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对老年帕金森病与风湿性相关疾病平衡障碍的疗效

2016-02-01张玉柱郑明岳刘金涛潘卫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训练组风湿性意念

张玉柱 马 昭 郑明岳 刘金涛 潘卫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太极拳对老年帕金森病与风湿性相关疾病平衡障碍的疗效

张玉柱 马 昭 郑明岳 刘金涛1潘卫东2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太极拳;帕金森病;风湿性相关疾病;平衡障碍;意念

平衡失调导致的跌跤是老年人发生外伤的一个常见原因。很多情况下由于平衡障碍,使得老年人不能进行正常的活动和工作。老年人失足、跌跤可能是由于病理改变所致,也可能是由于空间定位能力衰退及步态改变能力退化,同时与精神情绪因素也有很大关系〔1〕。目前针对帕金森病(PD)和风湿性相关疾病对症治疗的药物,虽然能够控制疾病的一些主要症状,但是对于平衡障碍疗效不显著,并且在使用西药治疗中存在疗效减退、开关等现象,剂量过大易出现较明显的毒副反应〔2〕,而太极拳在治疗上有着其他治疗方式不可替代的独特疗效。本文围绕太极拳对老年人平衡障碍相关的PD和风湿性相关疾病的综合疗效进行综述。

1 太极拳的现代作用阐述

太极拳是一种结合静态和动态平衡的行动,是两种形式之间的过渡动作,是一种系统的多节段、多关节、多方向的行为,它已经成为一个有效的封闭形式的物理动力学链为基础的康复活动。这些具有治疗功能的运动方式通过进一步的演变,成为一个以武术锻炼为基础同时具有健身功能的运动方式,从而有效提高控制姿势、步态和身体功能〔3〕。对于PD及亨廷顿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及一些肌肉运动控制不良的骨关节炎和多种慢性疾病均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目前对于平衡和跌倒风险相关因素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PD和风湿性相关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是两项重要因素。

2 太极拳对PD平衡障碍的疗效研究

PD一种难治的、进展缓慢的原因不明确的脑病。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且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是PD主要临床表现,其中起步困难,易跌跤为引起PD患者意外伤害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太极拳在缓解PD患者平衡障碍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Hackney等〔4〕发现PD患者通过10~13 w的每次1 h的20次太极训练课程,在Berg平衡量表、PD统一评定量表(UPDRS)、定时起立走测试、前后脚站立试验、6 min步行试验及倒走实验等各项评价指标均明显改善,同时患者表示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自信,并感受到自身健康状态改善的满足感。States等〔5〕安排20例PD患者参加2次/w持续1 h的太极拳训练,发现患者在6 min步行试验和握力的测试中,短期与长期训练均有明显改善;但在步速、定时起立走测试中没有明显的改变。Li等〔6〕对17例在PD Hoehn-Yahr分级评分表评分为Ⅰ~Ⅲ级的轻中度PD患者安排为期5 d每天90 min的短期太极拳练习项目,结果显示患者在15.24 m(50英尺)速度行走、功能测试等方面有显著改善,所有参与者在试验后精神状态良好,并有继续参加的意愿。Li等〔7〕进行了太极拳治疗PD的多中心、随机、评价者单盲研究,随机将195例PD Hoehn-Yahr分级评分表评分在Ⅰ~Ⅳ级的PD患者分为太极拳训练组、负重训练组和拉伸训练组,所有患者按照分组需要参加为期24 w,2次/w,每次60 min的练习课程。结果显示太极拳组在平衡稳定偏移测试和方向控制测试比其他两组表现更好,在步态和强度测试、功能性前伸的评分和坐、起、走时间测试、UPDRS中的运动部分评分(PartⅢ)等表现都要好于拉伸训练组,在跨步长度和功能性前伸优于负重训练组。在防止跌扑方面,太极拳组和拉伸组效果相近且太极拳的训练疗效在干预训练结束后3个月依然存在。太极拳能降低轻中度PD对患者的平衡损伤,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且有明显减少摔倒的作用,故太极拳可以作为一个合适的、安全有效的PD辅助治疗方法。

