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激荡下李鸿章的北上心态与庚子政情
2016-01-31徐锋华
徐锋华
中外激荡下李鸿章的北上心态与庚子政情
徐锋华
1900年春夏,由北方义和团事起演变出朝野纷争、中外激荡之危局,民族危亡将远放南国边陲、处于政治边缘的李鸿章再次推向历史前台,成为中外停战和谈的焦点人物。随着形势变化,李鸿章的北上心态也几经起伏。从5月底庚子事起到9月14日决然北上的近四个月时间里,李鸿章几乎陷于日日惊心的困窘境地。但他对时局是有着通盘考虑的,通过联络南方督抚齐心协力推行互保安靖边地、使节外交与计议联俄、与清廷讨价还价获得全权代表资格、争取地方大吏支持联衔奏请惩办为祸首凶,在这些步步为营的应对措施之后,乱象纷呈、茫无指归的时局也逐渐明朗,李鸿章终于可以胸有成竹地安然北上。
李鸿章;义和团;东南互保;北上心态;庚子政情
李鸿章出身翰林,以率军赴上海平定太平天国起义及剿杀捻军之功,在晚清政坛一飞冲天,跻身举足轻重的封疆大吏之列,加上其热心洋务,不惮与列强交涉,更成为中国近代化史上数一数二的代表人物。李早年对内军功素著,但步入晚年后却在十年之内连遭对法战争和对日战争之败,一生声名几乎扫地无余。幸而清廷当政者念其忍辱负重、高瞻远瞩之能为常人所难及,仍然委以重任访聘欧美,并于1899年底令其署理两广总督,予以再次开府一方的契机。他1900年1月赴广州接任两广总督,积极推行各项新政,力图在老暮之年仍可有所贡献,然而,不久义和团运动爆发,内外时局为之突变。
李鸿章人生旅途的最后行程由此发生了重大转折。5月24日,清廷实授李为两广总督,尽管此时当政者尚未能预料局势会迅速恶化,但显然为再次重用李鸿章埋下了伏笔。对于李鸿章在义和团时期的部分行状和细节考证,学界已有重要成果问世*主要论文有:翁飞《试论义和团时期的李鸿章》,《安徽史学》1991年第1期;陈勇勤《论1900年庚子事变中的李鸿章》,《安徽史学》1991年第3期;董丛林《李鸿章对“两广独立”的态度与庚子政局》,《河北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苑书义《庚子孙李关系与中国政局》,《河北学刊》1997年第2期。《庚辛之际的李鸿章》(陆方、李之渤 :《晚清淮系集团研究——淮军、淮将和李鸿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也有简短论述。近年来的新成果有:戴海斌《1900年李鸿章与佐佐友房会晤考论》,《安徽史学》2011年第6期;《庚子年李鸿章北上史实补正——兼及李鸿章与日本的关系》,《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均与李鸿章北上直接相关。,但对李从庚子事起到北上议和这一时段内,其心理上的起伏变化和究竟怎样采取有针对性的应付措施,及与时局变化之逻辑关系,尚未见有系统梳理和详细论述。本文不揣浅陋,拟在前辈学人的研究基础之上,说明李鸿章是如何为自身的安然北上、和约的顺利签订做前期准备工作及其复杂心态的变化过程,同时也希望能对其在整个事件始末的所作所为给出一个恰当的客观评价。
一、 庚子事起与李鸿章对义和团的态度
庚子(1900)年或许注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晚清王朝在经历了两次英法入侵、太平天国和捻军及各民族起义、对法对日相继战败后,终于面临摇摇欲坠、分崩离析的危局。5月8日,义和团惊动北京,“扶清灭洋”大旗一时遮天蔽日。21日,各国驻华公使联合抗议,请制止拳民。27日,义和团毁坏长辛店一带铁路,而身在枢要的荣禄令聂士成军妥为保护,各国公使遂于次日议决召海军陆战队入京。31日,盛宣怀电告李鸿章:“拳匪戕杨福同后,拆毁卢保铁路及半。法、比洋人二十余名尚未出险,皆毓君酿成也。”李立即回电:“杨福同被戕致命否,盼续电。”*顾廷龙、戴逸主编 :《李鸿章全集》电报(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下引该书,只注书名和页码)。杨是清军一名副将,他的伤亡关系到事件的严重程度,这是李在事变伊始最为关心的,不料杨氏22日已死,矛盾激化。
6月3日,盛宣怀请李鸿章领衔会奏剿拳,李次日回电说:“清议不以铁路为然,正快其意,时事尚可问乎。似非外臣所能匡救。”*《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46页。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远在华南的他并不想惹火烧身。但各国公使要求慈禧斥退顽固起事大臣、剿灭拳民,否则将自行处理,态度已趋明显,却没能引起清廷的足够注意,慈禧只派赵舒翘、刚毅前往宣慰。尽管荣禄6日密电李鸿章表示,拳民若不解散即一意主剿,但李知道这并非“圣意”,他认为宣慰的做法恐不济事,何况刚毅等人想利用拳民的朴素爱国热情达一己之私。果然,9日,慈禧调同情义和团的董福祥军入驻北京城内,而驻华公使们议定的临时方案得到各自政府批准,各国军舰24艘骤集天津,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八国联军两千人进犯北京,义和团民沿途拦截,京津交通断绝。11日,董军杀日本使馆书记官杉山彬后,“各使馆外人,尤大哗愤,群起向总署诘责,问我政府究竟有无保护外人能力。当局支吾应付,仍不闻有何等措置”*吴永 :《庚子西狩丛谈》,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一辑,文海出版社1971年版,第38—39页。。到此时,列强对中国的态度基本确定,而中国对外国的态度却一直犹豫未决。
15日李电询盛宣怀:“洋兵与匪开仗后仍进京否,京津路究通否,均查明速电告。”*《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51页。16日,李再电盛:“董福祥坚拒不往剿拳,闻候刚毅宣抚后定计。载漪、载澜等并党团,外衅可忧。国事竟为若辈把持,外臣焦急而已。”*《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52页。17日,李听闻英国从香港派船分运枪炮队约千人北上,所带粮食、火药足用两月,有夺据大沽炮台之说,即电直隶总督密为防备,并询“京、津烧毁教堂后若何情形,洋兵已登岸者究有多少,望电示”*《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53页。。可惜消息已迟,事实上当日各国联合舰队就攻占了大沽炮台,局势更形恶化。
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欲赴总理衙门理论,途中为清兵所杀,更无异于火上浇油。李急电军机处译署请代转奏:“非自清内匪,事无转机。仰恳宸衷独断,先定内乱,再弭外侮。心急如焚,但使水陆路通,无不相机前进。”*《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57页。但清廷宣战后,“饬各省召集义民,成团御侮,必能得力,办法迅奏,沿江、海尤宜急筹”,自然不会剿杀团民。22日,李在广州对记者说,拳民仅系愚民,慈禧系受人愚惑。起事原因,教民与教士不能辞其责。至于大沽之事,皇室未备战,不能认为宣战,皇室将遣散拳民与各国议和。随后电请山东巡抚袁世凯代奏清廷:德国以公使久无音信,尚未明定态度。至今未闻有痛剿拳匪之诏,殊无以谢各国,鸿即速去,断不能挽此危局。认为只有清廷决心剿杀义和团,他的北上才有价值。但这样抗旨显然是有风险的,23日,李经方从上海来电建议:“现事机紧急,奉召似不宜缓,到沪先行布置,以待后命,似属两全。”李则答复:“若不剿匪定乱,只身前去何益,应俟电旨再行为妥。”*《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68—69页。24日,慈禧谕山西巡抚毓贤尽杀外国人,拳民在京大屠教民,一时全市陷入极恐怖状态。天津方面,紫竹林全被官军、拳匪烧毁,洋人被毙百余,传闻英提督也被打死。次日,清廷发布上谕:中外强弱情形,亦不待智者而后知,团民在辇毂之下,仇教焚杀,正在剿抚两难之际,而各国强占大沽炮台,衅非我开*《清实录》第58册《德宗景皇帝实录》第464卷,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1页。,试图诿责于各国。
