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全球瞩目“中国方案”
2016-11-02刘卫东
□ 刘卫东
G20,全球瞩目“中国方案”
□ 刘卫东
9月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落下帷幕。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这次峰会创纪录地达成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等30项协议,为世界经济下一步的发展描绘出了新的蓝图。峰会召开期间,来自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还举行了多场双边会晤,为帮助增进有关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处理共同关注的议题,缓解争端与矛盾提供了机遇。通过举办G20峰会,中国还得以从多角度向世界展示了自身的发展模式与传统文化的魅力。G20峰会让中国更为自信,也让世界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为世界经济复苏开出药方
作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主要平台之一,G20峰会自诞生之日起,其核心关注一直都是引领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在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乏力、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加剧、各种贸易壁垒死灰复燃、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不断、失业问题依然突出等现象困扰着许多国家的背景下,各方普遍希望G20峰会能够再创辉煌,为世界经济指明发展方向,为实现强劲、平衡、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提供有效的支撑。毕竟,在万马齐喑的全球经济发展局面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中高速增长,继续着“中国奇迹”。
如何利用全球主要的20个经济体的聚会来讨论各国面临的经济难题,如何借助峰会为“解困”世界经济开出有效的“药方”,既考验着G20这一机制的实际效能,也对主场主办这场盛会的中国提出了挑战。
G20成员国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65%,GDP总值占全球总值的85%。可以说,G20成员的经济前景,主导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预期。在确认成为2016年G20峰会的主办国后,中方进行了积极的筹划和精心的准备,为峰会设定了四项重点议题:“创新增长方式”重在推进改革创新,开辟和抓住新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潜力;“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则侧重于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提高世界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着眼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流动体系,激发世界经济增长的活力;“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则注重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议程,增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些重点议题,抓住了当前世界经贸和金融领域的主要难点,为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经过前后多日的协商,杭州峰会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亮点遍布各个领域:第一,明确了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和合作路径,在于思想和技术创新、新工业革命和数字经济议程。第二,将结构性改革从口号变成行动,核准了9个改革优先领域和48项指导原则,制定了一套量化框架。第三,出于破除投资、贸易和反腐壁垒,降低合作成本的目的,峰会设立了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为应对腐败的猖獗和各类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第四,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制定了具体的时间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在2017年年会前完成第15次份额总检查,出台新的份额占比公式。第五,为国际经济的长期增长创建了行动计划,提出尤其要关注最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争取全球共同进步。
多边搭台双边唱戏促和平发展
和平与发展历来是世界的两个基本主题。从根本上说,只有持续的、科学的、均衡的发展,大力消除贫困和不公平,维护世界和平才能得到根本的保障。同时,也只有消除战争和冲突,缓解紧张的国际局势和环境,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G20峰会出现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是为了应对世界经济议题而生。不过近年来,由于其成员国涵盖了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此,化解相互矛盾、减少国际冲突、增进各自理解、促进世界和平,逐步成为G20峰会重要的机能和目标。
G20峰会的关注范围从经济领域步入政治领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一方面,G20 聚集了各大洲的不同国家,比G8更有代表性,也更能体现实力对比的均衡性;另一方面,G20 为全球领导人进行私下会晤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诚然,专门的国事访问是两国讨论时局、为热点议题对表的首选方式。但若是急需为关系非常复杂国家的领导人提供一场看似非刻意安排的自然聚会,G20的优势便凸现出来。由于政治方面的考量,他们不便主动前往对方国家,但又需要面对面的交流,G20 堪称最佳选择。再者,G20峰会在同一地点同时云集如此多的国家领导人,可以安排多场双边会晤,效率高、成本低。多国领导人都抓住了这次机会,安排了大量双边会晤。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了土耳其领导人艾尔多安,努力修复因为土未遂政变所致冷淡的两国关系。奥巴马还会见了俄罗斯领导人普京,谈论了各自关注的叙利亚和乌克兰问题。奥巴马还与韩国总统朴槿惠交流了对朝核问题的看法。朴槿惠同样也是一个大忙人,她与俄罗斯、沙特、埃及、意大利领导人举行了会谈。普京也利用这次机会上演了外交连轴秀,除了上述的见面,他还与德国、法国、英国、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根廷等国的首脑举行了各种类型、有长有短的工作会晤。
不过,最为抢眼的当属峰会主办者中国的表现。习近平主席提前四天开始接待国外客人,提前两天到达杭州与所有参会国家的领导人举行了会谈。其中,中美首脑会晤最受关注。最后一次习奥会选在了西湖国宾馆,当年周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正是在这里进行了通宵达旦的谈判,为《中美联合公报》定下了基调。在西湖边的迷人夜色下,中美两国领导人畅叙旧情,不避分歧,深入探讨了中美发展双边关系的当前难题与未来前景,在宏观经济、工业结构改革、全球经济治理、双边投资协定、发展两军关系、加强网络安全与反腐合作、增进在阿富汗、叙利亚、南苏丹、伊拉克和联合国事务上的合作等议题上取得了大量共识。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议题上取得突破,中美两国首脑共同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了参加《巴黎协定》的法律文书,为推动其尽早生效奠定了基础。
G20机制中的中国元素
G20杭州峰会不仅为国际经济的增长和全球治理的改善提供了路径选择,而且在整个会议期间还充分引入了中国所特有的思想、战略和文化,让中国元素和色彩更加贴近各国的使者,使中国对外展现出一个负责的、充满自信、魅力四射的新形象。中国提出的方案,指明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史无前例地吸引了大规模的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充分体现了中国的领导力、感召力和协调力。
第一,中国曾以世界经济八分之一的体量,为其增长作出了30%的贡献率。如果能够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就可以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定心丸。习近平主席已经对此作出庄严承诺,中国保持自己的经济增速将会继续为G20 和其他国家的发展注入活力。
第二,中国邀请的参加国代表了更为广泛的国际阶层,其规模是史无前例的。中国在峰会上发挥了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桥梁作用,切实提高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杭州峰会不仅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具代表性、最有发言权的一次峰会,也为G20留下了深深的中国烙印。
第三,中国在通过G20机制推进全球治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顺势而为,鲜明提出了中国方案、展示中国路径,真正扮演起负责任大国的引领作用。中国坚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思潮,顺应全球化的要求,呼吁改革国际金融机制,提议建立命运共同体,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并随时准备通过亚投行、金砖国家银行、丝绸之路基金,一带一路等中国发挥重要作用的机构,为上述设想添砖加瓦提供支撑。在G20取得的成果中,也植入了中国的发展观和世界观,彰显了中国的治理理念,反映出对自身的信心和对世界的责任。
第四,中国文化的魅力为G20增添色彩。这次峰会的会标是桥的图案,桥作为连接双边、构建对话的载体,代表了开放、包容、理解和沟通,很好地诠释了杭州G20峰会的精神。会标中的印章作为一种契约精神嵌入图形当中,体现出中国的担当及对世界的庄严承诺。苏州的丝巾和手包套装“合礼”还被作为本届G20的国礼,赠送给与会的元首夫人们。从饮食文化、文艺演出,到会场布置和官方用车,中国元素贯穿其中,无处不在。作为东道主,中国的大国风范和民族风情惊艳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