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哲学:当代哲学的一种可能路向

2016-02-01庞学铨

哲学分析 2016年6期
关键词:哲学家后现代哲学

庞学铨

生活哲学:当代哲学的一种可能路向

庞学铨

自从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表达了对传统西方思辨哲学的失望态度,消解了传统哲学问题后,20世纪后期西方哲学界弥漫着哲学危机论、终结论之类的悲观情绪,寻找当代哲学的出路成了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拯救哲学危机的努力使当代哲学走向了多元化的场景。但这是一种哲学的转换、转向,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方式,这种转向表明哲学不仅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而且在寻找新出路中开拓发展,研究的领域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了,研究空间也更加开阔更加自由了。实践理性转向和实践哲学的繁荣,便是标志。与此同时出现的生活哲学的复兴,标示了重新回归实践和生活已是当代哲学发展的重要趋势。生活哲学与哲学生活的关系、生活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和生活哲学的涵义与特征是深入开展生活哲学研究的三个具有前提性基础性的问题。生活哲学必须面向生活世界本身,回归到生活实践之中,关注当下时代的发展。

当代哲学;发展路向;生活哲学

(接上页)海德格尔在《哲学的终结和思想的任务》中说:传统形而上学哲学已穷尽了发展的最后可能性而终结了。只是这种终结不是“单纯的终止”,而是完成,“终结作为完成乃是集聚到最极端的可能性中去”。随着马克思哲学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颠倒,“哲学达到了最极端的可能性。哲学进入其终结阶段了。无论说人们现在如何努力尝试哲学思维,这种思维也只能达到一种模仿性的复兴及其变种而已。”(参见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82页)

这种多元的场景主要表现在: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长期分野与逐渐汇通,意志主义、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语义哲学、结构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解构主义、诠释学、批判实在论、逻辑经验主义、科学哲学、分析哲学、逻辑实证主义等分属于两大思潮的众多派别、主义和学说精彩纷呈;以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哲学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和地域哲学迅速兴起;语言哲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法哲学、政治哲学、逻辑哲学、数学哲学、心灵哲学、自然哲学、宗教哲学、文化哲学、比较哲学、艺术哲学、经济哲学、应用伦理学、经济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哲学方法论、技术美学等各类分支哲学、部门哲学和应用哲学大量涌现。哲学从过去鄙视现实的孤傲状态转向应用研究,从过去的封闭与隔离走向了跨学科与交叉研究,也开始关注并重视对社会政治文化现象的研究。多元化成了当代哲学不可阻挡的潮流,各个哲学派别,各种时髦术语,在这个潮流中沉浮漂流、兴衰枯荣、此起彼落,如一道五彩缤纷的风景线呈现在人们面前,既照映着传统形而上学的没落,也反映了哲学家们繁荣哲学的不懈努力和哲学具有的内在生命力,反映了当代哲学正以多种形态在迂回曲折地继续发展。