湖广总督张之洞来电,请各省督抚联衔电告各国外部,代朝廷表明并无开衅之意,请其按兵停战,俟李傅相到京妥议,以纾两宫目前之急*苑书义等主编 :《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018页。。李复电:拳党逐洋使,各国必大愤怒,决裂即在目前。在7月1日复两江总督刘坤一的电文里,李又明确表示:“兵匪仍力攻使馆。政府悖谬至此,鸿章何能断难挽救,鸿去何益。”过了几个小时刘又电:“两宫诸邸左右,半系拳会中人,满汉各营卒中,亦皆大半。都中数万,来去如蝗,万难收拾。”*《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92页。7月3日,袁世凯也电示:“内廷左右皆拳匪,王宫贝勒皆设坛,内城紧闭,每日只启一门半日。”*《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01页。事实上都证明了李对局势的判断是正确的。
西摩尔所率联军为聂士成所败,退至天津候援,7月初,德国派瓦德西率军7000人来华。英、日两国“添调兵三万余,不日必大战”*《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97页。。5日,李在广州下令:“朝廷虽有宣战旨,并未行各省及各国政府电。是日请各使赴总署议事,不料乱兵、团民中途戕德使,实非政府指使,亦非意料所及,务遍布新报,以释疑怒。”*《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05、106页。尽管他百般掩饰,以控制两广不乱,华北却是乱象频仍。8日,山西巡抚毓贤诱杀外国传教士男女老少40余人,对属下言:我以一头换数十异族头,亦值得。并已有思想准备:我头当准被洋人砍之。9日,聂士成于天津南门外八里台战死,但李鸿章一周后才通过袁电得知。10日,袁世凯来电称使馆仍未克,“匪势散去大半,兵心亦怯,都下内外颇悔惧。似此颇有转机,如趁此再联名奏请剿匪议和,当可有济”。李则认为,“剿匪恐难明谕,乘其势衰,解散亦佳”*《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18、119页。。能不大动干戈当然是上策。12日,李领衔奏请明令保护各国公使安全,以避免善后时无法使用外交手段的困窘。
清廷8月2日发布上谕:“所有各处教民,如有感悔投诚者,着各呈请该地方官,一体照此办理,不得概加杀戮。其各处匪徒,假托义民,寻仇劫杀者,即着分别查明,随时惩办,以靖乱源。”*《清实录》第58册《德宗景皇帝实录》第466卷,第108页;《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75页。这说明清廷的内外政策有了根本性的转变。5日袁转电李,对于义和团,李认为,拳乱“实为本朝二百四十年未有之奇祸,亦为历代史乘所罕见”,“官不剿不能保民,官不剿而留为外人代剿,更不能为国”。25日,他上奏请明降谕旨,声明拳匪罪恶,饬令直隶总督督饬文武及各路援兵认真剿办,并令各直省将军督抚遇有会匪滋生事端,尽力痛惩,以靖地方而快人心*《请饬地方认真剿办拳匪片》,载《李鸿章全集》奏议(十六),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08页。。
相较于李鸿章的鲜明态度,其他疆吏则大多显得畏首畏尾。30日,张之洞来电称:“请将酿难者处分谢天下一节,疆臣不敢言,惟傅相全权尚可言耳。”*苑书义等主编 :《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256—8257页;《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241页。9月2日,张又电,表示不愿主稿,请李速奏,并认为盛宣怀“归咎酿难诸人之语,乃自生枝节,……洞断不敢列衔”*苑书义等主编 :《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262—8263页。。李5日复电说,即使开议,元凶尚在,政府亦无办法,奈何*《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264页。。但张仍固执己见,既不主稿也不列名。9月8日,中秋节,李在复电驻俄公使杨儒时说:“和使自京来,密言各使欲请太后归政,严办端、庄、刚庇匪诸人始可议和,此岂臣子所敢言。二十九虽有便宜行事之旨,究亦空文。”*《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276页。15日,李与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合奏,请查办载勋等拳匪首祸王大臣,“即可宣告各国,与之克期开议。……事关宗社存亡,不敢稍避嫌怨,谨合词冒死沥陈,不胜迫切待命之至”*《请查办拳匪首祸王大臣折》,载《李鸿章全集》奏议(十六),第214—215页。。
从朴素的爱国主义角度来看,李主张剿办义和团或可被视作镇压农民起义,然而,史实表明,拳民大多是被清廷中一帮别有用心的王公大臣所利用,因此,其义举并不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爱国作用,当然,世人也不能就此否定其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李鸿章自然看出了拳民“愚忠”之可敬,所以他处置拳民不像袁世凯那般残酷镇压,只是做做样子不贻外人口实,主要着力点在惩办首祸王大臣和保护各国公使安全,以便和谈得以开展。
二、 东南互保与安靖边地
清廷向各国宣战后,袁世凯6月22日向李鸿章转达圣旨:“饬各省筹划保守疆土,接济京师,不使朝廷坐困。各督抚互相劝勉、联络一气,共挽危局。”*《清实录》第58册《德宗景皇帝实录》第464卷,第79页。刘坤一表示推戴说:“危局惟公可撑持,祈早日启节,以慰两宫焦盼、天下仰望。”*《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66页。张之洞则致电驻英、美、日三使,“各省督抚并未奉有开战谕旨,可见朝廷并无失和之意。务望婉商各国政府,迅电天津各兵官,力劝各国暂行按兵停战,俟李中堂到京请旨开议,必当妥为了结,不启战祸,官兵方能专力剿匪。目下长江沿海一带各督抚力任保护之责,诸国洋人均可无庸顾虑”*苑书义等主编 :《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017页。。在一开始张之洞也将希望寄托在李鸿章身上,只是他把事情看得过于简单了。
