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丛书书评
2016-02-01文贤庆
文贤庆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丛书书评
文贤庆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尊崇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最显著的特点,对伦理秩序和道德教化的强调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源起五千多年前伏羲时代的道德萌芽,一直延续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中华民族展现出了一副波澜壮阔的道德生活画面,以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为生活主体,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不断地思索着做人、怎样做人以及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有价值等重大问题,凝聚出了自己独特的有关伦理道德的深刻认识和现实感受,形成了独特的有关自身发展的道德生活,伴随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华民族也展现了与之相呼应的道德生活史。由唐凯麟教授领衔,王泽应、张怀承、彭定光、李培超、高恒天等教授共同完成的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共八卷,近四百万字)正是这样一套对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历史画面进行展示的鸿篇巨制。
该套丛书以一种宏观的历史视角来审视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全貌,以期勾勒出中华民族作为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本源民族之一展现出对于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普遍道德原则和精神,因此,该套丛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展现了历史分析所具有的时间性和哲学分析所具有的深刻性,以时间延续为线索分析五千年来的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和融道德生活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展示了这种哲学与历史分析的双重视角。基于这种双重视角,该套丛书显示出了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该套丛书对道德与生活的关系、道德生活的内涵、道德生活史等基本概念和思想进行了原初性的探讨和界定。从道德源于生活、生活需要道德的辩证关系入手,该书提纲挈领地表明,道德与生活的这种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思考“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他人和社会”、“我们自己应当如何生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把人的生活引导到必然的价值领域,使生活获得某种超越性而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超越性和意义展现出一种从蒙昧、野蛮到文明、秩序、和谐的发展画面,而这种展现通过道德生活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表现出来,“道德生活是一种属人的或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生活,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并渗透在物质生活之中引导和规范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是一种由意义和价值并能予以价值评价的生活,是一种主体自由意志自觉自为并能进行道德选择的生活。”(《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先秦卷》,第9页)在基于道德与生活的关系给出道德生活的内涵之后,该套丛书进一步表明,道德生活的历史表现形态和道德生活的形成发展过程构成了道德生活史,依据主体的不同,道德生活史被划分为人类的道德生活史、国家民族的道德生活史、集团或家族的道德生活史和个人的道德生活史,这几种不同类型的道德生活史在道德生活的历史发展中表现出了复杂性、多元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性既要求一种实证性的描述性研究,也要求一种规范性的价值研究。
其次,基于道德与生活的辩证关系,该套丛书表明,道德生活的发展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的实质就在于它反映着中华民族立身处世和律己待人的哲学智慧和精神风范,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价值追求、行为准则和目标指向,凸显了中华文明史的伦理内涵和道德特质(《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先秦卷》,第25页)。因此,该丛书从历史的角度分别概括出了道德生活史的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等不同时代的特征。该套丛书认为,源于传说中的伏羲时代,历经夏商周三代,中华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通过精神反思和理性自觉为中华民族奠定了“轴心时代”的礼德价值;秦汉之际,伦理道德在百家争鸣中趋向于统一化与制度华,形成了以儒家道德价值观念为主的价值系统和以孝治天下的文化传统;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道德生活经历了儒释道相互斗争而不断走向合流的发展过程,而合流的过程直到宋代才得以真正完成;从宋朝开始,经历元明,到清结束,中国封建社会由繁荣而至衰朽,伦理思想表现为理学与反理学的斗争;到了近代,道德革命成为了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特点,表现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道德革命和无产阶段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得以确立起无产阶段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进入当代,如何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指导下发展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成为了时代新的主题。
第三,如果说上述第二点展示了道德生活发展的历史线索,那么该套丛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在历史发展的线索中集约出了个人、家庭、职业、社会、国家五个方面的道德生活特征。从个人道德生活而言,该书表明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起点就在于个人道德生活,体现出一种对自强不息的君子人格的践行;从家庭道德生活而言,该书概括出了中国社会以五伦为核心的家庭孝慈伦理观;从职业道德生活的角度而言,该书概括出了忠、勤、诚、义等为核心的职业伦理观;从社会公共道德生活而言,该书以“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为核心指出,中华民族养成了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义士良民”概念;从国家民族道德生活而言,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忧国忧民”、“公忠体国”等为核心的爱国主义道德观。结合以上五个方面,该套丛书表明,中华民族道德生活体现出了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道德精神。
第四,以道德生活的历史发展和主体为依托,该书给出了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多元一体与和而不同的发展格局、家国同构与忠孝一体的价值追求、修身立德与成人成圣的人生目标、天下为公与仁民爱物的伦理价值情怀、广大精微与中庸之道的实践智慧和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总体来说,与西方天人相抗人我二分的伦理致思趋势有别,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以天人合一、人我和谐、贵和乐群为核心,充满着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向往和肯定,有所谓的‘家和万事兴’、‘一家之计在于和’、‘和气生财’、‘协和万邦’之说”(《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先秦卷》,第63页)。
最后,要提到该套丛书的一个特点是该套丛书对少数民族之道德以及其与汉族道德之关系的概括。该套丛书从中华文明发展的角度分别概括了从先秦一直到近代各少数民族道德生活发展的情况,该套丛书指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之中,各少数民族的道德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周边文化,尤其是汉族(亦称华夏族)文化的影响,从而不断地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这个多元统一的主体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创造了独特的以汉族为主体,各少数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崇尚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的伦理文化以及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道德价值观念。中华民族形成的道德认同不仅塑造了中国域内各个民族平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而且与此同时,这个民族共同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统一身份标签。
综观以上几个特征,我们可以看到,该套丛书以历史为线索,收集了大量的史料和成果,在此基础上,以道德生活、道德生活史等基本概念的界定为基础,建构了一个观点正确、逻辑严密、论证有力的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体系,这样一个浩繁的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填补了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的空白,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由此开启了一门新兴的道德生活史学科,对道德生活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当代社会而言,这样一种研究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道德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研究数千年的道德生活史毕竟是一项艰巨而浩繁的工程,因此,尽管该套丛书达八卷之多,但相对而言,我们也很难说该项研究已经系统地展示了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全貌,为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给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说明。不过,这也正好表明,一门崭新的道德生活史的研究具有承前启后的开创性意义。
(文贤庆,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