在当代西方哲学舞台这种巨大的变化和转折中,后现代哲学无疑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后现代话语有着逐渐积累和发展的历史过程。19世纪末英国画家查普曼(J.W.Chapman)用“后现代绘画”的术语来指称比印象主义绘画还要前卫的绘画作品;20世纪初潘诺维茨(R.Pannowitz)用“后现代”一词来描绘当时欧洲文化的虚无主义和价值崩溃。与现代相对立并与之断裂意义上的“后现代”概念,由萨默维尔(D.C.Somervel)和汤因比所首先使用,指的是与现代时期不同的理性和启蒙精神崩溃的动乱时代。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一词被广泛地引入文化艺术理论领域。法国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产生,使“后现代”概念具有了深刻的哲学意蕴,构成并促进了更广泛的后现代理论。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在1979年出版的《后现代状态》一书中,对“后现代”概念提出了经典性界定。他认为,现代(知识)信奉奠基于理性基础上的“元叙事”“大叙事”,主张人类的一切努力都为了追求某个统一的目标和理想的目的,例如启蒙叙事。这种总体化和同质化的宏大图式不但对于现实中经受着痛苦的人们已变得令人难以相信,而且伴随着排他和强制,欲求普遍的元律令。“我们可以把对元叙事的怀疑看作是‘后现代’。”*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态》, 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页。后现代(知识)反对这种元叙事,拒斥形而上学哲学、基础主义、认识论中心主义、历史主义和任何形式的总体化思想,不管是黑格尔主义、自由主义、实证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拥护异质性、差别性、多元性和不断革新。利奥塔在这里所界定的异质性、差别性和多元性,被认为是作为哲学概念的“后现代”的核心特征。在后现代争论中产生了那么多不同的理论,恰如利奥塔后来所说的那样,这一特征足可以说明后现代是纷争的时代了。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理论“已经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普遍现象。……已赢得了国际范围内的共鸣,并渗透到了每一个学术领域”和“后现代总统制、后现代爱情、后现代管理、后现代视觉、后现代心灵、后现代电视节目”等各种当代大众文化的主题中。*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尽管这种多元化的哲学景象有其产生的社会、科学和哲学自身演变发展的原因,尽管这种变化使哲学有可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和技术时代人类所处的新环境新关系,但是,一个个哲学派别的彼此论争与兴衰交替,一个个哲学观点的斑驳陆离与转瞬即逝,却让人们眼花潦乱,应接不暇,难以形成对世界文明和思想具有持久普遍影响的哲学流派。而哲学在涉及主题、讨论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所发生的许多重大变化,也带来了它在发展趋势和自身地位上的重大转折,更有可能给哲学自身造成各种不利后果乃至伤害。例如,由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化和发展,不断切割和夺走了以往哲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挤压和缩小了哲学生存的空间,哲学从过去的“科学之科学”变成了大学中一门普通的学科和专业,哲学家也成了一些使用专业术语、解释文本、争论一些公众不感兴趣更听不懂的概念和问题的专业人员。哲学的专业化和学院化,使得哲学大大丧失了它对社会和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哲学在公众心目和公共生活中的影响与地位日益边缘化,失去了它曾经拥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不再像18—19世纪的德国那样成为整个文化的中心,几乎为所有的学者、民众所讨论、阅读和谈论。以分析哲学为代表的科学主义哲学思潮,或者将哲学研究变成了语言与概念的游戏,或者以科学主义的方法对待哲学,使哲学游离于大众和公共生活之外。在批判旧哲学“不变的本质”、“绝对的真理”和“永恒的基础”等观念中形成的相对主义,蔓延于哲学研究和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真理、价值、意义、伦理、道德和方法等这类与公共生活直接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失去了基本的普遍意义,成了各个哲学派别各个哲学家自说自话的东西,甚至由此而形成狭隘的派别对立与论争。哲学在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和生活化、世俗化和使用新的思考方式表达方式的同时,与文学、艺术等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甚至消失了,在西方的大学里,哲学正面临着失去原有的规定性和特征、失去自身对象和非哲学化的危险,甚至已经陷入了这种危险与困境之中。哲学自身发生的诸如此类变化,加上现代社会严重的实用化、商业化、功利化倾向,使得哲学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日益萎缩,在公共生活中普遍受到冷落,即使在大学中,也被推到了边缘地带。日本宣布大幅度裁减高等教育中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集中反映了哲学当下所处的这种困境。