盛宣怀因个人企业主要在江南地区,与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古德诺磋商东南自保,但由于声望不足,希望由李鸿章领衔宣布。24日,他电告昔日恩师说:“指顾必糜烂,如欲图补救,须趁未宣战之先,岘帅、香帅会同电饬地方官、上海道与各领事订约,上海租界准归各国保护,长江内地均归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商民人命产业为主。一面责成文武弹压地方,不准滋事,有犯必惩,以靖人心。北事不久必大坏,留东南三大帅以救社稷苍生,似非从权不可。若一拘泥,不仅东南同毁,挽回全局即难。”25日,盛再次“千万秘密”地致电恳求,“今为疆臣计,各省集义团御侮,必同归于尽。欲全东南,以保宗社,诸大帅须以权宜应之,以定各国之心,仍不背二十四旨,各督抚联络一气,以保疆土”。李鸿章在拳乱大起时知慈禧意在纵拳,憾之而无法挽救,面对此情此景,他态度坚决地复电:“二十五矫诏,粤断不奉,所谓乱命也。”*《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75页。这被后人视为“东南自保之张本”*李守孔 :《李鸿章传》,(中国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版,第340页。。
李鸿章等封疆大吏懂得,这场战争中国难以取胜,因而想方设法减少战争带来的损害。他们不仅对朝廷的宣战不予理睬,而且极力主和。这意味着交战状态可限制在北方,同时也意味着种种条约义务,包括支付的外债和赔款,皆可由这个国家的其他地区认可并承担*[美]史扶邻 :《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丘权政、符致兴译,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刘、张接到宣战诏书时的反应是“意犹豫,不知所为”,对互保之议也不敢遽然应允,但李的表态使他们下了决心。26日,刘坤一电告李:北直已经糜烂,南方必须图全,所有保护长江一带地方,与张之洞力任。并饬上海道余联沅与驻沪各领事妥筹保护租界之法,立约为凭,以期彼此相安。并问李“此外有无方略,尚祈电示为荷”*《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77页。。不久刘、张打定主意保全东南疆土,留为大局转机。在经过与幕友会商及得到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的电报后,都同意盛的建议,分别派沈瑜庆、陶森甲代表两江与湖广,到上海参加会商*雷禄庆 :《李鸿章新传》,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816页。。
伍廷芳从华盛顿来电:“各国震动,陆续派兵。……商美政府,如无要急,允不派舰入江。师北上,即可解。”*《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75页。英日两国虽派兵舰进入长江各口,但据小田切向张之洞解释,“并无他意”,“幸勿见虑”*苑书义等主编 :《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052页。。也就是说,与江南有利害关系的列强赞成南方督抚们的做法,并愿意在相关方面进行配合。27日,盛宣怀告诉李:已同余联沅与各国领事会议保护上海、长江内地通共章程……若长江内地无乱耗,各国决不派兵干预*《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80—81页。。并将26日所议章程九条全文呈核。随后李接到慈禧25日谕旨:“此次之变,事机杂出,均非意料所及。朝廷慎重邦交,从不肯轻于开衅……沿海、沿江各督抚惟当懔遵迭次谕旨,各尽其职守之所当为,相机审势,竭力办理。”*《清实录》第58册《德宗景皇帝实录》第464卷,第81页。但并未催促李北上。29日,接到26日谕旨:“尔督抚度势量力,不欲轻构外衅,诚老成谋国之道。……此乃天时人事相激相迫,遂成不能不战之势。勿再迟疑观望,迅速筹兵筹饷,力保疆土。如有疏失,惟各督抚是问。”*《清实录》第58册《德宗景皇帝实录》第464卷,第81、82页;《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85页。一边嘉许督抚“老成谋国”,一边督促筹兵备战,可见清廷做好了两手准备的打算,并为自己留好了后路,这同时也给了李鸿章等人运筹帷幄的政治空间。
7月1日,盛宣怀在与英、美、日领事商酌前知会李,表示将按江、鄂两帅意见办理。随后盛告知,各国领事来函说,闻命欣慰,倘能于所管各省之内,按照中外和约,实力保护外国人民之权利,我各国之政府前时、现今均无意在扬子江一带进兵。不独一国不如此做,合力亦不如此做*《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96页。。当江西等地发生民教纠纷时,各国遵约事先函商,若不能保护,便须进兵。因此,盛宣怀急电请沿海各督抚飞饬各道府,劝各教会总将州、县、乡、镇洋教士暂回省城商埠,其教堂房产交与地方官看管,毁坏赔偿,庶易弹压*《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98页。。针对此种偶发情况,盛宣怀3日向李请求,“因宣战已揭晓,恐有一处蠢动,致碍此约。请分致各省,宣战切勿出示,以免乱阶”。幸而老辣的李已料及此,他早命令两广地方文武官吏不张贴宣战诏书,更不分行各属。于是马上电复盛:务饬电局勿张扬,外人乌得而知*《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99页。。如此,盛宣怀就放胆着手互保事宜,5日,他电告李并致东南各督抚:“现与各国领事商定,但使各国水师舰队不入长江,则内地各省所有各国人口、产业均归地方官极力保护。业经妥议办法,电奏在案。……务使商民安业,地方平静,以仰副谕旨相机审势保守疆土之意。”*《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05页。此即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久发生洋债停付事件,因清廷寄谕各督抚,既与外洋决裂,各省洋款即暂停解,听候部拨移充军饷。4日,刘坤一急电:“此事若遵办,各国必分据海关,沿江海各省即刻危急;若秘密不宣,各省皆不解款,限期络绎,何以应付。忧急欲死,究应如何办理,祈飞电示覆。”*苑书义等主编 :《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089页。与李、张商讨对策。李复:“事关紧急,似应由尊处挈列江海各督抚衔,电奏请旨。”*《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03页。6日,张之洞也来电:“洋债如爽约,各国必立据海关,沿江沿海危矣。……或与各国婉商展缓一两个月,容我内外各省商定。”*苑书义等主编 :《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088—8089页。刘担心既然朝廷发出如此上谕,“奏必不准,且被严谴”。经过反复商议,李、刘决定会奏:“洋款若停,牵动内地厘金,亦碍华民生计,转于饷需有损,京饷及北上诸军饷需无人接济,关系尤大,可否饬下户部通盘筹计,俯准暂行仍照旧案解还,以保饷源而维全局。”*《遵议暂行停还洋款事宜折》,载《李鸿章全集》奏议(十六),第203页。9日,盛来电说,洋债事,力止必不可行,亦不可播。随后李复刘、张:“盛与领事商缓一两月,后必补足,似可行。”*《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09—110页。并建议对此模棱棘手之事采用“宕字诀”,这招果然有效,不久清廷批复:着照所议。当时6、7两个月共需解款110余万,其他各地停拨,幸亏东南素来富庶,独立即能完成。这样东南互保也就免受影响。
