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危机的路径抉择
2016-02-01胡涵锦
陈 博,胡涵锦
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危机的路径抉择
陈 博,胡涵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道德危机问题突显,出现了缺乏诚信、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冷漠、社会不公等严重问题,成因包括信仰缺失、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职能存在问题和政治权力腐败等。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危机,要保持意识形态领域有序发展,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主体、正确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并树立正确政治伦理观,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市场经济;道德危机;意识形态;道德主体;法律;政府
胡涵锦,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经济发展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生活品质大幅提升。然而,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于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物质享受,还要看到当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问题,甚至面临道德危机。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建设,克服道德危机的问题,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党和国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危机问题现状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新的市场经济形态,具有其特殊性,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属于市场经济,因此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所体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全社会的道德发展状况令人堪忧,人们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发生碰撞,频频出现冲击道德底线的事件,道德危机问题突显。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就提醒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然而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我国道德状况每况愈下。当今中国正处于大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人们传统的道德观念,旧有道德体系瓦解,而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一时难以完全确立,整个社会新旧道德观念相互激荡,陷入了一个相对混乱的状态,形成道德信念层面的“真空”,致使当前我国社会道德面临危机,出现了道德问题集中爆发、道德底线失守等现象。具体表现在:
1.道德理性缺失,缺乏诚信
道德理性是指道德主体通过分析道德情境,并进行道德推理,从而确立自己行为准则的理性能力。道德理性缺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全社会缺乏诚信。诚信状况是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直观反应,当前中国社会最突出的道德问题就是全社会普遍的诚信缺失。首先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一系列产品造假、以次充好现象。诚信原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及保障,然而市场经济不少基本规则尚未确立,市场参与者无规则可循或根本不守规则,为达获利目的不择手段、无信经营,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也尚未健全,导致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充斥于市,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人们常常会问“什么都是假的,还有真的东西吗?”例如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市场上很多食品都出现了造假现象,注水猪肉、明胶虾、假鸡蛋等等,令人触目惊心。另外,诚信缺失还突出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信任。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其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2到3成信任陌生人。2014年的报告显示社会信任总水平有所回升,但人际之间不信任导致的冲突事件频现,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2015年的报告中调查了人们关于城市的认同感,其中“50后”、“60后”对城市认同感较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群体对于社会的信任感不高。近年来,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社会新闻,有老人摔倒在地,路人纷纷回避,即使施以援手,也需要旁边有人作证是老人自己摔倒。当然,也有些好心人将摔倒老送医救治,然而却被诬告为施害者,再遇到摔倒老人,大家往往想扶却不敢扶。诸如此类事件频发,使得人们对人际间诚信的信心被逐渐消解了。
2.价值取向扭曲,利字当头
市场经济中人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激烈的竞争中优胜劣汰,促进效率大增,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影响。挣钱谋利、追求效率没有错,但如果一味向钱看,过分追逐自身利益,势必会把信仰和精神等物化,见利忘义,将道德弃之如敝屣。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与社会主义道德准则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当今中国社会很多人信奉的首要价值观就是金钱至上、利字当头。他们甚至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资本主义社会中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极力推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利己主义的道德观在中国大行其道,公众价值取向严重扭曲,给党和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不但会引起市场秩序混乱、腐败问题成风等问题,还会侵蚀人们的心灵,破坏良好道德观念,使得整个社会道德水平下降,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建设。
3.道德冷漠,社会责任感淡薄
万俊人教授认为,道德冷漠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道德冷漠本质上是一种病态心理现象,它与一般的情感冷漠不同,反映了行为主体虽具有一定道德观念及知识,但对现实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表现出麻木和怀疑的心理,对道德行为漠不关心,无法正常践行道德规范。这种冷漠看似与是否道德无关,实际上是缺乏同情心、逃避社会道德责任的表现,是一种“善的缺乏”,或如阿伦特所言的“平庸的恶”。道德冷漠脱离了正常的道德关系,极大地影响了个体道德形成机制,导致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社会责任感淡薄。社会责任感是人们内在的自觉意识到自己对于他人和社会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和道德使命。具有社会责任感对行为主体来说是唤醒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强化牺牲奉献精神的钥匙,倘若未能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那么人们通常会感到内心不安和愧疚。可是道德冷漠却导致行为主体对应尽道德义务的漠视,推脱和回避社会责任,置他人不幸和社会危机于不顾。
4.社会不公,特权阶层大量存在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生活中逐渐出现了以下现象:国企利用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某些官车上特殊车牌、“我爸是李刚”事件等。这些“身份壁垒”现象背后,存在的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特权阶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权阶层的不断出现加重了我国不同社会阶层的对立和僵化,劣势阶层难以向优势阶层流动,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失衡、感到社会不公、倾向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人际间感到疏远甚至是怨恨等。部分特权阶层利用制度上的缺陷,牺牲他人利益来满足私利,使投机取巧倾向盛行,而不脚踏实地勤劳致富,例如炒房团、炒菜团、炒煤团等,最终扰乱了正常社会经济秩序,甚至败坏了社会道德风气。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危机成因分析