3 太极拳对风湿性相关疾病平衡障碍的疗效研究

风湿性疾病病变场所涉及广泛,无论是致密结缔组织如软骨和肌腱,还是疏松结缔组织,均可有广泛的不同程度的损害,继而影响患者的平衡功能。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破坏。现代医学治疗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减慢或阻止关节损害,预防残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常用治疗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中草药制剂和生物制剂。但是药物治疗常会引起胃肠道反应,肝肾等内脏损害〔8〕。大量研究显太极拳对于风湿性相关疾病是一个可行的运动疗法。Uhlig等〔9〕让15例RA患者接受2次/w,每次60 min,为期12 w的太极拳训练,结果显示太极拳练习提高了患者下肢肌肉功能,同时定性分析表明患者自觉身体状况有所改善,运动时更加自信,平衡能力也有所提高且每天的活动时间有所增加,日常生活中身体的疼痛也有所缓解。Wang等〔10〕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试验将40例胫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配到太极拳训练组和注意力控制组,各组进行12 w,2次/w,每次60 min训练。结果发现太极拳组在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表(WOMAC)疼痛评分、WOMAC躯体功能、病人的整体视觉模拟评分、定时站测试、医师评分、抑郁量表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等有明显的改善。Wang〔11〕采用随机单盲试验将20例处在功能性Ⅰ或Ⅱ级RA患者随机分为太极拳训练组和注意力控制组,各组进行为期12 w,2次/w的训练。通过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个评判标准,对患者功能能力、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及抑郁指数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太极拳组评分较高,并在残疾指数、抑郁指数上有较大改善。Wang等〔12〕将66例纤维肌痛患者随机分为太极拳组与健康教育合并拉伸训练组,各组进行为期12 w,2次/w、每次60 min训练,通过纤维肌痛影响问卷评分对患者的症状改善进行评分(评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结果提示太极拳组在纤维肌痛影响问卷评分较低。太极拳在治疗风湿性相关疾病时,能够通过增强下肢力量、缓解身体疼痛等改善运动能力,增强躯体的活动能力从而调节人体平衡能力,并可以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于风湿性相关疾病,太极拳可以作为一个安全有效的锻炼方法。

4 讨 论

4.1 太极拳在研究中干预时间的长短 在相对较短的干预时间内太极拳所产生的作用主要是减轻疼痛,提高肌肉力量等。Osteras等〔13〕通过让骨关节炎患者经过为期12 w的太极拳训练,同时应用WOMAC疼痛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太极拳有减低疼痛的作用。Audette等〔14〕通过让受试者进行为期12 w,3次/w的太极拳练习发现可以提高受试者下肢力量及平衡功能和灵活性。太极拳干预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其产生的作用则主要是改善患者整体的平衡功能。Wong等〔15〕通过让受试者练习为期4年的太极拳,5次/w,结果显示,受试者在稳定性、重力中心速度等整体的平衡功能都要优于对照组。短时间太极拳训练对机体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改善肌肉功能,调节局部位置(比如肘腕关节功能)等实现的,但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整个平衡系统的改善。

4.2 太极拳在老年疾病治疗中强调意念的运用 传统认识认为太极拳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而是一种意念先行,身体随之而行的活动,并且有着特殊的运动规则。国际上关于太极拳的临床研究中很少会明确提及太极练习中意念的问题,但是通过结合研究结果发现这些研究同样可以证明意念的存在。如Li等〔7〕在应用拔伸体操、负重训练及太极拳3种方法治疗PD,虽然三者都是通过活动身体进行治疗,但是半年后太极拳效果最好。正是因为太极拳是在意念先行,身体随后,而体操是随意活动,身体到哪里不需要事先想,是随意的重复运动,这便是强调了意念的重要性,也是太极拳不同于体操与无意识运动的重要因素。Li等〔16〕采用低强度锻炼和太极两种方法治疗有早期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为期6个月,结果显示太极拳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得分、PSQI总得分、睡眠评价量表获得更高分数〔17〕。太极拳练习不仅在动作外形上,更重要的是锻炼意志与动作一致,顺乎自然地密切配合〔18〕。这种通过意念引导的方式,也正是太极治疗作用的关键。