进入8月,局势更加恶化。14日英国派兵舰入宁波、定海,浙江巡抚刘树棠大惊,“直视我东南各省并无一人,上海全约已渐露毁弃之意矣”。李鸿章回电指示,“只须弹压,内地安靖,勿生事端为要”*《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89页。。一场惊险,遂弭于无形。因联军攻京城,张之洞17日来电,拟由各督抚联衔致驻外公使,请转送各国外交部。“南方保护之局,各督抚均系奉旨办理,倘各国不顾两宫,则何以处南方之各督抚。……万一有意外之危险,全国人心愤激,从此将不知祸之所止。”*《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201—202页。李无奈回复,洋兵已入京城,电亦来不及。到31日,英国驻武汉领事照会:英外交部来电称,将来议结之时,至于本国国家必向两江、湖广二位督部堂请询意见若何,本国国家亦必以二位督部堂之意为重*苑书义等主编 :《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260页。。总算给了张之洞些许安慰。9月3日,李收到8月20日内阁奉上谕:“前据刘坤一、张之洞等奏:沿海、沿江各口商务,照常如约保护,今仍应照议施行,以昭大信。”*《清实录》第58册《德宗景皇帝实录》第467卷,第127页;《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258页。正式肯定了东南互保的做法。
除了东南,李鸿章在东北和西南等地的大局问题上也多有建言。东北素为沙俄觊觎,但李为借俄“制夷”,同时也由于受其欺蒙,不惜一再退让。7月1日,李同时致电增祺等东北三省将军,请禁乱民毁路。张之洞认为,“俄一据东三省,各国必分据各省,是立即瓜分矣。……战局未定,毁路暂可从缓,以保国家全局,请中堂设法阻止”*苑书义等主编 :《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059页;《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96页。。2日,刘坤一表示已致电增祺,但“恐不足动听,千祈中堂设法阻之。此着再错,不可救药矣”*《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97页。。在禁止毁路以免陷入被动这一点上,几人意见相同。但张却认为俄国会割据东北,想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转移战场,未免过于想当然。3日,他致电李:“奉、吉毁路,俄虽欲据地,日必力争,英思染指;移祸关东,攻津稍缓。各国当有变局,或者有转圜之望。”*苑书义等主编 :《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062页。不过末尾他声明全系臆测,如李致电东北时,不要提及他的名字。李回电:“各国使馆情急,未必移近战为远战。即偶拆路,俄兵必自救护,似不致立即据地也。”*《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99、101页。
7月1日,李鸿章曾告诉杨儒,都乱实由自作。并明示东南各督抚均与内意龃龉,多不能遵,在东北问题上亦可效仿。4日,李让杨儒向俄声明:勿再调兵,致生疑衅。所有三省铁路,各省力任保护,嘱其放心*《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02页。。张之洞致电李、刘:此时辽东自以不毁俄路为正办,必待至各国力攻京城、决裂到底、大局已溃不允议和时,乃出此下策*苑书义等主编 :《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080页。。然而,俄军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样温顺,他们自焚房屋,坏我电线,然后乘火车逃往哈尔滨河。黑龙江将军寿山16日来电称:“今晨复由轮载兵数千南下哈尔滨,来电诬我攻击,故逃,铁路惟我是问等。”*《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37页。17日,俄军在东北先后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及强占江东六十四屯,李鸿章到28日才得知黑龙江消息。对此李当然不能容忍,请促俄专使会晤,却未能如愿。
俄军继续作恶。8月4日火烧瑷珲城,15日东北三姓、珲春、熊岳、盖平等地均告失守。但清廷为了争取俄国帮助,以与其他列强迅速议和,采取了绥靖姑息的政策。军机处传达圣旨说,东三省事宜着李鸿章稳慎通筹,如果确有把握,自当谕饬增祺等一体停兵也*《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93页。。8月底,俄国仍占据东北不肯退兵。9月2日,李与刘、张会奏:俄财相微特相助,千载一时,绝不可失,请速命奕劻、荣禄返北京会办,罢斥东三省将军*《款局急宜挽救不可再失事机折》,载《李鸿章全集》奏议(十六),第210—211页。。事后证明,他们完全看错了沙文主义的俄国,庚子条约签订后,李临死前还被俄使逼索酬劳。
在李负有管理责任的直隶以及两广、云贵等地,也都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7月3日,云南发生焚抢教堂事件,法国军队临境,将开兵衅。署云贵总督丁振铎急电李请授机宜。9日,再次请示:北事如何转圜,滇事如何了结,中堂全局在胸,敬恳直切训示,指导愚昧,不胜感祷。并请酌拨快利枪弹。李凑黎意等枪1800枝,配足子弹。告诉丁振铎说:“各国添兵往援,不日可到,城下之盟,尚堪问乎。”*《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15页。10日,李的侄儿、云南按察使李经羲来电问安并乞援,李说已嘱法国领事致电越南总督妥商,据称均无侵占土地之意,但恐因小节酿成大故*《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17页。。同时,李电知广西巡抚和提督,法国政府和越南总督请竭力保护两广及外国人性命、财产,法必不派兵入边生事。16日,又致电丁振铎,令勿与法国派来保护领事之兵冲突。8月23日,李经羲告知:滇尚粗宁,事极难办,防务未就绪。李复曰:大局如此。如何译结,殊难逆料。直隶是义和团发源地之一,境内拳民人数众多,常有滋扰情形,8月27日,李下令“放胆办匪,吾能作主,勿畏葸”*《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230页。。28日,李电告说,和谈须德国所派大帅带兵到齐方能集议。战事应照常严备,保、涿一带若有拳匪啸聚,须令解散,免洋兵借词深入*《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234页。。
