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2016-02-01王正华肖遥
王正华 肖遥
高血压心脏病在临床是十分常见的心脏病类型,这也是高血压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主要以中老年患者最多[1]。这类型的心脏病是因为患者的体循环长期动脉压力过高,进而对患者的心脏产生较大的负荷,使患者心脏因为复合以后出现结构功能上的改变。这种症状主要涉及到了头晕头痛心悸和乏力,临床患者表现出心室肥厚增大或者是舒张功能降低等情况。但患者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有报道表明,心力衰竭患者大约有70%都和高血压病史有关,所以这是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的一个重要的疾病。本研究主要分析选择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高血压心脏病进行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取得满意成果,现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8月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72.4±6.4)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8.4±6.8)岁。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均被确诊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分组后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所有患者入住以后均停止使用其他的降压药物和影响患者血压的药,为对照组单纯使用厄贝沙坦进行口服治疗,剂量为150mg/次,给药2次/d;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厄贝沙坦的基础之上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厄贝沙坦的使用剂量与对照组相同,美托洛尔的剂量为50m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三、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评估,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安全性,记录不良反映情况的发生情况。显效:心功能 NYHAⅠ~Ⅱ级,舒张压降低超过20mmHg或降低超过10mmHg且已达到正常水平;有效:心功能 NYHAⅡ~Ⅲ级,舒张压降低10~19mmHg或降低未超过10mmHg但已达正常水平;无效:心功能无明显好转,血压没有明显降低[2]。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不良反映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干咳1例,腹胀3例,头晕2例,对照组患者干咳2例,腹胀2例,头晕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讨 论
高血压心脏病在心肌血管疾病当中十分常见,这种病情发病率较高,这种病情是因为血管长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导致患者的心脏负荷逐渐增加,患者的左心室代偿功能被激活时,患者心脏的结构功能产生改变。所以这种病情在高血压病史当中常常数年以后才会发作,因为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群体当中常见的基础疾病,所以血管弹性会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机体会对于血压的控制调节能力减弱,所以位于该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因此这种病情一般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一般会出现新功能紊乱等各种情况,所以临床上根据心功能状况,将这种病情分为心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左心力衰竭会导致患者的肺循环血量增高,加大了患者的右心负荷[3]。本研究主要分析选择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的效果,从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的安全性进行比较两组之间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说明联合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厄贝沙坦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当中治疗是基础治疗用药,该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有较高选择性,可以对肾素-血管紧张素进行阻滞,进而达到舒张动脉平滑肌、改善外周血管阻力的效果,使患者血压得到有效降低。美托洛尔是临床治疗心脏疾病的一种常用药物,可有效延缓房室传导,对于心肌的收缩力进行抑制,能有效减少儿茶酚胺对于心脏的毒性,对于过度激活后兴奋的交感神经能够产生抑制作用。2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进行治疗时,联合使用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并且这2种药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不良反映情况,是一种较好的用药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1] 方俊发.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57.
[2] 王希武.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136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38.
[3] 姜明敏.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