海德格尔曾明确告诫道,我们不能在消极的意义上简单地把“某物的终结理解为单纯的终止,理解为没有继续发展,甚或理解为颓败和无能。相反地,关于哲学之终结的谈论倒是意味着形而上学的完成(Vollendung)”*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和思想的任务》,载《面向思的事情》,第81页。。当代西方哲学从传统形而上学一统天下的一元化转化为百家争鸣式的多元化,超越了作为纯粹的思维形式和概念抽象的学问类型,超越了传统单一的知识化逻辑化的思维方式,突破了“严格科学”和“学院”的籓篱。面对现实和理论问题的各种挑战,哲学家应当也能够采取适当的态度。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方式,哲学不仅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而且其思想方式和表达方式更趋多样化了,研究的领域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了,研究空间也更加开阔更加自由了。正如罗蒂所说:“不论发生什么情况,均无哲学‘日暮途穷’之虞。”*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408页。

无疑,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当代西方哲学的上述变化和处境,表明了旧哲学即形而上学思辨哲学的“完成”,同时也意味着哲学的转换、转向和超越,实际上是以另外的方式对人类命运的再思考。

纳米药物载体介导的联合给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 曹晓孚等(5):716

从哲学研究的主题和重点来看,西方哲学经历了四次大的转向。一是古代本体论(存在论)转向。这一转向是通过巴门尼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路径而提出、展开和实现的,核心是探究作为哲学对象的存在者之存在。二是近代认识论转向。从时间上说,这一转向最初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到17、18世纪的英、法经验论,再到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历经三个多世纪,核心是强调人的理性,高扬主体性,传播启蒙思想。三是现代语言学转向。其主要哲学路向是逻辑实证主义、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重要特点是强调语言意义与逻辑命题,几乎抛弃了传统哲学讨论的全部问题,也包括将价值问题驱逐到无意义的领域。这一转向是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哲学范式转换,其影响今天仍在继续。四是当代实践理性转向。这是当代哲学在经历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元伦理学和后实证主义的自然主义阶段之后,重新恢复了对伦理学与本体论(存在论)的关系这类实践理性的传统主题的兴趣和对价值的理性基础、规范的根源与辩护,重点是关注现实、研究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生活条件、人及其生存的环境、人自身的创造性活动、生存意义、文化问题及现实中提出的种种哲学问题。其理论表现形态主要有存在论现象学、心理(精神)分析学、诠释学、社会批判理论以及身体哲学、政治哲学,等等。

语言哲学转向和实践理性转向之间不但有着时间上的连续性,而且具有理论上的相关性,共同在现当代西方哲学的舞台上展现着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与语言哲学强调语言意义与逻辑命题不同,实践理性转向的基本宗旨和主要领域是实践和生活。它们与后现代哲学一道,主张现代性批判,提出以柏拉图哲学为标志的理性主义和基础主义哲学应该终结,通过取代和转换为别的理论实现哲学的超越和继续。海德格尔以非理论化的哲思方式和诗意话语提出生存论哲学,将现象学的意识态度引向作为生命本身的生活态度。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确立了一种新的人论,导致了一场对主体观念的革命。伽达默尔追求对人类作为“历史地理解的存在”的更好理解,把诠释理解为一种寻求视域融合的教化过程;这种诠释学成了后续两种批判理论即解构主义和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根源。德里达、福柯和罗蒂等人的解构和批判理论,通过解构传统哲学关于基础、主体、真理等取代传统形而上学纯理论,走向形而上学实践论;哈贝马斯并不全盘否定现代性,而是着眼于行动,主张在现实危机的世界中寻求一种“最低限度的理性”,通过批判反思、合程序商谈和交互理解,在技术和实践、控制和理解之间寻求一种合理的平衡。在身体哲学方面,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用“现象的身体”抵制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将传统哲学的主体—客体的认识关系转换成存在关系,从意识主体转到身体主体,人通过自身的身体主体,发现自己的在世情景和处境;德国新现象学家赫尔曼·施密茨则将发生在现象学意义的身体上的“原初性情绪震颤”看作“身体事实”,并以此为人存在的确定性之理论原点展开日常生活经验,将胡塞尔现象学“朝向事情本身”的原则转换成“朝向生活本身”。在政治哲学领域,汉娜·阿伦特的积极生活,约翰·罗尔斯的分配正义,奥特弗里·赫费的交换正义,以及新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争论等,都将哲学讨论的旨趣集中于实践和生活领域,其中许多哲学流派自称是实践哲学。实践理性转向推动了一场实践哲学的复兴与繁荣。