庚子事起,孙中山告诉日本友人宫崎,他对这个年事已高的国务活动家对政治形势是否具有远大的眼光没有太大的信心,但认为值得一试。北京对列强宣战,使孙中山都相信李鸿章终究会决定宣布独立的*[美]史扶邻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丘权政、符致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0、177页。。李的态度不但决定着两广独立的成败,而且密切关联着当时的政局*参见董丛林《李鸿章对“两广独立”的态度与庚子政局》,《河北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东南约成后,广西巡抚黄槐森反对互保,打算上奏弹劾,刘、张“惧而计无所出,问于鸿章”。李答曰:“吾思之熟矣,即被遣一身任之,不相及也。”他通过德寿上告使黄以毁教堂离职,终于保护了刘、张及“东南互保”之局*李希圣 :《庚子国变记》,载中国史学会主编《义和团》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1页。。经过香港时,李吁请入侵者对中国要宽宏大量,并向港督卜力建议,镇压在香港的煽动起义者,广州就能保持和平与安宁*[美]史扶邻 :《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第61页。。9月6日,李认为,东南大局订约保护,中国官自应力任。因此他致电驻英公使罗丰禄,请向英国交涉查拏新加坡、香港一带起事之革命党*《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266页。,彻底断绝了孙中山等人拉拢地方大吏趁机起义的想法。
三、 时局变化与李鸿章北上心态的起伏
清廷初次召李鸿章北上时,局面尚可收拾,他也没多大顾虑,然而,随着形势的急速变化,其北上心态也几经起伏。大沽失守后,盛宣怀6月18日提醒李,“一国与各国战,断无是理。……须先照会各国水师提督,方能北上”*《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54页。。19日,李电告驻守山海关的宋庆,准备由秦皇岛登岸,令周馥之子周学熙备车马,在北京贤良寺备行馆。他打算乘“印度皇后”号,于6月27日中午启程,先到香港,“粤至港线当饬文武保护”,转上海北上,“间道进京”。并嘱咐盛宣怀说,尊处得京、津确信,仍随时电知*《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55—56页。,以掌握最新动态,避免自投罗网。实际上,只要义和团控制首都,他就无意登程*[美]史扶邻 :《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第59页。。
为安全起见,李致电袁世凯说:“旨召弟入卫,是否亲往,抑分队。兄只可单骑赴北,但虑洋兵、拳匪阻隔不通。望续电示。”*《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56页。如能得袁军护卫,当然多一份保障。次日,袁回电:京探有西迁说。李随即复电:董军一挫,恐即西迁,各省援兵何益。拟月朔自港开,到沪再探路进*《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57—58页。。董福祥所部甘军是北京城内建制较整齐的一支部队,一旦不敌则无更强防守力量。按照盛宣怀的建议,李将北上行止照会各国驻粤领事,请转达驻京公使、水师提督。英国当局和两广绅民不希望李离去,担心港粤不宁。李21日电告盛:粤人呼吁攀留,拟稍缓启程,以待后命*《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58页。。当然,除此原因外,清廷既没有明示令他北上的目的也没有授予其相应的职权,让他颇费猜疑,因此,暂时观望无疑是最佳选择。
盛宣怀认为,“大沽互击未奉旨,可不作为失和”,但“恐蹈庚申辙,大局只望师到挽回。早一日好一日”。担心出现类似当年咸丰北逃的尴尬局面。李复电:“即赴沪……候信取进止。岘、香已派兵北援否。”随后致电直隶总督裕禄:“洋兵大队究抵何处,已否与我军接仗,京城若何情形,乞速详示。”*《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60页。想知道确切消息。22日,盛宣怀连促鸿章北上:拳匪易了,大沽不算失和。李以“董军攻使馆,吾何辞以阻外人添兵耶。且国是不定,我不能失信外人”谢绝。过了几个小时又发电说:“保住使馆或尚可商办。”*《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62、63页。他私下告同人:董军无大炮,不能毁伤使馆。各国添调重兵,事势万分危急。假如清廷声明大沽口开炮并非奉旨,各国即可不作为开战。他们听说李鸿章将入觐靖乱,认为善后已有期望。
旧属周馥来电说:“北事危,非师莫解,中外如望岁。”*《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64页。朝野上下盼望李鸿章北上解围的心情,竟然像等待除夕夜一样迫切。四川将军绰哈布电:国事危急,特召大贤扶持。可否先借一二强邻之力排解,暂顾目前。这与李的一贯思维不谋而合。闽浙总督许应骙电:“中堂内召,实关社稷安危,深盼速行,以副众望。”*《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65页。李答复,“水陆梗阻,万难速达”,“不能奋飞,焦急无似”*《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66—67页。。28日,张謇与刘坤一商定,公推李统率援军北上。29日,盛再促李北上,请令袁世凯率军进京以清君侧、护两宫。刘坤一表示:“非公重望,威信四夷,不能有济,乞迅赐裁行。”李仍坚持按兵不动,次日向李经方道出了真实想法:“惟内意决裂,变态日出,暂不能许。”*《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90页。
7月1日,刘坤一再电:“目下朝局,非公速发,另筹切实办法,病在腹心,几不可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 :《刘坤一遗集》第六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71页。李复曰:“荣、庆尚不能挽回,鄙人何敢担此危局。各国兵日内当抵城下,想有一二恶战,乃见分晓。”*《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94页。不到最后关头,清廷肯定会固执到底。3日,清廷催促李入京。6日,清廷再促他北上。但李到12日才收到。12日,李复电杨儒时说,“旨催迅速来京,未言何事,似由维特前电而发,倘俄将决裂,去有何益,拟月内至沪,再酌进止”*《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22页。。14日,刘坤一来电:“各使初七(3日)致国书,并趣公速入。内间必有转机,务求趁各国兵队未到,早日启节,较易转圜。”*《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31页。在清廷连番催促之下,加上使馆暂告安全,各国也有议和之意,李心里才有了底。
15日,李电告经方,定17日起程,到沪暂住。让他看明住处、妥筹卫队屯扎之所并知会领事。随后电盛说:“香帅救使会折和岘帅洋款会折均已电催慰廷速奏。粤中绅民、领事攀留甚切,然不敢再留,二十一乘‘安平’起程,到沪后或得避嚣逭暑。各使不救将何之。”*《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35页。张之洞电询何日自粤启行。李回复:“拟到沪后,看救使会奏有效否再取进止。”*苑书义等主编 :《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130—8131页。次日,李由袁世凯处得知清廷8日的直隶总督委任,觉得此时“调简直督,是大难事”。尽管前途艰险,但毕竟有了名正言顺的职位。于是,17日,李乘招商局安平轮,不顾港督慰留转道北上。至此,李鸿章迈出了北上议和的关键一步。