目前我国面临的是“义”和“利”严重碰撞的时代,当道德和金钱相遇,各种“缺德”现象层出不穷,人们不禁疑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必然会带来道德危机,这条路到底还能走多久?如前所述,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现经济利益不必然会导致道德水平下降,两者实际上具有内在契合点。那么造成我国社会道德危机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1.信仰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在那种生产力极度落后、物质极度匮乏的状况下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不断累积,涌现出了大量社会思潮,中西思潮相互激荡,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丢失了自己的信仰。信仰可以说是人的内在归宿,反映了一个人精神层面的最高追求。如果信仰缺失,那么就会导致整个内心世界的崩塌。人们无法排解精神生活中的单调乏味,就转而在物质生活中寻找安慰和补偿。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将物质利益看作是人生终极目标,追求外在物质世界的富足。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唯利是图,将利己性无限放大,信奉“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等观念,维护个人利益成为其行为的唯一动机,为了金钱和利益,有的人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不惜出卖亲情、友情和爱情等,如此种种逐渐导致了诚信缺失和人际之间的冷漠等社会道德问题的出现。
另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社会道德体系尚未建构完成,人们的行为缺乏内在道德约束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在道德伦理层面发生激烈碰撞,出现“道德真空”。
2.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
市场经济存在道德悖论,一方面排斥道德,另一方面又需要道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市场主体难以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市场经济以人的自利原则为基础,主要靠推动个体利益促进市场运行。市场像一个大染缸,可以轻易容纳那些违背整个社会道德的交易。对于利益的孜孜追求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至于公平、诚信、正义等道德规范则被束之高阁。市场经济是放任自由的,人们在“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尽情地为了追逐最大化利益而竞争,这种逐利行为就成了市场行为主体违背诚信、公平等道德规范的内在动力。
而健康规范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参与主体都应尽可能避免采用“不道德”的方式进行交易,以求顺利开展经济活动,达到其获利的目的。越成熟的经济形态越应如此。市场经济中的每个人如果想从中获取自己的利益,那么就必须先承认和尊重他人利益,以利他的道德情操去实现他人的经济需求,利他才能自利,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道德往往无法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而立即产生变化。市场经济崇尚自由竞争,只要从事正常交易活动,那么经济主体会选择的价值信奉就不是千篇一律的,市场经济的道德可能产生不同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虽然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但也会被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所影响,出现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失衡的问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和等价交换等内在诉求,如何保证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既能合理合法追逐自身利益、又不违背道德规范损害他人利益,是需要高度关注的课题。
3.法律制度不健全
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强制性规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正常秩序的必要手段。中国的法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同时法律的权威性也尚未确立。在法律实施过程中,一些市场主体缺乏对法律的敬畏感,利用法制不健全的缺陷钻法律的空子投机取巧,甚至进行“暗箱操作”以获取非法盈利。法律是对道德正义的强制维护,如果连执法者都知法犯法或执法不严的话,那么还有谁来替人民群众伸张正义,对于陷入绝望的人们,又谈何道德规范的约束?培根曾说过,一般不公正的举动只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平的判决却败坏了水源。法律机制不健全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但若无法有效维护道德正义,那对道德的发展可能具有致命性打击。
4.政府职能存在问题,政治权力腐败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政府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在履行职能时常出现“越位、缺位、错位”问题。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垄断公共资源和市场资源配置、自上而下地颁布许多具有很强功利性的短期政策和规定等,忽略考虑社会道德、习俗等因素,造成明显的不公正,结果增加了政策执行的难度并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一旦失信于民,那么民众对于政府的失望情绪很可能就转化成了对整个社会的漠视,缺乏社会责任感,产生得过且过的心理,行为上自然就是“自扫门前雪”了。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持“放任自流”的态度,把一切都交给市场,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使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这种过于宽松的管理不仅不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而且忽略了道德建设,会造成社会道德缺失和道德败坏。
政府工作人员是公共权力的具体执行者,需要秉持公平正义的理念。但一段时期以来,一部分为政者将公共权力作为个人谋取私利的手段,致使我国政治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了引起社会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政治腐败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致使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盛行;对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政治稳定构成潜在威胁,使党的公信力和号召力下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了苍白无力的道德说教,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机构的形象。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危机的化解路径
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搞市场经济,不是要搞“市场社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要使市场在社会生活中也起决定性作用[1]。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给予足够重视,如何更好地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解决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道德危机问题,关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也考验着党的执政智慧。
1.保持意识形态领域有序发展
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出现道德危机的情况下,要不断加强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以保持意识形态领域的有序发展。我们要始终认清一点,那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2]。同时也要正确看待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思想文化多样化之间的关系,无论是以一元取代多样,还是以多样否定、削弱一元都是错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处于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应该是与社会性质相符合,能够支撑、引导和代表社会主义前进方向的思想理论。不言而喻,处于这个指导地位的思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并不否定多元文化的存在,社会思想的多样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有序化并不冲突。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始终要坚持一元引领多样,在道德建设中保持底线思维。