4.3 太极拳中“式”的选择 太极拳在国内流派甚多,招式亦各有所侧重,国家机构认定的就有6家: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和式〔19〕。但是目前有关太极拳治疗作用的研究中不特别强调太极拳种类,Li等〔20〕仅提到采用的是太极拳24式,并未说明哪一类,有的研究者〔21〕采用的是简化的杨式太极,甚至有研究者采用的是直接由传统太极拳化裁出来的动作,Zeeuwe等〔22〕采用的是传统的杨式太极拳的化裁动作。虽然选用太极拳种类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都起到了较好的治疗作用。太极拳这项采取“由内而外”重视意念的锻炼方式,可能成为一种高级的理疗康复手段,为老年性疾病所导致平衡及运动障碍得到有效缓解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综上,太极拳对PD和风湿性相关疾病患者有很好的恢复作用。太极拳可以提高老年人握力,增强下肢力量和肌肉的功能、平衡和灵活性,缓解身体疼痛、抑郁和焦虑,改善运动能力,并增强自信继而提高生活质量。但是量化研究仍限于太极拳的某个动作或连续几个动作或简单的套式,系统研究尚有很大空间。练习太极拳的时间长短及意念的并行可能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1 李日臻,刘运林,王良鑫.脑灵汤结合太极拳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7):693-4.

2 潘卫东,元唯安,方正龙,等.增效安神止颤2号方对帕金森病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疗效评价〔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4):29-34.

3 Mao DW,Hong YL,Li JX.Characteristics of foot movement in Tai Chi exercise 〔J〕.Phys Ther,2006;86(2):215-22.

4 Hackney ME,Earhart GM.Tai Chi improves balance and mobility in people with Parkinson Disease〔J〕.Gait Posture,2008;28(3):456-60.

5 States RA,Spierer DK,Salem Y.Long-term group exercise for people with Parkinson's disease:a feasibility study〔J〕.J Neurol Phys Ther,2011;35(3):122-8.

6 Li F,Harmer P,Fisher KJ,etal.Tai Chi-based exercise for older adul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a pilot-program evaluation〔J〕.J Aging Phys Act,2007;15(2):139-51.

7 Li F,Harmer P,Fitzgerald K,etal.Tai Chi and postural st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J〕.N Engl J Med,2012;366(6):511-9.

8 徐荣娟.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09-15.

9 Uhlig T,Fongen C,Steen E,etal.Exploring Tai Chi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y〔J〕.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0;11:43.

10 Wang C,Schmid CH,Hibberd PL,etal.Tai Chi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knee osteoarthrit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rthritis Rheum,2009;61(11):1545-53.

11 Wang C.Tai Chi improves pain and functional status in adul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results of a pilot single-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Med Sport Sci,2008;52:218-29.

12 Wang C,Schmid CH,Rones R,etal.A Randomized trial of Tai Chi for fibromyalgia 〔J〕.N Engl J Med,2010;363(8):743-54.

13 Osteras N,Fongen C.Tai Chi reduces pain and improves physical function for people with knee OA 〔J〕.J Physiother,2010;56(1):57.

14 Audette JF,Jin YS,Newcomer R,etal.Tai Chi versus brisk walking in elderly women〔J〕.Age Ageing,2006;35(4):388-93.

15 Wong AM,Pei YC,Lan C,etal.Is Tai Chi Chuan effective in improving lower limb response time to prevent backward falls in the elderly〔J〕?Age(Dordr),2009;31(2):163-70.

16 Li F,Harmer P,Fisher KJ,etal.Tai Chi and fall reductions in older adul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2005;60(2):187-94.

17 Li F,Fisher KJ,Harmer P,etal.Tai Chi and self-rated quality of sleep and daytime sleepiness in older adul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Am Geriatr Soc,2004;52(6):892-900.

18 王 岗.太极拳对现代人心理调节的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1):107-8.

19 史美雄.还原太极拳之本貌〔J〕.武当,2011;(4):32-4.

20 Li JX,Xu DQ,Hong Y.Effects of 16-week Tai Chi intervention on postural stability and proprioception of knee and ankle in older people 〔J〕.Age Ageing,2008;37(5):575-8.

21 Woo J,Hong A,Lau E,etal.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Tai Chi and resistance exercise on bone health,muscle strength and balance in community-living elderly people 〔J〕.Age Ageing,2007;369(3):262-8.

22 Zeeuwe PE,Verhagen AP,Bierma-Zeinstra SM,etal.The effect of Tai Chi Chuan in reducing falls among elderly people:design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in the Netherlands 〔J〕.BMC Geriatrics,2006;6:6.

〔2015-09-04修回〕

(编辑 苑云杰/王一涵)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资助(J1103607)

1 嘉兴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神经内科

潘卫东(1968-),男,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变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张玉柱(1989-),男,博士,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乳腺病研究。

R212.7

A

1005-9202(2016)23-6031-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3.113

猜你喜欢

训练组风湿性意念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LIVING the DREAM
运动可延缓衰老
涓滴意念汇成河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