在李宣布将启程北上赴任后,港英当局对此感到惊慌和愤懑。两广当地的官员也担心李走后,义和团运动将席卷华南。英国外交部认为,李留在广州比他前往北京将更有效地促进维护秩序的目的*《索尔兹伯理侯爵致萨允格领事电》,载《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运动资料选译》,胡滨译,丁名楠、余绳武校,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0页。。因此,卜力企图在李鸿章途径香港时将其扣留,幸而英国殖民大臣张伯伦指示他不许打扰这位年事已高的政治家*[美]史扶邻 :《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第59—60页。。尽管如此,李21日抵达上海时,英领事仍表示不欢迎,不准其卫队200人登岸,解除武装后才允许20名随从进入租界。李住在幕僚刘学洵宅,但各领事相约不访,说李应留广州主持东南自保,不奉京命。又各国公使若在京,驻沪领事无权谈判。伦敦泰晤士报及上海的英国人协会则反对优待李,说不明其受命来自何人,将他视为端王代表而不予承认;又认为李名为进步,实则阻碍,必须请光绪出而主政。李鸿章声明系奉密诏北上,不能不遵命,授直隶总督之任命乃慈禧签发,但仍未能与各领事直接面谈。
不过,南方督抚和当地大小官绅对李的到来则表示了隆重的欢迎,“节钺北移,中外忻庆”。22日,刘坤一贺调任大喜,并询北上期,复电曰不敢当贺,体中小有不适,拟略休养,再取道运河北上。此时李经述来电提醒说,天津14日失守,劝万勿冒险北上,如廷旨严催,亦宜由旱路徐徐前进,相机而动*《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47页。。次日,袁世凯转来北京消息,各使无恙,均愿太平*《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48页。。尽管如此,李仍不愿冒险北上,25日复张之洞说,“冒暑腹疾,须俟北信再行”*《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50页。。
此时,“北方万众翘仰宪节,望若云霓,以解倒悬”*《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53页。。27日,刘坤一约晤李,促北上。但李认为,各使在京虽无恙,看各国语气,未容在都商议,致受劫制,当轴误会,恐酿大祸。“鸿去迟速皆无济也”。29日,张之洞来电曲意调停,请等待后续谕旨以了然朝局,与李鸿章不谋而合*苑书义等主编 :《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188—8189页。。不久再次奉诏促北上,李复奏称颂“圣主知人,山河之幸”*《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60页。。然而,31日,他收到李经述27日从德州发来的电报:内意信拳,非敌兵围京,断难议和,祈留一身以救全局*《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68页。。8月1日回复说:“余六奉旨催北上,因内意无定,尚缓行,若敌兵围城,恐即播迁矣。”*《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69页。2日,李经述再电:“党拳煽乱,慈圣力不能制。围城西幸势所必然,尚祈在沪留,俟变定再筹补救,切勿轻身赴召,自蹈危机。”连掌握最高统治权的慈禧也无能为力,李决意继续静观待变,“洋兵已前进,一月内大局可定。吾稍缓待,虽严遣不顾也”*《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73页。。北上之期再度推迟。
李在上海的日子也并不舒服,10日,风闻印度兵二千将到沪,商民惊徙,恐至市廛一空。幸而清廷授李为全权大臣的旨意到达,刘坤一致电恭贺全权大喜,“旋转乾坤,熙天浴日,惟公是赖”。清廷之所以下定决心任命,是因为北京城此时正面临灭顶之灾,15日美军攻紫禁城,清晨慈禧、光绪化装出宫西逃。据时人记述,联军入京之初,南中得京师已陷两宫不知下落之讯,甚有谣传已遇害者。人心为之皇皇。江督刘坤一乃发起推李鸿章以类似伯里玺天德(总统)之名义,主国政,俾暂维大局,应付外交。密商之下,鄂督张之洞等赞成之。李对刘说:“众既以此见推,我亦知他人亦断不肯任此挨骂之事,苟利国家,吾不敢辞。日内如两宫仍无消息,当勉从众议,惟一俟探得两宫安讯,即日奉还大政,守我臣节。”*徐凌霄、徐一士 :《凌霄一士随笔》,文海出版社1980年版,第63页。刚好第二天就得到两宫已行至某处之报,此议遂寝。
北方大乱,联军进至通州,护理直督“以菲材实难兼顾,务恳宪节速临,以免贻误”*《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194页。。李电慰,旧地重来,实觉无可措手。……敌兵并无犯保之意,只须弹压拳匪团民勿借生事为要。俟确信再航海北上,但未有期。18日,袁世凯电告联军15日晚上入京,各国使馆解围,西狩已确。无人主持,望公速航海北上,设法议款,挽救危局,迟恐焚烧、追及。大清存亡,惟公是赖。但议和事关重大,“京内无人主持,款从何议,应俟事局略定,即航海而北”。21日,日兵已进占紫禁城。不过李没有闲着,他商请各国停战止兵,但各国外交部互相推诿,有的说须先与驻京公使商酌,其实是已杀红了眼停不下手。李觉得“各国图我,同一意见,竟无亲疏之分”*《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225页。。真是四顾无助、悲哀莫名。
8月25日,云贵总督丁振铎请李鸿章与刘坤一同心合力,大兴淮楚之师,固守吴楚,保全浙江、湖广,完善财赋,以图中兴。或许受此建议影响,李痛切上奏:“臣一身不足惜,其如大局何。请添派庆、荣、刘、张会办。事关重大,断非独力能胜。……值兹至大至难之事,宜收群策群力之功。”*《时局变迁急筹补救痛哭沥陈折》,载《李鸿章全集》奏议(十六),第208页。26日,慈禧谕奕劻回京与李会办和议。李再次密奏:“立简重臣,先清内匪,善遣驻使,速送彼军,臣冒暑遄征,已临沪渎,屡奉敦促,岂惜扶疾以行,惟每读诏书则国是未定,认贼作子则人心未安;而臣客寄江南,手无一兵一旅,即使奔命赴阙,道途险阻,徒为乱臣贼子作菹醢之资,是以小作盘桓,预筹兵食,兼敌志,徐议排解,仍候布置稍齐,即星驰北上。”*《请剿团匪以维大局折》,载《李鸿章全集》奏议(十六),第209页。
张之洞闻知可能将随同与议,不胜惊悚。电称,国事至此,岂敢推诿,但各国要挟必有难于上陈者。洞望轻才庸,岂可滥附诸元老之列,将来尚须恳辞耳*苑书义等主编 :《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248页。。然而,刘坤一29日传来消息,德续调重兵,英调兵驻沪,日在厦门寻衅,各占先着,伺隙而动。“一国开端,分裂立见。……目前计惟有速结,尚可弱而不亡。”*《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237页。31日,慈禧派刘坤一、张之洞会商和议,张奏请与鸿章以全权大臣节制所有在直隶军队,并令地方官剿拳匪,清廷准奏。9月1日,李收到清廷8月19日上谕:“着即迅筹办法,……从而转圜。务期竭尽心力,为国家捍此大患。”*《清实录》第58册《德宗景皇帝实录》第467卷,第126页;《李鸿章全集》电报(七),第249页。9月2日, 李奏请抢修电线并明发上谕以靖人心,严剿拳匪,“窃愿朝廷效法禹汤,先下罪己之诏,能使海内臣民抚膺而痛苦,即能使域外诸邦心悦而诚服”,并自称“受四朝特达之知,今蒙畀以恢复神京重任,虽衰迈无能,曷敢诿卸”,“一俟稍有转机,即当航海驰赴津京,相机会同商议”*《恳请朝廷下罪己诏片》,载《李鸿章全集》奏议(十六),第213页。。