当代实践哲学出现复兴与繁荣的景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实践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且彼此交叉纠缠、关联渗透,需要从哲学上对它们做出一般的分析,研究它们的深层问题与原因,提出价值评判的标准,寻找解决的路径与对策。或许还在于:传统哲学已经耗尽了它的概念资源,哲学自身发展出现的问题和危机需要寻找新的路向,实现理论创新。无论如何,这都表明:实践和理论的需要推动着实践哲学的复兴与繁荣,哲学永远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生命力。

德国著名实践和技术哲学家伦克教授曾提出关于当代实践哲学和哲学家任务的十个纲领性论题:(1)形而上学式微后,哲学的迫切任务是要面向生活和社会实践,对社会问题、生活问题提出哲学的观点;实践哲学可以承担起哲学的一般任务。(2)哲学必须依据社会生活及其变化,提出道德标准、评价道德规范,把重点转向价值伦理领域,但不能提供道德系统的最终原则。(3)哲学不能与科学和生活实践相分离,必须进行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4)这种跨学科的合作与渗透,有助于纯哲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5)审查和批判性地讨论哲学基本前提,对于哲学的特征和思潮的长期起作用是必要的,对其他意识形态摆脱危机是必需的。(6)在追求世界最后根据的形而上学希望落空以后,哲学的迫切任务是充分表达关于社会的指导观念和结合实际的纲领。(7)哲学有必要负起新的社会和公众义务,提出新的纲领性观点,创建专门领域的哲学,如经济哲学、技术哲学等。(8)哲学要为科学提供一种超越经验科学的方法,描述科学、价值和规范领域的基础问题。(9)哲学家之间要进行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平等的探讨式的讨论,不是独断论、单向性,更不是居高临下。(10)哲学表述要尽量大众化,能为大众所理解和阅读,要去除晦涩的学院式语言表述和德国式深奥论证。*参见Kindlers Enzyklopädie: Der Mensch, Bd.7, hrsg. von H. Wendt, N. Loacker, München: Kindler, 1984, S.279—287。这些论题,既提出了当代实践哲学的任务,又揭示了它的基本特征和表达方式,也标明了重新回归生活和实践已是当代哲学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一趋势反映了哲学与当代人类生存、生活的密切关系。可以说,哲学的实践理性转向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转换了哲学问题域,从意识、概念领域转到了实践和生活领域;二是转变了哲学观,从认识(知识)论的哲学观转变为植根于实践和生活之中的实践哲学;三是改变了话语方式,从一种纯粹理论话语的方式改变成包括谈话式、描述性、诗化语言在内的多种表达方式。

哲学自身的分化和发展显示了它在当代出路问题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在哲学向实践和生活领域转向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回归生活世界、复兴生活哲学的趋势。这是一种寻找当代哲学出路过程中出现的值得关注和重视的新路向。

这种回归生活世界、复兴生活哲学的趋势大体表现出两种形态。一是将希腊哲学特别是早期希腊哲学、苏格拉底和斯多亚派、伊壁鸠鲁派等哲学解释为生活哲学,认为他们的哲学是从希腊生活中生长出来的,不是体系的建构,而是生活的选择,是关于生活世界的实践性的哲学。尤其是苏格拉底,他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散步,一起吃饭,共同讨论,过着一种简单的生活,为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赋予无限的价值,从而改变了生活。“他用这样的方式做哲学家,而不是在高高的讲台上讲课。如此,他也呈现了日常生活如何赋予哲学思考的可能性。……作为哲学家的典范,他的生与死就是最主要的授课。”*皮埃尔·阿多:《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姜丹丹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46—147页。二是认为哲学并非一种纯粹的理论知识、知识哲学,而应以人的生活为中心,回答人应该怎样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人值得过的。哲学是“哲人”一种生活实践,甚至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是关于生活的综合艺术。“一个存在性的哲学家,通过他的存在,成其为哲学家,他的哲学有一大部分与他的存在相融合,而一位研究存在的哲学家,则对存在发表言论。”*同上书,第157页。这样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尼采。尼采反对哲学的知识论化和科学化,认为哲学家不是超凡脱俗无情无欲的人,不是以康德和黑格尔为榜样的哲学工作者,应该是批判家、怀疑论者,还应曾是诗人、收藏家、旅行家、解谜者、道德家等。