面对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道德危机,我们还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精华部分为今所用,继承和弘扬如仁爱、诚信、和谐等传统美德,做到以“厚德”载市场经济。
2.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主体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为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和行为规范,本质上是由一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上层建筑。恩格斯曾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3](P133)。如果经济基础有所不同,那么作为上层建筑的道德观念必然也是不同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道德要求与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要求有着本质区别。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道德水平既要体现市场经济中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又要与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相结合。我们不能忽略社会所处发展阶段,只追求那种高高在上的、空想化的道德规范,要考虑这个时代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一般思想道德水平。
市场经济的道德以强调人的自我价值为特征,更加关注人的独立性。市场经济承认经济主体的个人利益,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是合理的,并且鼓励在法律框架内的自由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充分肯定市场主体去合法、正当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而不是像传统观念那样崇尚重义轻利,对利益持排斥态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支持人们通过合法途径去获取利益,并不是空谈道德,只是反对那种极端利己主义。当然,追求个人利益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做到利己和利他相结合,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
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主体不仅是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加强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教育,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约束自身行为,形成“缺德”行为人人喊打的社会道德风气。一旦良好的道德形成并固定下来,就会对人产生重要影响,直到形成人们的习惯,内化成其内在品质,并自然地渗透、支配其经济行为,使经济主体自觉按一定道德规范行事。
3.正确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可以说,法律和道德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法律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手段,以强制方式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具有他律性;而道德是一种人的内在需要,在其支配下人们自觉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具有自律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但在立法、执法的过程中又离不开伦理道德的支撑。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4]。一方面,法治是德治的重要保障,能够引导道德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来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促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德治对法治建设起基础性作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双管齐下,既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又要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诚信缺失、社会不公等损害社会道德的问题,不仅会使社会发展陷入被动,也无法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确保市场秩序井然有序,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完善的法律制度会从外部形成一种威慑力,应逐步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着力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通过将一些可纳入法律法规的社会道德规范制度化法律化,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惩治,鼓励人们弃恶从善,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切实提高经济运行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
4.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正确政治伦理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市场调节、政府宏观调控以及良好的道德基础。当前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中折射出的政府职能缺失问题,反映了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道德现状对自身职能做出相应调整,做到从“全能”到“有限”,从“大”到“小”,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统筹兼顾社会各方利益,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又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为政者应树立正确的政治伦理观。一个国家为政者的道德素质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如果为政者自身都轻视道德,不公正、不清廉,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等,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因此,为政者必须树立正确政治伦理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道德观念和思想意识,为全社会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总的来说,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道德问题,甚至产生道德危机,但我们不能否定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应该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克服市场经济的道德缺陷,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叶小文.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危机与共同伦理[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2]秋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J].求是,2013(1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龚群.社会转型与道德重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陈 博,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德育衔接转化研究”(2014XAI00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的资本限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2CZX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