李鸿章为何迟迟不肯北上呢?有人认为,“清廷倚之愈殷,鸿章持之益力”*李守孔 :《李鸿章传》,第349页。。这种心态即使真有偶尔出现,也不会是主要部分。李不能迅速北上,也有他的苦衷。据分析:第一,当时的局势虽然危急,但满清的中央政府仍为顽固的主战派所控制。第二,当满清政府下诏与各国宣战时,敌对国家多至十一国,各有其侵略野心,假如李不能得到适当的安全保证,他也不敢轻身北上,致蹈不测*庄练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中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63—64页。。梁启超对李鸿章也做出了理性谅解,“知单骑入都之或有意外,故迟迟其行,知非破京城后则和议必不能成,故逗留上海,数月不发”*梁启超 :《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载《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45页。。欲救人先图自救,应该说是明智而实用的做法,否则不仅徒增无谓牺牲,更使局面扑朔迷离不堪收拾。
国家危亡将清廷地方大吏迅速地团结在一起,迫使他们同意李鸿章的主张,并惟李马首是瞻,联衔参奏首祸王大臣。因为“此次变出非常,各国之意,决非空言所能就范。……成败利钝,非可逆睹”*《遵旨北上会议折》,载《李鸿章全集》奏议(十六),第214页。。李之所以斗胆请清廷下罪己诏,是为了以认错赢取主动,将主要责任诿卸于亲义和团的王大臣,这样既保证了他北上后的安全系数,又能给列强一个交代博得其信任。因此,吉尔伯特·罗兹曼也认为,李“不仅限制了列强向中国北方渗透,而且稳定了局势,并使皇太后得以和1900年那场失败了的起义划清界限,以这场破坏性起义的镇压者身份重新回到权力宝座上去”*[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等 :《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另一方面,李鸿章还忙着与清廷派驻各国的公使进行密切迅捷的电报联系,以弄清对手的底线和筹码,保持国内外信息畅达,及时进行沟通洽谈,为下一步动作做参考。有研究者认为,自事变发生以来,笼络着中国驻外使节的主和派施展精明的外交手腕*[美]史扶邻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第158页。。期间俄国财政大臣维特的蓄意拉拢、承诺相助和谈,以及杨儒的建议,使李鸿章产生以沙俄牵制其他诸夷的想法。却不料沙俄也是欲壑难填,联俄制夷遂成为他外交生涯的一大败笔。
几经周折之后,9月11日,李鸿章通告各国将于14日北上会议。次日,各国海军司令官开会讨论,除德国外,都允许他通过防线。13日,美国答应电告京津统兵将军,沿途保护李。既然列强允许李北上和谈,保留了外交解决的机会,说明其暂时没有或不敢有吞并中国的企图,代表当时中国政府的晚清朝廷也就残存着一线希望,李鸿章和诸公使与列强们反复交涉的心力总算没有白费。在那日日惊心的危急时刻,李鸿章通过使节外交与各国初通款曲、和东南督抚齐心协力安靖边地、与清廷讨价还价获得全权、争取地方大吏支持奏请惩办为祸首凶,步步为营的应对措施之后,时局也慢慢明朗,他终于可以安然北上了。9月14日,李鸿章从上海乘招商局轮船,继续他人生最惊心动魄、最艰难困窘同时也是使他备受后人诟议的不归之旅。
四、 渐行渐远的庚子年和李鸿章
据目前资料可及,整个庚子年,李鸿章只写了6封信*顾廷龙、戴逸主编 :《李鸿章全集》信函(八),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59—264页。,其他都是来去如飞的电报,特别是从庚子事起到北上和谈这几个月时间里,几乎从未间断。其长兄李瀚章5月初下葬时,门庭已显冷清,李无奈自释,“吊客甚少,转觉省事省费”*顾廷龙、戴逸主编 :《李鸿章全集》信函(八),第259页。。6月9日,局势已然不妙,他对李经方感慨道,“时事艰极,吾高年膺此重寄,徒增焦烦,不知岘庄何以大耐官职也”*顾廷龙、戴逸主编 :《李鸿章全集》信函(八),第260页。。但时代风云很快将他推到历史的前台,再次站在风口浪尖力挽狂澜,李8月5日致函师友孙衣言说,“时局变迁,非只手所能障挽”,“渐图补救”*顾廷龙、戴逸主编 :《李鸿章全集》信函(八),第261页。。不能将这些话全看作门面语,他“确有临事的精神,所以才一直到七十九岁高龄还在位做事”*唐振常 :《李二先生非汉奸》,《领导文萃》2010年第11期。。
在当时的疆吏中,李鸿章能最为迅捷地掌握义和团运动的动向并实时了解到清廷最高当局的态度,从而做出自己的决断*翁飞 :《试论义和团时期的李鸿章》,《安徽史学》1991年第1期。。另一方面,那时我国驻外的公使,例如驻英的罗丰禄、驻德的吕海寰、驻美的伍廷芳、驻俄的杨儒等,都是一流的外交官,可是,端王载漪管理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对他们却没有任何指示。幸好这些使臣大都曾是李的幕僚或下属,在危急时刻积极向清廷地方大吏提供所在国的最新情报,使李可以对列国政情有所了解,从而能够做出相对合理的外交决断。例如,他认为清廷的宣战命令是“矫诏”,通电表示断不奉行。《凌霄一士随笔》的作者认为李鸿章语至坚定,风声所树,关系时局甚大。正是因为有了李的坚不宣战,使南方其他督抚敢于相继效法,才使东南互保有了实践操作的可能性。在这个问题上,不少人将此归功于盛宣怀或刘坤一,应该说不够准确。“东南自保,获免全国糜烂,俾大局危而复安,尚论者惟知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诸氏,决大疑、定大计,功莫与京……”上海士绅奔走于金陵武昌之间,而两广总督李少荃相国“实主其成”*徐凌霄、徐一士 :《凌霄一士随笔》,第119、598页。。在关键时刻,李为站在第一线的张、刘打气壮胆,并积极参与和响应,促成了“东南互保”的最后议定*翁飞 :《试论义和团时期的李鸿章》,《安徽史学》1991年第1期。。事实上,拳乱既作,举朝上下皆知折冲樽俎、和戎却敌,仍非李不可。因此,数月之间,清廷十下诏书催促他回京主持大局。长江二督张、刘深知才有不敌、甘附骥尾,为撑持危局,两人甚至愿意拥戴李出任新政府的大总统。李剑农认为,李、刘、张、袁四人“把乱事限拘在直省一隅,颇费了一点苦心”*李剑农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页。。李鸿章的作用显然是首要的,连义和团都认为李是东南督抚们的头头,始终是东南互保的后台和主谋,“纠合十余省督抚,保护外洋商务……并力抗我”。假如那时不搞“互保”,则长江中下游和云贵两广等地区都有可能陷于战火之中。有人据此称赞李 “能有超卓的见解,不应诏与战,得免江南两广于难,人民不但减少苦痛,国家元气上,也保留一部而未丧失*鹤 :《中国外交史上之李鸿章》,《复旦实中季刊》1927年第3期,第29页。。东南互保的成就,除了使东南地方避免战祸、保全国力之外,也增加了外交上讲话的力量,有助于日后的议和*雷禄庆 :《李鸿章新传》,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818页。。因此,事后清廷对南方督抚们互保做法的有效性予以追认。