面对当代西方哲学为摆脱哲学危机论、终结论而发展出的多元化状态和在实践理性转向中出现的回归生活世界、复兴生活哲学的新路向,回头观照当下国内哲学的现状和境遇,可以说基本处于这样的状态:纯理论哲学及其文本研究成就巨大,但重复概念游戏的现象也较突出;哲学主要是哲学家和哲学研究者圈子内的高尚之事,但各个圈子也即哲学不同的二级学科则过度专门化甚至彼此间壁垒森严,跨学科与交叉研究由于各种原因举步维艰;少数学者开始关注生活和实践领域的哲学思考了,出版了一些涉及生活哲学的翻译作品,以生活世界哲学或生活哲学名之的若干著作,大多属于有关哲学和日常生活思考的论文或随笔汇集。李文阁教授的《复兴生活哲学》比较集中地梳理和介绍了国外关于生活哲学的研究状况,提出了自己关于生活哲学的见解,资料丰富;陈嘉映教授的《何为良好生活》从伦理学视角讨论生活中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及其关系,既植根于深厚的生活又赋予明晰的哲思,是一本富有启发的生活哲学著作。但总的来说,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比较疏远,人们通常仍对哲学感到陌生与茫然,生活世界并没有成为哲学关注的重要领域。也有学者在思考和探讨当代哲学的出路,例如,赵敦华教授从后结构主义所代表的西方哲学向人文社会学科全面渗透的新趋向,指出:“有选择地借鉴现代西方哲学的成果,沿着大哲学的方向,开拓哲学新对象和新领域,在哲学与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结合部和生长点,开辟出新的跨学科、跨文化的新领域,这些就是从根本上摆脱现代哲学危机的出路所在。”(参见微信公众号:哲思学意)而开辟生活哲学的方向和领域,应该是可行的、有前景的路向。不过,何谓生活哲学的问题尚待深入思考。

何谓生活哲学?从目前笔者阅读到的有限资料看,要深入讨论和展开它的内容,首先应该理清三个具有前提性基础性的重要问题。

(一) 生活哲学与哲学生活的关系

按李文阁的看法,美国哲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是西方第一个明确把“哲学生活”和“生活哲学”作为一种哲学观、一个主题,来正面、直接阐述的哲学家,他的《哲学实践》是迄今为止第一部把这种哲学观作了最全面地阐述的著作。*参见李文阁:《复兴生活哲学》,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2页。可是仔细阅读,我们发现舒斯特曼在该书中着重阐述的是“哲学生活”。全书共分“导言”和七章,“导言”和第一章的题目分别是“哲学生活”和“哲学生活的概貌”,其余的六章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具体阐述哲学生活。他在书中所列举的哲学生活可能涉及的五个方面,如哲学家的观点和他们生活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哲学生活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什么是哲学生活,它的根基是什么,有哪些类型等,都是以哲学或哲学家为出发点和观照点的。在该书的中文本“序”中,作者也开宗明义指出此书的目的是“试图复兴哲学生活作为西方哲学的中心主题的观念”。尽管作者也希望“通过将哲学描绘为具体的生活实践而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哲学可以变得与更多人有关系、在社会上更有影响、且自身更为丰富和更有活力”*舒斯特曼:《哲学实践》,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中译本“序”。,但是,生活哲学不能等同于哲学生活或历史上以哲学为生活方式的哲学家的生活,哲学也不能等同于哲学生活,生活哲学更不是把哲学作为生活来对待。*李文阁在《复兴生活哲学》中说:“哲学,或者说哲学生活”。参见该书第180页;“生活哲学是把哲学作为生活来对待的。”参见该书第155页。笔者以为,生活哲学是关于生活的哲学思考。若稍具体一点可表述为:通过对生活的反思,为如何过好的生活提供理论援助,并对生活本身产生积极影响。哲学生活,则是哲学家的生活或以哲学实践(活动)为生活方式的生活。对生活哲学和哲学生活作这样的区别大概是可以的。

