的历史、沿革资料进行了收集、归纳和整理,通过实物解析,为研究“康熙通宝”正品流通币和非流通币压胜钱的区别、官炉钱与私铸钱的识别、罗汉钱与流通币的鉴定、宫廷钱与流通币的比较,提供具有价值性的实物考证。
【关键词】康熙通宝;五品;实证
【中图分类号】K875.6 【文献标识码】
清康熙皇帝为了适应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需要,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对铸造钱币极为重视。即位以后,便铸造“康熙通宝”钱币,并令将铸成之样钱,颁发各省局,依式铸造。康熙年间(1662—1722)时间长达61年。“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万一千一百二十六万五千三百六十有奇”,为康熙年间铸钱最少的一年。“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四万五千七百三十二万五千八百有奇”,为康熙年间铸钱最多的一年。康熙元年(1662年)至二十二年(1683年),沿順治十四年(1657年)法定,每文重一钱四分,二十三年(1684年)改为每文重一钱,四十一年(1702年)又改为一钱四分。连罗汉钱、花钱在内,康熙时期钱币有大小之分。工部宝源局、户部宝泉局为康熙官炉钱局,沿袭“顺治通宝”(背满文)钱币版式,鼓铸“康熙通宝”钱币。又增铸钱币版式,钱背改为满、汉文,即汉文为江、同、宁、东、宣、原、苏、昌、南、河、临、广、浙、台、桂、陕、福、云、漳等二十一种,皆为下属省铸钱局名。
可是,“康熙通宝”当时铸造的历史背景却不是很理想。早在顺治年间“各省开炉大多铸造不精,以致奸民乘机盗铸,钱愈多,而愈贱,私钱公行,官钱壅滞,官民两受其病。”这种私铸劣钱之风,一直延续到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虽三令五申,严刑峻法,命官查处私铸劣钱;禁止私铸铜钱,改铸铜器与私铸同罪等措施,亦无济于事。如本文后面所谈到的私铸罗汉小钱,就是一例。
新余出土的“康熙通宝”五品,分官铸、私铸二类。官铸,工艺精湛,设计新颖,图文并茂,目不暇接;私铸,钱体偏小,重量不足,字体平浅,铸造不精。“康熙通宝”五品均有它的代表性,现分述如下。
①“康熙通宝八角云纹钱”,重4.424克,直径2.6厘米,穿径0.7厘米,廓宽0.35厘米,传世古,黄铜质。面文:“康熙通宝”四字,真书,直读。钱缘镌刻八角图形和云纹。背面满文:“宝泉”两字(如图1)。它既是通用币,又是压胜钱。此钱制作精美,设计新颖,传世很少,显示官炉所铸。考其图纹,究其内涵,云纹象征太平盛世,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八角图形为二个方形移位组成,方形代表地,大地博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康熙通宝鎏金钱”,重4.346克,直径2.6厘米,穿径1厘米,廓宽0.56厘米。原色浆,黄铜质。面文:“康熙通宝”四字,真书,直读。钱缘镌刻两圈锯齿纹,鎏金。背面满文:“宝泉”两字(如图2)。此钱设计古雅,做工精细,鎏金精美,成本昂贵,传世品少,显示官炉所铸,应为宫廷钱,并非私铸,无疑。何时铸造,无从查考。此钱是清政府在喜庆、寿辰、赏赐、赠礼时用。
③“康熙通宝梅花瑶草钱”,重4.182克,直径2.6厘米,穿径0.75厘米,廓宽0.4厘米,传世品,原色浆,黄铜质。面文:“康熙通宝”四字,真书,直读。钱缘镌刻梅花、瑶草纹;背面满文:“宝泉”两字(如图3)。它既是流通币,又是压胜钱,此钱做工精美,设计新颖,传世少,系官炉所铸?梅花五瓣象征“五福”:“一曰富,二曰寿,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终考命”。瑶草是仙境吉祥之草。此钱寓意为梅开五福,笔者推测它是康熙六十华诞(1722年)纪念之钱,但无文献记载,资料不足,是否有当,尚待进一步探讨。
④“康熙通宝狭沿钱”,重2.075克,直径2.1厘米,穿径1厘米,廓宽0.1厘米,传世品,黄铜质,狭沿。面文:“康熙通宝”四字,真书,直读,双点通。背面满文:“宝泉”两字(如图4)。“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又铸半重‘轻钱”。此钱虽是狭沿,但重量与上述半重轻钱吻合,应属官铸钱一类。
⑤“康熙通宝罗汉钱”,重1.144克,直径1.8厘米,廓宽0.25厘米,传世品,黄铜质。面文:“康熙通宝”四字,真书,直读。背面满文:“宝泉”两字(如图5)。“康熙宝泉局小平有一种熙字左侧少一竖的‘罗汉钱”,此钱与上述罗汉钱的特征一样,故名。罗汉钱为清康熙朝代特有,它的由来与说法,传说不一。综观古泉资料,罗汉钱的版式很多,有大有小,数量不少,一般都是官炉铸造。如马定祥先生收藏的一种“康熙通宝”为铸刻花罗汉钱。此钱制作精美,大而厚重,是康熙六十寿辰时(1722年)铸的贺寿钱。为悬挂宫内宫灯四角下装饰之用,它洋溢喜庆、吉祥之意,传世很少。
此外,各省铸钱局同样开炉专铸罗汉钱,以示祝寿庆贺。如罗汉钱背文:“同”“福”,足以证实。罗汉钱不仅宫廷喜用,而且在民间亦广泛流用,深受人们喜爱,被民间视为吉祥、幸福之物。人们常把它当作春节压岁钱、婚嫁压箱钱、男子相亲之物等,寓意深远,俗情浓厚。本文此枚罗汉小钱,从钱径、重量、做工来看,应为民意仿铸,这也是偶然的重大发现。流传至今,也很有研究价值。
上述“康熙通宝”一至三品(图1、2、3)皆为刻花钱。刻花钱,顾名思义就是在钱面或钱背镌刻形形色色的各种图案,是压胜钱其中一种。压胜钱,又名厌胜钱、押胜钱、吉祥钱、杂钱等,它包含连体钱、借口钱、占卜钱、赏赐钱、春钱、祝寿钱等四十余种。洪遵《泉志》、丁福保《古钱大辞典》把非用品流通钱列入压胜钱。把“有花纹的无花纹的各种非正用品都称之为‘花钱”。当然,先贤立论,无可异议。而笔者认为,正用品流通钱与非正用品花钱不能硬搬教条,明显地划分。正面铸有“通宝”字样,背面刻有花纹的钱,它既可当流通币用,又可作压胜钱使,如本文图1、2、3就是一例。
新余出的“康熙通宝”五品,大小不一,版式各异,工艺不同,官私有别。它既是压胜钱,又是流通钱:有正品流通,有宫廷钱,有私铸流通币。在这些钱中,做工精美,有纹饰的占三品;无纹饰,做工一般的一品;无纹饰,做工粗糙的一品。其中,官炉铸造的四品;私炉仿造的一品。上述“康熙通宝”花钱,流传至今,存世很少,不易看到,应属珍稀品之类。“康熙通宝”,内涵丰富,品种繁多,数量宏大,新余出土的“康熙通宝”五品将为研究“康熙通宝”正品流通币和非流通币压胜钱的区别、官炉钱与私铸钱的识别、罗汉钱与流通币的鉴定、宫廷钱与流通币的比较,提供具有价值性的实物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