有研究认为东南互保“是英国为保护其长江流域的利益,亲俄派的李鸿章对此是有隔阂和距离的”,此论有待商榷。当乱起之初,李特别关心并设法探听英、法、德、俄、日等国“政府注意所在”,英国一面声称“绝无乘机强令中国变易政体”,一面又策动两广独立,这种自相矛盾令李感到困惑。以致其离广后,7月19日,护理两广总督德寿还致电盛宣怀询问上海所议保约是否有粤省在内,同时请盛酌量附入*《粤护督德静帅来电》,载《愚斋存稿》第37卷,电报14,第884页。。其他列强对中国究竟抱有何种意图,李开始也比较茫然,不了解列强的“注意所在”,没有得到英国和其他列强的切实保证,他是绝不敢轻举妄动的*苑书义 :《庚子孙李关系与中国政局》,《河北学刊》1997年第2期。。然而,英国不承认李为和谈代表,德国一心复仇,法国并无主见,美国虽较积极却略嫌稚嫩,对日交涉又无功,可倚为奥援的只剩蓄谋已久的沙俄。而且,真正的亲俄派其实是慈禧太后,李只希望能联俄制夷*黄濬 :《花随人圣庵摭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15—416页。,他从不无目的地亲近任何列强。当然,不独李被沙俄的伪善表演欺骗,连刘、张等也同样被其蒙蔽。如9月8日,刘就致电李,认为“俄先撤兵,意颇真挚”*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 :《刘坤一遗集》第六册,第2588页。。
还有人设论,“如果义和拳被更好地组织起来,并有大量清朝的正规军参加袭击,西方人确实可能无一能幸免”*[美]史景迁 :《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黄纯艳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页。。南方不互保,全国投入战斗,所有在华外国人非常可能会被全部扑杀,但是,接踵而来的列强联合报复对中国来说或许也是灭绝性的灾难,最少也会使中国长期陷入殖民地的深渊而难以自拔。事情的另一面是,满清宫廷一度逃离北京的事实,使列强清楚地认识到,满清王朝已成为新型的外国在华特权格局的组成部分,而公开分割中国亦将是代价昂贵,且后患无穷*[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等 :《中国的现代化》,第48页。。正是考虑到这一层,“华南各省的中国官员立即声明这是一次国内的叛乱,并非北京所宣称的排外运动。靠这一虚构的说法,清廷又延长了10年寿命”*[美]费正清 :《美国与中国革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页。。李鸿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或许“一个由19世纪后半期的风霜雨露铸育出来的老人只能属于19世纪。代表20世纪的人们盼望王纲解体,属于19世纪的人们却不愿意看到王纲解体”*杨国强 :《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徨:曾国藩、李鸿章及其时代》,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69页。。对那个时代的李鸿章而言,国家和政府无疑是一体的,他将清廷等同于中国,民主和共和对于他而言还是相当遥远的事。
民国人士综评这段历史说:“无计划无组织的抵抗侵略的直接行动,惹出了八国联军的横祸,那位曾被唾弃的老外交家李鸿章终于又被迫来收拾残局,要他含垢忍辱的办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外交。他依然运用他利用列强相互间的矛盾的外交手腕在八国联军威胁之下,与各国代表相周旋。以镇静的态度,应付错综纠纷的时局,谈何容易!他所签订的辛丑和约,虽足以使我国至今受其束缚,当然无功可言,但任何人处此地位,恐也不能有较好的成绩的。”*息予 :《从李鸿章说到国难》,《中学生》1935年第51期,第61页。应当说还是非常理性中肯的,清廷当政者对此当然心知肚明,所以在国史本传里这样记述他庚子年的北上,“以鸿章公忠素著,威望信服,此行为安危存亡所系,勉为其难”*顾廷龙、戴逸主编 :《李鸿章全集》诗文,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21页。。在李鸿章入祀贤良祠的祭文里肯定其“老成忧国之忱”;御制表忠祠碑文褒扬他“扶持危局”,“所处尤难”*顾廷龙、戴逸主编 :《李鸿章全集》诗文,第428页。。神道碑铭里哀叹他“孑然一老与七八坚敌相抗年余”*顾廷龙、戴逸主编 :《李鸿章全集》诗文,第424页。。罗尔纲也持同样看法,“孑然一老,与列强相抗年余,卒定和约”*罗尔纲 :《李鸿章评传》,《文史杂志》1944年第3—4期,第5页。,饱含同情。也有人评说李鸿章“以一身当国家对外之冲,论才气,论资望,论声名流传之广远,论耿耿谋国之孤忠,似尚无一人能及鸿章者”*左舜生 :《中日外交史上之李鸿章》,《外交评论》1936年第3期,第23页。。连不少外国人都表示同情之理解,“不论李氏的过失如何,他可说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中国人”*H.G.W.WoodHead :《李鸿章:中国的伟人和政治家》,史宗浩译,《近代杂志》1938年第5期,第95页。。庚子年和李鸿章距今有百余年之遥,与我们已渐行渐远,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沉痛史实仍然值得国人借鉴和反思。
(责任编辑:陈炜祺)
The Mentality of Li Hung-Chang Heading North to Beijing and the Politics Situation of Late Qing Dynasty in 1900
Xu Fenghua
In 1900, Boxer Uprising against foreigners caused the Qing Government in a critical politics complexion, which made Li Hung-Chang the focus of truce talks once again. As the situation changed all the time, his mentality was also ups and downs. But Li Hung-Chang had his consideration about the overall situation. Through the implement of mutual protection in the southeast; consulting with diplomatic envoys and acquiring the plenipotentiary qualification, obtaining support from local officials to punish the culprit, after these measures done step by step, the chaotic situation was gradually clear, Li Hung-Chang finally could head north confidently.
Li Hung-Chang; Yihetuan; Mutual Protection in the Southeast; Mentality of Heading North; Politics Situation in 1900
2016-06-03
K25
A
0257-5833(2016)12-0156-13
徐锋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海 20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