(二) 生活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哲学回归生活世界,最早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以及尼采等的生命哲学提出来的。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使现象学关注的中心从先验意识转向人的生活世界。按照胡塞尔现象学的观点,意识面对的是主体相关物构成的背景,称为视域,而容纳了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所有具体视域的普全性视域便是“生活世界”,它是前科学的非主题化的世界,在意识意向性作用下,一切客观对象在“生活世界”这个普全的视域中被课题化被赋义。它不能通过自然科学模式下对象化、理念化的手段加以把握,而只能为超越论现象学所整体把握,因此它区别于按自然科学思想方式所形成的“客观世界”。“生活世界”的提出,是为避免先验意识导致的意识中心主义,克服自然科学带来的哲学危机。显然,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与我们所要讨论的生活哲学的“生活”,既有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差别。

生活哲学所指的“生活”是什么?一般说来,作为社会的人的生活分为两大领域: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公共生活又可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公共生活,私人生活主要是家庭生活和个人日常生活。两大领域的生活又不是截然分开而是彼此交叠的。抽象地说,生活是人成为人的过程,包括身体、能力和精神的生成、发展与完善,这个过程存在于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各种活动之中。因此,生活哲学研究的对象,就其所涉及的内容来说,包括上述两大领域的范围,其反思的核心问题是在人成为人的过程中如何形成和达到好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生活状态,也即如何良好地实现这个人成为人的过程。这种反思,并不涉及或针对制度、政治、法律和政策以及国家机器等政治领域,生活哲学也因此而区别于政治哲学。

哲学是我们借助反思能力对处身于其中的生活/经验世界的思考与表达,这种思考的内容可以极其丰富,表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最终都源于我们对生活/经验世界的现象或深层问题的困惑,即对生活的感触,诚如牟宗三先生所言,这是哲学最根源的意义。植根于生活的哲学,才可能与生活息息相关,对生活产生影响,也才可能是创造性的。哲学面向生活,向生活世界回归,指的是从根本上说,哲学要关注而不能脱离生活世界及其变化。

(三) 生活哲学的涵义与特征

从当代西方生活哲学的回归与复兴并借鉴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大致概括出生活哲学的一些基本涵义和特征:

(1) 它是一门学问,但不是关于世界一般规律的学问,不是以探索和发现真理为目的,而是贯通生活世界的学问,是为人的生活而存在;它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不是生活本身;它贴近生活,但并不是要使哲学失去一般思维的特征与可能;它与认识(知识)论哲学的不同主要不在于是否具有某种理论形态,而在于奠基于生活还是脱离生活,是以生活为对象还是以观念/概念为对象,是为了并能引导人怎样生活、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还是仅仅为了获得知识、认识概念。

(2) 它不仅是一门关于生活世界的学问,而且也与个人的心性、行为和生活密切相关。在此意义上,它同时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与他如何做人,与他个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一致的。中国哲学的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言而有信等基本观念与生活哲学的这一要求相应合。也因此,不同的哲学家会有不同的生活哲学观点乃至不同的表达方式。西方希腊早期哲学家、苏格拉底直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晚期希腊的一些哲学家,中国古代的孔子、老庄、孟荀以及后来的许多哲学家,大体都是如此。一个人若只是把哲学作为一个对象来研究,与自己的思想、行为完全分离开来,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哲学家,而是一个学问/知识的研究者,他的研究甚至也可能只是一种概念游戏、智力游戏。

