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品管圈方法降低外科手术患者的意外拔管率

2016-01-31贺玉双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降低外科手术品管圈

贺玉双

(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医院,辽宁 抚顺 113123)



运用品管圈方法降低外科手术患者的意外拔管率

贺玉双

(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医院,辽宁 抚顺 113123)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品管圈方法在降低外科手术患者意外拔管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4~10月至2014年4~10月监护患者中非计划拔管患者的病历资料。2013年同期监护患者628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4年同期监护患者688例,作为观察组,运用品管圈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意外拔管率。结果 对照组发生非计划拔管5例;发生率为7.9‰,观察组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1例,发生率1.5‰,观察组患者意外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科手术患者运用品管圈方法,可降低意外拔管率,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治疗,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外科手术;降低;意外拔管率

近些年来,我院ICU外科手术患者不断增加,同时ICU作为一种高风险的科室,有着较高技术要求,常伴有各种医疗服务不良事件的发生,中心静脉置管逐渐广泛的运用于ICU科室中。非计划拔管主要是没有经过医护人员的同意,患者自行拔出插管,进而对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1]。关于如何降低外科手术患者的意外拔管率始终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院ICU通过对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品管圈方法降低意外拔管率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4~10月至2014年4~10月监护患者中非计划拔管患者的病历资料。2013年同期监护患者628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同期监护患者68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328例男性,300例女性,年龄在32~78岁,平均年龄为(51±2.60岁。观察组患者350例男性,333例女性,年龄在30~81岁,平均年龄为(50.6±4.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分析之后,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做好患者的病情分析,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患者的健康知识宣教。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运用品管圈PDCA循环管理方法。①对QCC小组成立,加强小组成员间的培训,并做好品管圈活动的组织培训和指导,对每次活动的内容和文字输入进行记录,活动安排过程中,严格的依据于PDCA循环管理的具体方法。②主题选定的过程中,结合日常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重点难点,加强现状调查,对患者出院病历和护理记录单进行调查,并统计意外拔管的情况。③做好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对非计划拔管的行为进行端正,加强患者的心理评估,做好患者宣传干预工作,提高患者对中心静脉置管的重视度,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对不良情绪进行缓解,并做好UEE的发生。④做好中心静脉置管的固定,避免脱落现象的发生,患者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及时的观察导管中是否存在移位现象,并依据于不同的分类,做好导管的固定。加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对中心静脉置管的通畅性加以保持,将ICU护理质量的管理全面加强。

1.3 统计学方法:本组资料所有数据通过对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中其中对照组发生非计划拔管5例;发生率为7.9‰,观察组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1例,发生率1.5‰,观察组患者意外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236,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目前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中心静脉置管技术也在广泛应用,患者插管率也呈现递增的趋势。梁青[2]等研究表明,中心静脉置管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操作,临床应用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非计划性拔管行为,逐渐成为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陈桂兰[3]等研究表明,导管在科学维护中,更要依赖于护理人员,并将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行为加以遏制。张敏[4]等研究表明,品管圈方法主要是结合循环性的PDCA管理方法,借助于各种工具,对排查质量的缺陷进行分析,进而结合相关的依据,制定对策,这一过程的实现,对于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意外拔管率降低有着积极作用。

我院通过对外科手术患者运用品管圈方法,对QCC小组成立,加强小组成员间的培训,对患者出院病历和护理记录单进行调查,做好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对非计划拔管的行为进行端正,加强患者的心理评估,做好患者宣传干预工作,加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并提高护理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发生非计划拔管5例;发生率为7.9‰,观察组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1例,发生率1.5‰,观察组患者意外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236,P<0.05,有统计学意义。品管圈方法运用中,不仅仅提高了全体护士的责任感,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护士的自身价值,将护士的问题发现、解决能力充分提高,并为患者提供了优质全面的服务[5]。

总而言之,外科手术患者运用品管圈方法,可降低意外拔管率,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治疗,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戚东静,曹爱琴,姚建珍,等.品管圈在降低神经外科高危导管意外拔管率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53-54.

[2] 梁青,杨柠.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意外拔管中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3:95-97.

[3] 陈桂兰,王芬,戴秀娟,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8):75-77.

[4] 张敏,蔡向阳,马杏林.品管圈活动在导管可留置期间降低意外拔管中的开展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4,9:1259-1260.

[5] 潘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11-14.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122-01

猜你喜欢

降低外科手术品管圈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降低企业杠杆率
改进运行模式降低供水电耗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