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年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脏肾上腺素受体功能研究

2016-02-01苗玉梅马明辉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心肌炎急性期病毒性

苗玉梅 马明辉

病毒性心肌炎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部分病例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近年来基础研究表明,心肌细胞感染病毒,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ergic receptor,β-AR)系统会发生改变[1]。为了解成年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β-AR功能,我们利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3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急性期和32例正常成年人心脏β-AR功能进行了研究。

对象与方法

1.临床资料: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2例,年龄17~51岁,平均年龄(15±9.5)岁,诊断标准见文献[2],其中24例行心肌核素扫描,全部有心肌病变。正常患者32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4±9.8)岁,经临床体检、X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

2.方法:采用临床常用的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检查方法。采用Philips 5000彩色多普勒,测量指标包括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AR),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ESV),收缩压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比值(SP/ESV),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以及左心室后壁增厚率(△PWT%)。

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剂量由0.5μg·kg-1·min-1开始,逐渐加至 5μg·kg-1·min-1,10μg·kg-1·min-1后分别测量上述指标。

3.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双因素压差分析,对上述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s表示。

结 果

1.药物负荷前、后测量指标的变化:药物负荷前,心肌炎组除△PWT%高于对照组外,其余指标两组无明显的差异。与药物负荷前比较,药物负荷后心肌炎组与对照组 SP/ESV、EF、FS、△PWT%均明显增加,而心肌炎组增加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二组ESV均明显降低,心肌炎组降低的幅度亦比对照组大(P<0.01),见表1。

2.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脏β-AR反应性与心脏相应临床症状有关系:在32例心肌炎患者中,26例患者用药 5μg·kg-1·min-1后 EF比用药前增12%,FS增加20%,SP/ESV增加38%,表明为心脏β-AR功能亢进,其中13例出现心悸,16例出现胸闷,9例心前区不适,23例心率增快,其中6例用药5μg·kg-1·min-1后EF比用药前增加6%,FS增加15%,SP/ESV增36%,心脏β-AR功能正常,其中2例有心悸,1例心前区不适,没有心率增快。

3.治疗后及随访中心脏β-AR功能的变化:经临床常规心肌炎治疗一个疗程的(10~14d),38%心脏β-AR功能亢进的心肌炎患者心脏β-AR功能恢复正常,1个月后64%病人恢复正常,3个月后,89%病人恢复正常。

讨 论

扩张性心肌病心肌β-AR系统会产生明显的病理性改变。部分扩张性心肌病可由病毒性心肌炎发展而来[3]。因此,心脏β-AR系统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尚无临床上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肌β-AR功能进行研究的报道。我们的研究表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脏β-AR功能亢进,表现为多巴酚丁胺负荷前,心肌炎患者反应心脏β-AR功能指标SP/ESV,及△PWT%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负荷后,SP/ESV、EF、FS、△PWT%明显增加,增加的幅度高于对照组,而ESV则明显降低,降低的幅度高于对照组。心肌炎患者一些常见的与心脏有关的症状与心脏β-AR功能亢进亦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受体功能亢进是由β-AR系统哪个环节变化所致。

心脏β-AR与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发展的关系,目前已引起人们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心脏β-AR系统与一氧化氮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几茶酚胺作用于心肌可引起心肌组织一氧化氮的生成增加[4]。而一氧化氮的生成,又可促使许多细胞因子的释放,对心肌细胞产生损伤。由此看来,心肌β-AR有可能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但目前尚不清楚心肌β-AR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从我们的研究来看,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脏β-AR功能亢进,对于已有炎性损害的心肌组织可能有害无利。治疗组患者应用β-AR拮抗剂阿替洛尔进行治疗,临床观察有效,当然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表1 心肌炎组与对照组负荷前后的检测指标比较

[1] Novotng-J.kvapilP,Jelinek F,et al.Alteration in G-proteinregulated transmembrane signalling induced inmurinemyocardium by coxsackievirus B3 infection Cardiovasc Res,1995,30:602-610.

[2]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2006:353-354.

[3] Kleinert,Weintraub RG,wilkinson JL,et al.Myocarditis in children with diated cardiomyopathy:incidence and outcome after dual therapy immunous uppreseion[J].JMol cell Cardiol,1991,29,2893-2902.

[4] Kanai AJ,Mesaros S,Finkel Ms,et al.Beta-adrenergic regulation of constitutiue nitric oxidesynthase in cardiac mgocytes[J].Arteriosder Thromb vasc Biol,1997,17:1846-1858.

猜你喜欢

心肌炎急性期病毒性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