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2016-01-31刘秀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期
关键词:情绪状态普外科综合护理

刘秀梅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枣沟头中心卫生院,山东 临沂 276038)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刘秀梅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枣沟头中心卫生院,山东 临沂 276038)

【摘要】目的 评估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4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和性的护理干预。针对手术前、手术后1、2、4周等四个节点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采取WHOQOL-BREF简表来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1、2、4周等四个节点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QOL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普外科;情绪状态;生活质量

普外科患者因为病情大都较重,基本都需要手术治疗,因此患者大都存在恐惧心理,尤其是对自身病情不甚了解、加上不熟悉医院环境、医护等情况下心理负担较重,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会产生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对这些患者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护理,不仅能够转变患者情绪,增强其信心,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及治疗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目前临床护理的方式和内容往往都根据护理人员的过往经验和个人的判断进行实施,缺乏一定的实证根据,但是随着循证护理的逐渐开展和推广,在实践的护理计划中采取科学性的、明智的、审慎的护理活动过程并结合临床的经验进行决策来采取循证护理工作,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设计依据[1]。而传统型的护理模式主要是以经验为主的护理模式,当前正在向循证护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转变[2]。本文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4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4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主要有各类型肝胆手术、肠胃手术的患者,而患有精神异常、糖尿病、严重心脑疾病或者心肺疾病的患者不包括在内。患者性别为男性88例,女性52例,年龄为23~82岁,平均年龄为(45.3 ±11.2)岁。随机患者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性别的比较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综合护理的干预依据:根据文献和临床的经验,普瓦克护理问题的主要内容主要集中在:①手术切口的感染,在外科手术中常见手术切口并发症,感染率13%~40%,是术后死亡及延长治愈时间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手术切口感染的防御与护理成为外科护理的重要护理内容之一;②术后患者疼痛感的护理,外科手术患者由于组织创伤会引发机体疼痛,身体产生过激反应,对于伤口的愈合和恢复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大部分患者都将术后无痛要求放在首位,因此加强患者的疼痛护理也是外科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在外科手术期间,患者要面临疾病、环境、手术、麻醉等因素,使其产生不安、悲观等消极情绪,需心理护理;④患者围手术期的体温维持,低温会导致患者身体出现过激反应,且会增强术后切口感染概率,保温可以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及其他心脏并发症。

1.2.2 干预计划: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和性的护理干预。具体为在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上,结合其家庭背景和情绪状态,给予其耐心的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积极做好手术前的心理疏导公布做,增加其心理信心和相互信任感。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的解答,消除他们的疑虑,让他们以最好的状态去接受手术,手术后,鼓励患者多参与康复锻炼和运动,促进早日出院。在生命体征方面,注意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体温情况,采取积极的低温预防措施,例如输液前加温,增加床垫保暖等,患者体表的复温采取电热毯、热水循环毯和热水浴等措施,体中心复温可以采取呼吸道复温法、静脉输液法等[3]。

手术后的疼痛处理方面,对于患者的疼痛强度采取正确的评估方式,并采取合理有效的镇痛措施,以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主要为:①采取合理的药物剂量和种类止痛。②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避免因为引流管的扭曲和牵拉导致的伤口加重和刺激[4]。③给予患者指导,让其通过科学转换体位来减轻疼痛,控制咳嗽,转移注意力,进行自我放松等,以减轻疼痛。

手术后切口感染护理方面:①确保手术室的无菌环境,控制手术时间。②尽可能减少备皮时间,如存在局部皮肤破损、感染等可以延期手术,减少感染概率。③正确应用抗菌药物,掌握药物使用时间,确保药物在最佳浓度内控制细菌污染。

1.3 评价指标:针对手术前、手后1、2、4周等四个节点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采取WHOQOL-BREF简表来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其中WHOQOL-BREF量表包括有环境领域、社会关系、心理关系和生理关系四个维度内容,总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而SAS和SDS各由20道题目所组成,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 19.0软件数据包对于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计量性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性资料采取χ2检验。当P<0.05时,可以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进行的SAS和SDS评价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在后1、2、4周等四个节点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入院后进行的QOL的评分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QOL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两组患者在进入到医院之后,对其采取的评估数据表明,无论是从SAS、SDS和QOL的评分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执行的是常规性护理,而观察组采取的是综合性护理。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采取的是以科学数据作为护理方案设计的基础,在全面了解患者情况的情况下,评估其心理、生理等状态后再制定出来的护理方案,能够更贴近患者的需求[5]。从研究的结果也能很好的地证实了这一点,在采取了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的术后1、2、4周的连续监测调查中,观察组患者相比较对照组患者,其焦虑和由于的程度大为下降,而生活质量的评分却明显上升。综上所述,针对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素敏.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33-235.

[2] 马凤青.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2,27(7):1439-1440.

[3] 杨慧娟.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2):41-42.

[4] 纪秀景.对普外科患者实行承诺服务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5):270-271.

[5] 张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5):2503-2505.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2-0200-02

猜你喜欢

情绪状态普外科综合护理
信息、情感支持对急性白血病患儿生存质量及照顾负担者情绪状态的影响
中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与情绪状态的关系
探讨维持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护理对策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