(3) 它是一种哲学理论,但不是抽象的理论、系统的哲学,不是对别人居高临下的布道式宣教式的说教和指导,它的表达形式可以多样,更多的方式是谈话、对话和讨论,绝不是抽象的概念演绎。谈话具有引导和教化的作用,与浅薄的教育(education)不同,教化(edification)一词“代表发现新的、较好的、更有趣的、更富成效的说话方式”*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78页。。就是说,生活哲学不只是与哲学家个人相关,只用来让自己生活得更明白,也为他人选择更明白、更合适的生活提供了某种可能。

(4) 它追求人内心的自由与安宁,引导人过一种获得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的幸福生活;它的方法主要不是思辨的,在理论表达上,主要是描述、谈话等非理论化的方式,在实现自我的提升和转变上,主要是心灵的、精神的修炼。晚期希腊哲学中的斯多亚派、伊壁鸠鲁派的思想,中国哲学重人事、讲修身的特征,都是这种哲学观的体现。皮埃尔·阿多通过古代希腊哲学的研究阐述他的生活哲学观念,认为哲学不是一堆教条,而是人在世的一种方式,一种活的经验。Philosophia(爱智)一词就表示哲学是爱智慧、追求智慧,在获得智慧的过程中改造和引导个体生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他“将哲学界定为精神修炼与生活方式。”*皮埃尔·阿多:《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第42页。

(5) 它所涉及的是构成生活世界的各个领域,包括日常生活、身心性感受与原初性经验、文化精神与科学技术等等,它的内容涵盖和渗透哲学所有二级学科。生活/经验世界是所有哲学的基础与母体,生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这三大哲学学科板块可以共同拥有和谈论的话题,佛教、道教、瑜伽这类带有修炼性的学说与运动也蕴含着生活哲学的丰富内容。可以说,对于人的生活世界来说,生活哲学的问题和内容是贯通性的。这种贯通性,为打破目前哲学各学科之间的人为隔离、封闭与孤立状况,寻找它们的融合之道,将哲学从纯理论甚至重复的概念游戏中解脱出来,与不断变化着的现实生活和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密切结合,促进哲学自身的创新乃至哲学与其他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沟通与融合形成新的哲学理论和思维范式,提供了内在要求与实践可能。

上述大致概括,显然不是生活哲学的全部涵义和特征,其中也肯定有值得讨论的。生活哲学的内在涵义指明:哲学难以成为普适性的理论和行为指导,哲学家也难以充当高高在上的人生导师。哲学是引导人们选择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途径和方式,选择人自身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治疗心灵的迷惘与病态(也因此有了哲学治疗学、哲学心理学)。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哲学是一种基于现实和生活的思想实验,不同的哲学理论都是哲学家思想实验的成果。生活哲学也是一种思想实验,这种思想实验,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探索,方能结出丰硕的成果。但无论如何,哲学不是远离现实、人生和社会的游戏。生活哲学必须面向生活世界本身,回归到生活实践之中,关注当下时代的发展。

(责任编辑:肖志珂)

庞学铨,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

B-49

A

2095-0047(2016)6-0074-11

①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说:哲学只是一场反对用我们的手段使我们的思想困惑的战斗(第109页),哲学问题具有的形式是“我不知道出路何在”(第123页),我们努力要达到完全的清晰, 但“这只是意味着:哲学问题应当完全消失”(第133页)。(参见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转下页)

猜你喜欢

哲学家后现代哲学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船夫和哲学家
菱的哲学
90后现代病症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与哲学家的一天》(组诗)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