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6-01-30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中医院辽宁朝阳1224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3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人性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袁 泽(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中医院,辽宁 朝阳 122400)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

袁 泽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中医院,辽宁 朝阳 1224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实施人性化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7 d后,两组间SAS评分差异显著(P<0.01),护理7 d后观察组SCI-90评分显著降低,并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实施人性化护理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显著减少。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理状态;人性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又称为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属于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急症。大量临床实践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1周内)往往有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这些不良情绪的存在则严重的影响了疾病的康复,因此针对这部分患者的心理问题制定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治疗起着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1-2]。本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61例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首次发作,均未行血管成形术,属急性期(1周内),诊断均符合ISFS协会和WHO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2]。其中74例,女48例,年龄36~84岁,平均年龄(66.5±3.1)岁。在入院时,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均在Ⅲ级内,无意识障碍,语言清楚表达。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疗费用支付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为基础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指导等。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方法为:①护理人员全面树立起人性化护理观念,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与特点,掌握人性化护理干预的理论意义。②改善护理环境,营造人性化氛围。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可在病房内摆放植物、悬挂风景画,改变病房单调的色彩,在节日里还可进行病房的装饰增添喜庆气氛。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同时避免患者抢救时的相互影响,应安装隔离床帘。提供患者整洁、舒适和温馨的休养环境。③护理流程人性化。a.患者进院时,为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责任护士在护送患者达到病床后,主动的为患者介绍主治医师、护士以及住院的服务联系等等。b.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c.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加强病友间的交流,护理人员在患者的面前应自然和有信心,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增加治疗性。在卧床期间,可在患者生日时送上鲜花与蛋糕;在患者入院后30 min,护士长应到病床问候看望患者,看望次数每天不少于2次。d.在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测量体温,以避免常规定时体温测量对患者休息造成影响。④在与患者的交流中,采用人性化的语言,患者感到疼痛时给予安慰与适当抚摸,进而建立护患间良好的关系。⑤采用多样化的宣教方式,激发患者的兴趣,让患者快速、系统的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如照片、幻灯片、图片等,避免单一口头宣教效果欠佳。⑥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消除疼痛等。

1.3 心理状态评价指标:①焦虑自评量表SAS:SAS用于对患者的焦虑主观感受进行评价。焦虑自评量表包括有反应20条症状的20个条目,一一对应,计算各个项目得分总和,然后将总分数×1.25,保留整数部分,作为患者评价的标准分值,根据中国常规结果划分,粗分值以41分为分界值,标准分以53分为分界值。②症状自评量表SCI-90:SCI-90评分量表用于评定人是否存在某种心理症状,并判断这种症状的严重程度。各个问题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0、1、2、3、4,其中0表示无,4表示严重,根据全国常规结果,总分>70分,或者超过43个项目为阳性,或者任何一个引子超过2分可认为属于阳性[1-2]。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后2 d,对照组SAS评分为(55.1±1.5)分,观察组SAS评分为(54.6±1.6)分,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7 d后,对照组SAS评分为(49.1±2.3)分,观察组SAS评分为(43.3±1.7)分,两组间差异显著(t=15.84,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CI-90评分在护理2 d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7 d后观察组SCI-90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精神病学与强迫因子评分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人际关系、躯体化、焦虑、恐惧、抑郁、偏执和其他因子评分差异极显著(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心率失常20例,心绞痛34例,心力衰竭12例。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心率失常42例,心绞痛19例,心力衰竭4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包括了悉心治疗、解除胸痛、护理、相关知识的获取和良好休养等[3]。而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1周内)往往有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的情况,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此可采用SAS与SCI-90评分量表对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析,实施护理干预,这对患者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人性化护理即是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人性科学认知,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主要包括了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护理。相关研究发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减少焦虑与恐惧等情绪,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5]。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护理7 d后,两组间SAS评分、SCI-90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人性化护理干预显著的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偏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面对和积极配合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慎晓燕,彭丽芳.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A].河南省护理学会.老年病人健康教育与自护高级研修班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08.

[2]董玲玲.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2006.

[3]詹艳,任金梅,李梓香.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5):671-674.

[4]尹自清.浅析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17):114.

[5]韩洪兰.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4):3792-3794.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221-02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人性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